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我們到底知道多少觀後感

觀後感1.69W

《我們到底知道多少》觀後感(1)

我們到底知道多少觀後感

宇宙是單一的還是多重的?答案也許不重要,但是我們可以假設宇宙是多元的,宇宙與宇宙間是蟲洞的連結,這樣的形態就像是不同腦細胞之間的軸突連結,也像是量子。這就像是“全息”,所謂全息就是整體中的任何小的部分都蘊含有整體的全部資訊。佛教中也有相似理論叫做“芥子容須彌,毛孔收剎海”。芥子、毛孔是極微的意思;須彌、剎海代表廣闊的空間。芥子、毛孔可以容納、蘊含無限的宇宙,這是佛教對宇宙、量子物理、世界萬物之間關係性、整體性的理解。瞭解這些的意義是在於使我們明白世界的整體性和聯繫性,而這往往是被我們所忽略的。我們對世界的認知往往是依靠我們的感官和腦,透過視覺、聽覺、嗅覺、觸覺來感知世界,透過腦處理來認知世界,但是這些僅僅是我們所知的部分的世界,還有很多資訊是我們不知道的。比如,我們眼睛看到的資訊是不完全的,不是真實的世界,我們眼睛就像是鏡頭,瞬間接受的資訊有400GB,但是反映在我們意識中這一瞬間的資訊只有2GB,這是因爲我們的視網膜傳導的資訊被大腦過濾和加工過,大腦只提供給意識感興趣的資訊,而那些大腦認爲“不重要”和“不喜歡”的資訊都被過濾掉,進入潛意識。所以在看第二遍影片的時候,我收穫了更多的資訊和感悟。真如NLP中所說的前提假設之一“只有感官經驗塑造出來的世界,沒有絕對真實的世界。”

感悟最深的是——心想事成這句話真的是真言。

《水知道答案》的實驗由日本研究水結晶的I.H.M綜合研究所的江本勝博士主持。所有的風姿各異的水結晶照片都是在零下5度的冷室中以高速攝影的方式拍攝而成。在最初的觀察中,研究員發現城市中被漂白的自來水幾乎無法形成結晶;而只要是天然水,無論出自何處,他們所展現的結晶都異常美麗。當研究員異想天開地在實驗水兩邊放上音箱,讓水“聽”音樂後,一個奇妙的現象產生了:聽了貝多芬《田園交響曲》的水結晶美麗工整,而聽了莫扎特《第40號交響曲》的水結晶則展現出一種華麗的美。

在裝水的瓶壁上貼上不同的字或照片讓水“看”,結果看到“謝謝”的水結晶非常清晰地呈現出美麗的六角形;看到“混蛋”的水結晶破碎而零散。

波動理論告訴人們,世間萬物都處在波動的狀態中,各自擁有一定的波長和固定的頻率。不僅人們周圍的物體呈波動狀態,就連各種文字、聲音、圖像,以及我們的心理變化和情感活動也呈現爲一種波動狀態。而構成人體的60~70%是水,地球表面也有70%被水覆蓋,所以當人們看不見、聽不到、摸不着波動的時候,水卻能感受到,並且受到強烈的影響。水結晶也許正是這些影響的資訊記錄。比如,當水“看”到“愛與感謝”時,會呈現出幾乎接近完美的結晶,讓人們聯想到“愛”與“感謝”本是宇宙存在與人際關係的基本原則,美好的情感與心念會對世界產生有益的影響。

如果每個人都是對自己和他人進行讚美和祈福,那麼我們這些身體中充滿水的人,也許就像水瓶中的水一樣開放出美麗的花朵。

中國古代有“巫蠱之術”,用小布偶寫上某個仇人的名字,用針扎,詛咒之。這樣的行爲在我們當代會認爲是笑話和兒戲,不當一回事,但是在古代,這可是殺頭的大罪。古代的人相信意念殺人的事情。這其實與詛咒水,水結晶變得破碎是相同的道理。人其實就是一個裝滿水的瓶子,你的願和他人的願真的會成爲一種“波動”影響到你和他人,乃至世界。

