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當婆婆遇上媽》觀後感

觀後感9.62K

人本都是善良的,那爲什麼還要去傷害別人呢?我記得當大可的媽媽已經知道羅佳肚子裏的寶寶是個女孩的時候,當陳大可又和別的女人搞出事情以後羅佳決定放棄時,羅佳有一句話對婆婆是這樣說的,不管您對我做了什麼,您是長輩,我不會指責您,不會怨恨您,我只想問您一句,您幸福嗎?在整個過程當中,您有一天幸福嗎?現在您成功了,您又真的幸福了嗎?那一刻我哭了,也只有那個時候我也同時體會到了這一點。現實中或許沒有這麼極品的婆婆,或許是把所有的壞融入了一個人的身上,才讓我們看到了這樣的一個人是怎樣把一個原本和睦的家庭最終弄成了家破的結局。爲什麼,爲什麼不從開始就對家人好一點呢?

《當婆婆遇上媽》觀後感

可悲啊,我爲很多人可悲,第一個人就是陳大可,一個活在蜜罐裏的少爺,沒有自己任何的想法,總是聽從媽媽的安排,從不反抗,不去替老婆擋一擋,不擋也就不擋吧,還那麼沒定性,和別的女人走得那麼近以至出了事,而作爲他的老婆除了要顧及他的感受任由婆婆怎麼折磨自己外還要忍受自己的丈夫和別人好,但人的忍耐終歸是有限度的,不反抗不等於害怕誰,而是對他人的一種尊重,如果連這最後的尊重都不需要了那就算是走到盡頭了。第二個該可悲的人就是陳大可的媽媽,能說她不愛自己的兒子嗎?不,她愛的太過了,愛的太自私了,於其說是愛兒子不如說是愛自己,這樣的人現實中也不乏少數,總是打着疼愛別人的幌子,說爲他這好那好,其實呢,不如說是爲了自己臉上有面子罷了。既然陳大可和羅佳已經結婚已經即成事實,就要學着慢慢去接受去容納她,畢竟羅佳是個善良懂事的孩子,這纔是爲人父母應該做的事,而不是三天兩頭挑事,穿唆兩人離婚,而在這一點上大可的爸爸也做得不對,做爲父親應該適當的爲孩子說句話,但他從來都是順着他大可的'媽媽,沒有在適當的時候去制止,不辨是非,跟着大可媽媽一起爲難兒子和媳婦。當兒媳婦被罵得什麼都不是的時候家人竟然沒有一個人能站出來說一句話,如果有一個人出來說句話也不至於事情變成最後的悲劇;當大可媽媽罵兒媳婦時居然還還那樣厚顏無恥的說是把人家當親閨女,呵呵, 可笑,也笑曾經的我似乎也有過這樣的記憶吧,心頭的委屈一下子涌了上來;我只想說人都是有自尊的,不管他是貧苦還是醜陋,請不要用刀子一樣的話去傷害他,一次次的傷害最後只能是讓這個人慢慢的心一點點涼下去,直到沒有了知覺,我想問這樣的結果不是大家想要的吧?大可的媽媽做了那麼多事情嘴裏總是一個腔調爲了兒子,還幫助自己的兒子去搞婚外戀,直到最後那個女人以青春損失賠償要錢要上門的時候陳大可的媽媽明白了誰纔是最好的。可最後呢,一切都太晚了,這時兒子什麼都沒有了,老婆和未出生的孩子都離他而去了,這樣是在爲他好嗎?第三個可悲的人就是羅佳,爲了所謂的愛人,一無反顧的選擇了嫁到異鄉,身邊沒有一個人,孤單無助。當婆婆一次又一次的刁難她,而自己的丈夫卻像個沒離開媽媽的孩子一樣不懂她,她很容易就知足了,也不在意婆婆對自己的刁難,大可的一個吻就能讓她委屈盡去,但生活是一天一天在過,沒有誰能一直那樣忍耐下去,我覺得她活得太累了,活得完全沒有自我,如果能早一點做出放棄的決定,也不至於受到那麼多傷害。

還好的是,故事的結局還是讓人感覺有些欣慰的,陳大可和羅佳結婚一年後離婚,經歷了那麼多事情之後陳大可終於醒悟了,離開了所謂的媽媽的懷抱,離開了那個女人,一個人跑到羅佳的城市打工去贖罪,大可的爸爸也離開了他媽媽。這一切究竟是誰的錯,其實我覺得一個家庭想和睦必須是靠所有人的努力而不是某一個人或幾個人的犧牲就能換得來的。

故事裏的故事結束了,而我們還是在按部就班的生活,只是多了一些內心的寬慰和對生活真諦更深的瞭解。善良的人最終還是有好報的。之前一直在思考怎樣做才更妥當,讓別人沒有看法所以時時在控制自己的言語和行爲,所以活得很累也很委屈。欣慰的是我雖然生活得也不是那麼順心順意但至少不會像那個故事裏的女主人公一樣那麼倒黴,對於之前的種種苦悶我也釋懷了,還有身邊的那個人不用經歷故事裏男主人公那麼多痛徹心痱的事才變得男人了能體諒自己,

更重要的是我的生命中出現了一個人我最重要的人--女兒,我覺得就夠了。只有尊重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愛不是每天掛在嘴上的甜言蜜語而是默默放在心裏爲她做每一件小事!只有懂得愛自己才能去更好的愛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