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小學生2022冬殘奧會觀後感(精選6篇)

觀後感2.77W

當看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吧,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後感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生2022冬殘奧會觀後感範文(精選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生2022冬殘奧會觀後感(精選6篇)

小學生冬殘奧會觀後感1

冬奧會真的來了。第13屆冬季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將於2022年3月4日在北京開幕,今天,冬奧會進入了百日倒計時。北京,這座從夏季奧運會走向冬季奧運會的“雙奧之城”,即將成爲百年奧運新的里程碑。

回顧往昔,2008年的第29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又稱2008年北京奧運會,是一屆“無與倫比”的夏季奧運會;在時間過了13年之後,2022年,我們又將迎來一屆“精彩、卓越、非凡”的冬季奧運會。北京,成爲當之無愧的“雙奧之城”。

今天,“雙奧之城”開啓了嶄新的冰雪新篇章,冬奧地標從藍圖變爲現實;工業遺址與冬奧場館交相輝映;冰雪運動廣泛鋪開,冰雪產業全面發展;“冰絲帶”舞動神州,“雪如意”靈動八方……

當前,中國已跨入新的時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可持續發展已成爲全球共識。貫穿綠色辦奧、共享辦奧、開放辦奧、廉潔辦奧四大理念的北京冬奧會場館反映了鮮明的時代印記。

據悉,在冬奧籌辦過程中,冬奧會的建設者們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申奧理念,讓北京夏奧會場館遺產再次煥發活力,實踐了體育場館“反覆利用、持久利用、綜合利用”的“中國經驗”。其中,在2020年11月實現了“水立方”向“冰立方”的華麗轉身;而“鳥巢”將於10月底完成北京2022年冬奧會場館改造工程,即將成爲世界上一個承擔夏奧會和冬奧會開閉幕式的主場館;國家速滑館“冰絲帶”在北京夏奧會臨時場館曲棍球場、射箭場的“土地遺產”上開工建設……

在宏大的場館建設過程中,建設者們堅持科技創新、綠色創新,爲世界展示了由中國設計、中國技術、中國材料、中國製造組成的奧運場館建設的“中國方案”。

我們期待2022年2月4日這一天,當北京冬奧會主火炬點燃,當全球冰雪健兒匯聚在五環旗下,中國將兌現對國際社會的莊嚴,世界將迎來一屆“里程碑式的”奧運盛會。

小學生冬殘奧會觀後感2

冬殘奧會的籌辦和轉換工作中,各場館執行團隊服務周到、執行順暢,受到多方肯定。國際殘奧委會工作人員蘇菲·赫特菲爾德表示:“所有執行團隊專心致力於爲運動員排憂解難,很感謝他們的辛苦付出。”

爲了方便殘疾人運動員入住,延慶冬殘奧村將安檢口搬到村口。從機場到運動員公寓,全程只需下一次車。安檢口與運動員公寓間的距離更短了,運動員與服務團隊的心也更近了。與冬奧會時相比,安檢環節不僅加設了人工綠色通道,過程也更加細緻體貼。“我們在這裏受到了熱情周到的接待,非常高興。”斯洛伐克代表團副團長帕特里克·卡斯托說。

住得舒心,賽得安心。在部分冬殘奧會比賽場館,不少運動員已經前來訓練,對場館執行情況給出很高評價。國家冬季兩項中心精心準備了盲文閱讀材料、可觸摸式盲文地圖,爲視障人士提供資訊無障礙服務,方便他們瞭解場館及競賽相關資訊。近期氣溫有所上升,爲了維持雪的硬度,國家高山滑雪中心技術團隊設法降低地表溫度,起到凝雪的作用。爲了保持雪道的平整乾淨,團隊成員每天都要細緻清掃。“這些都是爲了給運動員提供最好的比賽和訓練環境。”技術官員李光全說。

此外,兩地三賽區交通、餐飲、志願者等領域服務也已準備就緒。張家口賽區共準備了88輛低地板公交車和福祉車,可同時容納72名輪椅運動員乘坐,還可根據比賽時間調配車輛。頒獎廣場演練順利進行,“我們有信心準確、精彩地呈現好每一場冬殘奧會頒獎儀式。”延慶冬殘奧頒獎廣場場館主任榮大力說。

