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書筆記

人類簡史優秀的讀書筆記(通用7篇)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書筆記了。那要怎麼寫好讀書筆記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類簡史優秀的讀書筆記(通用7篇),歡迎大家分享。

人類簡史優秀的讀書筆記(通用7篇)

人類簡史優秀的讀書筆記1

在閱讀這本書後,我發現本書和以前讀過的歷史書籍有很大的不同。作者很有自己的思想,如胡適先生所說的“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他的想法有些天馬行空,想常人之未能想之事,可是他的假設又是在現有的證據上做出來的,也不能說他不對,能將歷史寫得別有一番風味,這樣的書難怪可以獲得好評和衆人推薦。

本書最大的意義和價值不是給我們簡單介紹人類的歷史,而是作者從各類事件中得出的自己的觀念和深切的人文關懷以及對哲學和人類的基本思考。

首先,作者認爲過去的人類並不比現在的人類過得差,他們比現在的人類可選擇的食物種類更加豐盛,人也更爲自由,平時透過採集和狩獵可獲得鍛鍊,也不易於感染羣體性疾病。當人的負擔過少,慾望較少,人也會更加的快樂和容易滿足。

其次,他提出這樣的一個觀點:農業革命是歷史上的最大騙局。表面上看,人類透過大面積耕種,大規模的生產,使得人口激增,並不斷髮展壯大,實際上各種問題也隨之而來,資源環境的破壞,各種政治權術以及殘酷的戰爭,最主要的是人類的自由被大大束縛於土地之上,芸芸衆生耗盡心血產出的糧食也提供給某些精英分子,而他們卻史上無名,爲他人做嫁衣。

最後是他對於人類的未來之思考。人類無論處於哪個時代,都應該思考最基本的問題,就是人之爲人的基本問題。我是誰,我從哪裏來,我到哪裏去。如果我們不能認清人之爲人的特點,人類的獨特性,一旦我們發明出比我們更聰明的物種,我們該何去何從?

人類簡史優秀的讀書筆記2

此書的部分以前上學時大致也熟悉了些,小時候懵懂好奇的關注點是自己的由來,我們的祖先長什麼樣,而如今考慮的確是我們如何與這個社會友好生存的問題,自己的前途在哪?怎麼在這個進步的社會上生存發展?不同的年齡段讀此書會有不同的看法。此時我的想法也只某段稚氣未乾年紀的看法。

從人類認知革命的開始,殘殺、搶掠、爭領土,以及人類私心對權利的迷戀慢慢開始進化,這些都是自然演化的產物,同時也是人類進步的結果,工業革命到現今社會,人類的領導權也在不斷擴大。

以前針對鬼神論的看法都會有莫名的恐懼並且無知的相信它的存在,現在才明白宗教的大肆宣揚只不過是政治權利下的產物,來教導人類棄惡揚善,倡導文明社會,改變以前從祖先輩們留下來的那點兇殘習性。

自工業革命開始,人類的行爲模式慢慢開始被束縛,兩點一線的生活慢慢演變成新的問題,以致於現在的人類開始思考怎麼能讓自己快樂,亦徒生自己行爲下只對自然一味索取卻無所回報的悔悟。但慶幸某些人的覺悟,有時候城市呆久了就想去自然界裏舒展下祖輩們留下來的這點沒被磨滅掉的自由自在,不願被框縛的習性,好好珍惜還未我們破壞的自然,人類終將依賴它的存在。現在的人類,下至每個人都需學會和自然和平共處,我也將善待我所擁有的一切。

人類簡史優秀的讀書筆記3

首先這是一本能引人思考的好書。

讀這本書,最好有一些歷史和宗教的背景知識,讀起來會有更多共鳴。從我的角度,作者講了這麼幾件事,第一,智人並沒有比其他人種或者動物高貴或者特殊,我們只是遵循進化規律產生的產物,第二,我們社會進化過程中所篤信的上帝,君權神授,馬克思主義或者經濟學原理,都是人類自身想象出來的產物,它們都有適應生產力,促進生產力和社會穩定的一面,同時作者告訴我們,並非只有它們不可,如果我是一箇中世紀的人,信仰上帝還是信儒家,只取決於我出生在哪裏,第三,消費主義和市場經濟消耗過多資源的同時,會造成邊際效應,市場經濟的痛點在於它的短視,無法對長期市場所發生的事情做合理預測,尤其是當大衆掌握投票權的時候,這導致了一輪又一輪的經濟危機。第四,對於人類的未來,基因改造將起到決定性的作用,第一對改造人已經在中國誕生,這種改造能否讓人類生物到達一種新的進化速度,能否適應更嚴酷的環境,我們拭目以待。

