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通用16篇)

觀後感3.18W

看完一部經典作品以後,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觀後感吧。快來參考觀後感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通用1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通用16篇)

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 篇1

今天,我和媽媽、姐姐一起去電影院觀看國慶期間新上映的電影《我和我的家鄉》。

電影講了許多個故事,其中讓我最喜歡的是神筆馬亮。

馬亮是這個故事的主人公,他因爲畫畫技術高超,被俄羅斯繪畫學校錄取。同時,校領導派馬亮去農村,幫助農民們建設新農村。可是,馬亮的媳婦兒不同意他被調到山村去,希望他去俄羅斯繪畫學校學習繪畫。馬亮瞞着媳婦去了山村,幫助農民們建設新農村。爲了瞞住媳婦兒,馬亮和村長以及村民們設定了各種像在俄羅斯學習的場景。卻因爲馬亮媳婦兒來山村旅遊,這個謊言被發現了。馬亮說的一番話,感動了他媳婦兒,媳婦兒爲馬亮所做的一切感到驕傲。馬亮爲自己的家鄉做出了貢獻。

從這個故事中,我看出家鄉對我們來說都很重要,能爲家鄉貢獻出我們自己的力量,不是我們大家每個人都希望的事嗎?

小時候,老師常說讓我們好好學習,長大了爲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我想貢獻的是什麼?是很多很多的錢,還是把村民的房子全部換新呢?到現在才明白,貢獻的其實是我們對家鄉的愛與滿滿的思念。

讓我們走進家鄉,走進生活,爲家鄉貢獻自己的力量吧!

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 篇2

家鄉,是每個人魂牽夢繞的牽掛,是隱藏在心靈最深處的溫暖港灣,那裏有着非凡的魔力,時刻召喚着遊子的心。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看了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它透過五個故事單元,講述了發生在中國東西南北中五大地域的家鄉故事。每個故事中都有歡笑有感動,讓人看了意猶未盡、回味無窮。

“最後一堂課”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故事。範偉老師主演的身居國外多年的老教授,雖然得了老年癡呆症,忘記了身邊事,忘記了親人,但唯獨沒有忘記在家鄉上的最後一堂課。因爲那裏有他難以割捨的孩子和孩子們的夢想。這已深深地融入了他的靈魂,是病魔怎麼也奪不去的。這濃濃的師生情令人感動淚目,濃濃的家鄉情令人感慨萬千。

除了笑聲與感動,影片中還有讓人耳目一新的家鄉美景。山清水秀、鳥語花香、風景如畫,人們的臉上都洋溢着燦爛幸福的笑容。在家鄉舊貌與新顏的對比中,我們看到了祖國近些年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快速發展,實力加速增強,科技飛躍進步。國家富強、人民安康,生活如詩如畫比蜜甜。

心懷夢想,共同奮鬥,家鄉的風景將會越來越美,家鄉的人民將會越來越幸福,我們的祖國也一定會越來越繁榮富強!

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 篇3

《我和我的家鄉》這部電影,可以使捧腹大笑,也可以淚流滿面。

使人捧腹大笑的是演張北京的那位老爺爺,他前後昏倒了兩次,第一次是因爲歌的音太高唱不去,就說:快給我降壓藥,我快要暈過去了。"第二次,是因爲他半夜爬樓被醫生看到,他解釋,可是,醫生就不相信他,他又被急暈了。張北京以他獨特想法去給他的老舅治病,可他不願意用他好不容易存夠的買車的八元,所以他想到了用他的醫保卡。可是,沒有想到遇見了自己的老同學一後來,他爲改老舅交了手術費,老舅做了手術,回到鄉里,才見自己的舅媽事出了他老舅的醫保卡,真使張北京器笑不得。

可以使人淚流滿面的是第三個片段《最後一課》。一名瑞士的中國教授,得了腦塞塞,倒至了他得了老年吃呆,醫生說修正標,他的腦子裏有一張拼圖,是因爲他的記憶停留在了某一個時間段。後來,他們知道師範老師的記憶停在了他在村子教書的時候。他回到了村子,去教的最後一課。他以前的學生都長大了他們爲了完成這一課,借來了老師的學生,告訴他們扮演的角色,他們本來上得好好的,因爲手機鈴聲,導致他們這個戲演失敗了。範老師見到了姜小峯,才說:“姜小峯,老師現在知道你畫得畫是什麼意思。”

