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大國重器》觀後感(精選11篇)

觀後感3.04W

看完一部作品以後,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不能光會看哦,寫一篇觀後感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國重器》觀後感(精選11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國重器》觀後感(精選11篇)

《大國重器》觀後感 篇1

我們講“農業是立國之基,工業乃強國之本。”《大國重器》,一部記錄新中國工業崛起的長歌史詩;《大國重器》,一簾見證中國工業創新裂變的長廊畫卷。這股從民族工業血脈中迸發出的最強音在11月的深秋,劃破寂靜的夜空,向全球昭示中國民族工業的全面崛起。

作爲中國首部工業紀錄片,《大國重器》以其驚豔恢宏的畫面、先進的創新實例在新時代一線市場引起了強烈反響。6天的時間,300分鐘的精彩連續,畫面、配音、明星產品、技術創新、人物故事等等,都成了新時代人連日來最“熱門”的話題。在一線市場、國珍健康生活館裏、團隊培訓演講臺上,《大國重器》讓新時代人再次看到了民族工業創新的實力,也更加堅定了我們振興民族產業的歷史使命。

十八年前,在新時代公司成立初期,我們缺少人才、缺少資金,缺少市場經驗。但是我們憑藉着對松花粉項目的堅定信心,以永不言敗的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難,用僅有的5000萬資金,建成了第一條松花粉生產線,功克了松花粉破壁等歷史性難題,在租用的狹小辦公室裏,開始了松花粉銷售的第一步。

十八年來,新時代創業者們以敢爲天下先的勇氣和智慧,不斷嘗試和探索,首創“店鋪+銷售員”的“中國新時代專營體系”,開闢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直銷道路。在上級集團、行業專家的大力支援下,在全體新時代人的不懈努力下,新時代如同浴火鳳凰般涅重生,創造了國有資產增值1400多倍的奇蹟。在專營店裏我們所有新時代人更是集體“抱團”觀看,時而安靜思考、時而歡呼雀躍。《大國重器》讓我們看到了中國裝備工業的鉅變,讓我們又一次直擊了民族工業的崛起,讓我感覺到能作爲一名中國人感到無比的自豪,更讓我興奮的是我是一名新時代人。

在《國之砝碼》中,徐工王民董事長那句“在世界工程機械的最高頂峯上:我們必須要有位置,"激盪着所有新時代人的內心。話語背後,引發我們的思考,在健康產業領域,一定要有我們新時代人的位置。我相信在黃永剛總經理的英明領導下,我們有能力,更有信心超越我們的競爭對手,成爲中國健康產業的NO1。放下鏡頭裏的精彩,我們更要看到中國工業的未來。“大國重器”向“強國重器”的邁進,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科技廣度、創新高度、核心深度是中國工業留給我們中國人“萬畝技術良田”。深鑄強國重器,放飛強國之夢,中國製造再創新高;智領技術先機,成就國之大器。十八歲的天空無限廣闊,風華正茂的新時代前途無量!我們希望看到越來越多懷着事業追求和人生夢想的人走進新時代;希望所有的新時代人遵循市場規律、遵守法律法規、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努力創業、以德立業、和諧展業、快樂興業,在新時代事業的大舞臺上,實現“我的夢、國珍夢、中國夢”!

《大國重器》觀後感 篇2

《大國重器》一片充分的展現了中國工業體系30年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艱堅歷程。體現了一大批工業人爲強國之夢而奮鬥的信仰,其中有普通的工人、技術工程師、企業家等等。

《大國重器》的第五集的一開始,在汽車之城底特律,剛剛來到福特安裝現場的張志剛,召開的一次工作例會說:"胸前貼着的是濟二,但是事實上你們代表的是我們中國人的形象。"這是濟南第二機牀廠人的信仰,他們以自己的行爲在維護着中國企業人的尊嚴,他們用普遍接受和認同的人生價值觀組成了自己的信仰——團隊的榮譽。並使得他們的信仰贏得了福特汽車公司全球衝壓設備主管鮑爾的高度評價:"這個團隊向我證明,他們能安全的作業,並遵守規定,這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這是一個企業的信仰,是一個團隊的信仰,有了信仰,就有了一個團隊的榮譽,更有了並且堅定的一個團隊的目標。

