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改寫作文

所見改寫作文300字彙編六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可分爲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所見改寫作文300字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所見改寫作文300字彙編六篇

所見改寫作文300字 篇1

一個夏日的清晨,幾朵白雲悠閒地飄浮在瓦藍瓦藍的天空,明媚的陽光照耀着大地,樹林裏傳來清脆悅耳的歌聲,不絕於耳。

這時,一個頭戴草帽,穿着草鞋的小牧童出現了。他騎着一頭小黃牛,哼着歌謠,不時還搖晃着小腳丫,可愛極了。牧童那優美好聽的歌聲傳遍了整個林子:小草聽了,揚起了頭;小花聽了,隨着旋律點頭;柳樹聽了,跳起了優美的舞蹈忽然,動聽的歌聲停止了。原來是牧童看到一隻知了正趴在樹枝上鳴叫呢。他想抓住知了,又怕歌聲把知了嚇跑了,所以他不再唱歌,輕輕地從牛背上滑下來,站在樹下靜靜地觀察,等待時機。就在蟬依然放聲叫着知了知了的時候,牧童快速地伸出了手,抓住了蟬。他興奮極了,哼着歌爬上了牛背,回家去了。

詩人袁枚看見了這麼聰明可愛的小娃娃,不由得被他逗樂了。於是詩興大發,提筆寫下了《所見》: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所見改寫作文300字 篇2

陽光明媚的一天,一位可愛的小牧童騎在黃牛背上慢慢地在林中緩行,那小牧童戴着笠帽,穿着不得體的衣服,赤着小腳丫。林中除了小牧童清脆明亮的歌聲外,沒有別的人的聲音,好像是他一個人的演唱會,小草和小花跟着小牧童歌聲的旋律搖頭晃腦,蝴蝶姐姐們爲他伴舞,小溪嘩啦啦的聲音和小蜜蜂嗡嗡嗡的聲音爲他伴奏這簡直是個天然的演奏廳!先讓我們聽聽小牧童的第一曲:

我在林中真快樂。嘩啦啦啦啦!

小黃牛與我作伴。哞!

蜜蜂還有小蝴蝶。嗡嗡嗡!

知了知了知了!正當小牧童唱的正起勁的時候,突然又一位主角登場蟬。小牧童立刻停住了歌聲,哼,我還是第一次聽到有人主動跟我提出比賽呢!小牧童想,既然是這樣,我就把你捉回家,再慢慢比!想着,他輕輕地從牛背上下來,一動不動地仔細聽,好找到蟬的位置。

這有趣的一幕被詩人袁枚看見了,他立刻興沖沖回家,寫下了這首富有童趣的詩《所見》。

所見改寫作文300字 篇3

在一個烈日當空、赤日炎炎的夏天,天上萬裏無雲,雲彩好像都被太陽燒化了,消失得無影無蹤。太陽把地面烤得滾燙滾燙的。柳樹姑娘熱得低下了頭,知了也在樹上叫着熱。

一個身穿紅衣藍褲,戴着一頂草帽,大概六七歲的小孩子騎在一頭老黃牛的背上,高聲地唱着歌。黃牛緩緩的走在在林間小道上,嘹亮的歌聲在樹林中迴盪着,振動了樹林中的.每一處角落。他唱着唱着,突然就不唱了,他讓老黃牛停止了行走。大概是想捉住那隻正在柳樹上叫着的知了吧,只見他躡手躡腳地走向了知了,猛撲一下,知了似乎發現了正在向它靠近的危險,從這棵樹飛到了另一棵樹了,讓牧童撲了個空,他再撲了一次,手還沒碰到知了,知了就又飛到另一棵樹上了。牧童十分不甘心,心想:今天我非要捉住這隻知了不可。他飛快地跑回家中,找了一個網袋,又拿了一根竹竿,做了一個套知了的網。他來到了停知了的那棵樹前,屏住了呼吸、輕手輕腳地靠近了知了,猛地用網一套,就套住了那隻知了,知了在網中垂死掙扎着,也不濟於事。