如果,我是小花,老師就是那雨露;如果,我是小鳥,老師就是那天空:如果,我是小樹,老師就是個勤勞的園丁。

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 篇4

《我和我的家鄉》是一部在2020年國慶檔期推出的高分電影。

這部電影一共由五個小故事組成。故事情節整體緊湊,各有情趣,內容幽默感人,表達了人們對家鄉的熱愛與希望。

每個故事中都有幽默的情節,如《天上飛來個UFO》中的滾蛋和拖拉機,《北京好人》中的挨刀子、掛號等情節,生動的劇情加上適當的配樂,讓人即緊張又好笑。故事中黃大寶潛心爲造福貴州鄉村而努力;馬亮爲了家鄉的發展,放棄了出國留學的機會;喬樹林爲了在家鄉的沙漠中種出沙地蘋果,讓家鄉有一些“特長”而越發富足,不顧自己虧空了多少錢財……這些情節又不禁使人熱淚盈眶。

在《最後一課》中,範老師長大後的學生們要佈置老教室時,拿出了一隻隻手表,掏出了一個個玩具,表現出時代巨大的變遷。也透過這些情景展現了佈置的困難,從而體現出長大後範老師的學生對老師的尊敬。

《我和我的家鄉》在故事的切換方式上也極具創意。它以無數視頻作爲切換,十分自然的把故事連貫的串聯在了一起。電影選用《我的祖國》這首歌作爲片尾曲,真是來神之筆。讓我們在看完這部電影后,對家鄉、對祖國有了一份油然而生的自豪感。作爲一部表達熱愛家鄉情感的電影,《我和我的家鄉》成功做到了這一點!

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 篇5

電影講了五個故事。第一個故事講了有個人叫張北京,他的表舅有甲狀腺癌,爲了幫表舅治病,他倆一路矇混過關,直到最後張北京高血壓發作,被識破了計謀。張北京交了錢,把表舅的甲狀腺癌治好了。

第二個故事講了,一個村子裏發現了UFO事件,他們一路調查,終於知道了真相。

第三個故事講了有一個老人,他是一位老師,他的記憶回到了1992年時他上的最後一堂課,他的家人陪他來到了“當年上課的地方”,幫他回憶1992年的最後一堂課的場景,最後,遇到了他當年的一個學生,很欣慰。

第四個故事講了有一個女人,被人都稱她“閆總”,她來到了她小時候的學校,碰到了賣蘋果的叫“喬樹林”,展覽會上,有一個孩子講述了喬樹林爲村子做出許許多多的貢獻,最後,閆總還答應了,幫他賣蘋果,回報家鄉。

第五個故事有一位畫家叫馬亮,他瞞着他的妻子,做着扶貧家鄉的工作,最後他的妻子發現了,又喜又怒又自豪,覺得他做了更偉大的事。

生活中,總有一些人,默默的幫助着我們,只有加油努力做的更好纔是對他們最好的回報。

我長大之後,有了自己的事業,我一定會回來回報自己的家鄉,使家鄉變的更繁華。

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 篇6

身爲一名教育工作者,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中,最讓我感動的是《最後一課》和《返鄉之路》這兩個單元。因爲它們裏面都有老師。一位是得了老年癡呆,甚至忘記了自己兒子,卻還惦念着二十多年前離開鄉村小學未能完美的最後一課的範老師。一位是埋在高高的山崗上,俯瞰着簇新的美麗的鄉村小學的被尊稱爲高媽媽的高老師。

好老師是什麼樣的存在?是哪怕距離千里萬里,哪怕時間十年幾十年,都深藏於學生心中。是一點叮嚀,是幾句關愛,是無私的幫助,更是高潔的品質……

成都大學書記毛洪濤,令爲玉碎,不爲瓦全。“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他身後的學生們的深切緬懷,讓我們得以認識了一個好老師,一個真正關愛學生的,一個有着家國情懷的理想主義者。

在電影裏,我看到了好老師,那是令我欽佩的存在。《最後一課》裏的範老師在鄉村支教,甘於貧苦寂寞,紮根土地,關愛學生,呵護學生的夢想。那份跨越了時間和空間的眷戀和不捨,是那樣的真摯感人。這是平凡而偉大的,這是無關名利的,這是深植於學生們心中的無形的豐碑,這是我們的國家民族得以綿延傳承的大的力量。