有這樣一篇寓言故事:蝦子、天鵝、螃蟹拉一輛貨車,蝦子一個勁的往有水的地方蹦達,天鵝一個勁的往天上飛,螃蟹橫着使勁,結果可想而知——貨車是不會動的。這個寓言告訴我們,集體需要一致的目標。

團隊意識——很多時候不是問題怎樣,而是團隊怎麼樣看待、解決這個問題。

團隊中不是每個人都是最強的,他們是透過相互無間的合作達到了完美。他們相互合作、相互競爭、相互包容、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關懷。相互合作能一起發揮每個成員的長處;相互競爭能決定每個成員最佳的崗位;相互包容能促進每個成員關係的密切;相互信任能使每個成員專致自己的工作;相互理解能讓每個成員知道團隊的重要性;相互關懷能讓每個成員溶入團隊。這就是一個團隊的信仰!

“世上沒有完美的個人,但是有完美的團隊。”

是的“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完美的團隊有自己的人生價值觀,有自己的榮譽,有自己的信仰。

只有被信仰纔有價值,而且是首先建立在團隊自己的信仰、員工信仰然後逐步被社會認同和接受,纔是有價值的信仰。

《大國重器》觀後感 篇3

《大國重器》以獨特的視角記錄了中國裝備製造業創新發展的歷史。該片將鏡頭對準了普通的產業工人和裝備製造業企業轉型升級創新中的關鍵人物,真實記錄了他們的智慧、生活和夢想,透過人物故事和製造細節,鮮活地講述了充滿中國智慧的機器製造故事,再現了中國裝備製造業從無到有,趕超世界先進水平背後的艱辛歷程,展望了中國裝備製造業邁向高端製造的未來前景。

這部片子很主旋律,主旋律的不得了,所以我不喜歡。

學的是理工,片子裏面講的或多或少了解一點點,因爲去過航空企業製造車間,金工實習練過車銑刨磨鑽,整過熱處理。我很懷疑片子中宣傳的我們工業裝備業的日漸強大,並討厭那種“外國人說我們不行,我們就要爭這口氣”的八股文氣息。

誠然,片中也有短暫的透露,我們近年來低端裝備產能過剩,高端不足的尷尬境地和大多裝備的核心零部件都要進口,可導演的鏡頭語言還是想一個勁的唱讚歌。

讓我們實在一些吧。

說說自己稍微熟悉一些的航空業吧。假期在GE航空實習,瞭解到航空發動機的高溫渦輪葉片就連清洗都不放在中國,一來是技術保密問題,二來是你也真沒那個能力。航空發動機的大修在國內基本上是組裝測試,我們在這方面差的太多。最近新聞報道,我國又從俄羅斯進口了一批AL-31發動機,據說是給J20和H6k換裝,提升了性能。航空發動機這樣的工業製造頂端產品,我們確實差了很多。這其中就涉及片子中介紹過的大葉片的製造,高溫合金材料,五軸聯動機牀等等方面的技術。光靠打雞血是攻克不了技術難關的,不然我們的飛機早就裝上了中國心。

我自己沒有工程的天賦,很羨慕片中出現的工程師和工人(那些不僅僅將它看成一份工作,更多是事業的人)。祝福他們能在未來突破那些尖端的技術,在自己的專業上走的更遠,請你們加油。

《大國重器》觀後感 篇4

《大國重器》是我國第一部大型高清工業電視紀錄片,記錄我國裝備製造業振興發展歷程,其中涉及中國裝備製造業的工程機械、重型裝備、通用裝備、港機裝備、軌道交通、關鍵零部件等十餘個重點領域,精選了全國18家行業領軍企業,講述了中國裝備製造業《國家博弈》、《國之砝碼》、《趕超之路》、《智慧轉型》、《創新驅動》、《製造強國》系列專題故事。重點關注重大裝備企業自主創新和轉變發展方式的成功經驗,以全景式、史詩式、政論式的磅礴氣勢,用感人的講故事手法,展現和謳歌了中國裝備製造業的“國家隊方陣”,反映中國裝備製造業艱難發展的曲折道路,以及振興與崛起於當代的輝煌歷程。