服務殘疾人運動員不僅落實在具體的行動中,同時也需要系統化的檔案規範指引。本屆冬殘奧會籌辦期間,相關各方制定了《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無障礙指南》《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殘疾人服務知識手冊》等檔案,全方位、高標準保障殘疾人運動員的利益。

北京延慶小海陀山國家高山滑雪中心,一條條蓋着防滑墊的木板路鋪設完成;張家口古楊樹場館羣,國家冬季兩項中心內的假肢維修間、坐姿運動員更衣室等房間搭建完成;北京冬殘奧村裏,更適宜輪椅透過的綠色通道取代了原先的安檢門……大到道路的鋪設,小至衛生間、牀鋪等設施的幾釐米高度差,隨着北京冬殘奧會的臨近,“被冬殘奧會的細心和精心暖到了”成爲熱門話題。

小學生冬殘奧會觀後感3

北京冬殘奧會的精心與溫暖,也是社會無障礙環境不斷完善的縮影。6年多籌辦歷程,從賽場到社會,無障礙設施更便捷,扶殘助殘精神更深入人心。

北京的1路公交車總站,按一下公交車後門旁的紅色按鈕,收到提示的司機便會按動開關,降低底盤高度的同時在車門處放下坡板,供輪椅上下。北京四季青醫院,手語導醫覆蓋掛號、就診、取藥、化驗等全流程,方便殘疾人患者就醫。位於北京市東城區的善緣書舍,提供大量盲文書籍以及300餘部供盲人欣賞的“有聲電影”,就連書架、桌椅也是“逢角必圓”,避免磕碰傷。

“我們要將冬奧場館無障礙建設與全面提升主辦城市無障礙環境水平有機結合,爲舉辦城市留下可持續的豐富遺產。”北京冬奧組委殘奧會部部長楊金奎說。2019年起,北京市組織實施無障礙環境建設2019—2021年專項行動,整治無障礙設施佔用、閒置問題21萬餘個,精心打造100個“無障礙精品示範街區”和100個“一刻鐘無障礙便民服務圈”。在張家口,自2018年至2021年7月,新建及改造盲道350多公里,緣石坡道4422處,爲殘疾人出行提供了更爲便利的環境。

與無障礙設施同步提升的,還有全社會的扶殘助殘風氣。北京朝陽區大屯街道的“冬奧示範溫馨家園”,爲殘疾人朋友提供多項服務,開展康復培訓、提升生活技能、豐富文化生活。超市、企業也與殘疾人家庭積極結對,提供援助。截至2021年12月,北京全市666家溫馨家園,年受益殘疾人391.4萬人次。扶殘助殘意識在潛移默化中增長。

共同書寫“勇氣、決心、激勵、平等”的新篇章

“來到這裏之後一直很開心”,前來參加北京冬殘奧會的美國選手泰勒·卡特表示。“這裏的硬件設施和無障礙設施,都是我所參加過的冬殘奧會中最好的。”荷蘭代表團高山滑雪隊教練尼基對國家高山滑雪中心讚不絕口。2月25日,北京、延慶、張家口冬殘奧村正式開村,中國、意大利、瑞典等多個代表團的630多人入住。

2月27日,國際殘奧委會、北京冬奧組委首次高層協調會以視頻形式召開,北京冬殘奧會賽時高層協調機制正式啓動。帕森斯高度讚揚北京冬殘奧會各項籌辦工作,並感謝北京冬奧組委爲此作出的巨大努力。“冬殘奧會各項服務保障工作注重細節,讓大家有了更好的參賽體驗。志願者周到細緻的服務,讓我們真切感受到了中國人民的熱情。我們非常期待這屆冬殘奧會,希望雙方繼續保持順暢、緊密溝通,共同努力讓運動員享受比賽,取得更好成績。”

“我們有信心舉辦一屆‘簡約、安全、精彩’的冬殘奧盛會,期待北京冬殘奧會實現‘辦賽精彩、參賽出彩’。”中國殘聯主席、北京冬奧組委執行主席張海迪說。如今,北京冬殘奧會的吉祥物“雪容融”已經從“冰墩墩”手中接過接力棒,迎接選手們的到來。期待着殘疾人運動員們在賽場上展示“勇氣、決心、激勵、平等”的殘奧價值觀,共同書寫不畏困難、奮勇拼搏、超越自我的`感人篇章,一起向未來。