高媽媽的鏡頭只出現過一次,我卻久久難以忘懷。堆積在粉筆槽裏的黃沙,破舊不堪的教室,衣衫襤褸的孩子,揹着孩子有着堅毅神情的高媽媽。然後就是窗外從遠方襲來的滾滾沙暴,就是師生們無聲看着那暴虐的存在,然後就是高媽媽緩緩而堅定的對孩子們說,長大了學了本事,給咱們這換個樣子。還有幼年閆飛燕望着高媽媽那清澈而堅定的眼光。

電影中高媽媽帶大的孩子喬樹林,電影外無數的治沙英雄們用自己的艱苦卓絕的努力,將毛烏素沙漠徹底戰勝,創造了奇蹟。高高的山崗上埋着高媽媽那棵大樹下,閆飛燕用自己的眼睛看到了高媽媽想看到的——沙漠變成了綠洲,漂亮的現代化的小學。幸運如斯,偉大如斯。

在這兩個單元,我看到了葉落歸根,我看到了鄉土情結,我看到了老師對於國家民族的巨大貢獻和重要意義。我們的家鄉,我們生於斯,長於斯,魂牽夢繫於斯。我們要用我們自己的努力讓我們的家鄉富饒,讓我們的祖國強大,這就是中國人,這就是中國人的民族魂。

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 篇7

就在昨天,我和同學們一起去看了一部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它是於幾個小片段組成的,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最後一課”這個片段。它主要講述的是:一位老人得了腦梗塞,他的兒子便把他帶來老人十年前教書的地方來恢復記憶,結果成功的幫老人找回了記憶。這個片段十分感人,看過的人無不落淚的,但也是這個片段,讓我懂得了很多。

尊老愛幼是我國一直以來的傳統美德,而就有一些人,它們虐待老人。欺負小孩,認爲自己有錢就可以爲所欲爲,更過分的,那些人還教孩子去虐待老人,把他們趕出家門,街道上,越來越多的老人開始當氣丐,可他們不敢反抗,即使是不被虐待的老人,也好不到哪裏去。

另外,我們要有自己的理想,不可以整天無所事事,我們是祖國的花朵,祖國的未來就是我們的未來,我們要發奮圖強,努力學習,不讓別人失望!

所以,我推薦你們去看看這部電影,真的好棒,看完你就會發現,自己長大了!

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 篇8

昨天下午,我觀看了今年最新上映的《我和我的家鄉》那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里面重講的三個感人的故事。

第一個是喬樹林的故事裏面講了喬樹林來到了自己的家鄉,還有路上遇到了大師姐,一起同路去他們的家鄉開召開會,一路上喬樹林又是讓大家嘗蘋果,又是讓大家買蘋果,可是他是一個愛炫耀的人,說自己有錢,其實他沒多少錢還欠了很多錢,開大會的時候有一位小孩誇他,因爲他給學校捐了20萬,我哭了!

第二個故事是最後一堂課。裏面講了一位年輕人老了那個老師就是師範老師,範老師記憶力沒有了,可是他心中一直都思念着他以前的教室、學生,所以他的家人和以前他的學生在讓現在變成以前,他的記憶力恢復了。

第三個故事是偉大的藝術家馬亮。這裏講了馬亮是一個偉大的畫家,他騙自己老婆去了自己的家鄉,他的老婆快要生了,所以就去拍照,他發現了馬亮,最後這一點我看哭了。

這部片子真是太感人!

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 篇9

國慶假期我觀看了電影《我和我的家鄉》,這部電影有五個單元:北京好人、天上掉下個ufo、最後一課、回鄉之路,神筆馬亮,他們分別講述了祖國東南西北中五個地方的主人公雖然離開了自己貧困的家鄉,但一直懷着愛國、報國、強國的信念,在異鄉拼搏奮鬥事業有成後,回到自己的家鄉貢獻力量的故事。

在這五個故事中,《神筆馬亮》的故事讓我頗爲感動,故事中的馬亮與我們口口相傳的故事—《神筆馬良》中的馬良都有着同一個理念,那就是透過自己的特長來扶貧攻堅,造福一方。在故事中,馬亮之前透過努力已經獲得了去俄羅斯藝術大學深造的錄取通知書,但當他獲知某鄉村急需他時,他毅然放棄了出國深造的機會,且內心十分愧疚地向已經懷孕的妻子隱瞞了真相,一心想着的是祖國這個“大家”。

