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觀《水滸傳》有感(6篇)

觀後感2.29W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後,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寫一份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千萬不能認爲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觀《水滸傳》有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觀《水滸傳》有感1

暑假來臨,老師給我們佈置了書籍閱讀的範疇,其中就有《水滸傳》。

大家都知道,《水滸傳》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國曆史文化的珍寶。《水滸傳》真實地描寫了北宋時期宋江領導的一支起義軍形成、壯大至失敗的全過程。

小說中描寫了許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天真、直率的“黑旋風”李逵;疾惡如仇的“花和尚”魯智深;有膽有識、幹練果斷的“行者”武松;正直、聰明的“浪子”燕青。也有讓人切齒痛恨的人物像高俅,蔡京、童貫、樑中書、蔡九知、賀太守等等。

水滸一百零八將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智多星”吳用。別聽他的名字叫“無用”,可他的能耐大得去了。在梁山中還是個軍師呢!我喜歡他是因爲他特別聰明。他爲晁蓋獻計,智取生辰綱,用藥酒麻倒了“青面獸”楊志,奪了北京大名府樑中書送給蔡太師慶賀生辰的十萬貫金銀珠寶;宋江在潯陽樓念反詩被捉,和戴宗一起被押赴刑場,吳用用計劫了法場;盧俊義、石秀被關大名府死牢時,吳用用計放火燒翠雲樓奪取了大名府;宋江鬧華州時,吳用又出計借用太尉金鈴吊掛,救出了九紋龍史進、花和尚魯智深他計謀很多,深受梁山好漢們的尊重。

小說中不少故事情節跌宕起伏,引人入勝。如智取生辰綱、大鬧清風寨、倒拔垂楊柳、武松打虎等一系列故事情節都描寫得繪聲繪色,讓人百讀不厭。

作爲四大名著的《水滸傳》,真是實至名歸,名副其實。

觀《水滸傳》有感2

“大河向東流啊,天上的星星參北斗啊。”每當那熟悉的悠揚婉轉的歌聲響起,我的心如火熱的爐中煤,滾燙滾燙。《水滸傳》給人的感覺也像這首歌,蕩氣迴腸,振聾發聵。《水滸傳》作爲四大經典之一,廣被觀衆們叫好,甚至萬人空巷。他的藝術水平非常高,令人望而生畏,但是卻加劇了人們對它的解讀,讓文人墨客在書卷裏品味那一縷搖曳的芳香。

亂世出英雄,英雄逢亂世。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漢,有那智多星吳用,爲梁山指點一二;豹子頭林沖,統領泊中將士;及時雨宋江,救人於危難。好漢們多是逼上了梁山,做起了“賊寇”的生活。這所以被逼上梁山往往是因爲朝廷佞臣的算計,而且與其他“賊寇”不同的是,他們殺富濟貧,不搶劫良民,而思替天行道。

《水滸傳》中,有幾個情景令我難以忘懷。

一,是帝臣的腐敗。

特別典型的是高俅的發跡。高俅原本在藥店工作,收入卑微,不學無術,是一羣嘍囉的首領。最後經多次引薦遇見了太子,太子愛好踢球,與幾個陪臉的玩耍。高俅踢得一腳好球

他變幻莫測的球技令當場的人拍案叫絕,受到了太子的賞識。這是高俅的運氣。後來太子繼位後,封他爲太尉,有忠臣質疑皇帝:高俅只會踢球玩耍,不能給他官做。可皇帝的回答是:官可以學着慢慢當。這是一種多麼腐敗的思想啊。高俅小肚雞腸,無惡不作,成爲國家的心腹大患。

二,是宋江的愚忠。

宋江出生正門,世世代代只求護國護民。但宋江誤殺閻婆惜只好開始了他的流浪生涯,甚至鬧到要劫法場的地步。宋江坐梁山第一把交椅,但是一心想招安,想完成夙願。可是他低估了朝中的奸佞勢力,把招安想的太單純。高俅被生擒而未被處死,讓林教頭飲恨而亡。宋江的想法卻是向朝廷示好。想提高招安的籌碼。招安真的是一條很好的道路麼?這是一個大大的問號。

