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書筆記

馬原讀書筆記範文

導語:縱觀近年來的馬原理分析題一般會運用到相關原理來進行題目的解答,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馬原讀書筆記範文,歡迎大家閱讀與借鑑!

馬原讀書筆記範文

馬原讀書筆記範文(1)

馬原重點在於馬哲,馬哲重點在於辯證法。以下劉老師將透過馬原暑期學習系列文章對馬哲辯證法相關考點進行解答。辯證法有兩大特徵——普遍聯繫和永恆發展。

唯物辯證法是關於世界普遍聯繫和永恆發展的科學,聯繫的觀點和發展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觀點和總特徵。

聯繫是指事物內部各要素之間和事物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的關係。辯證聯繫是以事物之間的區別爲前提的,相互區別的事物又透過聯繫而相互過渡。辯證法要求在區別中看到聯繫,在聯繫中看到區別。

本考點需要掌握聯繫是以區別爲前提的,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聯繫和區別的關係可以理解爲對立統一關係。

首先,聯繫具有客觀性。事物的聯繫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觀臆想的。世界上沒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種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聯繫着而存在的,這是一切事物的客觀本性。堅持聯繫的客觀性,要求我們從事物固有聯繫中去把握事物,切忌主觀隨意性。用主觀臆想的聯繫代替事物本身的真實的聯繫是典型的唯心主義。離開事物的真實聯繫,抓住事物的表面相似之處,主觀任意地亂聯繫,是詭辯論的一個重要特徵。堅持聯繫的客觀性,就是在聯繫的觀點上堅持了唯物論。

本考點需要掌握聯繫的客觀性以及兩種錯誤觀點。事物的聯繫不依賴於熱鬧的意識而存在,不以人的意志而轉移。迷信星座、數字吉凶等都屬於犯了聯繫主觀性的錯誤。

其次,聯繫具有普遍性。事物聯繫的普遍性有三層含義:其一,任何事物內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聯繫的,即任何事物都具有內在的結構性。其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處於一定的`相互聯繫之中。其三,整個世界是相互聯繫的統一整體,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聯繫中的一個成分或環節,並透過它表現出聯繫的普遍性。世界的普遍聯繫是透過“中介”來實現的。所謂中介就是事物相互聯繫的媒介、環節或橋樑。世界的普遍聯繫是世界物質統一性的內在體現。實踐和科學的發展證明,不論是物理領域、化學領域、生物領域,還是社會領域和人的思維領域,以及各個領域之間,聯繫是普遍存在的。

本考點需要掌握聯繫的普遍性是透過“中介”實現的。但是不能把“中介”作爲聯繫的基礎。世界的普遍聯繫是指任何一個事物都必須和其它事物有聯繫,沒有絕對孤立的事物。世界的普遍聯繫不等於說世界上任何兩個事物之間有直接聯繫。比如劉老師和考生之間有聯繫,但並不是直接聯繫。

再次,聯繫具有多樣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樣的,因而事物的聯繫也是多樣的。事物聯繫的主要方式有:內部聯繫和外部聯繫、直接聯繫和間接聯繫、必然聯繫和偶然聯繫、本質聯繫和非本質聯繫等。不同的聯繫構成事物內部和事物之間的存在狀態和發展趨勢。

本考點了解即可,不會多加考查。

聯繫的普遍性造成了事物普遍地以系統的形態存在着。所謂系統就是由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組成的具有穩定結構和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系統具有整體性、結構性、層次性和開放性。

本考點需要掌握系統的含義和特徵。並不是所有的整體都是系統,只有具有穩定結構和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才能被稱爲系統,要做好區分。

馬克思主義關於事物普遍聯繫的原理,要求人們要善於分析事物的具體聯繫,確立整體性、開放性的觀念,從動態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聯繫。當代中國正在以科學發展觀爲指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就要求我們正確認識和處理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的相互關係,正確認識和處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重大關係,堅持統籌兼顧,促進經濟社會的協調和持續發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當今世界是開放的世界,在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下,各個國家、各個民族之間的相互聯繫日趨緊密,這就要求我們樹立世界眼光,順應世界潮流,把握世界發展進程中諸方面的相互聯繫,抓住機遇,努力發展自己。

聯繫的相關考點在歷年考研政治考試中,多以選擇題的形式進行考查。劉老師加以考生多關注聯繫的客觀性和普遍性考點,把握好各個考點之間的有機聯繫。

馬原讀書筆記範文(2)

幾年前,在一本格非的隨筆集裏知道有馬原這麼一個人,他們都屬於“先鋒派”的代表之一,可是我對任何的“派”全沒有興趣,首先,因爲他們的文化涵養及個人修養遠不能與周作人那一代人比;其次,我沒有精力消化如此多的書,只能以精髓爲挑選的標準。所以,一直也沒有翻過馬原的任何文章。

這次之所以談起馬原,卻是因爲最近看到他的一次接受電臺的採訪。馬原不再寫小說了,他講,文學的意義在於能夠得到社會認可,然而如今的人們因爲生活的壓力,並且業餘生活的越來越豐富,對文學便逐漸冷淡了,曾經在中國文壇頗有影響力的餘華、蘇童等等已很少在人羣中被提起,所以,馬原也有了退出文壇的意思。

如果用實用主義的價值觀來分析,馬原的想法似乎沒有錯,現如今,確實人們已經慣於以此來判定一個人存在的意義,以及一件事的對錯。然而,我覺得這種價值觀未免太狹隘了,尤其是將其作用於對文學的裁定上,其實是很不妥當的。首先,文學不同於一般的事物,它發端於精神層面,亦主要作用於精神層面,它不會帶來豐厚的物質利益,甚至於有時與物質利益兩不相干,所以絕不能以物質的積累來換算它的價值,文學雖然有必要透過像普通商品一樣的推銷手段流通向社會,然而,文學真正的價值,在於它不屬於商品的那一面,就譬如說,郭敬明身價千萬,卻絕不等於同他創造出來的文學價值。文學的特質,對於一個有志於文學創作的人來說,這是首先應該明白的。

其次,文學的作用不具有時效性,即它不象別的物質當即就發生結果,因爲各個人的悟性有差別,反響參差不齊,不可能形成一種壯闊的聲勢,同時,每個人在同一時間接受着來自各方面的訊息,受着各方面的訊息的影響,也使得初期的效果遠不如自己的估計,所以,在我看來,文學的社會價值需要難以預計的時間的積累而成,另外,也需要無限制的期待讀者思維的成熟,然而,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的本身的價值卻是自存在以來永恆的蘊藏在裏面的,它並不會因爲外界的冷落或者不公允的評價而減損,所以,作者要自信,要寬容,及理智。譬如說,卡夫卡生前並不象後來那麼受文學界關注,然而,他的作品本身的價值並不會因爲他突然的聲名雀起而與之前有所差別吧。

所以,只要是一部優秀的作品,就一定有懂得欣賞它的人羣,哪怕這個人羣目前只有兩三個人,那也是很榮光和有意義的。記得在龍應臺的一本書裏提到德國的某報社,它從來不因爲世事的變幻和人們價值觀的複雜多變而修改自己辦報的宗旨,於是,多年來,它一直保持着穩定的讀者羣。如果,他能始終堅定自己的信念,那麼他會變成一個強大的軸心,如果他總是左顧右盼,便必然使自己陷於被動而終於被淘汰。

標籤:範文 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