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書筆記

駱駝祥子讀書筆記500字(精選12篇)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書筆記了。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讀書筆記頭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駱駝祥子讀書筆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駱駝祥子讀書筆記500字(精選12篇)

駱駝祥子讀書筆記 篇1

最近,我讀了老舍的名著——《駱駝祥子》,從而令我感觸良多。

小說透過一箇舊人力車伕的辛酸故事,描繪了舊社會如何把一個正直、好強、善良、自食其力的洋車伕從肉體到靈魂加以毀滅的過程。祥子老實、健壯、純樸,對生活有駱駝般的積極和堅韌精神,他的唯一願望就是買一輛自己的車來拉,做一個獨立的勞動者。後來,經過3年的省吃儉用,他用自己的血汗錢換來了一輛車,但沒過多久,卻被大兵搶走。第二次他又攢夠了錢,卻又被那可惡的孫偵探給怍了去。第三次,他娶了虎妞,還用虎妞的錢買了車子,本來日子過得已經很不錯了,可是虎妞卻難產死了,祥子傷心欲絕,沒法了,只好把車子賣了來安葬虎妞。他的這一願望在經過多次挫折後,終於完全破滅。他所喜愛的小福子自殺,熄滅了他心中最後一朵希望的火花,它喪失了對於生活的任何乞求和信心,從上進好強而淪爲自甘墮落。他成了一個麻木、潦倒、狡猾、好佔便宜、吃喝嫖賭的行屍走肉。

這本書讓我認識到舊社會是多麼的黑暗,多麼令人畏懼,竟然有把人變成鬼的罪行。祥子僅僅是北京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力車伕,在社會上是不顯眼的,但命運還是不能放過他,折磨好強的他,毀了他的夢想,後來淪爲自甘墮落的人。悲劇總是令人毛骨悚然,膽戰心驚。

人們常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祥子胸懷大志,勤勞節儉,爲什麼最終還是走投無路?爲什麼非把他逼上梁山不可?難道那是個不讓好人有活路的社會嗎?

其實祥子只是當時社會的一個典型,他的下場就是當時社會所有無權無勢的人們的下場。從中可以瞭解到,在當時混亂的社會裏,人們是過着怎樣的生活。

我們現在的社會就是美好的,幸福的。沒有自私,不幸和殘酷了嗎?回答是肯定的。現在社會,有許多人進步了,也有許多人退步了,這個退步是指人們的心靈變得敗壞了,醜惡了,他們去賭、嫖、搶劫……無惡不作。然而社會總是要進步的,我們只能用強制手段去制裁這些人。

駱駝祥子讀書筆記 篇2

祥子是一個車伕,但他卻並不平凡。“我只想擁有自己的一輛車,然後娶個清清白白的妻子,成個家。”要求不但不高,而且現實。我想這並不只是一個鄉下人的想法,對於每一個內心純潔,清白的人來說,這都是一個非常美好的願望。

祥子十八歲進城,三年奮鬥,終於實現了他那小小的願望的第一步——擁有一輛自己的車。可是之後的種種艱難險阻,一次次挫折打擊,一個個陰謀,一回回欺騙,讓祥子也開始懷疑自己一直堅持追求的道路是否真的可以行通。佈滿荊棘的生活消磨着祥子的意志。最終祥子沒有像勝利者一樣擡起頭,黑暗已將他的身軀包圍。他屈服了,他開始自暴自棄,日漸墮落。他體內流動着的,彷彿已不是鮮血,如同行屍走肉,心已凍結。因爲只有純潔的人才有熱血,才需要熱血。這正如同一棵倒地腐朽的大樹上盛開的蘑菇花,雖然五顏六色,豔麗異常,但終究是短暫的。祥子的一生正是最好的明證!

這雖不是人們希望看到的結局,但卻是深刻的,值得深思的。祥子所生活的那個個人主義社會,會讓人們因貪念而互相殘殺。在這兒,沒有人能判定誰是對的,誰是錯的。因爲“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是一個個陰謀,欺騙,挫折扼住了祥子的脖子,讓這個原本純真善良的人,變成了窮途末路的鬼。而這悲劇的產生,只因爲這個罪惡的社會嗎?其實祥子也在不知不覺中絆了自己一腳,“有了車便有了一切”“不想別人”也“不管別人”。一個個目光短淺的人,正因爲這自私而埋下禍根。不錯,祥子的故事,是事實,是縮影。

體面地,要強的,好夢想的,利己的,個人的,健壯的祥子,不知陪着人家送了多少回殯;不知何時會埋起自己來。埋起這墮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會病胎裏的產兒,個人主義的末路。