對我的啓發:對於社會上已經形成的風氣和習慣,想一想它的來源,它是不是還適應當前社會,下一個生產關係模式又會誕生在什麼國家,是什麼樣的模式,以什麼事情爲契機?從這本書發散出去,有很多有趣的事可以做,有趣的題目可以想。

人類簡史優秀的讀書筆記4

《人類簡史》是以色列歷史學赫拉利寫的一本人類發展歷程的歷史著作,講的是人類如何經過認知革命、農業革命和科學革命這三大變革,從遠古人類走到今天的資訊時代的能夠創造生命的“神”過程。

赫拉利透過這本書,描述了他觀察人類發展的獨特視角,告訴了讀者許多知識點,並試圖透過這本書,引起讀者思考人生。看了這本書後我非常認同中文版序的作者的說法,赫拉利將人類發展的歷史上升到了哲學高度。

這本書在以下幾個方面給了我新的認知:

1、吃東西的時候要儘可能多樣性,並每一種都不能吃的太多,這樣對個人身體有利,我們常說的不挑食就是這個意思。

2、要理解人的慾望,很多東西都是人自己的感覺,比如他說,現代的人爲了讓自己的愛人快樂,就給他買大房子,讓他出國旅遊,而古代的法老爲了讓心愛的王后開心,就給她造個大金字塔。

3、要保持好奇心。作者認爲到了近代歐洲人比亞洲能發展的更好,就是因爲他們的好奇心,他們認爲世界上還有很多他們未知的東西需要探索,所以歐洲人發現了美洲,而不是我們中國人,儘管中國鄭和七下西洋遠比西方的麥哲倫和哥倫布早得多,船也大得多。

4、國家和民族都是想象,是統治者爲了更大範圍的合作而編的故事。這一點直接顛覆了我以前所瞭解的世界觀,但赫拉利說的又非常有道理,讓你不得不信服。

5、要正視歷史,人類的進步和擴張,總是伴隨着其它動物甚至其它人種的滅絕,這裏沒有什麼溫情可言,也無對錯可言。本書透過大量的考古發現反駁了許多大型動物的滅絕比如猛獁象是由於氣候變化造成的觀點,其實歷史最好就是事實,沒有必要藏着掖着,是非功過留給後人評說。

6、最後,作者從哲學的角度,思考了現代技術革命可能給人類和自然帶來的風險。這些技術包括當前最前沿的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等。

總之,本書作爲羅胖的《得到》上的鎮殿之寶,資訊量巨大,許多觀點都令人耳目一新,是一本絕對值得一看的好書。

人類簡史優秀的讀書筆記5

20xx年春節,我在回家的高鐵上,開始閱讀慕名許久的一本書——《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書的推薦序中有這樣一段話:“赫拉利無疑是痛恨‘人類中心主義’的,在他看來,正是這種罪惡的人類中心主義,把具有神一般的能力、本來應該成爲宇宙間‘正能量’的智人,變成了一種不負責任、貪得無厭又極具破壞力的怪獸,結果給地球生態帶來了一場‘毀滅天地的人類洪水’。他對人類完全無視家禽家畜的感受,用種種變態的養殖方法獲取美味的行爲提出的幾乎聲淚俱下的控訴,顯然不是故作矯情,而純粹是出於一種大慈大悲。”彼時,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假如人類都能聽從《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作者赫拉利的`教誨,尊重自然,也許就不會發生病毒的跨物種傳播,也許就能從根本上避免這場災難。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具體是一本什麼書呢?簡介中講到:這是一部從10萬年前有生命跡象開始到21世紀資本、科技交織的人類發展史。10萬年前,我們只是非洲角落一個毫不起眼的族羣,對地球的影響力和螢火蟲、猩猩或者水母相差無幾。爲何我們能登上生物鏈的頂端,最終成爲地球的主宰?全書的三大線索理清人類發展脈絡,認知革命、農業革命、科技革命徹底改變了人類的歷史。認知革命使得人類成爲想象的共同體,農業革命可能是史上最大的騙局,科技革命最終將使人類成爲神一樣的存在。人類透過講故事的能力將彼此連接,有效協作,國家、宗教、企業是虛構的現實。這是一部宏大的人類發展史,更見微知著、以小寫大,讓人類重新審視自己。我們是如何由原始時代的智人,逐漸發展成爲現代人類?我們人類之所以能夠脫離原來的混沌到如今的智慧,內因的推動可能是一種非自然化的東西,也就是一些虛幻的概念。這些概念是怎麼產生的,以及是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的,作者在他一步一步的推論中,向我們闡釋他的理解。