到農村後,馬亮和羣衆們很費勁的打造自己在俄羅斯進修的假象,就是既想在當地做貢獻,又要讓妻子安心。最後妻子在機緣巧合下發現了馬亮沒有去俄羅斯的真相,又氣又喜,氣的是馬亮一直在騙她,喜的是她看到了馬亮以栩栩如生的畫技和高超的藝術設計水平,推動了所在鄉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得到了當地人民羣衆的衷心愛戴,最後她抱着馬亮奮力地喊:“我的丈夫是最了不起的藝術家!”,這體現了她終於明白了人民藝術家纔是最偉大的,也體會到了丈夫馬亮對自己的良苦用心。

我和我的祖國,我和我的家鄉,一刻都不能分割。我們作爲新時代的少先隊員,要熱愛我們的祖國,熱愛自己的家鄉,紮紮實實學好科學知識和技能本領,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保護視力,增強體質,長大後用實際行動報效祖國,爲家鄉建設添磚加瓦。

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 篇10

國慶期間,我去電影院看了一場既幽默又感人的電影——《我和我的家鄉》。

這部電影是《我和我的祖國》的姐妹篇,講述了5個單元的故事,從預告片來看,我們就可以知道五個故事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主人公們都想保護、愛護自己的家鄉,去保護家鄉身邊的每一個人。

這部影片中最讓我感動的是第四個單元故事——《最後一課》,老教師範爺爺得了阿茲海默症,也就是老年癡呆症,他總覺得自己身處在曾經教書的山村裏,常常唸叨着要給一個孩子拿顏料,完成孩子想畫一個學校的夢想。在醫生的建議下,老爺爺的兒子帶着老爺爺回到小山村,與老爺爺當年的學生一同還原再現了二十多年前的老教室,一羣人陪着演了一出最後一堂課的情景,幫助老爺爺實現這個念想,師生相遇的那一刻,每個人都熱淚盈眶。《最後一課》讓我看到了一位老師對學生樸素而又深刻的愛。

觀看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使我明白了無論身在何處,對家鄉的情感依然讓人魂牽夢縈。祖國強大了,家鄉富裕了,我們現在的生活更幸福了。

我愛我的家鄉!我愛我的祖國!

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 篇11

5個故事共性都是大山、貧窮、發展。還是離不開歌頌祖國吧,畢竟獻禮國慶。

北京好人開場還是很輕快,點在表舅說不要張北京的錢看病,要回老家吃蒲公英。UFO比較一般只能說佟麗婭真的好美好有氣質,王寶強劉昊然出來有唐探內味兒了。

最後一課真的很好很感人很細膩韓昊霖這小男孩是個好苗子。範老師爲了孩子的顏料雨裏奔波,暈倒後醒來記憶就回到了這個時間點,真的爆哭。

回鄉之路陝西毛烏素沙漠“這片曾經寸草不生的沙漠,如今已是綠樹蔥蔥。“做對的事,哪怕別人誤解,哪怕別人不知道。

神筆馬亮是笑點最多的一個整個片子笑點還是很多的,淚點也不少。不好的地方有,但整體不錯。把積極向上的東西拍出來了,讓更多的人看到,就能讓更多的人自省,想以後自己的路,我該做什麼。

總有人在做着偉大的事情,是值得歌頌的。一定要努力啊,成爲對社會有用的人,過有意義的人生,做有意義的事情。建設祖國,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回報社會,回報家鄉。多讀書,多少孩子連上學的機會都沒有。珍惜美好生活,真的來之不易,愛祖國。做對的事,做善良的人。

“故鄉的美,是一種長在骨血裏的驕傲,它或許沒有北上廣的高樓林立和寬敞街道,但是對於一個離開家的人來說,除她之外,對別處永遠只是欣賞的美,而不是發自內心的身在其中的踏實,對於別處任何的好,我始終是一個旁觀者。

或許世人眼中,女人一生最重要的角色是妻子,是母親。殊不知在她自己心裏,最重要的是女孩兒,是女兒。這裏承載着我從出生到長大的每一個瞬間,每一處街道都有着屬於我不可替代的回憶。

此刻,我望向窗外,每一眼都是我的生命,即便現在與未來我只能是個母親,但那個女孩兒卻永遠在我心裏,不曾也不會老去,她不是誰的誰,她只是她自己!我聽着出租車司機像小品一樣的`鄉音,是那樣的舒服與不捨,看着流光溢彩,溼了眼眶……

請,待我落葉歸根!”

