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日軍南京大屠殺暴行影片《南京夢靨》觀後感

觀後感2.07W

這是個弱肉強食的世界,我們要自強不息,不忘國恥.同時再一次提醒我們戰爭是可怕的.本站小編整理了《南京夢靨》觀後感範文,歡迎欣賞與借鑑。

日軍南京大屠殺暴行影片《南京夢靨》觀後感

  《南京夢靨》觀後感一:

你不能被仇恨奪去理智

你也不能因同胞和先輩的血液而憤怒

這是個熱衷於現實的利益擢取的社會,而那些悲痛的經歷已不再是那麼“主流”的話題

那些親身經歷過那些日子的老人們,都在漸漸離去

那些鏗鏘的執着與堅定之心,也在一點又一點地銷蝕,銷蝕在歲月和生活的洪流中

這都是事實

戰爭是無情也是無理的,戰敗者的國土被戰勝者奪取,戰敗者的男人們被殺戮,女人們被強姦,財富被掠奪,家園被焚燬。

自古至今,從未改變。

所以你不要憤怒

這不是回到一個“落後就要捱打”這麼一個雖然正確卻頑固地遲鈍的話題。

不是所有的情感都可以那麼的冠冕堂皇,大而化之,當面對現實的無奈,遠路的艱辛,你需要的不光是正負因果的辨析,你更需要深植內心的冷靜、堅忍,以及信念。

所以哀傷都是徒勞。

這應當是關於對死去的無辜同胞的的紀念,是關於對奉獻出幫助的人們的感恩,以及對民族血性的重鑄!

我相信這一切不會被遺忘,只是形式所趨,我們暫時沒有能力也沒有餘暇去仔細品殤。

所以我們必須記住。

忘記了那些血與淚,你就永遠地失去了你自己。

曾經的我想用沸騰的血和尖銳的刀槍去洗刷這一切的恥辱,但一切總是顯得那麼無助與遙遠,而現在的我總是這麼希望着,希望着冷靜,希望着堅忍,希望着堅定地前行。

1949年19月1日,毛澤東宣佈,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真的站起來了嗎?

我想,真正的要頂天立地於世界,我們還有太多的要做。

我知道,到了那一天,總會有一天,這一切都會被徹底展開,所有的無知都會被現實的真相驅散,所有的靈魂,都會得到最寬慰的補償。

因爲忘記,就是背叛。

因爲忘記,就是死亡。

牢牢地記住,然後繼續沉默而又堅定地走下去。

  《南京夢靨》觀後感二:

昨天是我第二次看紀錄片《南京》。

第一次看,是在那個夏天,那個不可複製的夏天。我還記得,看過之後的幾天,我和丁鈺潔去看了拉貝的家。

上一次使我落淚地段落,如今仍然能夠有那麼大地的震撼力。現在我知道了,那就是真實的力量,紀錄片最寶貴的`品質。

扮演的人物口述當時的日記,翻開71年前的影像。真實的人物回憶往昔,老淚縱橫。那些地方,始終在提示着我們一種真實地存在感——中山碼頭,下關火車站,中山門城牆,金陵女子學院,玄武湖,拉貝家的小洋房和防空洞……它們並不隨歷史而被湮沒。

這是一部全南京、全中國、全世界都應該看到地電影。

  《南京夢靨》觀後感三:

“萊昂西斯在他的電影投資了數百萬美元,得到了來自中國中央電視臺和中國的電影製片廠的全力合作。當然,如果你有億萬資金,中國所有的便利之門都會爲你開啟的。不幸的是他的電影不怎麼樣,沒有拿到任何有意義的大獎,在中國只放映了幾天就被取消公映,因爲中國的觀衆並沒有發現他的電影有價值。”從該片在南京上映情況看,喬瑟夫先生的指責不符合實際。

美國在線泰德·萊昂西斯先生的電影紀錄片《南京》在拍攝中,其導演比爾及其攝製組人員來南京實地採訪了大量的倖存者、見證人,去日本採訪了當年加害的日本老兵,還專門派人來本館查找和拷貝了大量資料,並聽取了包括朱成山館長在內的南京一批專家的意見。由於拍攝的基礎工作紮實,並廣泛聽取和吸納方方面面的意見,所以該片以客觀平實的手段,反映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的歷史,放映時在中國各地受到了廣泛好評。

自7月10日在南京首映以來,每天觀衆爆滿,至今仍在放映,經久不衰,得到了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專家學者和各界羣衆的一致好評,被稱爲是有史以來有關南京大屠殺的最好一部歷史紀錄片,其藝術性也達到了新的高度。南京一民營企業家自發地自費爲觀衆買票,邀請市民們觀看,南京大屠殺倖存者佘子清老人還自費印製了宣傳材料,分發給觀衆。爲了滿足觀衆強烈需求,電影《南京》在本館建設工地和附近居民社區還分別放映了專場。據瞭解,由於南京市民的要求,南京有關方面已決定將《南京》一直持續放映到今年12月份,估計在南京放映超過100場次。此外,據報道,《南京》電影在中國北京、濟南、重慶等城市放映時,也受到了歡迎和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