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書筆記

盧梭懺悔錄讀書筆記(精選5篇)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是時候寫一篇讀書筆記好好記錄一下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盧梭懺悔錄讀書筆記(精選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盧梭懺悔錄讀書筆記(精選5篇)

盧梭懺悔錄讀書筆記1

“我要把一個人的真實面目赤裸裸的揭示在世人面前,這個人就是我。”

盧梭是這樣形容自己的:大自然塑造了我,然後把模子打碎了,打碎了模子究竟好不好,只有讀了我這本書之後纔可以評定。盧梭極力的想把真實的自己展現在世人面前,也極力的向世人解釋,並以上帝的名義發誓他是如此的坦率,不管是卑鄙齷齪,還是善良忠厚;不管是無關緊要的修飾還是填補記憶不好留下的空白。他都在向他的觀衆宣稱:聽聽我的懺悔,讓他們爲我的種種墮落而嘆息,讓他們爲我的種種惡行而羞愧。看看有誰敢在上帝面前說:‘我比這個人好’。多麼驕傲高貴奔放的盧梭!

盧梭出生於日內瓦,父親是伊薩克。盧梭,著名的鐘表匠。母親是女公民蘇薩娜。貝納爾。“他們海誓山盟,上天同意了他們的誓約”,他父母之間的愛情在今天也可以拍成一部唯美愛情片,相信比所謂的韓劇要吸引更多的少男少女的眼淚。他的母親在生下盧梭後去世了。“我的出生使母親付出了生命,我的出生也是我無數不幸之中的第一個不幸。”直到他父親死在第二個妻子的懷抱裏,“但是嘴裏卻始終喊着前妻的名字,心理留着前妻的影像。”令人感到有趣的是,盧梭的舅舅愛上了他的一個姑母。結果,“愛情成全了一切,同一天辦了兩樁喜事。”在今天看來,也好生令人羨慕。

盧梭天生體質虛弱,但他有一個聰明和善而且愛讀書的姑姑和老乳母雅克琳娜,都對他照顧備至。“我先有感覺後又思考,這本是人類共同的命運。”少年的盧梭在父親的陪伴下讀了大量的書籍。“我對這些書有一種罕有的熱情”在那時,他就已經感覺到公民的力量了,“加上我自己生來就是共和國的公民,我父親又是個最熱愛祖國的人,我便以他爲榜樣而熱愛祖國來”。

盧梭懺悔錄讀書筆記2

時至今日,盧梭的《懺悔錄》還是驚世駭俗的。試問:當各種誣陷、侮辱如雨點般落在身上時,有幾個人敢於在自己撰寫的傳記中坦然地承認自己有偷竊的習慣:“直到現在,我有時還偷一點我所心愛的小玩藝兒。”當自己已經成爲名噪全國的學者時,有幾個人敢於披露自己曾經撒過謊、誣陷過善良的女僕?有幾個男人樂於把那種最難堪的事情——手惡習自供出來讓世人嘲罵?又有誰願意把自己私生活中——和女人之間的關係和情感關係——加以剖析?對於一個名噪整個法蘭西的思想家來說,主動地披露自己的卑鄙齷齪,帶來的後果將是何等可怕?只有兩種人——傻瓜和瘋子纔會赤身裸體地衝進道貌岸然的人羣供他們恥笑與垢罵。盧梭寫《懺悔錄》時正處在腹背受敵的艱難處境中,析學家休漠說:“他好像這樣一個人:這人不僅剝掉了衣服,而且剝掉了面板,在這種情況下被趕出去和猛烈的狂風暴雨進行搏鬥。”

在盧梭的《懺悔錄》之前還有過一部影響至廣的《懺悔錄》,它的作者是著名的教父聖·奧古斯丁,而他的坦誠遠不如盧梭的十分之一。更爲重要的是,教父的坦誠是爲了證明人是有原始罪惡的,人本身不值得愛,只有“上帝”纔是惟一的“享用”對象。

