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德州長子第一季》觀後感

觀後感1.56W

觀後感

《德州長子第一季》觀後感

努力看了幾集《德州長子》,一開始倒是很有趣的,雙線敘事。和《西部世界》之類的劇不同,德州長子一開始就把兩條線規劃得清清楚楚,而且時間也十分的明確。從觀影角度上看,這比較清晰,但從挑剔的視角來看,這又缺失了懸念。男伊萊的成長已經有了結果,其實過程如何,大家是不是真的那麼關心,就不得而知了。

《西部世界》花了很大的力氣藏了梗,雖然有不少觀衆已經猜出個大概,但至少劇情藏得夠深。雖然也有些故弄玄虛之嫌,但由於藏的梗也比較多,終於還是足夠吸引了觀衆。但德州長子不同,編劇似乎不屑於玩捉迷藏的遊戲。而是把許許多多的細節一一呈現,可這畢竟不是有太多資訊量的故事

劇中角色之間的愛恨情仇,放在幾十年前的劇集上看,也許已經算豐富了。但現在觀衆也挑剔了,這幾個角色,說真的,還不夠觀衆腦力消耗的。由於無法完全的吸引觀衆的注意力,觀衆終於開始認認真真的看故事,而這個故事,又實在是夠老派。

一個身負血海深仇的白人小哥伊萊,被印第安人俘虜,最後又不小心因爲“人質綜合徵”,對印第安人的首領有所依賴……另外一個是伊萊已經長成老頭子,可面對農業社會踏入工業社會的不安,他不得不做出努力,而由於沒有其他的能力,他的努力只能向暴力和陰謀索取……

這樣的故事,自然是容易出彩的。那場保衛家庭的戲,實在是拍得很不錯。但可惜這也是故事的高潮,從那以後,編劇再也沒能拿出什麼拿得出手的戲,直到第九集,我都幾乎昏昏欲睡。我只能說伊萊太無奈了,一輩子都在這種小流氓變成老混混的劇情裏掙扎,真的沒什麼意思。這部劇某種程度上,想拍一個德州農場教父,但問題是伊萊不可能有教父那種涵養。教父某種程度上,更像是一個社區英雄,而伊萊呢?則是一個打着家庭名義的直男癌父親罷了(當然他也有一點小威信)。

這樣的'故事,雖然不能算是失敗,但是還是太簡單的。編劇在思辨的問題上,也沒有下多少筆墨。還是從善惡以及利益的角度去理解問題,而人性的複雜,其實完完全全不是這兩個話題說能承載的。至於種族衝突,編劇似乎重點放在了墨西哥人、美國白人、當地印第安人上,但對其背後的根源,除了土地和利益之外,卻深耕不夠。這也導致整個劇深度有限,實在是讓人惋惜。

觀後感二

從此劇開播以來就一直關注,當然老007布魯斯南在此是吸引我的最大動力。碰到高考,而此劇關注度簡直不堪追到一半我就無法繼續了。轉眼半年過去了,我又一時興起拾起這部滿滿腎上腺素的西部片。

本劇分兩條線展開,一條是小時候的伊萊,時間是19世紀中期,從被印第安人掠去當做奴隸到在印第安部落裏獲得尊重的過程;另一條是老年伊萊,時間是20世紀初,此時作爲擁有大片土地的莊園主,作爲擁有子孫的大家長,面對家族事業的衰落,面對墨西哥人的反動起義等等危機的過程。

兩條線其實除了伊萊本人,情節全部獨立,除了到最後幾集會偶然閃回沒有什麼關聯,這也導致整個劇十分散,切換也完全沒有辦法做到順暢。這種設定可能在原著小說這種文字的載體中可以處理很好,但是鏡頭就無法做到了。但是兩條線不斷推進,不斷進入高潮,節奏還是把控的很好。然而,19世紀印第安這條線明顯沒有另一條線緊湊,劇情的緊張度一般。二十世紀中,兩場槍戰,伊萊冥想中割頭皮,墨西哥人女婿的失蹤被殺,墨西哥人與白人之間的劍拔弩張等等,相比之下,另一條線似乎變成了副線的存在。但是我認爲19世紀應該能處理的更好點。

野蠻到文明,似乎是伊萊到皮特的轉化,雖然皮特小時候收到同樣野蠻的教育,但是同哥哥相比,顯然皮特接受了文明的洗禮,接受了法律。這同樣是整個美國,特別是西部的發展史。從拓荒者,掠奪者,到不斷建立包容開放民主的全新帝國的過程。當然白人以一種高高在上的樣子降臨在印第安人與墨西哥人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像伊萊一樣貪婪的索取,這場戰鬥當然不會停歇。直到今天,美國的種族問題依然嚴重,這對一個如此之大的移民國家是很正常不過的,在我看來,永遠無法解決,這是根植在祖祖輩輩像伊萊這一輩一樣鬥爭史中的。

我認爲第二季很難拍,首先印第安人線感覺已到了窮途末路,墨西哥人這邊最有權勢的人死了,突兀的又弄來個墨西哥領袖?第二季20**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