裝備製造業對繁榮經濟和實現“民富國強”起着無可替代的作用。作爲中國裝備製造企業的員工,我深深爲國家裝備製造業能有這如此的發展騰飛而感到自豪。我們的企業雖然沒有片中企業那樣屹立於世界裝備製造業之林的實力,但我們企業的員工卻有着和片中企業員工一樣兢兢業業的奮鬥精神。截取片中的幾個鏡頭,在我們的企業當中都能找到其中的縮影。

1、焊品如人品的嚴謹工作態度。講到鋁合金焊接時,女焊接教練說:“嚴謹的工作態度或許比技能更爲重要。”我們企業製造廠的女焊工也不乏佼佼者。禹立霞是金結公司製造廠唯一的一位女班長,她務實進取,技術精湛,以出色的工作能力贏得廠領導和周圍員工的認可和稱讚。禹麗霞現在是“鍾秉銳電焊班”班長,她初當班長之際有着很大的壓力,不斷充實自己,提升自己的技術水平,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掌握了雙絲自動焊的焊接方法,摸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技術要領,爲以後順利的工程施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她帶領班組人員透過製作一些輔助胎具對埋弧自動焊進行改造,使其代替CO2氣保焊焊接鋼管的對接縱縫和環縫焊接,保證了焊接質量和製作精度,提高了管結構的整體制作質量。禹麗霞連續四年榮獲“唐山市女職工建功立業標兵”。她如一朵絢爛綻放的鋼構之花,用自己展現出來的赤誠和熱血、辛勤和務實的風采,爲金結公司這片廣闊的鋼結構熱土增添光彩。

2、拉小提琴的進階焊接技師想必給大家留下了較深的印象,從他身上我們可以感悟到以廠爲家的工作精神。他對創新的理解更是值得學習,他說:創新不僅僅是科學家的事,我們工人在實際工作中把高科技含量的產品製造出來,也是創新,而且是非常了不起的創新。我公司富君同志是製造廠鉚工班班長,他技術全面、務實進取、勇於鑽研、善於創新,參與完成了多項國內外重點工程的技術創新任務。天津津塔工程是天津市的地標性建築,整個津塔工程建築平面爲橢圓形狀,每根鋼柱與鋼柱之間連接的部位和尺寸都不相同,確定鋼柱的中心線成爲組對工作中的難點。富君結合多年工程製作經驗,與計算機輔助放樣方法相結合,找到了鋼柱中心線的正確定位,最終採用以中心線爲基準的方法進行鋼柱牛腿的裝配。在實際製作過程中,富君還帶領班組人員認真組對構件,精確測量牛腿尺寸和間隙,最大限度的減少誤差,保證安裝精度,爲天津津塔精品工程的鑄造奠定了堅實基礎。馬福江也是富君班組中成長起來的技術骨幹。馬福江對施工技術問題有着天生的興趣,在富君的指導下,他更是對技術創新、改革發明癡迷不悔。目前,馬福江在日常工作中的小創新已經多達十幾項,並連續兩年被公司評爲“十佳技術標兵”。

3、片中講到一位工人,透過長期記錄自己工作的數據,最終總結成冊,編成軟件。我們車間可以說不乏這樣的工人師傅,他們心中裝滿了圖紙,裝滿了一個個實際的解決方案,我想如果把這些經驗彙總起來,然後把它規範化、標準化,一定會形成一項很了不起的智慧創造。譬如說鍾秉銳師傅,他從電焊工、電焊班長、技術部骨幹一路走來,勤勉質樸、篤學多思,躬於實踐,細心探索、參與了阿爾及利亞奧蘭體育場、俄羅斯KIMKAN鐵礦選礦廠、北京財富中心、北京望京SOHO、天津津塔、天津現代城、煙臺海灣世茂1號項目、青島財富中心、黑瞎子島現代生態植物園、山西大同體育中心等多項國內外重點工程,不斷的攻克鋼構焊接難題,爲公司榮獲全國優秀焊接工程、電力行業國家優質工程獎、建築工程魯班獎、國家鋼結構金獎作出突出貢獻。多年來不斷探索和創新班組管理模式,在班組建設、節能降耗、技術革新等方面成效顯著,他曾獲得國家“五一勞動獎章”的榮譽稱號。