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 篇12

國慶期間,我和媽媽、媽媽的同事、同事的兒子一起看了一部電影——《我和我的家鄉》。

這部電影一共分成5個小故事,分別是:“北京好人”、“天上掉下個UFO”、“回鄉之路”、“最後一節課”、“神筆馬亮”。

在看“北京好人”時,我被劇中二蛋和他的小舅在醫院的奇遇而逗笑,當時爲了看病,家裏又沒錢,可真是麻煩。如今,我們可以用醫保卡,村子裏看病也能報銷。

在看“天上掉下個UFO”時,我的心情也跟着劇情一波三折,高低起伏。它是講在山區爲了給對面山的姑娘送信和別的物品,自己造了一個“UFO”,但這樣不僅麻煩,而且危險,如果“UFO”不小心失控,那後果不堪設想。如今,我們建橋了,就算山路不好走,又危險,走橋就可以又快又安全的到達對面的。

在看“回鄉之路”時,我被鄧超所演的角色感動了,他幾年以來一直在西藏嘗試在沙子地裏種蘋果。爲此,他帶領團隊一次又一次改方案、種植。他們非常勤勞、省吃儉用,就爲了給自己家鄉種蘋果樹。最終,上天不負有心人,他們終於成功了,也得到了別人的讚許。

在看“最後一節課”時,我哭了好久,因爲故事中的老人得了老年癡呆,他幾乎什麼都不記得了,但仍然不會忘記他教的學生們。老人對學生們非常疼愛,才讓以前的那個落後的村子培養出了文化人,真是敬業!

在看“神筆馬亮”時,我因感動而哭得十分傷心。故事中的主人公本來要去俄羅斯留學,但他卻去了農村。我被他瞞着家人去農村帶領村民致富的舉動感動了!

我也要愛自己的家鄉,也想爲家鄉做貢獻!

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 篇13

國慶節是祖國媽媽的生日,那天我們全家一起去看了一部電影叫《我和我的家鄉》。這部電影講了五個故事:《北京好人》、《天上掉下個UFO》、《最後一課》、《回鄉之路》、《神筆馬亮》。這幾個故事講的是不同的人不同家鄉的變化,家鄉變美了變好了,我們的祖國就更強大了。

我最喜歡的一個故事是《最後一課》。一個老爺爺得了病,失去了記憶,看上去有點“傻”,他只記得20年前教書的情景。那時候他放棄了美好的生活,到了又窮又苦的鄉村教書,一教就教了10年。爲了幫他找回記憶,他的兒子從國外把老爺爺帶回鄉村,找到了當年的學生,又找來幾個小孩子扮演20年前老爺爺給學生們上的最後一堂課。課堂上一個小男孩用黑筆畫了一幅心中的學校,同學們都笑話他畫得難看,把畫撕破了。

小男孩很傷心,哭着對老師講述心中美麗學校的樣子,可他沒有顏料,所以畫得不好看。老師聽了,冒着傾盆大雨跑回家給他拿僅有的一點顏料,回來的路上不小心滑了一跤,顏料被大雨沖走了,同學們看見這一幕都感動得哭了。後來老師離開了鄉村,但他對學生們的關心和愛始終鼓勵着他的學生們努力學習,長大後他們有的當了村長,有的當了老師,那個小男孩當了有名的建築師,把他小時候心中的學校建在了村子裏。老爺爺在村裏邊走邊回憶過去,村子都大變樣了,當他看到這座五顏六色美麗的學校時一切都想起來了,他和他的學生們擁抱在一起。

看到這裏我很感動,電影院裏一些叔叔阿姨也感動得落淚了。老爺爺雖然很平凡,但他用他的善良、青春和愛讓窮鄉村的孩子們讀上了書,窮苦的鄉村也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 篇14

今天我和家人一起去看了《我和我的家鄉》這部電影。看的間隙,回頭一看發現媽媽哭得不行了。不明白一部喜劇,媽媽爲什麼會哭?電影五個情節中的每一個都很感動,所以單從情節來說,我最喜歡回鄉之路。

