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知堂談吃》讀後感

讀後感5.11K

《知堂談吃》內容概要:該書選編了我國著名文學家周作人的一些精彩隨筆、詩歌。這些作品都有關飲食文化的內容。儘管周作人在民族氣節上存在很大的缺陷,但他在文學方面的造詣確實是不容我們所忽視。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他到底是如何以獨到的眼光的品位來論述我國的飲食文化的……

《知堂談吃》讀後感

《知堂談吃》讀後感,來自亞馬遜網友:全是半文言,看起來太不輕鬆。所說的也沒什麼趣味。不過是些客觀的陳述而已,感覺太過平淡無味,沒有美食的感覺。雖然寫的是吃,但是還是覺得不應歸入美食書一類,歸到隨筆什麼的還算合適。個人還是喜歡《雅舍談吃》的風格和感覺,比較輕鬆,生活氣息濃些……

知堂談吃的讀後感,來自京東商城的網友:讀了好幾本關於寫美食方面的書,覺得寫得好的有梁實秋汪曾祺、鄧雲鄉、唐魯孫,看完讓人有垂涎欲滴之感,色香味躍然紙上。不過卻各自有各自的特點,單從食品檔次上說,唐魯孫當列第一,畢竟是貴族出身,吃的好東西多,自然品味高人一頭,食品的歷史流傳變化、做法等等說得頭頭是道。梁實秋位居中檔,他的文章文人氣質多,精煉而又幽默,讓人回味的時候不禁莞爾,自成一家風格。汪曾祺和鄧雲鄉鄉土氣息較厚,這和他們的經歷有關,汪曾祺少年在家鄉高郵,青年求學雲南,一個窮學生自然沒有多少機會吃得太精,而且他又喜好家常菜和家鄉菜,尤其是第一次吃過的食物,多年後仍戀戀難忘,顯得富於生活趣味;鄧雲鄉成長與北京,與街頭平民食物有不解之緣,吃得多吃的熟,感情深,同樣的食物,在別的人眼裏感覺一般,在他那裏卻是無上美味。上面四個人在北京待得時間都不少,他們的文章中關於北京的食物比重很大,由菜及人及事,娓娓道來,讓人彷彿看到當年的風物,感慨歷史滄桑變化,有京派傳統。還有一個寫食物的大家是周作人,不過我讀過之後,對他寫的食物並沒有太多感覺,反而覺得他的文字平淡之中多有韻味,好比一杯綠茶,淡淡澀澀。他的文章重點在文字而不在食品本身,文人氣質最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