智人創造概念,走到食物鏈頂端

人類語言最獨特的功能,是能夠創造並傳遞一些不存在事物的資訊。人類能講述從來沒有看到過的事物,並且講得栩栩如真。創造概念,傳播想象,共同相信,讓智人可以集結羣體,靈活合作。對比來看,動物只能傳達簡單的資訊,因此合作僅限於特定的羣體關係中。語言和創造出來的概念,比如民族、國家、宗教、信仰、金錢等,使得人類能夠大規模的合作,剷除危害人類的物種,從而走到了食物鏈頂端。複雜語言、八卦能力、虛構故事,這三個互補的理論是認知革命的三個維度,7萬年前的認知革命對智人征服世界併成爲世界上最重要的動物來說是最爲重要的一步,也是一條分界線,將生物學與歷史劃分了開來。認知革命之前,智人其實只是一種普通動物,所有發生在智人身上的事都可以很好地用生物模型和理論來解釋。然而從認知革命開始,生物學的模型和解釋不再充分,我們還要開始考慮各種故事,建構歷史的敘述,才能爲智人做過並依舊在做的事作出解釋。

歷史在不可逆轉中偶然前行

農業革命,是人類歷史的一次重要革命。它使人類能收穫更多的食物,養活更多的人,而這也導致更多的人都固定在同一個地方,不停勞作。雖然更多的食物可以養育更多的人,但更多的人需要更多的食物,因此就需要更加艱辛的勞動。作者赫拉利認爲農業革命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未必是一種進步,雖然農業革命讓人類的食物總量增加,但是這並不意味着每個人能生活得更好。隨着人口大量增長,產生了一羣“地主”,受地主的壓迫,農民的工作比之前時代的採集者更爲辛苦,自由可支配的時間更少。因此農業革命對於當時絕大部分人來說,可以說是歷史上最大的一樁騙局。按照作者的假設,農業革命並不意味着幸福。那麼,人類還能回到採集狩獵時代嗎?歷史既然選擇了某一個方向,這一選擇很難說是偶然還是必然,但終究是回不去了。作者舉了一個現在生活的例子:一個大學畢業生髮誓努力工作,爭取在35歲的時候就退休。可是,當他真到了35歲,他能放下揹負的房貸、車貸,放棄現在的一切,靠到野外採果子挖樹根爲生嗎?顯然不能,只能繼續努力,辛苦工作。這是因爲人類關於生活必需品和生活意義的概念都在變化,原來以爲是奢侈品的東西變成了現在生活的必需品。因此,人類很難徹底迴歸過去。

金錢、帝國和宗教是改變人類社會的三大重要因素

金錢,人類社會物質增長上重要的虛擬概念。剛開始的人類是以物換物,後來隨着羣體的擴大,貝殼等作爲貨幣開始流行起來,這就是最初錢的概念。但是貝殼等在不同的區域交換依然很不方便,隨着世界貿易的擴大,紙幣就順理成章登上了歷史舞臺。然而,一張本來沒有價值的紙幣,怎麼才能讓羣衆信任它?在穩定發展的時代,大家都相信它是可以換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而當社會混亂經濟低迷的時候,紙幣就可能成爲一張廢紙,因爲此時的人們失去了對它使用的信心。

