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歌詞

細說《義勇軍進行曲》曾三改歌詞

歌詞7.27K

每逢週一早晨,路過中小學校門外,嘹亮的國歌聲總會按時響起,學生時代的升旗儀式和國旗下的演講已然成爲多少中國人的青春記憶。日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法(草案)》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初次審議。未來,國歌將同國旗、國徽一起,有專門的法律予以保護,並明確使用規範。說起國歌,每個中國人都知道叫《義勇軍進行曲》,誕生於戰火紛飛的抗戰年代,但恐怕很少有人知道,這首歌曲曾在不同範圍內三次改歌詞。6月25日,瀋陽知名收藏家詹洪閣爲您獨家揭祕《義勇軍進行曲》背後的那些事兒。

細說《義勇軍進行曲》曾三改歌詞

抗戰期間歌詞增至5段

詹洪閣介紹,《義勇軍進行曲》是電影《風雲兒女》的主題歌,由田漢作詞、聶耳譜曲,於1935年正式誕生於上海,之後迅速在全國開始傳唱。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義勇軍進行曲》廣爲傳唱,成爲掀起億萬中華兒女抗日救亡的戰歌。

經過來自省委黨校、遼寧社會科學院、東北大學和遼寧大學的四位專家的實地論證得出結論,聶耳創作《義勇軍進行曲》的曲調與遼寧義勇軍軍歌有關,可以說遼寧是《義勇軍進行曲》創作的源頭,遼寧抗日義勇軍就是《義勇軍進行曲》的原型。有據可查的是,1933年2月底,遠在上海的聶耳來到了建平縣的朱碌科鎮,慰問駐守在那裏的遼寧抗日義勇軍騎兵部隊,在朱碌科看到了義勇軍血戰突圍歸來、重整旗鼓以利再戰的景象,這是“每個人被迫着發出最後的吼聲”的現場實錄,這對他的創作有着重大影響。

詹洪閣表示,在1942年5月出版的《歌林二集》中,田漢填詞、聶耳譜曲的《義勇軍進行曲》被改編成了《總動員進行曲》,而且在歌名下方特別標明:“《義勇軍進行曲》原調”。

《總動員進行曲》一共有5段歌詞,第一段是《義勇軍進行曲》原歌詞,另外4段都是模仿它寫的,其中第3段寫得也很有激情:“起來!四萬萬黃帝的子孫!堅持持久抗戰,粉碎敵人的一切野心,中華民族到了快翻身的時候,每個人都快快拿出最大熱誠!起來!起來!起來!我們萬衆一心,抱着勝利的信念,前進!抱着勝利的信念,前進!前進!前進進!”

詹洪閣表示,1942年正值抗戰最艱難的時候,雖然《歌林二集》上並沒有介紹《總動員進行曲》的改編者,但不難想象,這首歌在當年爲鼓舞全國人民的鬥志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

抗戰勝利後曾改編成《民主進行曲》

當天,詹洪閣向瀋陽晚報、沈報融媒記者獨家展示了一本早已泛黃的老雜誌,這本已經71年的雜誌記錄着一段鮮爲人知的歷史。

詹洪閣介紹,這本名爲《文萃》的雜誌是當時的一本進步刊物,發行於1946年6月份,在這本雜誌的內頁裏夾着一張宣傳品,是一頁歌單,歌曲的名字叫《民主進行曲》。值得一提的是,歌單上註明這首歌曲的曲譜是《義勇軍進行曲》,由此可見,《義勇軍進行曲》曾在抗戰勝利後被改編成《民主進行曲》。而對於這件塵封70年的往事,絕大多數國人都毫不知情,甚至一些多年研究《義勇軍進行曲》的專家也不是很清楚,可見這首歌曲推行的範圍很小,推行的時間也很短暫。

詹洪閣介紹,《義勇軍進行曲》在更名爲《民主進行曲》後,曲調沒有改變,但歌詞卻進行了較大程度的修改。例如,原歌詞中“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着發出最後的吼聲!”,被改成了“把我們的生命,爭取我們新的自由。民族團結,到了最需要的時候,每個人被迫着發出最大的吼聲!”。

詹洪閣分析,之所以在1946年左右將《義勇軍進行曲》更名爲《民主進行曲》並修改了歌詞,很可能是因爲《義勇軍進行曲》是一首抗日救亡歌曲,而在抗戰勝利後,更名並修改了歌詞體現了與時俱進,而這一時期正處於內戰時期,局勢非常混亂,但人們都向往着民主,而在修改後的歌詞中也突顯了人們對和平、自由、民主的美好向往。

10個遼寧人投下歷史性一票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透過了《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都、紀年、國歌、國旗的決議》,其中第三項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未正式制定以前,以《義勇軍進行曲》爲國歌。”國歌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詹洪閣表示,當時共有高崇民(鐵嶺)、周桓(丹東)、車向忱(瀋陽)、鄒大鵬(遼陽)、楊克冰(鞍山)、李荒(營口)等10位遼寧籍代表參會,投出了這歷史性的一票。

詹洪閣表示,時間來到1978年,五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透過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決定,更改了田漢原作的歌詞。公開資料顯示,由於各方面對更改國歌歌詞一直有不同意見,1982年12月3日,五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決定:恢復《義勇軍進行曲》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撤銷本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透過的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決定。

眼下,隨着國歌法草案首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未來,國歌將同國旗、國徽一起,有專門的法律予以保護,這將有助於規範國歌的奏唱、使用等行爲,進一步捍衛國歌的尊嚴,促使人們更加珍視對於國歌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