透過鏡頭中的精彩,我們看到了中國工業的現狀,我們今後要在從“大國重器”向“強國重器”的路上大步邁進,這條路上不乏這樣一羣人,他們執着堅韌、創新奮進,在中國裝備製造業的這片沃土上,深耕創造,不遺餘力。打造了中國典範的製造產業鏈,成爲支撐中國裝備製造業發展堅挺的脊樑。

《大國重器》觀後感 篇5

在公司組織觀看《大國重器》我已經是第3次觀看,對這部影片的導演我還是比較贊。

這影片中能突出現代社會企業的緊迫感,心酸,努力,創新,追趕,領先等情節。從第一集國家博弈到第六集製造強國。對我的感觸很大,能在表面看出一個國家由落後走向強盛的波線。

在另一方面影片表面上我們對那些企業感慨不易。但是我們還可以在另一方面看出,中國還有點自己的東西外,更多的是緊迫感。如果這個影片能拍到50集,那中國纔算真正強大起來。我們這些是世界領先的企業,其依賴核心還是國外,大部分依然是粗活。中國也許軍事航空方面有些技術是可以做到的,但是能夠大規模相對廉價的生產,大型艦船發動機的生產,客機發動機生產,戰鬥機的發動機的生產,高性能汽車發動機的生產以及各種尖端科技的研究和普及能力等等。

當然也有許多比較高端的裝備,比“如嫦娥3號”和“玉兔”月球車的電容和太陽能電板。能承受在-100℃到+100℃環境里長時間工作而不被影響還普及社會當中。這就是企業努力和奮鬥創新的成果,這就是不日不夜的研究創新和實驗加失敗最終才能出合格的高端產品,縮短差距,這都是走向強國的必走之路。

我們只有不斷勞動創造,而決不是整天埋怨,只有創造一個又一個輝煌才能支撐起中國的支柱。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國家的強盛在於工業,工業在於裝備製造,裝備製造在於創新,創新在於人才。

建設強大的國家就是我們永不退色的中國夢,這個夢想正在實現,因爲有我們在。好好努力活着,我們都會看見。

《大國重器》觀後感 篇6

第一集國家博弈

這一集內容比較多,首先講的是沙特政府就投資50億美元的磷肥選礦項目進行世界範圍的招標,這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招標項目之一,17家有實力的工程公司投標,在極端不被看好的情況下中國甕福集團拿下了這個項目,這憑藉的是中國強大的裝備製造能力和甕福集團獨有的氟提取技術。

後面講的是大噸位自卸車的生產,澳大利亞力拓公司是一個開採勘探和加工礦產資源方面的世界級公司,自卸車是礦山開採最常用的設備,設備性能決定了開採效率,以前力拓公司一直使用的是美國生產的自卸車,到後來中國有了大噸位自卸車生產技術以後開始爲力拓公司開始採購中國的自卸車,這種車在國內也得到了普遍的應用。

之後講的是風力發電機的製造技術,中國在掌握這套技術之前風力發電量只佔2%,較西方先進國家10%相差很遠,掌握技術之後兩極都有了中國的風力發電機。

最後講的是港口機械、海洋運輸船、石油鑽井平臺、石油鋪管船等海洋工程裝備的設計製造,不僅修復了鋼結構的美國舊金山海灣大橋,鑽井平臺的鑽井深度達到了近萬米的世界先進水平,打破了之前鑽井平臺的建造都由西方國家壟斷的狀況。

這集主要思想是:裝備製造業體現了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和技術水平,國家之間的比拼多半是裝備製造的比拼,而中國的裝備製造業正在崛起。

第二集國之磚碼

首先講西氣東輸工程,天然氣輸送管道長達15000公里,每200公里就需要一個加壓站,加壓站的核心設備是壓縮機組,這些機組在最初的10年全部依賴進口,後來中國瀋陽開始製造這些壓縮機,舉一國之力來研發關係到國家能源等戰略發展的關鍵設備。

後面講乙烯設備的研製生產,乙烯在國家中的地位幾乎和鋼鐵同樣重要,在中國的鎮海,百萬噸乙烯工程需要製造壓縮機,後面講到了壓縮機的葉輪和外殼研發、製造過程,乙烯壓縮機的國產是中國在重化工領域的一次重要突破。

