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書筆記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書筆記範文(精選5篇)

讀完一本書以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書筆記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教育是慢的藝術》讀書筆記範文(精選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書筆記範文(精選5篇)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書筆記1

暑假裏有幸拜讀了張文質先生的《教育是慢的藝術》,感觸頗深。張文質先生在《教育是慢的藝術》一書中,詳盡而又靈動地提煉、詮釋了生命化教育的理念。他提出教育是慢的藝術,引起很多人的共鳴。這個時代的節奏是快的,教育也是快節奏的。在教育中,我們追求的往往是快速見效果,而忘記了教育是慢的藝術,甚至忽略了教師的以身作則。我們要做教育中的有心人,要更細緻、耐心些,多一些等待、思考與剋制。

應試教育就像工廠的流水線,孩子們被作業加速加工,慢慢失去靈氣,真是無奈的現實。但是張老師認爲:好的教育肯定是慢的,俗話說慢工出細活。這樣的教育在我們任何人看來,或許都會覺得都是一種理想中的教育,教育是慢的藝術,張老師很顯然給出了他自己的宣告。

慢是一種什麼樣子的課堂,什麼樣的教育呢?在平時教學活動中,教師速度要放慢,慢下來教師才能注意到每位學生的困難並及時給予幫助,多給他們提供創造、交流經驗、合作學習的機會,逐漸增強自信心和自我能力。教育,作爲一種慢的藝術,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間和時間,需要有舒緩的節奏。

教育是慢的藝術。在教學上,教師要慢慢地去感悟,就像爲人父母,育人的經驗也是慢慢感悟出來的。一個好教師,應是偶有所得,有些獨特的理解、獨特的發現,然後順着這種正道,終成大器。教育是些潛移默化、潛滋暗長的東西。功利的教學都是短暫的,不關注長遠的,不關注正確的教育價值取向的。我們的教學研究,也是慢的藝術,有所發現,有所用心,慢慢地去做。這個慢,就是讓學生感受、體驗過程,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個慢,就是不急於求成,要有足夠的期待,足夠的耐心,減少教育浮燥與功利,這纔是真正的教育。

“慢”絕不是懈怠。既然是一種藝術,那就留足等待的空間和時間。我們要學會等待,因爲有一種愛叫做等待,十個指頭還不一樣齊呢!學生參差不齊,也許有的學生屬於大器晚成型的,讀小學時懵懵懂懂,若是逼急了,說不定埋沒了將來的人才。“每個人成長的環境、家庭對孩子的期待各不相同,每個孩子智能狀況各不相同,學習心向也不一樣,怎麼能簡單地對之做評判呢?所以真正的幫助都應該是具體的、個別化的,同時還需要有足夠的耐心。”

我突然想起我以前的一位同事。她課間經常和個別孩子在談心,有時在教室門口,有時在操場邊上,有時就坐在大樟樹下。她的一個姿勢至今我記憶猶新——就是俯下身子,右肩半傾斜,頭朝着孩子,手在比劃着什麼。我想,這就是低聲下氣的教育,這就是和顏悅色的教育,這就是慢的教育藝術啊!

張文質先生說:“生命化教育,就是把對兒童的理解、關愛、信任、成全,在具體的教育過程中體現出來;它不是僅僅停留在理念上的表達和理解,它必須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體現出來。”這個具體的實踐過程,往往就只是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溫暖的話語,一個關切的姿勢,一種換位的思考,一段深入人心的談話……

慢慢地來,慢慢地教,慢慢地手把手,慢慢地陪着她背記單詞……在慢慢中,我們也在慢慢老去。時光飛躍,我們在教育教學旅程中慢慢地學會低聲下氣,學會和顏悅色,學會以自己寬廣的心胸去接納學生的缺點,並及時想辦法使之走入正常的軌道。這些微妙的教育我們漸漸地學來,也漸漸地運用。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書筆記2

教育是慢的藝術》一書是張文質老師的著作。張文質,詩人,教育學者,生命化教育的倡導者和實踐者,中國“1+1新父母行動”發起人。讀過本書,我對教育是慢的藝術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首先,教育是慢的藝術,需要耐心與等待。