小學生冬殘奧會觀後感4

我來了!是誰來啦?當然是我們中國人來啦!是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東道國來啦!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創造了輝煌文明的民族,中國人口占世界的五分之一。沒有我們中國參加的奧運會,就不算是真正的奧運會;沒有我們承辦的奧運會,奧運會的歷史就不會完整。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我們中國來了!開放的中國、強大的中國,正歡迎各國的運動健兒參加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

我國漢朝開啓了絲綢之路,首次開通了陸路對外交流,爲漢武帝打擊匈奴,擴大中國版圖奠定了基礎。因爲佛教的傳入,加強了與南亞各國的交流;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繁榮的時期,設定了西域都護,促進了與外國的交流,海陸也開通與日本等東亞諸國頻繁往來,在世界上首次形成儒家文化圈;明朝鄭和下西洋,引進外來物種,如長頸鹿、香料,同時輸出茶葉、陶瓷等,那時候中外貿易很頻繁。這次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像以往每一次體育賽事一樣,將進一步促進中國與外國的交流合作。

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是國際性的盛會,是中國和外國友好往來的舞臺,是中國全面走向世界、融入全球的橋樑。冰墩墩和雪容融,我相信它們能促進中外友好交流合作,讓本次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成功,讓世界更多地瞭解中國。

冰墩墩不僅是一個吉祥物,其實它還是一隻象徵純潔、堅強、敦作厚、健康,活潑、可愛的熊貓。它的面紗是白色的,面罩的周圍有着五彩的線,它的外殼也是白色的。廣州美術學院設計團隊最初的作品是“冰糖葫蘆”,而“糖葫蘆”外表的冰殼也與“冰雪運動”或多或少有些聯繫。最終“冰殼”的創意得以保留,隨後又經過無數次的探索,修改重點終於逐漸明朗——被冰殼包裹的熊貓。我們中國人真富有創造力啊。

雪容融滿身都是紅色的,你看它的腦袋像不像一個燈籠呢?燈籠具有鮮明的中國文化特色,有着兩千多年悠久歷史,是世界公認的“中國符號。”它能渲染歡樂喜慶節日氣氛,有“瑞雪兆豐頭”的美好寓意,表達了中國人共同參與共同努力共同享有的辦奧理念。燈籠代表着收穫、喜慶、溫暖和光明,頂部的如意造型,象徵吉祥幸福。和平鴿和天壇構成的連續圖案寓意着和平友誼,突出了我們中國作爲舉辦地的特色。裝飾圖案融入了中國傳統剪紙藝術,面部的大雪塊,既代表了“瑞雪兆豐年”的寓意,又進行了擬人化的設計,大冰塊成爲雪容融的漂亮臉蛋,凸顯吉祥物的可愛。雪容融的名字也很有寓意:雪——象徵潔白、美麗,是冰雪運動的特點;容——意喻包容,寬容,交流互鑑;融——意喻融合、溫暖、相知相融。

冰墩墩和雪容融,是美麗的天使,它們將和我們一起走向2022冬奧會。

小學生冬殘奧會觀後感5

2022年冬天我們在中國北京將迎來冬季奧運會和殘奧會,我非常高興,到時候奧運會上的兩個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也會來到我們身邊,聽它們的名字是不是就很可愛。“冰墩墩”和“雪容融”它們是3D設計的擬人化熊貓寶寶。

冰墩墩形象友好可愛,憨態可掬,深受各國人民,尤其是各國青少年的喜愛。冰墩墩名字中的“冰”象徵純潔、堅強,“冰”也是冬奧會的特點。墩墩意喻敦厚、健康、活潑、可愛。冰墩墩的設計現代時尚,向全世界展示了中華文明豐富的形式,智慧的內涵,多彩的風格。

雪容融形象來源於燈籠。燈籠具有鮮明的中國文化特色,有着2000年的悠久歷史,是世界公認的“中國符號”,它是歡樂喜慶節日氣氛和“瑞雪兆豐年”美好寓意的完美結合。雪,象徵潔白、美麗,是冰雪運動的特點。容,意喻包容、寬容、交流互鑑。融,意喻融合、溫暖、相知相融。容融表達了世界文明交流互鑑、和諧發展的理念,體現了透過殘奧運動創造一個更加包容的世界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願景。