駱駝祥子讀書筆記 篇3

從這一章開始,我所見到的祥子就不只是那個積極樂觀、奮進向上、謙虛正義的祥子了,這一章的祥子,開始顯露出“沉沉“墮落”的苗頭。

一、看人自在,感到羨慕

有一個細節,祥子見別人吃煙喝酒跑土窯子時,幾乎感到一點羨慕,此言一出,祥子的腳步就走向了墮落的終點,祥子的思想就染上了第一個污點,要知道,他原來可是從來不吃煙不喝酒的!可,現如今,祥子竟認爲“煙,酒,現在彷彿對他有種特別的誘力”。生命所迫,他終於向懸崖伸出了一隻腳,所幸,他還忍住不喝,這一點還是值得欣慰的。

二、學搶生意,不願改正

原本,祥子從來不搶人家的生意,尤其是那些老弱殘兵的車份兒;可如今,他什麼車份兒都搶,“不管別的,拉上就跑”。也難怪祥子的名譽遠不及之前了。

總而言之,如今的祥子,已經,不,再也不是當初那個單純可愛的祥子了。他冰封了自己的思想,“明白”在這個世道,要強沒有一點用處。我們只能靜靜地,望着祥子,望着體面的,要強的,好夢想的,健壯的,偉大的,祥子,一步步地,麻木地,邁向無底深淵……

駱駝祥子讀書筆記 篇4

祥子逃回城後,因爲失了車,一想到自己被搶去的車,就覺得心發堵,他的心,也因此“動搖”。

先來說說祥子“動搖”的原因。

第一,祥子新買的十分寶貴的一輛洋車,被那些兵痞搶走了,使祥子一想到就來氣,因此也爲祥子“動搖”奠定了基礎。

第二,祥子覺得自己每天任勞任怨、夜以繼日地拉車賺錢買的新車就這樣沒了,覺得之前都白乾了,越想越來氣,所以產生了惱火,也因此開始“動搖”。

再來說說祥子“動搖”的表現吧。

祥子覺得在這個世界上要強毫無用處,這個世界不會因爲自己要強而變得公道,他覺得這不公平。

祥子自從逃回來後,就覺得過去的事像個噩夢,讓祥子不敢再把希望寄託給未來,不敢再去瞎想未來。

祥子看見那些人喝酒吃煙跑土窯子,祥子感到一點羨慕,他想何不樂樂眼前,如果不跑土窯子,也該喝兩盅酒,自在自在。

他現在覺得煙和酒對他十分有誘力,他覺得這足以安慰他,使他依然能往前苦奔,而同時也能忘記過去的苦痛。

但這些只是他的幻想,他並不能拋下一切去借酒消愁,從種種事件,我又覺得祥子是那麼可憐,雖然他可憐,可他依舊向着他的目標奮勇向前。

挫折可以將你動搖,但不妨礙你繼續向前。

駱駝祥子讀書筆記 篇5

祥子忍無再忍,一氣之下離開楊宅,回到車廠,心中鬱悶。虎妞熱心招待,勸他喝酒,一橫心,連喝幾盅。這下可好,酒啊,誤人誤事誤心,受了惑。但祥子這麼老實一鄉下賣力氣人,怎麼會受惑呢?

第一點:虎妞的錯。她費盡心思誘惑祥子,祥子老實,哪注意這些。於是,她“藏”情隱蔽,又用激將法激祥子。從中,我們足以在字裏行間讀到一個粗中有細的虎妞,她哪兒“虎”,分明同她爹一般,人性複雜!

第二點:祥子自身的錯。祥子不受激,喝多了酒,受了惑。那麼假若他能分析一下虎妞的外形改變巨大是爲了何,又爲何全心全意招待他,對他與衆不同呢?那麼這事必然不會發生。所以,這也是祥子太過天真淳樸,完全無法理解這個社會的人與人之間的精明算計勾心鬥角的結果。

第三點:周身環境,以及社會的錯。假若當時的人不受社會壓迫,是自由的,和平的,和諧的,那麼他們也不會過多染上陋習,有太多的算計,太深的'城府,那麼我想楊宅也不會害祥子如此生氣,借酒消愁,毫無警惕地上了當。

所以,祥子受惑原因多樣,歸根結底源於社會的迫害。可憐,可悲,又可嘆,在這處處不公、黑暗的社會下,如何阻止祥子的錯,給他一個容身之地呢?