壓縮機的製造要依賴國外高端的數控機牀,數控機牀對於一個國家而言具有超經濟價值的戰略地位,中國數控進階工程師于德海研製中國的高端數控機牀,後來陳虎對數控系統還有精度進行了完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最後講徐工集團工程機械製造的崛起,裏面主要講到了世界上最大的起重機的生產和極限吊裝試驗。

一個國家不受制於人,有些東西就必須要自己製造。

製造什麼和怎麼製造決定着一個國家在世界的地位。

第三集趕超之路

中國唐山製造中國最快的動車,裏面講到的零缺陷焊接,裏面列隊背誦是崗位的工藝要求和操作流程很適用與我們現在的生產。裏面還講到電路接線六萬根無差錯覺得不可思議,反應了工作超乎尋常的的嚴謹和熟練,這種精神很值得我學習。

在彎管制造裏講到蘇健將自己的經驗彙總成12000多個數據並製作了世界上第一套彎管軟件,這裏我體會到了總結和積累的重要性。這集中間講的是對德國科堡公司的併購讓我們掌握了重型龍門數控機牀技術,這裏面提到了技術併購的重要性,這集最後講的是世界上最大的運送液化天然氣的LNG船的製造。

一個國家要富強必須要加強裝備製造業,裝備製造業是我們國家的脊樑。以前看美國金融方面很厲害就覺得能控制錢所以強盛,現在才懂得裝備製造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這更堅定了我們生產、改進和研製新設備的決心。

第四集智慧轉型

這集講到中國製造業崛起和遇到的一些問題,比如中低端產品過剩,高端機械零部件卻需要依賴進口,核心部件中國不能造,中國開始研發高端產品,裏面具體講了山推集團對高端推土機的製造,陝西鼓風機公司,還有瀋陽機牀集團對中國機牀的數控系統的研發,全球第一臺只能數控機牀誕生等。

國力的競爭就是實體工具製造的競爭,中國越來越多的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經歷從中低端產品生產到高端機械研發的蛻變過程。

第五集創新驅動

這集開始講到濟南二機牀廠5條大型智能汽車衝壓生產線的生產包括他的創新設計,獨有的衝壓技術,自主研發的智能技術讓他們全部生產實現了智能化,這條生產線得到了福特公司的認可。2009年中國第一次超越美國成爲全球第一大汽車生產國。

這集中間講上海汽輪機廠,百萬千瓦超臨界汽輪機組的研製,先進的汽輪機技術會大幅度減少煤炭能源消耗,裏面講到進階焊接是一項世界級的技術,中國掌握這項技術以後從火力發電機組進口國一躍發展成爲全球火力發電設備產銷量第一的製造強國

這集最後講到中國每年要消耗全球將近一半的煤炭資源,提高發電廠的熱能利用效率,是當前最有價值的新能源科技,之後講到了熱泵減少煤炭消耗和空冷塔降溫技術減少水資源的消耗的事例。

這集主要講中國在轉型高端設備研發、生產以後開始對能源利用方面進行的一些創新。

第六集製造強國

第六集將雖然中國在機電設備、數控機牀、港口設備、船舶製造等諸多行業裝備製造量佔有領先地位,中國裝備正在裝備着世界,但是低端過剩高端不足的問題依然是困擾中國的大問題,使中國從裝備製造大國變成裝備製造強國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這集裏講到正泰集團變壓器生產、發電裝備、輸變電裝備、光伏太陽能製造、飛機、高端數控機牀、機器人,內容比較多。雖然我們已經開始轉變,但是距離裝備強國還有一段距離。

實施五大戰略將實現我們從裝備製造大國到裝備製造強國的轉變。中國在路上,在追趕中,距離自己的強國夢越來越近。

看完這一系列的宣傳片,我對裝備製造及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程度有了初步的瞭解,加強了我對公司機械研發製造的信心和決心,在研發製造的過程中我們要注重學習和創新,必要的時候可以考慮轉型和技術併購,同時要堅持我們的4大戰略,工作的時候要嚴謹要精益求精。