太陽臨近了頭頂,牧童騎在老黃牛的背上,嘴裏哼着小曲,高高興興地回了家。

所見改寫作文300字 篇4

這是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火紅的太陽炙烤着大地。一陣清脆嘹亮的歌聲在樹林深處迴盪。歌聲越來越近了,只見一個牧童悠然自得地騎在牛背山。你瞧,他頭戴着斗笠,一雙烏黑的大眼睛忽閃忽閃的,圓嘟嘟的小臉蛋上洋溢着燦爛的笑容。他斜坐在黃牛背上,一邊高興地唱着歌,一邊將小腳丫歡快地擺動着,好像做了好事被大人們誇獎了。肚子圓圓的老黃牛悠閒的邁着穩重的步伐,往村子裏走去,似乎也沉浸在牧童那嘹亮的歌聲中。

牧童唱得高興,一陣清脆的蟬鳴聲從附近響起。忽然,牧童從牛背山跳了下來,停住了腳,不再唱歌了。他又慢下步子,貓着身子,仰着頭,牧童小心翼翼向蟬靠近。他原來是想捕捉樹上的鳴叫的蟬呀!近了,又近了,只見牧童離蟬只有一步之遙。但蟬毫無發覺危險就要降臨,仍然知了,知了地叫着。這時,牧童迅速地將雙手向中間一合,蟬立刻變成了牧童的囊中之物。

牧童笑着,縱身躍上牛背,踏上了回家的路。

這一情景,剛好被清代大詩人袁牡看見了。隨口吟誦道: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所見改寫作文300字 篇5

一天,陽光明媚,照得湖水波光粼粼。山上霧氣繚繞,岩石掩映;山下樹林鬱鬱蔥蔥,青翠欲滴。在哪樹林中,穿插着一條曲徑通幽的小路,一切都那麼安靜……。

突然,小路上傳來了熟悉的歌聲。起先小的幾乎聽不到,但慢慢地,那歌聲越來越大,越來越嘹亮……。漸漸地,天邊出現了一個牧童,一手拿竹竿,一手拿着一本書。到了湖邊,牧童把水牛放到湖裏,便回到柳樹邊,拿出書,津津有味地讀起來。他讀得那麼入迷,那麼專心致志。不過,那“知了——知了——”的蟬鳴聲始終困擾着他。

牧童終於忍受不了了,他“騰”地跳起來,抄起竹竿就往蟬哪兒追。蟬撲了一下翅膀,像是要飛走的樣子。牧童只好退回樹下,準備伺機而動。蟬放鬆警惕,只見牧童突然舉起竹竿,撲了過去,蟬則猝不及防,被打落在地。

一天的工作結束了,牧童帶着蟬美滋滋地回家了。

所見改寫作文300字 篇6

烈日炎炎,天空沒有一絲雲彩,柳樹姑娘熱得彎下了腰,知了在樹上聲嘶力竭地歌唱。

突然,從遠處傳來了一陣悅耳的歌聲。透過密密層層的枝葉,可以隱隱約約地看到,一位白衣黑褲戴着草帽的牧童,騎在牛背上,牛兒慢慢地向前行走。一轉眼,牧童似乎看見了什麼,他屏住呼吸,不再歌唱,機警的兒童發現了着楊樹上的知了,於是,他輕輕地下了牛背,小心翼翼地朝楊樹走去。他縱身一躍,跟着就要抓住樹枝上的知了了,可那機靈的鳥兒往上一跳,跳得更高了。枝葉茂密、高達四五米,可望而不可即。這時,牧童有些無可奈何了!

不過,小男孩不會放棄,他朝蟬兒說:喂,有本事你下來,你不下來,我上去捉你!說着,牧童三下五除二一溜煙兒就爬上樹了。知了就在他面前,他向前一撲,知了被他抓個正着。這時,他才忍不住咯咯咯地笑出聲來。

他小心翼翼地捧着知了,如獲至寶!笑眯眯地跨上牛背,高高興興地回家去了。

這有趣的一切,被詩人袁枚看見了,便寫下了名詩句《所見》:

牧童騎黃牛,

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

忽然閉口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