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西方哲學史讀後感(通用11篇)

讀後感2.49W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西方哲學史讀後感(精選11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西方哲學史讀後感(通用11篇)

西方哲學史讀後感 篇1

在海邊讀《西方哲學史》,讀到傻掉。回到成都,竟然對紅塵俗世有不堪重負之感。陳果老師在情商一課中說道,我們的一生已經非常短暫,而屬於自己的時間就更少。當我們在工作的時候,時間屬於我們和單位的共有;當我們回家,時間屬於家庭成員共有;當我們參與社交,時間屬於我們和他人的共有;即便是玩遊戲,也是被遊戲佔有了時間。捫心自問,人生屬於自己的時間究竟有多少?南澳島之行,嘗試獨有的時間。

清晨獨自在沙灘上慢跑,赤腳獨自在沙灘上躑躅。夜晚獨坐在沙灘上,就像一個孤兒,對話拍岸的浪濤:“我說的你懂嗎?你說的我都懂。”而後,將上衣的風帽拉緊,“矗立”在凜冽的海風中大聲的背誦:“他們身在衆人之間又永遠是孑然自處”。一直到,有好心人前來提醒:“千萬不能下海啊!”

斯賓諾莎說:“凡追悔某個行爲者,雙重的悲慘和軟弱。”我不能放下的過去太多,但至少可以不再追悔。

羅素說:“存在就是能夠和最多數相容的有。”我不能放下的未來太多,我需要存在,於是必須和現實最多的相容。

至於現在:“假若拯救之事近在手邊,不費許多勞力就可以得到,如何幾乎被所有人等閒忽略?不過一切高貴的事都是既稀有也同樣是艱難的”。

“不是因爲我們剋制情慾,所以我們享有福祉,倒因爲我們享有福祉,所以我們剋制情慾。”——摘自《西方哲學史》

當我們開始信仰的時候,應該已經完成了懷疑,獲得了答案,並且,具備了勸降那條蛇的能力。——筆者

西方哲學史讀後感 篇2

記得小時候看西方哲學史就對伊壁鳩魯情有獨鍾,走近有點時間就重讀更加喜歡。雖然他對自然界現象的解釋和猜測錯誤百出,但是有些人生哲理的智慧之光竟能穿透兩千年的時光,照亮今人的心靈,真是夠強大,夠深邃。

試舉幾例:

——在所有的慾望中,有的是自然的和必要的,有的是自然的但不是必要的,有的既不是自然的也不是必要的,而是由於虛幻的意見產生的。

所謂“自然的和必要的”指的是不得滿足就會痛苦的慾望,比如飢餓、渴、冷。要滿足這些慾望只需些微的努力。

所謂“自然的但不是必要的”指的是能帶來快樂,但是沒有也不會痛苦的,比如奢侈的宴飲。他似乎把性交放在了這個檔次。

所謂“既不是自然的也不是必要的”指的是對名利權力的過度追求,比如“戴上王冠,被豎立雕像”。

——能帶來寧靜的最佳辦法就是簡單的生活方式;它不要人忙忙碌碌,它不要求我們從事令人不快的工作,它不會硬要我們做那些力所不及的事情。

很多人不甘心過簡單的生活,因爲它掙錢太少,或者滿足不了自己的虛榮心。其實對人身心最有益的是去做一份從從容容的工作,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一份自己能夠勝任愉快的工作。

——我們做的一切事情都是爲了這個目的:免除身體的痛苦和靈魂的煩惱。

將生活的目標確定爲身體的無痛苦和靈魂的無煩惱,這就是伊壁鳩魯所主張的。聽上去簡單,做起來並不容易。生活中,各種誘惑太多了。我們不知不覺就會去追求那些不自然也不必要的目標,名呀、利呀、權呀。讓我們以伊壁鳩魯的這段話共勉:

——無論擁有多麼巨大的財產,贏得多麼廣的名聲,或是獲得那些無限制的慾望所追求的東西,都無法解決靈魂的紊亂,也無法產生真正意義上的快樂。

西方哲學史讀後感 篇3

愛因斯坦這樣談論哲學:如果把哲學理解爲在最普遍和最廣泛的形式中對知識的追求,那麼,哲學顯然就可以被認爲是全部科學之母。可見哲學一門有廣泛學科基礎的學科。高中時關於哲學瞭解得不甚明白,大學時慢慢對哲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開始慢慢了解這門學科。