而盧梭的《懺悔錄》向人們宣佈了另一種與奧古斯丁全然對立的觀念:人的本性是美好的,人的一切自然要求,如對自由的嚮往、對異性的追求、對精美物品的愛好,都是正常的、合理的。正是社會環境的惡濁“使我染上了自己痛恨的一些惡習,諸如撒謊、怠惰、偷竊,等等”。當我們面對這顆揭去一切面紗的心靈時,首先看到的是孩提時代的盧梭怎樣和父親搶讀一本書,以至通宵達旦,聽到燕子呢喃時才難爲情地睡去。這種對於知識的渴求不正是人之所以爲人的美好之處嗎?當他出於維護面子而不肯承認自己偷了絲帶反而誣陷是女僕瑪麗永後,他竟被自己的罪過折磨了長達40年之久,直至把它披露於世才獲得些許良心上的安慰。這種對於過失的懺悔精神不正是人類追求善良的純真之情嗎?他也曾被慾望所俘虜,但一種崇高的道德追求使他更重視感情的純潔、深摯和持久在他的愛情生活中,特別是同華倫夫人之間那種看似奇特的關係中有着一種近乎無邪、純潔透明、豐富而熱烈的感情。這種對女性的尊重、保護、溫柔和體貼,猶如一股新鮮的春風,在18世紀充滿不好習氣的上流社會中是非常罕見的。這位直到老年當他用顫巍巍的嗓音哼起歌曲還會感動得流淚的詩人始終保持着對整個人類的博大深沉之愛。《懺悔錄》是一個普通人內心世界的全景式展現,在這塊心靈的明鏡上濺有種種社會的污斑,也顯不出明鏡自身的純潔。

這種袒露自己的勇氣,來源於對人的自尊。他堅信人的本性是善的,每一個個體都不應是甸甸於上帝祭壇下的奴隸,而是一個保有自身價值的崇高生靈,人應該崇拜的不是某種傳統觀念和道德法則,而是他自身。盧梭在人類文化史上第一個把個人的尊嚴和價值提到如此高度,宣告了一種新的人生觀念、文學觀念的誕生。這種與聖·奧古斯丁完全對立的新觀念,可以用德國K·P·Morite(1757—1793的話來概括:“人應當重新認識到他是爲自身而存在,他應當體會到對於所有能思維的人來說,整體是爲每個個人而存在,就如同每個個人是爲整體而存在一樣。永遠不應當把個體的人僅僅當做一個有用的生物,而應當把他看做一個自身具有特殊價值的崇高的生靈。人的精神就是一個自足白在的整體。”

衆所周知,盧梭寫作《懺悔錄》的外部動因是回答來自教會、官方和啓蒙學者(伏爾泰、狄德羅)對他的侮辱和攻擊。用這種使人驚駭的方式爲自己辯護,使盧梭的人格不僅沒有受到貶損反而成爲一個超乎伏爾泰等人之上的偉大人格典範。產生這種始料不及的後果僅僅是由於驚人的坦誠嗎?不!這部書的震撼心靈的力量在於人們閱讀它的時候會驚喜地發現:人最值得珍貴的東西就是他們自己。

盧梭懺悔錄讀書筆記3

今天當我讀到盧梭的這句話,仍然激動不已。他說:當時我是什麼樣的人,我就寫成什麼樣的人:當時我是卑鄙齷齪的,就寫我的卑鄙齷齪;當時我是善良忠厚、道德高尚的,就寫我的善良忠厚和道德高尚。萬能的上帝啊!我的內心完全暴露出來了,和你親自看到的完全一樣,請你把那無數的衆生叫到我跟前來!讓他們聽聽我的懺悔,讓他們爲我的種種墮落而嘆息,讓他們爲我的種種惡行而羞愧。然後,讓他們每一個人在您的寶座前面,同樣真誠地披露自己的心靈,看看有誰敢於對您說:“我比這個人好!”

這一段話像極了耶穌對惡意用話語毀掉一個妓女的法力賽人說的話一樣:你們當中誰若沒犯過罪,就可以打她。結果,衆人一個個丟下石頭,低首離去。

在《懺悔錄》中,奧古斯丁描述了自己真實的生平。尤其是書中對耶和華的信仰,是那麼的執着。對於我這種無神論者而言,真的十分佩服,不知他們是怎麼從無信仰到執着信仰的。在《懺悔錄》中提到“天主是主宰自然的,破會了自然的規律,就破壞了我們和自然之間應有的關係。”這裏提及到要遵循自然的規律,不能破壞自然的意志,要尊重自然。其實這也暗示我們,孩子出生到社會上,就是大自然孕育的產物,作爲成年人,我們要尊重他,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強迫他改變他自身帶出來的本性。這對於幼師的我,真的有很大的提示,在幼兒園,總是擔心幼兒不聽話,調皮,導致安全出現問題,於是作爲老師的我們總是不允許他們做這個,不允許他們玩那個,其實他們只所以調皮,那是因爲他們好奇心的本性而導致的,我們一致的壓迫會不會改變孩子們原本的天性呢?而且他很注重在書中,他沒有隱瞞也沒有誇耀,沒有焦躁也沒有自卑。我們常說世上沒有後悔藥,我們也常常受人告誡和告誡人:後果自負。也許自己的人生路途是一錯再錯過來的。

盧梭懺悔錄讀書筆記4

“既然我所見的人都是善良的榜樣,而我周圍的人又都是最好的人物,我怎能變壞了呢?”