《大國重器》觀後感 篇7

過去的三十年,我國依託三峽機組、大秦鐵路等國家重大工程,重大技術裝備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按圖加工到自主設計、從單機生產到工程總包的偉大目標。今天,國家之間的競爭,從來就是實體經濟的競爭,強大的裝備製造業是實體經濟的根基。在全球,機器製造每天都在創造着奇蹟,機器製造的競爭每時每刻都體現着國家之間的博弈。百萬千瓦水電機組、特高壓輸變電設備、連鑄連軋成套裝備、百萬噸乙烯成套設備、海上石油鑽井平臺、高速動車組等一大批重大技術裝備不僅書寫了裝備工業的輝煌歷史,更爲工業轉型升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大國重器》用獨特的視角和震撼的技術,記錄了中國裝備製造業創新發展的歷史,再現了中國裝備製造業取得輝煌成就背後的艱辛歷程。展現30年來中國裝備工業所取得的偉大成就,記錄和傳播爲振興中國裝備工業做出突出貢獻的先進人物及事蹟,以及他們爲“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所做的孜孜不倦的探求。裝核心技術是王道。實現技術突破,纔有討價還價的資格,才能勇敢地對老外說不。從百萬噸乙烯工程到高端數控機牀,再到工程機械的全面超越,國際壟斷被一一衝破。後來者居上。在引進、消化、吸收的.基礎上,在實現趕超的征程中,中國的裝備企業默默堅守並勇往直前。“智”造轉型勢在必行。在智能製造引領全球製造業轉型升級的背景下,向“智造”轉型,向“高端”升級,中國企業深諳順其“自然”。創新驅動是關鍵。在創新驅動的戰略下,我們實現由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的轉變,向裝備強國的陣營進發。製造強國漸行漸近。隨着關鍵核心技術的攻克和突破,中國,正在用自己的方式,縮短着從製造大國到製造強國的距離。

《大國重器》緊追爲實現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和我國工業發展的“中國夢”。展示和宣傳我國裝備製造業的自主創新成果,將使人們在感受機械加工的神奇造化及中國裝備非凡歷程的同時,更加提振信心,並矢志爲工業轉型升級和打造裝備強國而不懈努力。激勵當代裝備人傳承幾代人的希冀與夢想,爲把我國建設成爲裝備製造業強國,再創輝煌。

《大國重器》觀後感 篇8

充分展現了中國工業體系在近30年發展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艱難經過,直到現在我們在某些領域已站在世界頂峯。泱泱大國,國大業大,推動和伴行中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元素,就是被譽爲全人類歷史上最轟轟烈烈的基礎設施建設。工業是這一轟轟烈烈大事業中的核心部分。只有大工業,才能帶來大發展;只有大工業,才能快速帶領中華民族實現期盼已久的“中國夢”。目前中國工業面臨諸多因素的制約,亟待轉型升級。例如,許多城市可用的工業用地所剩無幾,原材料、勞動力等生產經營成本不斷上升,一些重要資源、能源的對外依存度不斷提高。

智能製造是指工業企業廣泛採用數字化、網絡化、可視化、自動化、智能化的資訊系統並實現集成應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比較順暢、柔性、敏捷,產品的電子資訊技術含量也較高。智能製造是工業資訊化發展的進階階段,也是生產方式變革的重要方向。

工業的智能化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企業關鍵環節的智能化,包括研發設計智能化、生產製造智能化、經營管理智能化、市場營銷智能化。二是透過相關資訊系統的綜合集成應用產生的企業智能。例如,透過研發設計和生產的集成、生產與管理的集成、市場營銷與研發設計的集成等,實現產供銷一體化、業務與財務一體化、集團管控一體化。三是產品的智能化,即在產品中嵌入電子資訊技術,增強產品的功能和性能,提高產品的檔次和附加值。

在生產加工方面,鼓勵軟件企業開發智能化的工業控制軟件、數控系統,推廣智能控制、工業機器人、快速成型、計算機輔助製造(CAM)、網絡協同製造、製造執行系統(MES)等技術,提高生產設備和生產線的智能化水平,利用物聯網技術實現進料設備、加工設備、包裝設備等的聯網協作,打造“無人工廠”。在企業管理方面,鼓勵軟件企業開發智能化的管理軟件。鼓勵工業企業開展ERP和MES集成應用,將物聯網技術應用於車間管理,實現生產管理的智能化。推廣商業智能(BI)系統,鼓勵企業建立知識庫和知識管理系統,發展輔助決策的“儀表盤”系統,透過對企業經營過程中的各種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聯機處理和數據挖掘,實現管理決策的智能化。