《西方哲學史》從古希臘哲學介紹到世界近代哲學,其中以哲學家爲單位,詳細的闡述了西方歷史上主要的思想流派,我總結起來就是四個字“理性之力”,無論是古希臘的蘇格拉底還是近代的啓蒙運動,都強調人類獨立的理性的思考,這一點和我們中國的傳統思想有着很本質的區別。

西方哲學中第一個值得我們學習就是他們的思考方法即“邏輯上推理”,那什麼是“邏輯”呢?,西方哲學家認爲“邏輯”指的是“一個事物和另一個事物有必然的聯繫,而當出現其中一個事物時,我們就可以推斷出另一個事物,邏輯是人類創造出來的。”那西方哲學家又是如何運用“邏輯”的呢?比如誒利亞學派學者認爲“存在和思維是一回事,因爲凡是不可思議的,就是不存在,凡是不存在的,就不可思議”或恆常論者認爲“沒有什麼能夠產生於無,能夠變成無,所以變化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在他們的結論中,都不存在空洞的理論,而是都有非常嚴謹的邏輯推理。

西方哲學中第二個值得我們學習的就是他們注重對人性的反思和思考,西方哲學家都普遍相信人類有感情和理性這兩種獨特東西,柏拉圖認爲“這個世界是理念的世界,宇宙是理念的邏輯體系,一切知識都是回憶,一切學問都是一種重新覺醒”強調人的“心之力”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唯心主義”。近代哲學家就對人的本性的研究更加深入的一步,霍布斯認爲“人有自我保全的情感”洛克提出“人有三種激情:慾望、快樂、憂愁”,“人是以利己主義的快樂主義爲歸宿,快樂和痛苦是道德的大教師”,這些對人性的研究對後面啓蒙運動中民主和自由有着深刻的影響。

哲學使人思維,讀史使人智慧。從《西方哲學史》這本書中,學到了很多。

西方哲學史讀後感 篇4

前段時間,通讀了羅素的《西方哲學史》,此書名爲哲學,但西方所謂哲學乃爲科學之科學,統率一切之思想,因此將此書視爲歐洲文明發展簡史亦不爲過。通讀猶如囫圇吞棗,卻也得出了些心得,現依據閱讀時的隨手旁批成文,不求全面,但求脈絡清晰而以。本文相當枯燥,請選擇性閱讀。

按照歐洲歷史學派對古代社會的劃分觀點,將近代之前的歷史分爲上古、中古,兩者分界線是公元476年歐洲奴隸制社會的滅亡(西羅馬帝國的滅亡),中古與近代的分界是十四、十五世紀文藝復興的光輝照耀整個歐洲。也就是說分成這麼幾個階段:史前——公元476年是上古時期,公元476年——公元1500年左右是中古時期,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中世紀,1500年之後又劃分爲近代、現代等。

對照中國歷史年表,發現東、西兩個當時幾乎決裂的、獨立發展的文明之間竟有如此巧合。(此處所說的西方文明,指的是正統歐洲文明及其派生。)

公元420年,晉朝滅亡,至此中國文化最高速發展的時代結束。

公元十四世紀,明王朝建立,中國在經過短暫的元代統治之後,傳統學術界遭到毀滅性打擊,繼而進入中國文化史上最黑暗的時期。

上古時期,中國和歐洲的文明猶如人之青春期,均呈高速發展狀態。

中國傳統漢文化思想體系得到建立和確認,形成了以儒、道、墨、法爲主,尤其以儒家爲正統的思想體系,此種體系綿延至今,之後數千年,中國再沒建立新的完整思想體系,只是對先秦思想體系得承襲、融和、分支和發展。史學上的極端觀點認爲,秦以後中國就再也沒有思想家了,而晉以後連真正的知識分子都很難找到了。

西方社會將古希臘稱爲經典時代。那時期建立起來的哲學、科學體系被稱爲經典哲學、經典數學等。丟番圖創建了代數學,歐幾里德著有《幾何原本》,阿基米德的窮舉和趨近概念是微積分的原始思想。經典哲學以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爲代表,結束了“前蘇格拉底”時代哲學家單一以自然爲研究對象的哲學體系,從此,哲學將人本身作爲研究對象,並由此開始了倫理學、政治學、法學等重要社會學科的研究。