目前,由於一些家長不能夠全面地認識與理解教育,在現實生活中,我發現,很多家長無視孩子年齡特徵,在跟誰賽跑似的不停地給孩子報着各種各樣的學習班,比如,有的孩子剛滿一歲,家長就迫不及待地給他報了啓智班,還不滿兩歲就又開始讓他學起了畫畫,剛滿三歲就讓他背經典,四歲剛到便讓他學起了一年級的課程等等。有的孩子甚至一次報了多個學習班,每到週末,就跟着家長如同走馬燈似的到處趕班上課。有些家長想讓孩子一口氣吃成個大胖子,卻忘記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讓孩子變得優秀的願望是好的,但急功近利、操之過急,忽視了孩子成長的過程和規律,就成了無謂地追求快速、高效了。教育需要耐心等待,拔苗助長,違背了自然事物發展的規律,其結果往往會適得其反。

其次,教育是慢的藝術,要學會從容與寬容。

當你發現這個孩子學習成績不怎麼理想,你也輔導了一段時間,卻仍然不見大的轉變時,不要對其失去信心,更不要對他採取非打即罵的極端方式,那會挫傷孩子的自尊心與自信心。

曾讀過一篇短文:牽着蝸牛去散步,這篇文章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內容大致是這樣的:上帝交給一個人一個任務,叫他牽一隻蝸牛去散步。可是,他不能走太快,因爲蝸牛已經盡力爬了,只是每次總是那麼一點點。他催它,唬它,責備它,蝸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他,彷彿在說:“人家已經盡力了嘛!”他拉它,扯它,甚至想踢它。蝸牛受了傷,流着汗,喘着氣,往前爬……這個人感到真奇怪,爲什麼上帝叫他牽一隻蝸牛去散步?他擡頭問天,天上一片安靜,他想,反正上帝都不管了,他還管什麼?他讓蝸牛往前爬,自己跟在後面生悶氣。走着走着,他竟然聞到了花香,感受到了微風,他還聽到了鳥叫和蟲鳴,看到了滿天的星斗那麼亮麗!他有些疑惑,以前怎麼沒有這般細膩的體會?他忽然想起來了,也許是他錯了,是上帝叫一隻蝸牛牽他去散步呢。

這篇短文讓我想到,教育孩子,就像牽着一隻蝸牛去散步,在這個過程中,由於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與成人的有所不同,所以使得我們會有失去耐心或者被氣瘋的時候,但你若能靜下心來,耐心陪伴孩子成長,用心傾聽花開的聲音,你就會發現這個過程其實是那麼美妙。所以,我們不管是做家長的還是做教師的,何妨放慢自己的腳步,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陪他們一起靜靜體會生活的滋味。

記得我在教我班的孩子學習區分“具”和“縣”這兩個字的時候,一個孩子怎麼也分不清這兩個字的寫法,不是把“縣”字裏面多寫一筆,就是把“具”這個字少寫一橫,當時,我非常生氣,心裏想,怎麼還會有這麼笨的孩子呢?不就是兩個字嘛,寫了幾十遍了,怎麼就是分不清呢?結果我越是急躁,他越是寫不好。後來,我乾脆不讓他寫了,讓他休息。隔了一天,我和風細雨地教他寫其中一個字,直到他寫會。又過了一天,我又春風拂面地教他寫另一個字,直到他寫會。後來,再觀察他寫這兩個字的時候,他竟然都寫對了。看來,對於有的孩子,即便是分清兩個字這樣的小事,也需要有個過程。耐心等他學會時,我發現,我不着急了,他也開心了。現在想來,這個學會的'過程,成全的何止是孩子啊,還有大人。

瀏覽網頁,我曾看到一位班主任給家長髮了這樣一則短信:無論成績好壞,請想想:每個孩子都是種子,只不過每個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開始就燦爛綻放;有的花,需要漫長地等待。不要看着別人怒放了,自己的那棵還沒有動靜就着急,相信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細心地呵護自己的花,慢慢地看着長大,陪着他沐浴陽光風雨,這何嘗不是一種幸福。相信孩子,靜等花開。也許你的種子永遠不會開花,因爲他是一棵參天大樹。我感覺這則短信寫得太好了,道出了他對教育是慢的藝術的真實理解。