三,世道唯利。

林沖之所以在獄中免去殺威棒,是給了獄吏銀子;楊志犯下了錯誤,贈送了兩件玉器;押解人員也是收了上面的金銀而答應完成使命。這赤裸裸地反映的世風世道。這也折射出當今社會的詬病,走後門,送禮,靠一些不正當手段達到目的,塵沙阻足,楓葉遮眼,何時才能捧一瓢清泉回味它的滋味。

四,梁山好漢的歸宿。

兄弟們一個個加入梁山,才使得梁山有了浩大的聲勢,這裏是人間的天堂,有伶人起舞,騷客放歌,有馬上乘騎,有百里穿楊。可是到最後,兄弟們的歸宿是淒涼的,宋江,花榮,李喝毒酒而亡,魯智深出家,有些人不願做官而紛紛告別。當上官的兄弟又時常受到佞臣的刁難。

《水滸傳》是史詩般的鉅製,看江山如畫,看俊傑屈伸。

讓我們銘記經典《水滸傳》!

觀《水滸傳》有感3

寒假裏,我觀看了電視劇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看了後我對《水滸傳》有了些瞭解,知道了梁山好漢個個都是英雄豪傑,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而這其中最讓我難忘感動的要算李逵背母了!

李逵的孝心深深感動了我。他因“犯罪”被迫背井離鄉去江州充當牢子,有幸結識宋江,最後和宋江上了梁山。上梁山後,在他自己大碗吃酒大塊吃肉時,不由想到了自己的母親還在家裏受苦,所以決定下山去接他的母親來梁山享福。到家後,發現母親由於日日夜夜思念兒子,竟然雙目都失明瞭。李逵心裏很過意不去,痛哭了起來。他跟母親說要帶她上梁山享福去,母親欣然同意了。途中,因爲口渴,李逵便把母親放在一棵大樹下,自己去取水。等他取水回來時,那棵樹下只有許多血跡和一點頭髮,卻不見了母親蹤影。他沿着血跡找到了一個老虎窩,知道可惡的老虎吃了自己的母親,便悲痛地舉刀衝了進去,殺死了三隻大老虎。

梁山的英雄豪傑個個都有自己的事蹟,如宋江醉酒寫反詩、武松爲兄報仇、林沖被奸人所害……最後這一百零八個好漢卻被招安,許多好漢以身殉義了,令人感慨萬千。

我非常敬佩他們的愛憎分明、忠義雙全的高尚品質。

觀《水滸傳》有感4

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古典文學名著之一,作者是明代小說家施耐庵,作者以精湛的筆法描寫了北宋年間,奸臣當道,皇帝昏庸,殘害忠良的社會背景,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水滸傳》描寫的就是以宋江爲首的108位梁山好漢反抗朝廷的故事。

星期天,在耕讀書院,我們棟樑班的小君子一起觀看了電影《水滸傳》的某一章節,林教頭刺配滄州道,魯智深大鬧野豬林。電影裏每個人物的精彩表演讓我們是身同感受,我們在下面看的是義憤填膺。

這一章節故事簡介,高太尉之子,高衙內調戲林沖之妻,林沖見是高衙內,雖然惱怒,但還是忍了,誰知高衙內賊心不死勾結林沖的好友陸謙出賣了林沖,哄騙林沖的妻子去救林沖,趁機調戲林妻不成後,陸謙高衙內又設計陷害林沖說他有謀殺之罪,林沖就這樣被刺了面頰發配滄州,陸謙又買通防送公人董超薛霸在途中殺害林沖。兩位公人一路上不斷的變法折磨林沖,就在他們準備要結果林沖的性命時候,卻被一路跟着的魯智深給救了。