促進企業資訊化集成應用和融合創新。在企業內部資訊化集成應用方面,以資訊化推進研發設計與生產製造的集成、生產與管理的集成、生產與銷售的集成、業務與財務的集成、總部與分支機構的集成,實現產銷銜接、管控一體,提高企業生產經營效率,減低成本,控制風險。在企業之間資訊化集成應用方面,以資訊化推進產業鏈協同,鼓勵行業龍頭企業與配套企業之間進行資訊系統對接,相互共享設計、庫存、物流等資訊,以提高協同效率,降低總成本,實現即時生產。

智能工業是先進工業的重要內容。中國工業要實現轉型升級,向產業鏈高端躍遷,使“中國製造”走向“中國智造”,必須大力發展智能製造。隨着物聯網、雲計算等新一代資訊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資訊化與工業化正進入深度融合階段,大力發展智能工業將成爲我國工業突破發展瓶頸、實現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

《大國重器》觀後感 篇9

因爲一些原因,時間不夠沒能看完六集,只看完了前三集;

大國重器講述了國家裝備製造業的發展,由原來的依賴進口到實現自我生產並最終成爲重要的出口國,很好的詮釋了“我們製造,推進繁榮和成長;我們創造,走向自立和強盛;我們前行,讓夢想變成現實”。如果將規模進行微縮,在發展中的很多問題都可以反映到微小公司的發展上;

首先,公司高層的視野和眼光;

公司高層的決策決定了公司發展走向,所以公司是否具有長遠的發展前景,取決於公司高層的視野及眼光;市場青睞的是富於遠見並敢於冒險的企業,洞悉市場需求,分辨這需求是處於朝陽階段還是夕陽階段,才能選擇和決定更富於前景的發展項目;而有時,需要考慮的是社會的發展趨勢,資源分配和整合的方向,綜合考慮,及時目前市場需求量不大,但未來發展的可能性很大,這樣的項目即使存在很大的風險,有時可能也是選擇的目標;

同時,在公司的發展最具優勢的項目上,要有居安思危的看法,關注社會發展和市場動態,否則也容易在短時間內被淘汰;例如在港口機械發展中,誰能想到,佔有市場70%份額的公司會因爲曾經僅依賴進口的中國在技術上的發展而喪失殆盡呢?

其次,技術開發能力;

技術開發能力,是製造業生存和發展的核心;中國在沙特磷肥選礦廠的工程競標中,因爲獨有的磷肥提取氟化氫的技術而中標;南非人爲了這項技術,與中國討價還價無果後在全球苦苦尋找一年,但沒能找到如此先進的提取技術,所以不得不花費更高的代價來換取這項技術;因此,一項獨有的技術,可以給公司帶來巨大的財富、獨有的市場以及較高的社會地位;

然而,設計開發能力,並不是全部着眼於從無到有的開發,有時候從別人身上學習然後經過自己的優化,將技術升級成爲有競爭力的核心技術,站在別人的肩膀上反而能看的更遠。徐工集團的工程師去德國學習時被取笑說“你們再怎麼學也永遠做不到”,然而中國工程師卻用實際行動和豐碩的學習成果迴應了德國人的譏刺,讓競爭對手都感到驚懼;所以技術人員具備優良的學習能力,並在學習的過程中去優化,去創新,將別人的知識轉化成自己的知識的能力有時比從無到有的創造能力更爲重要;

第三,人才~追趕和超越的基礎;

一個公司需要有很好的技術開發人員的技術引領,也需要掌握熟練技能的普通工人的生產支援。成熟產品的生產,全部依賴普通員工,而有時候的技術創新也只有普通員工可以做的到;楊建華,普通的焊接工人,憑藉自己40多年的焊接生產經驗,完成了百萬噸乙烯壓縮機外殼的分體焊接技術,150多個部件,嚴格的焊接順序和焊接工藝要求,沒有豐富的經驗,是無法完成的,所以創新不是隻有技術開發人員才擁有的特權,而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到的;