教育是慢的藝術,尤其是對那些學習上有些困難的孩子,我們更要少一些急躁,多一些耐心,少一些苛求,多一些寬容,並面對現實,找好途徑,改善教學的方法,進一步提高他們學習的能力。正如《教育是慢的藝術》一書中所引用的錢理羣先生所說的:“救一個算一個,喚醒一個算一個,促進一個算一個,成全一個算一個。”

我想,萬事萬物都有其發生、發展的過程和規律,人也如此。耐心陪伴,靜待花開,我們就會在成全學生的同時也成全了自己。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書筆記3

對於”教育是什麼“這個問題真的沒有好好地思考過。自己當教師的生活真的就那麼平淡無奇,每天工作的痕跡就像沙灘上的沙子一樣,被海水沖洗過後馬上就會歸與平靜。

讀了張文質先生的《教育是慢的藝術》之後讓我對自己的工作開始了慢慢地審視。他說教育是”藝術“,教育是”慢“的藝術。說實話,我從來沒有感覺到自己的工作是藝術。難不成是因爲在”慢“字上出了問題?

班裏總有學習成績很不理想的孩子。我是怎麼對待他們的呢?我是很負責地給他們課外進行再次輔導。但是捫心自問,我的出發點很大一部分是爲了自己班的平均成績能提高一點。估計這樣的輔導也就成了純粹的功課輔導。只要他會做這樣的題目就行了。其實這樣也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情了。

但如果仔細地想想看,當講了一遍又一遍的時候,我沒有生氣?沒有焦灼?是的,我生氣,甚至憤怒。也有老師說:”我寧可教100個好學生也不想教一個教幾十遍都不會的學生。“當然這是沒辦法時的調侃。孩子之間的思維能力的發展速度有差異,一個孩子的各種思維能力的發展也有差異。

我是任教小學語文的老師,於是我的眼光對文字有所偏向。若干年以後,我想我所教的知識對孩子們來說真是不足掛齒了。然而我的小學語文有沒有在他童年的時候給他沉澱下什麼了嗎?

當我年老的時候,如果我也能說上這麼一句”能成爲孩子們優秀的嚮導,沒有什麼比這更有意義的事了。“那我想,即使我一生的工作再怎麼默默無聞也是值得尊敬自己的了。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書筆記4

“教育終究是基於生命和貫穿生命的,因而,它最終能夠以更美好的生命的方式,緩慢而堅定地證明人性的勝利,證明我們內心對自由、光明、幸福不可扼制的渴求。誰專心致志於自己的事業,誰就能夠把這樣的信念堅持更久。”這是張文質老師在《教育是慢的藝術》中所寫的自序中的一段文字。

我挺喜歡這樣的文字。肖川老師的文字裏也會常常讀到這樣的一種感受。真正理解教育、熱愛教育、尊重教育的人,他的文字裏就總能流露出對生命的理解和尊重。

教育是需要等待,需要耐心的,確實是”緩慢“然而又是”堅定“的。每一次考試之前的班會課,學校都安排主題爲誠信教育,考風考紀講了又講,誠信簽名也是簽了又籤。然而,作弊的行爲依然屢禁不止。每次年級通報作弊的學生名單時,我的心就揪得緊緊的,生怕聽到自己班級孩子的名字。不知道是對學生不信任還是對自己不信任,總之會有一種緊張的情緒。

每帶一批學生,我便投入極大的心力。收穫的就是艱辛與幸福。每次非常疲憊之後,我想,下次,即使再大的幸福,我也不全心投入了。然而,當接手一個班級之後,又不自覺地投入進去了。我發現自己沒法不投入。於是就難免很累。現在慢慢的也接受這麼一個事實了,我就是這麼一個控制不住會牽掛人的人。也許,這正證明着我”內心對自由、光明、幸福不可扼制的渴求“呢。

用生命潤澤生命,教育是基於生命且貫穿生命的。所以,我們的生命得時時在場。不能含糊,不能應付。

《教育是慢的藝術》讀書筆記5

張文質老師的書以前曾經看過一本,是《教育的十字路口》。《教育是慢的藝術——張文質教育講演錄》基本保持了作者的行文風格——對當下的中國教育的沉重的憂思,這也就使得讀者也隨之心情沉重起來。與此同感的還有看幾本書《不跪着教書》(吳非著)、《守望教育》(劉鐵芳著)、《教育實話》(陳桂生著)等時的心情。

