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書筆記

林海音的《城南舊事》讀書筆記

《城南舊事》這本自傳體小說,記敘的六件往事都是那麼的扣人心絃。下面小編爲大家提供了《城南舊事》讀書筆記,供大家參考。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_篇1

城南舊事是文壇名家林海音獨步文壇三十多年的經典作品。自1960年出版以來,不但在臺灣暢銷不衰,在大陸也擁有廣的的讀者羣。林海音以她超逸的文字風格,饒具魔力的文筆,透過主人公——英子童稚的眼睛,觀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一種無法形容的天真,自然而不造作,到盡人事複雜的情感,將英子眼中北京城南的風光恰切的融入字裏行間,在展現真實的市民生活之餘,還在全書中淡淡的猶豫中瀰漫着一股濃濃的詩意,讓人禁不住再三尋思箇中深意……

小英子自從跟從父母從臺灣來到北京城南後看到了許許多多的事和人,惠安館的“瘋子”秀貞,鑲金牙的蘭姨娘,英子認爲是蹲在草叢裏拉屎的“小偷”,慈祥的宋媽,宋媽的兒子小栓子還有妞兒……

英子看到了世間百態:秀貞丟了孩子,後來小英子有幫助她找的了孩子,但不幸的是,秀貞和妞兒對苦命母女壓死在了火車輪下。

性格外向的蘭姨娘成了英子媽的朋友,有了蘭姨娘,媽做家事倒也不寂寞,她跟媽有訴說不盡的心事,奶媽、張媽都喜歡靠攏來聽,英子也“小魚上大串兒”,的在大人堆裏,仰頭望着蘭姨娘那張有表情的臉。“我”還知道了自己是媽十六歲生的,媽現在有要給“我”生一個小弟弟。

還有那個爲了給自己的弟弟交學費而偷東西的小偷,“我”說他不是壞人,“我”還和他說好要一起看海去,但後來他被抓了,但走時還衝“我”直笑。

“我”家裏的那個可憐的宋媽因家中貧困,自己的丈夫把孩子都送了出去,還有一個孩子離開了人世,“我”好可憐宋媽還有那幾個和“我”一般大的孩子,他們真的很不幸……

後來,爸爸因生病而駕鶴西去,“我”的小學也畢業了。

爸爸的花兒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_篇2

最近我看了一本書,名字叫《城南舊事》,是林海音著的。這本書帶給我很多感受,但是更讓我感動。每個故事都充滿了真情實感......

在第二篇文章《惠安館》裏,我覺得那個秀貞好可憐,自己剛生下的`孩子就被抱走了,我和媽媽分開一會都不行的!唉!我覺得妞兒也挺可憐的,被打的青一塊紫一塊的,可真是慘不忍睹!我好討厭妞兒的養父養母,你說你撿到了吧,你就好好待人家,可是卻.....唉!這事兒的結局太悲哀了!好好的兩個人,說沒就沒了!唉!可憐!

在《我們看海去》這篇文章裏,我真的沒想到那個人是小偷哇!看他那老實樣,怎麼都看不出是壞人啊!另外那個便衣太厲害了!早知道英子就不該告訴他那個小銅佛是在空草地那兒撿的!雖然那個人是小偷,但卻給我一種親切感,哎!可惜呀!

《蘭姨娘》這篇文章寫的很精彩,但是有三個人物我都不喜歡:第一,不喜歡蘭姨娘“裝嫩”,第二,不喜歡德先對小英子不理不睬,第三,不喜歡小英子的爸爸,他看見女人就喜歡,只怕把自己的媳婦都給忘了!嘿嘿!小英子還挺聰明的,知道把德先和蘭姨娘撮合在一起。不過我還有點捨不得蘭姨娘走呀!

《驢打滾兒》這篇文章寫的好悲哀!宋媽媽好可憐啊!兩個孩子,一個死了,一個找不着了,唉!命苦啊!其實我挺喜歡宋媽媽的!她是那種“刀子嘴豆腐心”的人,我真爲她感到難過!

《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這篇文章是整本書裏最感人的一篇文章。英子再也不是小孩了,她以出色的成績告別了廠甸附小。可是英子的爸爸卻永遠的離開了這個世界......英子13歲喪父,從此她負起了帶領弟妹的責任。

我真不明白,爲什麼每篇故事的結尾,裏面的主角都離人而去了,也許這就是人生最簡樸的寫實!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_篇3

《城南舊事》是一部自傳體小說,作者林海音在書中講述了她童年在北京城南的生活,以一個小孩童稚的眼光去看待那些人、那些事,從另一個純真的角度分析了世俗和成人的人情世故。那悠悠的懷舊筆調使得每一個故事都讓我思緒萬千。

我一直在想,爲什麼英子可以和每個人都成爲朋友?爲什麼不論是被所有人視爲瘋子的秀貞,還是被養父母打罵的妞兒,又或是爲供弟弟上學而偷東西的小偷都願意把心事將給英子聽?我百思不得其解,有時能模模糊糊地想清楚,卻又無法用語言表達出來。於是,我在網上搜尋了一下,有這樣一句話解答了我的疑問:“主人公英子的世界時單純的,充滿疑問的,她從不在自己世界裏上鎖,總是任由人們進進出出。”“不在自己的世界裏上鎖”,這或許就是一條與人相處的祕訣吧!敞開心扉,真誠地接納別人,走進他們的世界,站在他們的角度思考某件事,最終將會獲得他人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