音樂的癖好是源於他的姑姑。在音樂中他尋找到了入世後的最初的感情。“這樣,我就開始養成或表現出一種高傲而又溫柔的心靈,一種優柔怯懦卻又不受約束的性格,這種性格永遠搖擺於軟弱與勇敢,猶豫與堅定之間,最後是我自身充滿了矛盾,最後是節制與享受、歡樂與謹慎哪一種都沒有得到。”靠,怎麼發現我正陷入這種矛盾之中,幸運的是,我不是他這樣的偉人,偶爾自擾之,沒人會難爲你。

盧梭啊,他的父親和一個上尉發生了矛盾。他父親正直而堅強的性格使他在那個社會只有離開日內瓦。隨後,盧梭開始了他在舅舅家的.寄宿生活。兩年的鄉村生活,“把我的羅馬人的嚴峻性格減弱了一些,恢復了童年的稚氣”,我現在還是很幼稚啊,想來,不得不承認這個事實。但是又不得不承認,在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的再教育後,我的確進步了,感覺這個世界越來越唯物了。

“這種淳樸的農村生活給我帶來了不可估量的好處,我的心裏豁然開朗,懂得了友誼。”他和他的表兄相處的很親密,而且他們之間的友誼可以作爲一個典範。在盧梭開來,他對他表兄的感情超過了對他哥哥的感情(是的,盧梭還有一個哥哥)。到這裏,盧梭除了身體上瘦弱一些以外,其他的都還算完美。有一對恩愛的父母並且是愛情的典範,還獲得了真摯的親情和友誼。

盧梭懺悔錄讀書筆記5

世上有各種各樣的《懺悔錄》,或者書名雖然不叫《懺悔錄》,實際上也是《懺悔錄》的東西。比如盧梭的《懺悔錄》、托爾斯泰的《懺悔錄》。《懺悔錄》(Confession)confession這個詞,它在基督教的歷史上經常指的是,人既然都是罪人,都是有各種各樣的罪過的,他就需要爲自己的罪過來贖罪,來懺悔,以各種各樣的方式來洗清自己的罪過。它也可以轉化爲另外一層意思,透過確認、透過懺悔自己所犯下的罪孽,轉而頌揚上帝,轉而頌揚神。

盧梭的《懺悔錄》一開始就在談自己幹了哪些壞事,自己如何偷偷摸摸,自己如何嫁禍於人,自己如何撒謊,但是他最後說來說去,好像想說的就是,就憑我敢把我乾的髒事說出來,我比你們所有人都乾淨得多,何況我身上所有的壞的因素都是萬惡的社會染成的,完全怨不得我自己。這好像是盧梭的意思。

托爾斯泰的《懺悔錄》的意思好像有點不太一樣,他好像因爲自己出身貴族,因爲自己生而具有文化和財富的最優越的環境,因而對俄羅斯的大地上苦難的社會底層、對於農奴階層好像自己就抱有極大的愧疚,好像自己完全不能夠擺脫種種沉重的痛苦和恥辱的感覺等等。

奧古斯丁《懺悔錄》裏面回憶自己如何被自己的各種各樣的慾望所支配,自己幹盡了很多很多的壞事,雖然有些壞事在我們今天看起來也不是特別特別的糟糕。比如他在回憶裏說,小時候和別的小夥伴老要去偷別人家的梨,並不是別人家的梨比自己家的梨長得更大、更漂亮,也不是別人家的梨比自己家的梨滋味更甜,但是,自己卻對吃自己家的梨完全沒有興趣,只想去把別人家的梨弄來吃。這好像是非常純粹的爲了幹壞事而幹壞事,所以他想起來好像覺得這樣的事非常能夠證明自己早年的非常危險的傾向。

奧古斯丁時間學說之一:世界和時間共存世界是和時間共存的。上帝創造了世界,世界才具有時間,沒有創造世界之前,無所謂時間,上帝是在時間之外的。

奧古斯丁時間學說之二:永恆的現在對於他來說,一切都是永恆的現在。

奧古斯丁時間學說之三:過去現在未來那就是人的主觀感覺可以分成記憶、注意和期待。他最終還是認爲,時間的延展、時間的伸展最終還是思想的一種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