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書筆記

社戲的中小學生讀書筆記5篇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書筆記了。到底應如何寫讀書筆記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社戲的中小學生讀書筆記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社戲的中小學生讀書筆記5篇

社戲的中小學生讀書筆記5篇1

“真的,一直到現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

一捧普通到滿田遍野的羅漢豆,一場無趣到令人哈欠連連的社戲,爲何能令魯迅先生惦念一輩子呢?

“在停船的匆忙中,看見臺上一個黑的長鬍子的背上插上四張旗,捏着長槍,和一羣赤膊的人打仗。”

“我最願意看的是一個人蒙了白布,兩手在頭上捧着一支棒似的蛇頭的蛇精,其次是套了黃布衣跳老虎。”

作者對社戲場面的這幾處描寫,非常質樸,近乎平淡,但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難以忘懷。

我一直在想,魯迅先生爲何對社戲如此懷戀?難道是社戲真的“好看”?縱觀全文,我們會發現,魯迅先生真正懷戀的絕不只是平橋村的社戲,還有童年時期那羣可愛的小夥伴兒和那些淳樸善良的村民,更有鄉下那種快樂無憂的生活與那一去不復返的童年!

童年,總是那麼美好,也總是那麼短暫!

仔細想想,我的童年裏似乎也有這種雖平凡卻快樂的經歷呢——

在我小時候,學校附近的不遠處也有個戲臺,雖然比較普通,也少爲人知,但卻同樣給我帶來了許許多多童年的樂趣。這個小小的戲臺是室內的,僅僅不到九平米,幕布也是沾了不少灰塵的、破了許多洞的紅絨布。至於道具什麼的,就更不用提了。

那兒上演的常常是秦腔,抑或晉劇,偶爾也會有一些說不上名字的雜牌劇,但無論怎樣,唱起來都是那麼高亢,那麼激昂。每次鑼鼓響起,我便飛奔而去,在稀疏的人羣裏,鑽來鑽去,總想找到一個最佳的位置,一飽眼福。

現在回想起來,我依舊不知道他們嘴裏唱的究竟是什麼,但我當時卻常常被感動得淚流滿面。腦海中,船形鞋裏剛烈而又溫柔的腳步,總是搖搖晃晃;褪了色但卻不沾任何塵埃的衣衫,總是起落飛揚;或嫵媚或凝重的眼神,總是攝人魂魄……如今,統統成了回不去的過往。

時代變遷,滄海桑田,曾經男女老少熱捧的戲臺,如今卻像秋後的草木般蕭條。除了幾位老人偶爾光臨之外,幾乎再無人問津。

如今讀到《社戲》,想起童年,怎能不唏噓感嘆!唯有懂得珍惜,纔不致將來日日嘆惋那回不去的每一天!

社戲的中小學生讀書筆記5篇2

當我看完《社戲》這篇文章的最後一句話後,我閉上眼睛,彷彿看到12歲的魯迅正和小夥伴們看戲,他們有說有笑,還喝着豆漿,笑容掛在臉上,享受與夥伴們玩耍的時光。

童年的多姿多彩,少不了朋友的陪伴。我想起《社戲》的最後一句話,“真的,一直到現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其實,那夜的戲並不真正很好看,只能看到臺上的人咿咿呀呀地唱;那夜的豆並不真正很好吃,更本比不上別人那香甜可口的豆子。但在沒有大人的陪伴下,只有友好的朋友。

看戲時,大家一會兒討論小旦的動作,一會兒罵老旦的歌,最差的戲也會變得更加精彩!因爲有了夥伴。煮豆時,大家說笑打鬧,還把豆殼拋到河裏去,窩在一起品嚐,最壞的豆在會變得更加美味!因爲有了夥伴。讀着,讀着,我想起自己小時候的趣事。

那是一個炎熱的暑假,我只有7歲,媽媽讓我參加了一個夏令營活動,是到農村體驗鄉村生活。一到農村,我和夥伴們就像一羣脫繮的野馬,在草地上狂奔、打滾、呼吸新鮮空氣。穿過草地,便看見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溪中還有成羣結隊的魚兒在暢遊。我們不等老師的同意,便紛紛跳入水中,水沒過了我的'肩膀。“去抓魚!”有人提議,大家連聲贊成,可是,魚沒有抓到,卻一腳踩進了泥巴地。“看!”就在大家玩得熱火朝天之時,吳天亦喊了一聲。我們順着她的目光望去,只見一頭無比巨大的水牛也在這條溪上洗澡!我們哭笑不得。

那句含義深刻的句子,透出了作者——魯迅懷念童年的濃情。我的童年還沒有結束,我要去珍惜它,讓它變得更加精彩。去交一些朋友,知心的朋友,這樣,你就能跟她一起分享快樂,承擔痛苦,從此你的童年就不再單調了。

讀完了《社戲》這篇文章,讓我更加熱愛童年了。

社戲的中小學生讀書筆記5篇3

暮色裏,月光透過竹葉,如醉,輕盈鋪襯安靜的疏影於湖面上,泛着星光般的點點晶瑩。幾位孩童泛着蓬船,聽草臺唱那咿咿呀呀的小曲。江南水鄉,夜深星疏,溟溟濛蒙,靜謐美好。那個如詩如畫之地喚平橋村,是魯迅先生筆下《社戲》的場景。

魯迅,早已家喻戶曉的名字。那位經歷了人生舛錯,身世浮沉卻始終爲人民守着一份善良的人;即使身處逆流之中,也要拼搏的人。他勇敢,無畏,看起來無堅不摧。但在寂寥無聲的黑夜,也總會感到一絲疲憊。溫柔的記憶便一點點拼湊,輕柔的拂去人心中的煩悶與疲倦。

我不相信魯迅筆下的人物會沒有自己的影子,自己的心願,魯迅塑造了他,相信,也成全了自己。

寫到夏夜行船,魯迅先生也定懷着急切的心情吧;筆落歸航偷豆,先生嘴角也定噙着幾分笑意吧。那是迅哥兒心中的美好,更是魯迅先生心中的依戀,心裏的故鄉!