一些特殊的生產技能,永遠無法被機械取代,所以技藝的傳承,只能透過言傳身教,每一個陪伴公司前行員工都是公司的瑰寶;

第四,嚴謹的製造態度,質量的重要保障;

中國動車在製造過程有很多“零”標準,如車廂外層鋁合金焊接必須零差錯,才能保證高速行駛過程中車身不會開裂;整車有幾萬根線,每根線都要做到零接錯等等,這些“零”標準都體現了在製造過程中的嚴謹態度;

生產製造過程中,很多工序都是簡單的重複性操作,枯燥的工作需要的是高度的責任心和細緻認真,而一些必要的詳細的作業指導,可以給這些繁瑣的工作起到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透過這些重複性的工作也可以統計出必要的生產數據,從而在工藝上進行完善,實現技術的創新和突破;例如動車製造中,蘇健透過自己記錄的12000多個密封管壓管數據,自主開發了自動彎管軟件,解決了任何彎管難題,這就是在勞動中創造的智慧。

在質檢過程中,更要貫徹嚴謹的態度,需要始終記得肩負着的責任,應使產品處於完全可控的狀態,這樣才能樹立質量誠信、可靠性;

第五,資源的配置和整合;

在生產製造過程中,每個項目涉及的部門很多,在這個過程中要做到順利生產,質量可控,出貨順利,需要各個部門的工作配合;同時各個部門的資源也需要合理的配置,必要時的資源整合才能促進項目的快速進展;

第六,個人感觸;

在影片中,有很多工作是有女性完成,例如崔連順開發了最先進百萬噸乙烯壓縮機葉輪,孫麗設計了4500噸的工程起重機,孫斌斌作爲580名赴德國學習的技術員中唯一的國際焊接女教師,還有動車製造中的女接線員們,她們充分體現了現代女性工作、事業、收入,經濟上獨立、人格上獨立,利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創造和製造。同作爲女性,考慮自己現有的崗位職責,我覺得自己最應該提升的是自己的再學習能力以及做事嚴謹的態度,盡力使產品生產過程處於完全可控的狀態,讓自己的工作在產品製造過程中的質量保障起到重要意義。

《大國重器》觀後感 篇10

首先我想說的是這絕對是個增加正能量的記錄片。最爲工科科普文章我還是很推薦的。

初看起來讓作爲一個工科博士的我熱血升騰,甚至於都開始再反思自己出國的決定是否正確。

但是細細回味就對它有了種雞湯文的感覺。

我們有這麼強嗎?我博士期間所接觸的高端設備一水的進口貨,就沒有發現有國產的。甚至設備用的實驗太都是進口的。在精度方面我們還是相差甚遠。想起來爲了有一套合格的夾具,我們的所工廠直接孔打歪,設計好的不能用。工業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啊,至少在工科基礎研究方面,我們還沒有值得信賴的實驗設備。

重器,這一重字說明了,我們在大型的勞動力密集型的產業還是有相當優勢的。比如低精度要求的產業。我國勞動力成本低還是優勢明顯的。前段時間有新聞,說是山東一個村N多人利用電焊技術移民袋鼠國,過上了高薪有車有房的日子。不知道在振華的焊工們日子如何。

什麼時候在紀錄片中可以聽見說現在我們不行缺點的時候,就好了啊。

《大國重器》觀後感 篇11

寫在前面:是由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CCTV—2)製作的大型高清紀錄片,展現中國裝備製造業成就,講述充滿中國智慧的機器製造故事。

近日,我觀看了《大國重器》,片中再現了30年來中國裝備工業取得的偉大成就,講述了中國裝備製造業從小到大,到趕超世界先進水平背後的艱辛歷程,看後令我熱血沸騰。

《大國重器》以獨特的視角講述了一個個鮮活的創新發展的例子。

如大型風力發電機、進階數控機牀、汽車衝壓生產線、高鐵列車、石油管道壓縮機等等。但是新中國剛剛成立的時候我們還是一窮二白,我們有的東西都是進口的,但我們是大國而不是強國,我們開始了自主創新的過程。經過了近50年的奮鬥,中國的許多製造技術趕超了世界水平,但能源消耗還是很大,很多技術還處於落後。

好的公司離不開好的技術,好的技術離不開好的人才啊!長大以後我一定要當一名工程師回報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