心想事成,也許您還將信將疑,但是在成功學中,我們會看到老師會讓你把自己的目標變成圖畫和照片,讓你把這些東西掛在你經常看到的地方,讓你每天都看見它,讓你每天都看着它並大聲對自己說“我是最棒的!我一定能實現。。。。。”這就是心想事成的實例應用。

催眠大師們也會有同樣的見解,一個對自己的目標信念很執着的人,就是對自己催眠程度高的人,他實現自己目標的可能性就很高。有的抽獎者,在中獎之後會說,自己早就知道自己會中獎,因爲自己有強烈的慾念,而其他未中獎的人慾念弱,反而形成一個氣場,助了中獎者得獎。

宗教人士或者修行者也可以告訴你同意的神蹟,冥想可以幫助你獲得成功。

我們也可以假設,如果你愛上某人,而人家還不愛你,你是不是可以進行冥想,讓對方垂青與你呢?大家不妨試一試!

《我們到底知道多少》觀後感(2)

看完這部影片,腦中的疑問不但沒有減少,反而越來越多,它到底講的是什麼呢?相對權威的百度百科的簡介是這樣寫的:“這是一部另類的影片,充滿了量子論、物質、真理這一類的概念,一些著名學者在電影裏接受採訪,討論關於真相,記憶,大腦等深奧的話題。其中一位老教授在舊金山美術館的背景前說,問一個人上帝是什麼,就像問一條魚它存在其中的水是什麼,這樣的表述也許只有對一個基督教徒來說纔有意義,我覺得很有趣,透過一個小孩子的眼睛結合科學理論,或者尚未證實的科學理想,大膽假設,揭露分配量的不確實世界常態,叫醒真實。”

其分類屬於劇情和紀錄,講述的是一個失婚的女攝影師在碰到打籃球的男孩、觀看水結晶的圖片、爲婚禮拍攝照片等一系列過程,終於決定和自己的前夫好好談談,放棄過去的一切,扔掉藥瓶,做回那個開心快樂的自己,而在這個過程中,她的每一次小的改變,都伴隨着科學家們關於許多深邃問題的討論。

一開始,他們提出了我們是否用過別人的眼睛看自己,是否問過自己我們爲什麼出現在這裏,真實到底是什麼,在追求真實的過程中我們就如同掉進了兔子洞,迷失了方向。而思想又究竟是由什麼形成的,年少時代許多我們認爲對的東西卻被一次次地推翻,成爲很難解決的深層次的問題。

生命真正的樂趣在於未知,未來總是存在無窮的可能性,但爲什麼我們仍舊重複着舊有的生活,同樣的,一塵不變,或許只是我們的選擇和忽略,很多時候我們並不能區分個人的真實經驗、大腦想見的真實、眼睛的真實,因爲它們是同樣的神經在反應。我們每天會接收到許多資訊,但真正能記得的只是那很小的一部分經過大腦的接收和整合的。事實上,我們只能看到我們意識到的東西,如同看不見哥倫布的艦隊的土著居民一般。

而我們的記憶應該是這樣的一種過程,當我們思維活躍的時候,就是一幅閃電雲突觸間的縫隙就像風暴和大地之間的天空,大地接收視覺信號,烏雲翻滾,擊向地面,每一處神經元相連的地方培育出思想或記憶,而記憶經過聯合形成概念,而這種神經網建立起來後,形成個性,這就讓我們在想到某些特有的名詞後產生特定的反應。

在我看來,女主角之所以最後可以走出長期形成的痛苦歷程,證實建立了新的聯繫,從而不會使自己在一想到愛情、一看到婚禮的時候就會聯想到自己的傷害。

我並不認爲這是一種科普片,因爲它的相關理論還缺乏很多實驗證明,但它卻給了我們很多新的思路,讓我們明白在遇到痛苦的時候,建立一種怎樣的神經反應機制對於康復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另外思維是一件很複雜也很玄妙的東西,因爲它依託人存在,必然受到人成長經歷的影響,從而具有極強的主觀色彩,所以即使我們看到同一種事物,也會產生不同的反應,不要輕易去否定別人眼中真實的世界,嘗試走近它,理解它,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絕對的正誤,很多事情只在我們一念之間。

至於片中提到的水結晶,我也看過江本勝寫的原著,也早已知道這是一種僞科學,但我仍認爲其中有其可取之處,那就是教導人們學會愛和寬容,連沒有生命的水都會對幸福和善良產生極強的反應,那麼人和人不是更應該互相關愛嗎?