西方哲學史讀後感 篇5

今天讀西方哲學史,驚歎東西方哲學的相同,是偶然還是自然安排,還是演化的奇妙之處。

荷馬史詩,和中國古詩,差不多生髮於同個時代,還是中國文字的優美,境界。在這個時代大家都喜歡寫詩,爲什麼,抒發情感。

時代文明的發展,差不多是在同個起跑線,全球多個文明一起發展,競爭,當然當事人肯定不知道世界的各個地方有一樣的文明,都在尋找一樣的問題,寫一樣感人的詩,記錄當時的情景。

泰勒斯,說萬物是由水做成的,萬物所由之而生的東西,萬物消滅後復歸於它。你看水的形態,天上下雨,流入大海,結冰,蒸發,雲,遇到冷空氣下雨,人需要水,植物,動物等都需要水,說明古人觀察細微,總結經驗,得到這個水是萬物之源,中國也有上善若水之說。只是沒有追問水之終極。還有說火是萬物之源,火的形態,火的重要性,物質燃燒之後的灰燼,循環往復的過程,只是物質太單一了。

畢達哥拉斯,說萬物都是數,開創了數學,幾何,科學之根基,有一個只能顯示於理智而不能顯示於感官的永恆世界,牛人。

不受時間,空間的影響,1+1=2三角形,這種只在我們思想理性裏的數,也發展了演繹法,邏輯推理。如果沒有數,估計就沒有了後來的科學。

土氣火水

恩培多克勒,確定世界是有土氣火水這四種元素組成的,相互制約,平衡,中國也有金木水火土之說,他已經發現了空氣的存在,他發現空氣是一種獨立的實體,證明這一點是由於觀察到一個瓶子或者任何類似的器皿倒着放進水裏的時候,水就不會進入瓶子裏面去。

希臘雅典是個哲學的土壤,奴隸制和商業的發達,給這些哲學家,不用去耕種,就能過很好的生活,他們有充沛精力時間找尋神學的根本,萬物的本源,我們看到的東西到底是什麼構成的,到底有沒有來世,如果有,怎麼證明,看似很傻的問題,吃飽了沒有事情做。可是會有意外收穫。可能是我們現在說的生物學思維,自然生長。

商業的發達,也帶來了財富,包容,更多的思想,彙總,有好的問題,解決辦法,想法更條理,也更天馬行空。

西方哲學史讀後感 篇6

哲學的理解,我就只停留在平時教科書裏所說的.馬克思主義哲學論中所介紹的哲學,看了羅素的《西方哲學史》之後,我對哲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很風趣,簡直可以當一本稍微深奧一點的笑話書來看。這是促使像我這樣沒有耐心的人看這本書的主要原因。平時學習馬克思所說的哲學,或許是因爲是編製成教科書供我們學習的原因,那裏面所說的內容總是特別深奧而又枯燥無味,致使我看到甚至聽到“哲學”這兩個字我就覺得沒意思,但是羅素筆下的哲學,讓我忘卻了這種恐懼,他論述清晰,把其他哲學家原本很深奧難纏的東西講得更明白、更加深入淺出。

這本書從希臘文明開始,一直到19世紀的西方哲學家都有描述,書中每一個章節都有所闡述的哲學家的基本觀點、主要着作以及主要成就和失敗的地方,因此讀來讓人對浩如煙海的西方哲學史能夠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不得不承認作者對於西方哲學、西方哲學史的深刻的瞭解和把握。

正如在緒論中作者說的:從歷史的角度而言,社會環境塑造着哲學,而哲學又反過來影響環境。因而要理解一個時代或民族,就有必要先理解它的哲學。非常深刻的話。我們現在很多人對於現在中國的種種現象不理解,或者憤世嫉俗,或者崇洋媚外,其實對於中國的傳統文化、對於中國的哲學思想有所瞭解後對於我們現實生活中所經歷的種種情形、怪狀都會有所瞭解和欣然接納,這就是哲學受到環境的影響,反過來又影響環境的一個最切合實際的例子。

羅素的《西方哲學史》是在哲學與社會生活的相互作用和密切聯繫中講述西方哲學發展的歷史,它不是單純地講西方哲學自身的發展,也不是講純哲學概念或哲學問題的發展。羅素說過,哲學是社會政治生活的一部分,哲學家的學說不是個人孤立思考的結果。社會環境和已往各種哲學學說對一種哲學學說的產生都有很大的影響。因而,羅素在本書中,總是把每一個哲學家看作是時代的產物,又考察他們對時代的影響。

