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最好的學區房是你家的書房》讀後感-讀後感

讀後感1.66W

讀完一本書以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最好的學區房是你家的書房》讀後感-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最好的學區房是你家的書房》讀後感-讀後感

在我們生活的城市,有多少人爲了一套學區房,揹着高額貸款拼命工作,有多少人爲了搖號買學區房,通宵達旦地排隊。

無論國內還是國外,優質的教育資源都是稀缺的。爲了孩子的未來,父母們都在這條跑道上拼命衝刺,不惜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可就是有人另闢蹊徑,摸索出了一套另類教育法。

日本的全職媽媽佐藤亮子因爲陪伴四個孩子,三個兒子一個女兒考上了以難考著稱的東京大學醫學部,難度不亞於國內的北大清華。

考上一個就已經是光宗耀祖了,而四個都考上,可以說是奇蹟。正因爲如此,引來各媒體和輔導機構紛紛邀請她分享經驗。

她把自己親身經歷的故事寫成了一本書:《最好的學區房是你家的書房》。全書只有6萬多字,半天時間就能翻完,當了父母的朋友可以讀一下,寫得很好。

教育在國內國外都是個極具熱度的話題,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樣的。

讀了這本書之後,我有五點啓發:

一是學習可以快樂。

俗話說,勤學者不如好學者,好學者不如樂學者。筆者在書中反覆強調一點,就是培養孩子學習的興趣。

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知識掌握的難度越來越大,學習任務越來越重,不少人都把學習當成一件苦差事。不過有件事我覺得很奇怪的是,多數人都願意吃身體勞累之苦,卻不願意吃學習的苦。

真正好學的人,並不會把學習當成苦差事,而是樂在其中。

這位全職媽媽很少強迫孩子學習,只是當好陪讀者。當孩子厭煩了,或者是實在不想學了,就直接停下來做其他事情。

注重從小時候給孩子讀書,講故事,激起他學習和探索的興趣,循循善誘地引導孩子走上樂學者的道路。

二是父母的.言傳身教很重要。

透過買一套學區房,給孩子提供好的學習環境,這樣的想法本身沒有什麼問題。古代就有孟母三遷的故事,就是爲了給孟子找一個好的學習成長環境。

根據法國一個社會學研究成果,學校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當中只有15%的作用。換個角度想想也清楚,兩位家長甚至是四到六位,都讓一個孩子折騰得筋疲力盡的;在學校裏,一位老師面對的是幾十個孩子,時間精力分配可想而知。

決定孩子未來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家庭環境,或者是父母的言傳身教。

身邊有不少普通家庭培養出優秀的孩子,物質基礎只是一方面,家長的見識、格局和進取心對孩子的影響更長遠。

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說法:“我是沒有什麼想法了,只能把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有這樣想法的家長不在少數,這樣就陷入了一個死循環。

什麼是死循環?比較熟悉的故事,從前有座山,山裏有座廟,廟裏有個和尚。和尚說:從前有座山,山裏有座廟……就這樣不斷地循環下去。

40歲本來是年富力強、春秋正盛的時候,多數人到了這樣的年齡,往往停止了爲社會創造價值,把希望寄託在下一代身上。很不幸的是,孩子也會有樣學樣,也會跟他父母一樣,到了一定年齡也把希望寄託給下一代,如此循環往復。

書中提到的一個現象,就是孩子找藉口的理由和他媽媽一模一樣。本身不愛學習的家長,很難培養出一位愛學習的孩子,就是言傳身教的影響力。

三是細水長流比具體目標更重要。

書中作者極力推崇讓孩子養成學習的習慣,遠比取得好成績更重要。

很多人喜歡用一個詞,堅持。當然這是一個褒義詞,我始終覺得這個詞有點強人所難的味道。爲什麼堅持?就是做這件事很難,需要克服很大的障礙。

真正做成事的人,不會把學習當作苦哈哈的堅持,而是像吃飯、睡覺一樣自然,取得好成績是水到渠成的事。

沒有誰聽過堅持吃飯、堅持睡覺這麼一說,因爲那是一種非常自然的狀態,到時間點了,或者是餓了困了就要做。

現實中,多數人對孩子教育的期望有點不勞而獲或者是中彩票的心理,妄想透過花一筆錢買個學區房,上個好學校孩子就能取得好成績,考上名校進而改變一家人的命運。

考上名校並不意味着成功,只是成功的可能性變大而已。

考上名校只是一個新的起點,並不意味着學習的結束。有些人一生只有畢業的學校值得炫耀,其他則一事無成。

畢竟人生不是一錘子買賣,而是連續不斷地多次博弈。

高中考上好大學,畢業找到不錯的工作,職場中創造更多的價值,沒有長流水不斷線的積累,很難在多次的連續博弈中脫穎而出。

四是提前複習是取得好成績的關鍵。

作者有一個觀點,成績是複習時間總和彙集起來的。早一天開始,分配到每天的學習任務就會少很多。

考試成績與複習的量成正比,比如複習的量是恆定的,離考試還有100天和10天,平均分配起來的學習量是天壤之別的。

況且學習是循序漸進,需要一個消化吸收、融會貫通的過程。

我聽過一句話,成功不是比拼能力的大小,而是看誰準備得更充分。準備得越早、時間越長,一般來說就越充分,做得好的可能性就越大。有些人把希望寄託於臨場發揮、靈光乍現,這種心態和買彩票沒什麼區別。

古今第一完人曾國藩,天資並不是特別的突出,而是憑藉着日積月累而成爲晚清中興之臣。他回憶自己的一生時說過,無一日不讀書,無一日不寫字。

苟有恆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一日曝十日寒。說的就是細水長流的道理。

五是注重基礎訓練,就是讀、寫、算。

任何一個孩子,任何一個學習階段,都離不開讀、寫、算這三項技能。

數學成績不好,有可能是語文不好,沒有理解題目的意思。任何時候,都可以返回去,把基礎的知識再複習一遍。

萬丈高樓平地起,把基礎打紮實了,很多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有個孩子的成績不是很好,人也不是很聰明,家長教育的方式也很簡單,就是把當天課程內容抄一遍,效果卻相當不錯。

真正有智慧的人,是懂得下笨功夫打好基礎。

這本書語言樸實,方法簡單,不但有輔導孩子的家庭教育方法,更有做人做事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