駱駝祥子讀書筆記 篇6

《駱駝祥子》實在是道盡了窮人的無奈,窮人的辛酸,窮人的末路。或許我們會說爲什麼要放棄希望呢?會什麼不繼續奮鬥呢?但我想有時對生來困苦的人們這實在是不容易,他們活着就是爲了要拼命換一口飯吃,溫飽就是他們的理想,成家立業甚至遙不可及—因爲一個拉車的沒有辦法再養活一家子,婚姻的美好對一個窮拉車的身子卻是一種殘害!老舍極深刻地刻畫了這些畫面,其中有一段說祥子在酒館看到一老一小,老的哆嗦着,一進客棧不久就暈了,他已經在無數凜冽的冬夜裏拉着輛破車、爲了幾個子兒捱餓受寒,天氣太冷、因爲不得不拉車,所賺的幾個子兒都買了酒喝好取暖,老爺爺從年輕拉車到老,不知哪一天會突然一倒死在路上!但是爲了養着沒爹沒孃的小孫子,還是得拼了老命!客棧裏同是拉車的人們都動了慈心,出錢出力幫助他們,老小兩個猛啃着祥子送的包子?走時,小孫子還抱怨爺爺沒能多拉回車—他們沒有煤炭好取火了。

祥子最後沒法再騙後,成了個送殯的,但就連送殯他也不肯吃虧,他跟老人、小孩、甚至婦女都要去爭,他只爲自己,是個徹底的「個人主義者」,但,他也爲自己完成了死亡。

駱駝祥子讀書筆記 篇7

《駱駝祥子》我想大家都十分熟悉了,講述的是一個普通的人力車伕的故事。這個車伕叫祥子,之所以書名在“祥子”前加了個“駱駝”兩字,是因爲是駱駝救了他的命,使他拉上了人力車,所以因此得名。

在創作《駱駝祥子》之前,老舍一直以教書爲生,寫作爲副業。《駱駝祥子》是他做職業作家後打響的第一炮!所以,《駱駝祥子》這本書是寫得非常成功的!特別的是,老舍在這部作品中拋棄了以往那種幽默諷刺,嘻笑怒罵的風格,“拋開幽默正正經經地去寫”,並且平易的文字又因從容地運用了北京口語而增加了親切,新鮮,恰當,活潑的味道。

可是,《駱駝祥子》卻是一個徹徹底底的悲劇!

因爲,故事的主人公祥子,由原來的一個勤勞,樸實,忠厚,善良的人,變成了一個懶惰狡猾,極端自私的社會敗類!但是,這也不能完全的怪祥子,祥子當時所在的社會極其黑暗,當時中國的社會背景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老實成了無用的別名”,註定了像祥子那樣社會下層人民的悲苦命運!

駱駝祥子讀書筆記 篇8

《駱駝祥子》講述的是舊中國北平城裏一個人力車伕祥子的悲劇故事。祥子來自鄉間,日益凋敝衰敗的農村使他無法生存下去,他來到城市,渴望以自己的誠實勞動,創立新的生活。他試過各種工作,最後選中拉洋車。這一職業選擇表明祥子儘管離開了土地,但其思維方式仍然是農民的。他習慣於個體勞動,同時又渴望有一輛像土地那樣靠得住的車。

買車,做個獨立的勞動者,“這是他的志願,希望,甚至是宗教。”城市似乎給了祥子實現志願的機遇,經過三年奮鬥,他買上了車,但不到半年,竟被人搶去;但祥子仍然不肯放棄擁有自己的一輛車的夢想,儘管他對自己的追求不無懷疑,幾度動搖,但仍然不斷振作起來,再度奮鬥。

應該說,祥子以堅韌的性格和執拗的態度與生活展開搏鬥,構成了小說的主要情節內容。而搏鬥的結局,是以祥子的失敗告終的,他終於未能做成擁有自己一輛車的夢。這部小說的現實主義深刻性在於,它不僅描寫了嚴酷的生活環境對祥子的物質剝奪,而且還刻畫了樣子在生活理想被毀壞後的精神墮落。“他沒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去了。”一個勤勞善良的農村青年,就這樣被改塑爲一個行屍走肉般的無業遊民。

駱駝祥子讀書筆記 篇9

到了秋天,夏家的姨太太買來了四盆花,被不太看重的花草的楊媽打碎了一盆。姨太太罵了她一頓,楊媽便還了口,罵得很難聽,最後被解僱走了。因爲沒有了僕人,那位姨太太便親自洗衣服做飯、收拾屋子,因爲不會做飯,還讓祥子叫她。祥子本認爲她也會解僱自己,但是沒想到她對自己更好了。

一天,那位姨太太又領來了一位試工,但是沒幾天就把她給趕跑了,嫌她不乾淨。祥子每當跟她在一起的時候就能想起虎妞,他已經不再討厭女人了,他已經和別的車伕一樣,別人認爲對的他也和別人的意見相同,他再也不想這買車的事,因爲他覺得租車也挺好的,不想拉的時候就不用拉車了。