我想,之所以有張文質、吳非、劉鐵芳、陳桂生等如此沉重的筆觸描述當下教育存在的種種問題,大概是由於他們對教育有着過於理想化的訴求,正所謂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誠然,人不能沒有夢想,教育者也應有自己的教育夢想,但更重要的還應該是腳踏實地的去做。正如張文質老師在演講中說的的那樣:“我們無法改變世界,那我們就更要改變自己;我們無法改變自己,那我們就試着調整處人處己的方式,總之,生命還是有很大的張力的。”“想大問題做小事情,大問題要思考,小事情要去踐行。要從我們能夠改變的地方區嘗試。”

教育上的大問題需要我們每一人去思考,即使我們不能像張文質老師等人那樣站得高看得遠,對教育問題思考的那麼深那麼透,但也要經常去想想我們身邊人和事,想想總是沒有壞處的。我們無法去改變世界,無法去改變大的教育格局和環境,但是我們可以嘗試去改變自己的教育生活,改變對自己的態度,改變對學生的態度;改變一點教育教學方法,改變一點課堂結構。我們或許無法或者不願做大的改變,但我們可以嘗試改變一點,哪怕是一點點,改變一點總是有好處的。

非常欣賞張文質老師在《教育是慢的藝術》一書中的兩個觀點,也深有同感。一個是“教師寫文章,真的要下兩個功夫。首先,要多讀一點書。硬着頭皮擠出一些時間多讀書,真的是‘腹有詩書氣自華’。第二,要硬寫。先把自己放低一點,下一點苦功夫、笨功夫。現在有些老師的文章寫得相當好,他們的起點都相當低,成績都是這幾年不懈地下笨功夫的結果。”另一個是“我相信,小的才真正是好的,才真正是美的,才真正是人性的。”這裏的“小”指的是學校的規模要小,班級的學生要少。並引用了美國教育家博耶的話“當學生人數超過30人的時候,教師的注意中心就從對個體的關注轉爲對班級的控制。”對於前者,我一直用這樣的話鼓勵我們的老師們;也同時這樣勉勵自己,並一直試圖堅持着。對於後者,我自己倒是一直有這樣的想法,但事實卻是不僅沒有“小”,而是一直被不斷的擴大着。

最後再摘錄張文質老師的幾句語錄,或許這些語錄能夠給我們一些啓發。

“孩子不需要擔心,而需要關心。孩子不需要責罵,而需要理解。孩子不需要說教,而需要分享。孩子不需要考驗,而需要分擔。孩子不需要冷落,二需要疼愛。孩子不需要寄予希望,因爲他本身就是希望。

“哪裏有愛,哪裏就是你的家;哪裏有尊嚴,哪裏就是你的歸宿;哪裏有鼓勵,哪裏就是你的起點。

“讓我們時時提醒自己,剋制自己,改變自己的否定性思維,讓我們一點一滴地變得陽光一點,積極一點,主動一點,努力着慢慢地使自己成爲建設性文化的一部分,成爲讚美文化的一部分。

“我深信教師的教育觀念和生命意識才是學校文化中最具意義的力量,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遞者,更重要的是,他是作爲一個具體的一個人在影響、默化、潤澤着他班上每一個學生的。

“遇上好教師不僅是孩子的福分,甚至也是一個家族的福分。如果我們有這樣的福分,我們一生都會有很好的方向感和一種可以汲取的並能最後轉化爲自我提醒、自我督促的力量,我們的生命會始終圍浸在人性的光澤之中。”

張文質,詩人,教育學者,生命化教育的倡導者和實踐者,中國“1+1新父母行動”發起人。著有《脣舌的授權》、《保衛童年》、《教育的十字路口》、《幻想之眼》、《生命化教育的責任與夢想》、《我們是怎樣做生命化教育研究的》、《我的寫作是獻給自己的祈禱書》、《今天我們怎麼言說教育》等,主編有《生命教育》實驗教材、《中國最佳教育隨筆》、《活着就是幸福——生命讀本》、《大夏書系?生命化教育叢書》、《大夏書系?慢教育叢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