看完這段電影,我爲林沖正直善良而感動,也爲他的愚忠和膽小怕事而氣憤,他把高俅高衙內等惡人想的太過善良了,他竟不知人家是要取他的性命,他還幻想着能重新做官,本來有逃跑的機會,他竟然坐以待斃,不是魯智深,他早已命喪黃泉了。他實在是太倒黴了,他結交了陸謙那樣一個小人,見利忘義,殘害忠義之士,屢次加害於他,不過他也是幸運的,結交了魯智深這樣一個忠貞不二的好朋友,俗話說的好∶患難見真情。人要分清朋友的好壞,就得要共同經歷一些磨難,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要盲目的交友,近君子遠小人,我們應該牢記在心中,我們就要廣交一些像魯智深一樣的益友,當然我們對待朋友應該肝膽相照,坦誠相待,我們要珍惜自己的.益友,只有這樣才能終身受益。

宋朝之所以有那麼多的百姓反抗,是因爲惡人當道,皇帝昏庸,相比之下,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真的是來之不易,我們一定要抓緊時間好好學習,努力奮鬥,將來把我們的祖國建設的更加繁榮昌盛。

觀《水滸傳》有感5

大碗吃酒,大口吃肉。論稱分金銀。李逵那粗獷卻又豪氣萬千的聲音似乎又在耳邊迴盪。《水滸傳》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很早之前就被編成書籍拍成電影影電視以供人們閒暇時閱讀或者觀看。

劇中以各個回合講述了一百零八好漢被逼反正水泊梁山,卻最終以宋江爲首接受朝廷招安在大戰方臘的過程中傷亡殆盡。第一次談論《水滸傳》,是在和父親散步聊天的時候卻被爺爺阻止不許談論。當時我不明白這是爲什麼,父親告訴我。《水滸傳》是一部投降主義的書。

後來,看完這部電視劇之後。我不禁開始幻想,如果宋江不是一開始就堅持接受招安。明知朝廷奸臣當道還秉持着,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這一切會不會是另一個樣子?或者說,如果水泊梁山不是以宋江爲首而依舊是晁蓋,那這108位好漢的結果會不會是另一番景象。

或者說,自從那108位好漢決定效忠宋江那天開始。就已經註定了他們的結局。每個人都有執念,但卻不是每個人都像武松打虎那樣有着扭轉乾坤的實力和信念,明知不可爲而爲之,怎能作爲用兵之道呢? 在這奸臣當道,兵荒馬亂的年代。明知統治者昏庸。卻固執地堅持己見,讓所有信任和依賴他的朋友們,兄弟們都這樣白白的葬送了性命。不知道,宋江飲下毒酒的那一刻,心中可曾後悔?

人的一生,其實短暫而又前路未知。對於已經發生的事情,無力迴天就要懂得適可而止。有時候,懂得放下也不失爲一種解脫。否則,如果成了一生執念,便會作繭自縛害人害己。

觀《水滸傳》有感6

就在暑假期間,我看了一部電視,這部電視名叫《水滸傳》。看完這部電視,令我感受深刻,我被這梁山這108名好漢所做的事情佩服的五體頭地,同時也被他們的團結、友誼、有愛心和不怕困難的精神所感動了。

《水滸傳》這一部電視主要內容是他們所有的人被迫上梁山,開始了替天行道的大事,他們經歷了種種困難,抓來的人們,不但不殺,還把他們當親人一樣看待,看見有困難的老百姓,給他們分糧食,分銀子,替他們分己痛苦。

我和《水滸傳》梁山泊108名好漢所做的事情比起來,簡直是差的遠遠的了。記得又一次,爸爸剛給我1個月的零花錢,我準備用它來買一些東西,於是我自己上了街,去找我需要買的東西到了十字路口,一個要錢的在街道一旁要錢,我看見別人都沒給他錢,於是就:別人都沒給那個人錢,我爲什要給他錢呢??想着,我就繞着他走開,可是越想=向前走聲音就越大,我看他很可憐,然後我就看了看手裏的錢,想:給還是不給呢?想了一會我走了,看完《水滸傳》這本書我真後悔。

觀《水滸傳》真是感受深刻。

標籤:水滸傳 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