祥子回了廠裏,他告訴工友他撒不出尿來了,而工友們也幫助他到處尋醫問藥。他花了十幾塊錢也沒有把病治好。他忘記了小福子,開始過着和普通車伕一樣的日子。

到了冬天,晚上他到鼓樓前搶了一個座。他正拉着的人問他是不是祥子。原來那個人正是劉四爺。他問祥子虎妞在哪裏,在得知虎妞已經死了之後又問她埋在哪裏。祥子沒有告訴他。祥子非常高興的出了一口氣……

駱駝祥子讀書筆記 篇10

《駱駝祥子》是生活在北京的老舍所著,他原名舒慶春,爲滿族人!

內容:本書的內容主要是箱子在買車及丟車的三起三落,他,祥子,是在當時平庫生活在地下層的勞動者的代表!

感想:祥子最後變得懶惰麻木潦倒的行屍走肉,爲此,我滲死了很多!

如此一個堅強且老實能幹的勞動者,怎能淪落爲如此如此下場!因此,我想過,如果曹先生能及時回城,虎妞不死,小福子不自殺,那麼祥子是否還是那個憨厚勤勞善良的人呢?最後我的答案是:不是!

因爲祥子之所以淪落如此,最重要的原因是社會的黑暗面,生活如此黑暗無人性,哪怕祥子再怎麼堅強,他仍舊是不行的,仍舊是無法拜託貧苦的命運,因此,沒了是我們現實生活的中社會可以不要像祥子生活的那個社會意義,我認爲,社會上的每個人都應該富有同情心,對於求助者,我們要出於愛心,與他人的交往中,務必要真誠善良,每個人都會爲社會做出一份力量,讓這個社會變得更好!那麼就不會再次出現像祥子那樣堅強的人呢淪落爲行屍走肉了!

駱駝祥子讀書筆記 篇11

學校的這幾個星期,我讀了老舍的一本代表作——《駱駝祥子》。

這本書裏有許多人物。有那年輕力壯、善良純樸的祥子;有那待人潑辣的虎妞;有那爲人苛刻、性格剛強的劉四爺;有那待人寬和的曹先生;有那心地善良、爲人要強的高媽;有那性格要強、身強力壯的老馬;有那善良、可悲的小福子,有那自暴自棄的二強子……

這本書裏講述了一個年輕力壯、腿腳伶俐的車伕,他的名字叫祥子。他是一個“車迷”,他有一個夢想,要買一輛自我的車。他不斷地節儉錢,最終他買了一輛屬於自我的車。可是沒用幾天就被軍官給搶走了。祥子不甘心,過了幾年,他攢足了錢,可是又被人洗劫一空了,祥子最終自暴自棄,他徹底墮落爲這個城市的一個垃圾。

如果人沒有了勇氣和堅持,就沒有了成功;如果果樹沒有土壤和水分,就沒有了果實;如果一個氣球沒了了氣,它就永遠飛不高;如果花草樹木沒有了土壤和雨水,它們就不會生長;如果地球沒有了生命和水分,就不會有此刻的我們。

我們應當學習之前的祥子,要有勇氣去應對生活。而不是學之後的祥子,成爲一個城市的無用垃圾。

駱駝祥子讀書筆記 篇12

作爲教研任務的第一本必讀書目,兩週內在地鐵上讀完。看過《老張的哲學》也瞭解過老舍的生平,生活在那樣那樣的世界裏,也將生命留在了那樣那樣的世界中。

看過由老舍作品改編的電影《駱駝祥子》《茶館》,今日纔讀了原著,了了一樁缺事。大學裏酷愛泡在圖書館翻閱中國近當代文學,數次經過《駱駝祥子》而沒有將其抽出認真翻閱。有一個不好的習慣,看過原著改編的電影之後就沒有讀原著的興趣,總以爲主要的脈絡都被電影導演剔撿出來放到了電影裏。實則不然,在看過幾部小說改編的電影與小說進行對比之後發現——小說改編成的電影,它已是導演的作品,即便是再尊重原著的導演,也會因爲兩種藝術表達方式的不同,而進行二度的創作,其結果不能一概而論,其影響也並不可同日而語。

電影和小說即便是“重名”,它也仍然是兩個媽的孩子,這裏推薦幾例,就做看到這段話的人消悶打趣:《陸犯焉識》改編的《歸來》,《妻妾成羣》改編的《大紅燈籠高高掛》,《紅高粱家族》改編的《紅高粱》……以及本部小說的同名電影,都值得大家去體會和對比,你會發現其差異其樂無窮,其共性其樂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