帝國,人類組織架構和管理上的虛擬概念。帝國統一世界,其原來的宗旨是統治全人類,爲人類的福祉而努力。而事實上,古羅馬帝國、蒙古帝國等,其最初形成的原因可能基本都是因爲搶佔自然資源而開始的戰爭,而且在這個過程中,衆多人類喪命,不少文化消失。

宗教,人類精神和信仰上的虛擬概念。無論是泛神教、多神論、一神論,相信的都是神靈或者超自然的對象。各種宗教,在人類歷史和文化的進程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凡是對於自然現象的不理解,在精神世界的各種困惑,都可以寄託在宗教中,得到暫時的指引和解脫。

這三個概念都是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產生出來的,是一種虛幻的、本身不存在的概念。但是它們對人類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並且依然存在着。

人類隨着社會的發展而越來越快樂嗎

今天,人類所享有的物質生活,在過去可能只存在童話裏。但是,我們真的更快樂了嗎?快樂的化學成分是什麼?快樂是物質還是感覺?快樂又該如何計算?降低自己的期望,就能更快樂嗎?如果經濟增長和自立自強並不會讓人快樂,又何必將資本主義奉如圭臬?最終,生命的意義又是什麼呢?

這本書,作者看待人類的政治、歷史等的辯證思維,啓發了我們去思考人類的本質。

人類簡史優秀的讀書筆記6

每晚睡覺之前都會讀上一會兒書,這已經形成了一個習慣,姑且不管好壞,至少這是一種能讓我快速入眠的方式。讀上大概45分鐘左右,眼睛就已經不聽使喚了!

最近在讀《人類簡史》,本書又給我開啟了知識認知上的又一扇門。我一直認爲,所讀的書不見得會對自己以後的生活有怎樣的促進作用,但是有很多書可以增加自己的知識面,認知這個世界,人類的過往,經歷,以至於未來,這是多麼神奇的事情。

初拿到《人類簡史》&《未來簡史》這兩本書,第一感覺上——“厚”,太厚了。而且粗略一翻,每一頁文字都非常多,很少插圖。便知道,這兩本書肯定會花很長的時間來看!但是從這兩本書的思維導圖讓我感受到,作者尤瓦爾·赫拉利將會用這兩本書爲我開啓認知的一扇大門,這兩本書將會爲我構造多麼宏大的人類認知觀!

看書的速度實在是比較慢的!最近剛看到,有關智人的歷史,內容太多;其中有一段文字是這樣寫的:數10萬年前的智人,由於沒有掌握火,不能煮熟食,而且食物短缺,能夠爲智人提供能量的高熱量的甜食,少之又少,那時候唯有熟透了的水果。在這樣的前提下,當一個智人女子在空曠的大草原上搜尋實物,發現一顆已經熟透了的蘋果樹,那麼這個時候,她的第一選擇肯定會先吃,吃到吃不下爲止,因爲如果被其他的大型動物發現,那麼她就再也沒有機會了!而這種對高熱量甜食的喜愛,乃至於吃到吃不下的習慣,恐怕已經深深刻入了我們人類的DNA當中,這也就是爲什麼,我們現代人無法抗拒甜食的原因,肥胖也成爲現代社會特別嚴重的健康問題!

但是,數十萬年前的智人卻沒有肥胖這樣的健康問題,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比如:他們爲了躲避大型獵物的追殺,必須讓自己跑的更快,更靈活;也比如他們因爲食物短缺,不會固定的進一種類型的食物,而是多種雜食,也就不會因爲食物不均衡而引起健康問題;也比如他們在生存過程中需要不斷的搬遷,如果因爲肥胖等健康問題導致行動緩慢,那麼這部分人註定會被部落遺棄;等等!而我們現代人的生活習慣就註定了我們的健康會出問題,這是DNA遺傳無法控制的!