冰墩墩和雪容融兩個小朋友還沒有長大,還需要去學習更多新的知識。它們兩個也不在一所學校。冰墩墩每天早上早早的穿衣起牀、吃早飯準備上學,在學校是一個三好學生。學校每天都有晚自習,晚自習下課後都很晚了,冰墩墩怕黑,每天晚上下晚自習後都忐忑不安、戰戰兢兢的回家。

雪容融因爲父母工作調動,轉到了和冰墩墩同一所學校,兩個人還成爲了同班同學,很快兩個人成爲了好朋友,建立了純潔的友誼。它們都彼此的很信任對方,從不欺騙對方,一旦對方有需要幫助的都會全力以赴,就像夏洛和威波爾一樣。雪容融知道冰墩墩怕黑,就每天下晚自習後陪伴它一起回家,把冰墩墩送回家後,自己才返回另一個方向的家中。冰墩墩在雪容融遇到學習困難時,不耐其煩的反覆爲它講解問題。兩個好朋友就是這麼互助互愛,快樂成長着。

純潔的友誼幫助人們克服各種困難,成長進步。珍惜我們身邊純潔的友誼,珍惜我們身邊純潔的朋友,我們像冰墩墩和雪容融一樣互助互愛,大家一起戰勝困難,一起成長進步。

小學生冬殘奧會觀後感6

3月4日晚,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開幕式在國家體育場舉行,時隔幾天,至今還有許多畫面讓人印象深刻。其中,主火炬點燃的過程讓所有人動容:

最後一棒火炬手——田徑運動員、兩枚殘奧金牌獲得者、視障運動員李端,高擎火炬走上“雪花”,多次嘗試將火炬擺放到正確位置,均未能成功。就在這時,一聲響亮的“加油”聲帶動全場觀衆自發爲他吶喊鼓勁。開幕式臨近結尾的這一幕,生動詮釋了永不放棄、頑強拼搏的體育精神,也成爲當晚最溫情的一幕。最終,在全場觀衆的加油聲下,李端將火炬穩穩放在“雪花”中心。

最大膽的方式最精彩的一幕

在開幕式導演沈晨心中,這也是當晚最精彩的一幕,真正體現了主創團隊創意——殘疾人透過自身努力,完成突破,衝破阻礙,最後到達彼岸。“那一瞬間就是開幕式的名稱——生命的綻放瞬間。”

同時,這一幕也體現了主創團隊一直想呼籲的殘健共融、團結友愛。“那一瞬間,我們也很緊張。我想,運動員也是聽到這聲加油和大家對他的鼓勵,激勵他突破了自我——這就是團結,這就是大家共同完成的壯舉。”

沈晨坦言,邀請一位盲人點火,是“最大膽的方式”。“到目前爲止,還沒有過盲人點火的先例。”他說,“用盲人來完成點火風險會比較大,但是在經過場地訓練以後,還是有一定把握。所以開幕式那天晚上,我們所有人很激動,也很緊張,特別爲這一棒運動員驕傲,他真正完成了一個壯舉。”

朋友帶來觸動努力收穫榮光

除了臺前的感動,沈晨的感動更多來自幕後。在北京冬殘奧會開幕式的演員中,殘疾人比例佔到約30%。比起“殘疾人演員”這個稱呼,沈晨更願意叫他們“殘疾人朋友”。在整個排演過程中,這些朋友給他帶來了太多觸動,把最美好的樣子留給了舞臺。

讓沈晨記憶猶新的畫面有很多:比如2月22日那天,因爲時間緊張,排練持續到深夜。演出人員中有老人和孩子,考慮到身體原因,沈晨請他們到旁邊休息,但每當聽到“再排一次”的指令時,每當燈光大亮一瞬間,老人和小朋友還是迅速到位,堅持訓練。這樣的故事在整個排演過程中還有很多,每一個都讓沈晨潸然淚下。

沈晨說:“我知道他們和我們一樣,每個人都在爲冬殘奧會而努力,他們不想因爲身體原因而對排演造成阻礙。這也是一種突破自我,一種自強不息。正是所有人的共同努力,才最終收穫了開幕式的勝利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