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2016年觀含淚活着有感

觀後感3.3W

2000年5月5日,這部記錄片中的《小留學生》在日本富士電視臺週末黃金時段首度播出,就獲得了24%的收視率,這是富士電視臺同時段取得的最高收視率。《小留學生》的播出,在日本主流社會引起了強烈反響,《朝日新聞》等主流媒體對此進行了長篇報道,2001 年,《小留學生》獲得了“日本第27回放送文化基金獎—最佳紀錄片獎”,這是這個獎項自建立以來首次由華人制作的電視作品獲此殊榮。此片還獲得“日本映畫攝影監督協會特別獎”等知名獎項。

2016年觀含淚活着有感

  2016年觀含淚活着有感【篇一】

跑到百度貼吧,逢日就噴的大糞們的詆譭隨處可見,對於這部片子自然也不例外。讚揚的話不想多說,想寫點話給噴這片子的大糞看看,雖然豆瓣上可能不多。

口口聲聲話老丁一家崇日媚美的大糞們聽好。片中老丁那樣的人,無論生活是何種境遇都勤勉、踏實、本分,不做違法亂紀的事,對妻子忠貞、對女兒負責。這樣的人,無論生在何種年代,哪個國家,都註定是最正直、最值得尊敬的、也是最不會做出低劣不恥之事的人。

相反,倒是那些連最基本的人倫親情都搞不明白,只會扯上日美就唧唧歪歪還自以爲愛國的十三,歷史無數次證明了越是這種人在關鍵時刻越會出賣他人。

  2016年觀含淚活着有感【篇二】

該怎麼開始呢,翻出了硬盤裏儲存了好久的《我們的留學生活——在日本的日子》這部紀錄片。當初本來是想給去日留學的女朋友打氣用的,但自己卻一遍遍的看了好多次。尤其是關於韓鬆的那個故事,做爲一個置身事外者自己的心緒竟也隨着他的起落而變化,當看着消瘦的他終於考上心儀的學校臉上綻出笑容時,我也興奮地喊出了一聲“呀達”,爲之叫好也由衷的滿足。身上包圍着陣陣暖流,我想我應該爲這些辛苦拼搏的人們寫些什麼哪怕是隻言片語。

當無意中看到《含淚活着》這部留日生活的封山之作時,毫不猶豫的找來看後,眼眶中已控制不住的溼潤起來。這是老丁的生活,當週圍看慣了愛情輸給距離的種種後,我在想時間距離到底有多可怕,十三年又是一個怎樣的概念,我似乎在和他一樣經受着考驗,當我在向友人抱怨工作太乏味、生活太平淡,似乎這周和上週、上上週無甚差別時,有的人卻在用執着教會我一個男人應有的擔當和成熟。分別十三載再重逢,老丁他沒有太多話語,只是默默的在僅有的短暫幸福時光裏去爲久違的妻子規劃合理的觀光路線,默默的在去往機場送別地鐵裏提前轉身下車去繼續工作,沒有太多的言語卻早已詮釋了一個男人的責任,雖然他並不高大,但作爲一個男人一個丈夫一個父親,他是稱職的。

我想我能理解爲人父母的偉大感情,自始至終沒有太多的大喜大悲,沒有埋怨沒有後悔,是理解是體諒是相濡以沫,十三年這段常人所不敢去想的時光卻在短短兩天的相見分別中幻化成爲一段溫暖又百感交集的旅程。

鐵道旁老丁的蝸居小屋裏,坐在牀邊的妻子看着眼前的一切,看着在廚房裏熱火朝天忙活着的老丁,我相信再不會有猜忌再不會有怨言,這一刻的淚水是溫暖的。

最喜歡片里老丁親自帶着妻子游覽日本風景的那短暫一天,難得的溫馨,難得的輕鬆。如沐清風般隨着《And I Love You So》的輕柔歌聲將這少有的美好瞬間沁於每個人的心田。

想到了自己的父母。爸陪媽在北京看病,不到半個月,已經是三次往返於老家到首都,我一個人焦慮的呆在上海這座陰冷孤獨的城市幫不上一點忙,心中每每想起父母近五十的人了在那麼大的城市求人辦事,看人眼色,而二十多歲的自己卻只能如熱鍋上的螞蟻般焦躁不安。連同事都能一眼看出我的魂不守舍,猶豫中想着週五就買好車票奔到北京,卻被爸一通呵斥,說我去了也是添亂,當聽到有了好的進展的消息時我也長舒一口氣,可想起做爲生養我的父母卻指望不上正值青年的兒子,還要老爸四點起來排隊掛號,心中就無比的'內疚。

我沒什麼權利去質疑醫療體系,爲何連一個住院牀位都如此費勁糾結,心中也只能自嘲自己一介平頭小老百姓的身份。有些事情只能如老丁那樣靠自己的努力一點點去實現。我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害怕我分心害怕我旅途奔波害怕我情緒失控。感激我的父母,生養之恩是支撐我走到今天的珍寶。

  2016年觀含淚活着有感【篇三】

最近聽到一句話,不來日本後悔一輩子,來了日本一輩子後悔。我武斷地說來過日本的人大約都能瞭解這句話的微妙之處,我更武斷地說沒來過日本的人基本上不會了解這種微妙。就像我看了新宿事件後,我覺得是部紀實片,你卻覺得是部誇張的黑社會電影一樣。

我其實很佩服丁尚彪。他彷彿就代表了所有那個年代吃苦耐勞的中國人。他們從來就勤勤懇懇而不會想要不勞而獲,溫飽以外不會有過多的物質慾望,他們把所有的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這些點丁尚彪的身上統統都有。

最難過的是從2個鏡頭裏看到他一下子蒼老的臉還有鬆動的牙齒。這樣的變化有些突然,好比直接快進到了你不忍心看的真相然後暫停放大在你面前。

看到30歲的天天打工的他你心裏的旁白或許是好辛苦啊,40歲時也是辛苦,而到了50歲呢,還是隻有辛苦嗎?

我的旁白是,如果我是他的女兒,我寧願不要去美國。

他在送女兒,送妻子的時候一定要在機場的前一站下車。離開的動作彷彿沒有半點猶豫,起身就走下去了,傻傻站在外面等電車開走。然後再去上班,再下班,回家做飯,在水槽洗澡。這樣日復一日孤獨的日子,他竟然從頭到尾都沒有抱怨。竟然在接受採訪的時候還是微笑的。我看的時候淚流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