我們現代人能夠控制的東西太多,食物方面,可以做到針對自己的喜好想吃什麼就吃什麼,而不會因爲我們身體需要各種元素而進食各種不同的食物,對甜食的喜愛也是深深的刻入了我們人類的DNA;現代人也不用躲避大型動物的殘害,也不用把自己鍛鍊得異常靈活去跟其他捕食者競爭;現代醫療的發達,也不會讓我們因爲一些小疾病而被家人或者社會遺棄。總之,現代社會的安逸,確實讓我們在某方面已經比不上我們的祖先:智人;DNA的遺傳變異也在慢慢發生!但是,人類是在不斷進化的,我們也在不斷的意識到種種問題;

關於,現代人的很多喜好,也許我們並未意識到爲什麼會這樣,也許很多行爲都是從我們遠古的祖先:智人身上遺留下來的,這樣的行爲或者喜好,都是刻入了我們的DNA的。

讀書,確實讓我認識到了以前毫無意識的一些事情、行爲或者習慣!也許下次,有人問題我爲什麼這麼喜歡吃甜食,我就可以回答他:這是我們遠古祖先:智人遺留在我們DNA裏面的!

這次的分享就到這裏,謝謝大家的觀看!以上均爲個人拙見,同有《人類簡史》的愛好者,歡迎你們留言討論!

人類簡史優秀的讀書筆記7

最近在看,記錄些自己覺得有意思的筆記。不定期更新

1、人類一開始也像大猩猩或者貓一樣有不同的種類,比如獅子和老虎這種同屬貓科的不同,而不是白人黑人黃種人這種不同。現在的人類都是一種叫智人(現代人給自己取的名字)的後代。其他的則被淘汰or被智人取代咯。現代人仍有顯著不同而不認爲是不同種類,因爲可以互相繁衍後代,老虎和獅子就不能繁衍後代

2、人類一開始都是狩獵和採集食物,所以當時都身形矯健,體型健美。但因爲自然資源有限,所以不能大量繁衍。後來人類學會了種農作物,可以獲得更多糧食養活更多的人。看似把農作物馴服了,其實也可以說是被馴服了,因爲要種小麥,長期在田裏勞作(服侍小麥以取得更大產量),人類體型都發生了變化,新的脊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等也出現了。同樣的,因爲有了家畜家禽,天花麻疹肺結核等疾病也出現了。農業革命產生了更多的糧食,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人口,雖然人類整體上繁衍最成功的動物,但是作爲個體的人的幸福並沒有因此增加,所以作者說農業革命是騙局。

3、人類都是“早產兒”。爲什麼小馬小羊一生下來就會跑跳了,而人類還需要十幾個月才能獨立行走。因爲獨立行走使女性臀部變窄,產道寬度受限制,嬰兒太大分娩死亡率就大,自然選擇的結果就是早點生下來。

4、人類因爲八卦而發展壯大。“八卦理論”是說人類交流不僅有簡單的傳遞實際資訊,比如“前面有食物”“有獅子”,還會“八卦”部落裏誰可信誰狡猾,這樣就能不斷擴大部落人數而且保證更緊密複雜的合作關係。而一般動物則語言比較單調更不可能有更深層次的交流。直到今天八卦還是大家的天性。“嚼舌根的人,所掌握的正是最早的第四權利”。

5、対甜食和油膩食物的慾望是天性。現代人有歷史記載的幾千年,而之前1萬年人類都是務農或畜牧,在之前幾萬年人類都是在狩獵和採集。所以最近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的現代化,只不過歷史的一瞬間。所以現代人的很多社會和心理問題從農業時代就開始塑型,只不過環境變了,我們的飲食習慣,衝突和性慾還保留着狩獵採集者頭腦中的樣子。舉例,高熱量食物的偏好,幾萬年錢的採集者來說,高熱量食物,甜食非常罕見,永遠供不應求,一旦遇到可能來源:熟透的水果,最明智的做法就是一直吃吃到吃不下爲止,否則等附近的其他動物也發現了可能就一個也吃不到了。這種大口吃下高熱量食物的本能就根植在我們的基因裏了。“貪吃基因”理論已經得到廣泛接受。哈,人類一直都是吃貨。

6、有學家認爲古代採集部落不是一夫一妻制,而是多對多。所以孩子爸爸不容易確認,都共同撫養,所以女人爲了當個好麻麻,就該和不同的男人做愛,而女人一旦懷孕了,便會找更多男人,以便讓孩子擁有更多優秀特質。

7、早期人類也是殘忍(動物生存下去的本能),比如一個羣居部落可能會因爲覺得食物有限而殺死小孩,或者殺死不能在提供勞動力的年邁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