總之,這部電影給了我們思考真相、記憶、大腦的全新思路,相信伴隨着科技的繼續進步,我們會爲這些深奧的話題找到更充分的答案和解釋,而在這一天到來之前,我們仍舊可以提出各種各樣的假設,抒發自己的見解,彼此交流,朝着真相邁進。

《我們到底知道多少》觀後感(3)

胡亞娣,女,1978年出生於寧波市鎮海區,大學,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畢業於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心理諮詢與治療專業。熱愛哲學、心理學、文學、儒釋道等。靈性是本人所追求的境界。QQ:307279728

我們究竟知道多少?

是的,我們知道的太少了,我知道的太有限了。

我們不知道自己的大腦有怎樣的功能,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我們不知道我們的思想會怎樣影響我們的身體、影響我們現實以及我們的一切,甚至是周遭的一切、甚至更大、更遠。

我們思想的波瀾可以泛起周圍更大的波瀾,一層層的漣漪是我們內在思想的外延。是,我們可以影響我們的周圍的'世界,甚至這個宇宙的某一部分屬性。

是,我們並不孤立存在,我們與整個宇宙相互聯結,是宇宙微小的一片,哦,可這一片就是整顆樹(宇宙)其中的一片葉子,我們與樹枝、與樹幹、與樹根緊密聯繫在一起,這就是我們和宇宙的關係、我們和世界的關係、我和你的關係。

當我進入了這個奇妙宇宙的兔子洞,我甚至沒有想到這個宇宙竟然有多麼的微妙,它空空如也,卻互相聯結。如同它有空間,可這空間沒有之間、沒有盡頭。

當我跳出這個兔子洞,再來看看這個世界,鳥兒聲、蟲兒聲、蛙聲,連綿不絕,風兒沒有障礙的在空間中自由穿梭。如同我們的思想可以橫跨時間和空間,在過去和未來中來回。

我們所感知到的,什麼是真實,什麼是現實,只存在我們有限的視線中和大腦過濾後的有限記憶。

就像對於宇宙一樣,我們究竟對自己的大腦知道多少呢?密密麻麻的神經元及神經網絡組成的大腦的結構,這其中有什麼樣的奧祕,可以讓我們的思想回到過去又馳騁到未來,可以讓我們有自己的個性、有自己的情緒情感、有自己的經驗。這些又對我們的現實意味着什麼呢?對我們的未來和過去意味着什麼呢?

當我們的某個神經元與另外一個神經元相連的時候,就如同我與你相連的時候,我們就產生了關係。如同愛的神經元被悲傷或者恨的神經元相連後,我們會在另外一個相似的愛的場景中自動冒出過去那個愛與悲傷或恨的神經聯結,這時我們的痛苦就出現了,我們的個性中也帶上了這種千絲萬縷,或形成我們的某種觀念。這是我們被自己催眠了嗎?如同我們經常被電視劇電影、被我們所處的環境催眠一樣。

怎麼樣跳出這個糟糕的聯結、這個讓我們痛苦的怪圈呢?人實在太智慧了,當我們對自己的神經網絡重新的編排,如同我們去放下過去,去覺醒、去覺察、去開悟、去開竅,我們不停的打斷我們固有的神經網絡的聯結,去重新連接有益我們的神經網絡,當我們把愛和恨的網絡打斷後,當我們把愛和喜悅、愛和感謝的神經網絡打通之後,我們就如同看到了愛與感謝的水的結晶一樣美麗,看到了我們的現實、我們的世界的美妙。最終我們可以在這個世界生活的更有意義,也更喜悅、更自在。

標籤: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