羅素認爲,哲學就是介於神學和科學之間的東西,是帶着理性的思維去思考科學所不能解答,而神學看似給出了完美答案的問題。所以“哲學”的人生觀與世界觀,在羅素看來,乃是兩種因素的產物:一種是傳統的宗教和倫理觀念,另一種是可以稱之爲“科學的”那種研究。唯有這兩者同時存在,才能構成哲學的特徵。

羅素的《西方哲學史》讓我明白了,哲學可以是一門淺顯易懂、實在的學問,而不是隻是學者口中的遙不可及的知識。這本書讓我對哲學懂得了很多。

西方哲學史讀後感 篇7

文藝復興是少數學者和藝術家的運動,宗教改革也並不能突破神學的藩籬。在哲學層面上,十五、十六世紀的西方仍然處在精神矇昧的暗夜之中,是科學的啓明星爲其拉開了黎明的大幕,從哥白尼,伽利略,牛頓……到萊布尼茨,不同領域,他們在推動了西方哲學的發展。羅素的這部《西方哲學史》帶我們重新回顧西方哲學發展的那幾百年,梳理西方哲學的發展。今天我就來淺談一下科學對西方哲學的影響。

天文與物理爲科學奠基,對中世紀哲學觀的衝擊,始於天文學的領域。哥白尼提出日心學說的可能性假設而被教會燒死,他最偉大之處,可能正在於不以權威教條和直觀感覺,而以事實依據做判斷,並且大膽提出假設的精神,這也正是科學的精神所在。新天文學的衝擊是必然的,西方涌現出了許多的天文學家,泰寇·布剌、布拉赫、開普勒、伽利略等,他們有的支援舊天文學,有的支援新天文,其中伽利略自己製作了一架望遠鏡證明了開普勒的一些推論假設。他在力學上的成就最大,提出了慣性定律。但是異端思想的泛濫當然讓天主教會倍感威脅,於是伽利略一再受到宗教審判,並被迫表示了悔改。在那個年代,科學之路可謂荊棘重生,險象重生,科學家都是冒着生命危險在做科研。終於,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遠在英國的牛頓取得了最後的成功。他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推匯出了行星理論中所有事實。

這四位科學的先驅,將十七世紀的歐洲引向了一個科學昌明的時代。科學的昌明刺激了哲學的進步,十七世紀的哲學仍然帶着神學的桎梏,同樣需要開拓者們披荊斬棘,爲我們開闢道路。弗蘭西斯·培根的名言“知識就是力量”大家耳熟能詳,他在追求理性的同時又強調信仰的勝利,對哥白尼和開普勒的學說嗤之以鼻,對正在發生的科學事件也一無所知。托馬斯·霍布斯則在政治哲學形成了自己的見解。他主張極端的王政政見,在《利維坦》和《公民論》中提出,人人生而平等,但每個人都希望自身自由,又希望能控制他人。笛卡爾、斯賓諾莎、萊布尼茨的出現,對近代哲學體系的創立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被稱爲西方近代哲學的三座豐碑。他們很好的繼承前輩的理論,併發揚光大。

與很多朋友初讀這本書的感受一樣,讓人感覺枯燥且晦澀難懂,考驗個人意志,單單從這一點上來說,完整讀完這本書的人就有很多收穫。對於哲學,我是非常感興趣的,它能讓你從不同的視角審視這個世界,看到事物的本質。這本書確實讓我受益匪淺。

西方哲學史讀後感 篇8

本週繼續閱讀羅素《西方哲學史》,並對如下的兩個問題進行思考。

首先,"一個判斷雖然不見得比另一個判斷更真,但是就其能有更好的後果這一意義來說,它卻可以比另一個判斷更好。這就暗示了實用主義。"

讀到這句話,想到了在《普通心理學》中學習第六章決策時,講到行爲決策理論時提到了西蒙的"滿意性原則"。所謂"滿意性"是指決策時,個體並不考慮所有可能的選項及其可能的結果,而是僅僅考慮幾個選項,一旦感到滿意,就會立即停止搜尋。就比如我們買電腦,電腦的品牌多種多樣,我們會綜合自身的用途、預期價位、實用性等來進行選擇,在這個範圍內挑選自己滿意的電腦並作出決策。