“能爲自己創造價值的人很多,但能爲別人創造價值的人卻寥寥無幾。”這是回鄉之路最令我感動的一句話。上課之餘,窗外的黃沙四起,她趴着窗摟着孩子們說:“孩子們,你們努力讀書,將來要回來治理這篇黃沙。”於是就有一羣孩子心中燃起了信念的火炬。電影放映結束後,媽媽告訴我回鄉之路里的情節是她上學時候的真實寫照。一到春天,每天上學的時候課桌上都是一層厚厚的黃沙。現在我所見到的陝北和電影裏的情節之所以大相徑庭。正是因爲像喬樹林這樣的幾代治沙人的努力和付出換來的結果。這大抵就是媽媽會流眼淚的原因了吧!剛開始我以爲的喬樹林就是大家以爲的喬樹林那般刻板印象,聽到別人問他給家鄉帶回什麼時,他回答帶回了愛一般啼笑皆非。直到最後才明白,原來喬樹林也是對家鄉愛得深沉,他也是那羣心中燃起信念火炬的一員。同時也喚起了觀影者對家鄉深沉的愛。

媽媽還告訴我了一句話:爲衆人抱薪者,不能使其暴於霜雪。世間有很多類似喬樹林一樣的抱薪者,他們是芸芸衆生裏無數微茫星星中的一點光。這句話我不是很明白,也不是很懂電影,但經過媽媽的講解和教育,我也明白了一些道理,等我們長大了,自己發展好了,不要忘記改變家鄉,讓家鄉富起來,讓家鄉變得更好,爲家鄉的建設添磚加瓦,獻出自己的力量。

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 篇15

去年我跟家人一起看了《我和我的祖國》,今年在中秋、國慶雙節這天,繼續走進電影院選擇看《我和我的家鄉》。家鄉這兩個字是融在我們每個人的血液裏的,在我們身上多多少少都會有家鄉的因素。

影片總共是由五個故事組成,每個篇章都代表了一個地方,故事緊貼現實生活,讓我想到了自己家鄉的感覺,既讓人忍俊不禁,又令人淚流滿面。看電影的好處就是用短短兩三個小時的時間去帶你聽別人一生的故事並沉浸其中。

我最喜歡的是《最後一課》這個故事。大家爲了實現患阿爾茲海默症的範老師的最後一課,所作出的努力,情節在回放和現實中不斷交替,戳中了淚點,範老師記錄下來對同學的小事備忘,教室裏似曾相識的感覺,讓我不禁想起自己小時候的記憶:熟悉的環境、老師對學生的關愛等等。雖然已經數次又哭又笑,但是導演在結尾還是放了全篇的“催淚彈”。

片中的幾個小演員爲電影增色不少,韓昊霖的哭戲真是信手拈來,整個人感覺連眉毛都在演戲,幾個故事都能很好的覆蓋內心的小細膩。這部電影是2020年疫情發生到現在,我第一次走進電影院看的電影,看完之後,作爲一名中國人油然而生出一種自豪感。那麼自己的家鄉現在發展的怎麼樣呢?相信每一個人都在所處的地方積極努力的生活着,但是土生土長的那個地方是我們的根,我們都希望那個地方能變得越來越好。

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 篇16

近日,學校在開學時舉行了“收心課”觀影活動。在觀看著名影片《我和我的家鄉》時,我感受頗深,下面爲大家介紹一下這部影片。

這部影片主要講了五個小故事,其中我認爲最值得一看的是第五個故事——神筆馬亮。

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繪畫大師,名叫馬亮。他才華出衆,甚至俄羅斯列賓美術學院的大門都向他開啟。然而,這位主人公卻違背了家人的希望,立志爲人民服務,到茴香村成爲了第一書記。他一邊爲人民服務,一邊想盡辦法瞞着懷孕的妻子。跟妻子視頻時,他佈置了一些景觀,在其中假裝作畫、寫生、睡覺,讓妻子以爲他在俄羅斯學繪畫。終於,事情敗露了。一天,妻子來到了馬亮駐守的村子拍照旅遊,而馬亮卻不能以真面目與其相見,只能扮作大鵝一路陪伴着她。在返程的路上,馬亮的妻子發現馬亮寄給她的“俄羅斯特產”都是茴香村售賣的商品。最終二人坦誠相見,妻子也終於理解了馬亮報效國家的決定,並對他進行了鼓勵。

這一段故事意義深刻,全程以馬亮這個小人物來彰顯和體現千千萬萬回鄉扶貧的青年們的滾滾熱血與報國之心,號召我們當代青年在現階段學好書本上的知識,獲取實踐中的經驗,爲建設美好祖國奉獻力量,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貢獻出最真摯的熱情與行動。同時,我們也希望更多的青年留在家鄉,爲鄉村振興助力,爲祖國山河增光添彩。

這部影片內容淳樸,爲我們展現出千千萬萬中華兒女心中那獨具特色的家鄉,也告訴我們每一個人,家鄉是最美麗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