迅哥兒不是魯迅,但一定是魯迅的寫照。記得開頭說“倒數上去二十年”。那時的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灰濛濛的天空被雲翳蒙蓋,廣袤的土地上不知流淌過多少親人的鮮血,每個人的眼裏皆是一片死氣沉沉,看不到一絲光亮。北京?也無什麼區別。

迅哥兒去看戲,卻看透了社會風氣。此番此景,他想起了平橋村,想起了那些雖不會讀“秩秩斯干”卻天真純樸的夥伴,想起了那夜並不美味的豆子。他看厭了,看倦瞭如今的人心,他的心兒早已回去,回到那方藍天白雲下的水鄉。

魯迅不也如此?

我們,大抵都如此,誰的心兒不安於一處?夜深人靜的時候,守着一份美好;孤獨惘然之時,懂得一份初心。

流浪求學的人,無論身在何間,心總在故鄉。所以,即使前路再艱難,路途再遙遠,他們都不孤獨。

“咿——呀!”

平橋村的社戲又開始了,少年還是少年。渺遠的黑夜上沒有如沸的繁星,取而代之的是不喧鬧的稀疏星兒。少年輕搖櫓,搖皺了這一汪清水。

他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社戲的中小學生讀書筆記5篇4

讀完魯迅先生的《社戲》,心中流動着一股暖流。文中人們的質樸及他們的熱情好客令我感動。那一張張純樸的臉深深地映在我的腦海中,許久都揮之不去。

這篇文章中雖然篇幅不長,但生動的寫出了作者及夥伴看戲的過程。那一個個純樸善良的村民、一顆顆質樸的心靈,都體現了世間真情。而現如今,我們的生活中越來越缺少這種真摯的情感,這常常使我們陷入一種無助、孤獨中。在文中,作者因爲願望沒有得到實現而有些不高興,在被外祖母覺察後竟向作者表示歉意,說他們怠慢了,這在封建社會乃至當今社會都是極少見的,這種精神是多麼的可貴啊!

當作者的夥伴們回來講述自己的所見所聞時,注意到了作者不開心,就爲他惋惜。這又使我感到這羣少年對朋友無微不至的關心,即使自己高興而朋友不高興時,也能估計到他人的感受,爲他們分擔憂愁。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些人只知道以自己爲中心,讓別人關心自己,而不知道關心他人。自己遇到了高興的事,完全不顧及他人的感受,這樣只能導致大量的真情流失,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冷淡。就連現在多年的老鄰居,你上樓,他下樓,整日連個招呼都不打,個個形同陌路,遇到事情的時候怎能互相幫忙,這樣下去將是多麼可怕呀!

人,自從來到這個世上以後便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而是互相依存的。人們組成一個集體,力量就會變得巨大。如果沒有真情,再多的人也無法組成一個集體。讓我們快去找回自己丟失的真情,讓真情充滿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社戲的中小學生讀書筆記5篇5

在這幾天中,我讀了魯迅先生的作品,他的名字叫做《社戲》。這篇文章是反映農村生活的,而我也在農村生活過一段時間,因此感覺很親切。

當我讀《社戲》的時候,一幅十分美麗的“農村夜景圖”就浮現在我的眼前:藍藍的天空,圓圓的明月,石板小橋,小巧玲瓏的划船。“我”和一羣活潑可愛的農村孩子來到河邊,下船、點篙,飛一般的在月下航行。沿途的夜景真美啊!豆麥散發出草香味、河邊的小草、朦朧的月色、淡黑的羣山、依稀的趙莊、宛轉悠揚的笛聲,還有點點漁火。這些本來是農村中很普通的景色,而且也是農村孩子們熟悉的,但經過魯迅先生的一番藝術加工,看上去簡直變成了人人嚮往的神奇美景了。從這裏也可以看出魯迅先生對農村的懷戀,對他兒時外婆家的眷戀之情。這些都更激起我對農村的熱愛。

魯迅先生真切的再現了當時農村孩子的精神風貌。在魯迅先生的筆下,一羣普普通通的農家孩子,一個個都是那麼純樸可愛,他們的心地又是那麼高尚無私。在這些孩子們中,我最喜歡雙喜和七斤,他們勇敢無私,熱情活潑,熱愛勞動。雙喜是一個講義氣的人,七斤也常和小魯迅抓蟋蟀,發生一些小矛盾也從不計較。他們和睦相處,是真正的好朋友。讀了這篇文章後,我覺得同學們之間更應該有謙讓的精神,更應該和睦相處。

看完了這篇小說,我感受到魯迅先生對農村孩子們深深的愛,我覺得農村的孩子們也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