前兩天聽老師的錄音講到"失位",即你不在你該呆的那個位置上。那怎麼就不失位?靈活。其實"滿意性原則"就是一種靈活,不應該在難以抉擇的時候,事事都要求做到十全十美,只要找到滿意的選項,在一定範圍內學會適度的降低目標,也會是最優的結果。

第二,亞里士多德按照中庸之道的學說所主張的是,適度的資產才最能夠與德行結合在一起:"人類並不藉助於外在的財貨才能獲得或者保持德行,反而是外在的財富要藉助於德行;幸福無論是存在於快樂,還是存在於德行,還是兼存於這兩者,往往總是在那些在自己的心靈上與性格上有着最高度的教養卻只有適度的身外財富的人們的身上才能夠找得到,而不是在那些具有多的無用的身外財貨卻缺少高尚品質的人們的身上找到的"

拋開亞里士多德不信仰"平等"的觀念不談,我同意以上的觀點。身外財貨是需和德行、品質相稱的,比如醫生要有"醫德"。醫生需要有過硬和紮實的專業知識,要有"救死扶傷"的高尚品質,只有"德""才"兼備換來的"自身財貨"纔是最有價值和最有意義的。但是我認爲當今社會風氣過多的擡高了"身外財貨"的價值,就如"土豪"原本的含義,即鄉下財大氣粗、沒什麼品味的有錢人。所以一些商販會以假亂真、以次充好、唯利是圖,卻早已對"誠信"置之不理。還有一些現代的偶像劇,動輒就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在北京或者上海這樣的城市裏,租的起一套豪華單身公寓。或者遇到一個"霸道總裁",從此鹹魚翻身。

針對這些虛構的偶像劇,我們可以一笑而過,但是對於正處於追偶像劇而又沒有形成穩固的價值觀的青少年而言,他們會對這樣的生活抱有幻想,這就是在傳播一種錯誤的社會風氣,傳達一種不勞而獲的"成功祕笈"。所以外在的財富是要藉助於德行的,需要與德行、高尚的品質相稱的。

西方哲學史讀後感 篇9

今天是開始學《西方哲學史》的第一天,雖然只翻了兩小節,但卻學到了很多,就這兩小節就已是滿紙乾坤,想想這羅素也是厲害,能寫出這樣系統的書。我真的是很好奇看全本英文原著的感覺是會有多爽啊。

在第一小節中,我知道了,原來,公元前6世紀希臘崛起了,開始出現哲學,給周邊的文明帶來了不一樣的生活。

知道了原來埃及的神學和巴比倫的神學是不一樣的,埃及崇尚死亡,信奉輪迴,而有金字塔;而後者的文明有黷武的血性,且其宗教更加關注幸福。不僅於此,古巴比倫的科學成就也是巨大的,連我們今天一直延續的一天24小時,一週360度,都是他們提出來的,那時的哲學同科學是緊密聯繫的。

古希臘極盛一時的邁錫尼文明大約存在於公元前1600到前1000年伯羅奔尼撒半島,屬於青銅時代晚期,繼承了來之愛琴海地區的來裏特島的米諾斯文明,時間大約爲公元前25000到前1400年,屬於青銅時代早期。

而公元前6世紀的希臘文明孕育出了第一個產兒,學成荷馬史詩的盲人詩人荷馬,而同時期的東方地區也誕生出孔子、佛陀瑣羅亞斯特等。世界的發展,不管哪個地區,基本上都是同步的,都是在同一個軸心線上發展的。

奧爾弗斯叫的誕生算得上是宗教史上的大事件,他的誕生,形象了人們生活,使得哲學觀念深入生活當中。

讀完到這些有趣的事件,讓我對西方文明產生了濃烈的興趣,真的爲之傾倒。

西方哲學史讀後感 篇10

《西方哲學史》這本書的前部分我有認真的閱讀,確實不錯!買了本盜版的書籍,影響了閱讀的心情,後期的閱讀是透過天涯讀書完成的。作者見解獨到而深刻,同時不可避免的烙上了羅素的烙印。就結構而言,主要以那一時期的重要人物爲線索,脈絡不是很清晰,閱讀的過程需要極強的注意力才能夠很好的吸收。透過這本書,我瞭解到批判性思維的重要性,也明白了沒有真正的真理,真理是相對於當時的社會大環境而言的。讀完之後對戰爭也有了全新的看法——大亂方可大治。對於五千年文化史的中國,在古代未曾經歷真正的外邦的征戰是幸也是不幸。下面給大家摘錄幾段我認爲精彩的地方:

1、當我們問到一件事“爲什麼”的時候,我們指的可以是下列兩種事情中的一種,我們可以指:“這一事件是爲着什麼目的而服務的?”或者我們也可以指:“是怎樣的事前情況造成了這一事件的?”對前一個問題的答案就是目的論的解釋,或者說是用最終因來解釋的;對於後一問題的答案就是一種機械論的解釋。

2、有兩件事必須牢記:即,一個人的見解與理論只要是值得研究的,那末就可以假定這個人具有某些智慧;但是同時,大概也並沒有人在任何一個題目上達到過完全的最後的真理。當一個有智慧的人表現出來一種在我們看來顯然是荒謬的觀點的時候,我們不應該努力去證明這種觀點多少總是真的,而是應該努力去理解它何以竟會看起來似乎是真的。這種運用歷史的與心理的想象力的方法,可以立刻開擴我們的思想領域;而同時又能幫助我們認識到,我們自己所爲之而歡欣鼓舞的許多偏見,對於心靈品質不同的另一個時代,將會顯得是何等之愚蠢。

3、浪漫主義觀點所以打動人心的理由,隱伏在人性和人類環境的極深處。出於自利,人類變成了羣居性的,但是在本能上一直依然非常孤獨;因此,需要有宗教和道德來補充自利的力量。但是爲將來的利益而割棄現在的滿足,這個習慣讓人煩膩,所以熾情一激發起來,社會行爲上的種種謹慎約束便難於忍受了。在這種時刻,推開那些約束的人由於內心的衝突息止而獲得新的元氣和權能感;雖然他們到末了也許會遭遇大不幸,當時卻享受到一種登仙般的飛揚感,這種感受偉大的神祕主義者是知道的,然而僅僅有平凡德性的人卻永遠不能體驗。於是他們天性中的孤獨部分再度自現,但是如果理智尚存在,這自現必定披上神話外衣。神祕主義者與神合爲一體,在冥想造物主時感覺自己免除了對同儔的義務。羅素的哲學史更像是寫給自己的讀後感。觀點十分可觀,同時並不掩飾自己的喜好厭惡,例如對斯賓諾莎的推崇和對尼采(尼采的章節十分精彩詼諧,強力推薦)的蔑視。閱讀本書最大的收穫在於接受了對他人思想觀點的一種客觀評判的閱讀方法。

我不敢自詡爲知識豐富的人,但是我自己近些年來也深深地爲這種矛盾所痛苦。知識和理性告訴我上帝不會存在,這個世界是物質的、客觀的,這也就是所謂的知識之樹。而作爲一個人,一種有內心豐富生活的感性動物,我卻真正需要上帝的存在來慰藉心靈,而這正是我們的生命之樹。怎麼辦?也許哲學家們能告訴我答案,最近看這本商務印書館出的哲學科普書,讓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心情也豁然開朗了很多,此後我會慢慢把這些認識與大家共享。總之,看這本書,讓我明白,一個人,哪怕是很普通的人,也需要先哲們的知識和教誨,去指引我們心靈前進的方向,尤其是在當前中國這個經濟社會的快速轉型期中。

西方哲學史讀後感 篇11

在一個漫長的時期裏,人類思想的衝突在歷史中表現爲宗教忠貞與政治忠貞的衝突。而後發展爲希望加強社會約束之人和希望放鬆社會約束之人的衝突,對於現代,又有激情與理性、浪漫與紀律的體現。無論哪個時代和地區的社會都受着兩種相對立的危險的威脅:一是過分講求紀律和尊敬傳統而導致僵化;二是由於個人獨立和個人獨立性的增長使得合作成爲不可能,因而造成社會的解題或是對外來者的屈服。而哲學之意義,旨在教導人們在不能確定時怎樣生活下去而又不致爲猶疑所困擾。上述兩種主張都有着自己的哲學,但發展到了極端,又成了對社會的威脅。自由主義的學說則介於二者之間,力求避免這種無休止的反覆。其本質在與意圖不根據非理性的教條而獲得一種社會秩序。並且除了爲儲存社會所必需的束縛外,不再以更多束縛來保證社會安定。

羅素在西哲裏,把古希臘哲學家們做了一個區分,這個區分就是蘇格拉底。前蘇格拉底哲學家們相當於是爲蘇格拉底時代及之後的哲學家們提供了一個理論基礎,他們雖然不像蘇格拉底那樣爲世人熟知稱道,但如果沒有他們所做的積累,蘇格拉底及後世的哲學家們的理論也如無根之木,空中樓閣一般,無從談起了。而其實只要稍作整理便可知道他們是誰以及他們主要的功績。

最早的希臘文明興起始於奧爾弗斯教派,在這個歷史時期的代表人物是巴庫斯,這個時期的希臘文明是懵懂的、宗教的。而哲學始於泰勒斯,他預言了一次日食,他與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同屬於米麗都學派,他們代表了那個時代的科學。之後則是畢達哥拉斯,他主張數學與神學之融合,這長遠地影響了後世的柏拉圖,甚至於柏拉圖哲學中某一部分剖析來看本質上其實就是畢達哥拉斯哲學。而赫拉克利特提出了不可知論,主張萬物流變,併發起了對於永恆的討論,而這一討論一直延續到了現今,哲學家們的主要雄心之一便是找到某種永恆不變之存在,它超脫於萬物與時間之外,而且必然是科學所無法解釋的。這種努力便自巴門尼德開始,巴門尼德的論點集中在“存在等同於思想”上,與赫拉克利特不同,他認爲萬物不變,凡實體皆具有不可毀滅性。對於這些論點,作爲現代人的你我自然覺得是無稽之談。在對待哲人某些錯誤的觀點上,人們有時會生出一種疑問,如此哲人爲何也會犯這種錯誤?如何正確地看待這些觀點,羅素的答案值得我深思——“一個有智慧的人表現出一種在我們看來顯然是荒謬的觀點時,我們不應努力證明它竟有幾分是真的,而是應該努力去理解這種觀點何以竟會看起來似乎是真的。”同理,如今許多我們爲之歡欣鼓舞的偏見,對於心靈氣質完全不同的另一個時代,將會顯得何等之愚蠢。錯誤畢竟是錯誤,不因是誰而改變,今後改正便是。哲學引發人思考,指引人前進,給人以信心,但從未教人原地踏步甚至倒退。並且哲學理論的生命就在於,如果它真是重要的,那麼總可以在原來的敘述形式被駁斥後以另一種新的形式復活,反駁很少能是最後不易的。即無論經歷幾次相互反駁,都不過是將自己的觀點進一步精煉化的一個序曲而已。就我個人目前所看到的部分而言,羅素幾乎對每個古希臘哲學家的觀點都做了某些方面的批判,而這正是一個哲學家應當做的。永遠不要放棄自我思考,哪怕是世人皆允的真理,都值得與之一辯。真理從來不怕辯,真理越辯越明。

而巴門尼德之後的哲學家們更多是起一個承上啓下的作用:恩培多可勒提出了“四原素”、“歷史的進程是愛與鬥爭的進程”的觀點;屬於阿那克西美尼學派的阿那克薩格拉首次提出了心與物理變化之聯繫;原子論者留基波和德莫克利特們則開了唯物主義的先河,並且對於虛空是否存在引發了爭論,這裏羅素也給出了一段有趣的討論:

“虛空是一種不存在,而存在的任何部分都不是不存在。”

“既然你說有虛空,因此虛空就不是無物,因此它就不是虛空。”

諸如此類的批駁不勝枚舉。羅素還提出,德莫克利特及其之後的哲學都犯了一個錯誤——即在和宇宙對比之下,過分地強調了人。自懷疑主義者們起,就一直在研究人們是“如何知道”的,而不是去努力地獲取新知識,而他們的先驅就是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的智者普羅泰格拉。乃至於蘇格拉底那過分地強調倫理的論述、柏拉圖之否定感性世界、偏重於自我創造的純粹思維世界、亞里士多德將“目的”作爲科學的基本觀念的做法,都犯了倒退的錯誤。儘管他們有着絕世的天才,若其思想上有着阻礙社會發展的成分,那麼他們的天才便成了這些錯誤觀點爲害無窮的幫兇了。哲學若不能指導人前進,就失去了其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