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馬克思靠譜》讀後感(精選6篇)

讀後感7.52K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馬克思靠譜》讀後感(精選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馬克思靠譜》讀後感(精選6篇)

《馬克思靠譜》讀後感1

馬克思,一位經常出現在課本中的人物,一直在提到他偉大的思想理論,也經常把馬克思主義掛在嘴邊,經常說他的思想對我們中國的建設有着重大的影響。那麼,他究竟是誰,他這一生又是怎麼過的,和我們這些普通人有什麼不同,怎麼他就有了這麼先進的思想,對現代依舊有着這麼深厚的影響?帶着這些疑問,我走進了《馬克思靠譜》這本書,在書中我找到了問題的答案。

這本書,語言沒有其他思想政治類那麼複雜難懂,還帶有一些詼諧幽默,其中還有不少其他書中的名句,恰當的引用在本書中,使閱讀本有些枯燥的內容變成享受,暢遊在知識的海洋裏,與馬克思成爲朋友,與他一同學習。

書中所描寫的青年時期馬克思,彷彿印證了那句話,誰的青春不叛逆,誰的青春不彷徨。馬克思也曾擁有着叛逆的青春。根據書中所描寫馬克思在波恩大學上學時,是個十足的“問題少年”,花錢大手大腳,還經常出去花天酒地,一年甚至能花掉700塔勒,換算成人民幣大概有14萬。而且,當時的馬克思並沒有工作,這些錢自然都要由他父親來支付。除了揮霍金錢,馬克思還加入了一個叫做“特里爾同鄉會”的組織,去波恩各地的酒館吃飯,酒後甚至和其他學生打架決鬥。因爲打架,馬克思還曾被關過24小時的監禁。這樣的一個問題少年被父親強制轉到柏林大學,此後,馬克思也開始了他真正的學術生涯。

柏林大學是德國的最高學府,可謂是大師輩出,羣星璀璨,有濃重的學習氛圍,在這樣的環境中,想不學習都難。後來的事情也證明,這樣的環境的確適合學習。但只學不思或者只思不學都是不會有進步的,要把學和思結合起來,認真分析,結合實踐,才能成爲真正對自身有用的東西。我記得書中說過的一句話,我認爲說的十分正確,也一陣見血“浮躁其實就是不知以爲知,少知以爲多知,說白了就是不讀書,但又自以爲是,就是俗語所言,一瓶不滿半瓶咣噹。“”學習就像思考吃東西,得有原料,不然只能消化自己原有的組織,長久下去新陳代謝必然失調。”

細品這些語句,看似淺顯易懂,實則富有較強的道理。

再看愛情,書中標題寫爲“黑矮富平逆襲白富美貴”,可見馬克思的外表並不出衆,而且家庭在社會中的地位也就只是家庭富裕的平民階級罷了,怎麼就追上了舞會上的皇后,出身名門的千金,特里爾城最美的女孩子?他的計劃分爲三步,先是給燕妮大膽些情書,但是得到了幽默但否定的回答,再是搞好燕妮身邊的人,比如燕妮的閨蜜和弟弟,甚至還有她的父親,都和馬克思的關係很好。最後一步便是用自己的才華去征服燕妮。可見,才華在那個年代對於求愛也是很重要的。他們排除萬難走到一起,一走就是一輩子。兩人在共產主義的道路上相互陪伴,爲人類的解放而奮鬥着,這樣偉大的愛情,令人羨慕。

有的人活着,卻早死了。有的人死了,卻一直活着。馬克思就是這樣的人,他雖然離開我們百年,但他卻在這百年中一直活着,他的精神永垂不朽,他的思想一直流傳。

《馬克思靠譜》讀後感2

作爲新時代青年的我們,相信大家對馬克思這個名字都不陌生吧。他對於社會主義的構想在今天仍影響着許多國家的發展。他的偉大不言而喻,可能正是因爲他的偉大,我們總是以瞻仰偉人的角度去了解他,彷彿高不可攀、遙不可及,直到最近,我閱讀了《馬克思靠譜》一書,對他有了新的認識。

透過閱讀這本書,我看到了一個真實的,彩色的,依然“活”着的馬克思。馬克思的青春被柏林大學嚴謹的學風“閃了腰”,柏林大學讓一個叛逆青年完成了到超級學霸的華麗轉變,同時也重新點燃了馬克思“爲人類幸福而工作”的理想與抱負,也讓我們青年明白,在面對理想與現實的落差之後,一味地逃避和離經叛道,並不能讓我們重回夢想的軌道,而我們該做的是看清了生活的本質之後,依然熱愛生活,繼續懷揣着夢想的行囊,不斷地豐富靈魂,豐盈精神,因爲人生路上,目之所及,雖有荊棘,也有花香。

馬克思的偶像是普羅米修斯,他的一生雖沒有光鮮的物質生活,卻成就了一番偉大的事業,因爲他在選擇職業上,所依據的標準是“爲人類的福利而勞動”,這其實就是我們今天所反覆強調的“爲人民服務”,他的一生所爲也讓我們青年明白,人的尊嚴不能僅用金錢來包裹,不能僅用物質來粉飾,不能僅用財富來假扮,一個有趣的靈魂,能讓人身安爲富,心安爲貴。

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誼讓我感動着,從他們的友誼中,讓我看到了真正而偉大的友誼。在兩位偉人的感情波折中,馬克思表現了偉人的真誠坦率和自責精神,而恩格斯則表現了偉人的自我犧牲精神和寬宏大度,這就是他們偉大友誼的真正密碼,也讓我真正明白了友誼的偉大。偉人寬廣的胸懷鑄就了偉大革命事業的成功和理論成果的輝煌,也成爲我們今天在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中應該繼承和發揚的寶貴精神財富。

而今,馬克思主義依然如同“馬克思”這個名字,活在世人的心中,而作爲當代青年,我們願意去相信,沿着馬克思的`理論前進,我們將越來越接近客觀真理,而實踐也證明,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科學如何進步,馬克思主義依舊佔據着真理和道德的制高點。願在馬克思的啓迪下,我們可以不斷進步,爲成爲更好的自己,爲了更好的爲社會做貢獻而努力。

《馬克思靠譜》讀後感3

最近閒來無事,在網上找了《馬克思靠譜》電子版讀了讀,這一讀,深陷其中,實在是一本讓人着迷的書。

恰好最近對哲學非常感興趣,所以帶着探討哲學的興趣來閱讀這樣一本書,其實我之前也是對馬克思主義一知半解的,並不是非常深入,讀罷此書,感覺馬克思的哲學觀開始在我的心中遍地生花了。

這是一本寫馬克思和他的哲學思想的一本書,他的思想隨着他的人生閱歷也在不斷的更新,揚棄,最終形成了屬於自己的哲學體系。書中文字毫不晦澀難懂,反倒是非常貼近90後或者新一代的青年們的日常用語,但是作者用深厚的功底把高高在上的哲學拉下來,變成了我們都能瞭解的概念體系。其中穿插了一些實例來解釋名詞的意思,這樣一結合,讓讀者很快就能明白,是一本深入淺出的書。

讀罷此書,收穫甚多。此書可以說是馬克思的一個小小的傳記,但是不是很詳細,只是摘出來幾個要點來寫他人生的某個階段,但是足矣!幾個階段就能讓讀者瞭解馬克思,崇拜馬克思,信仰馬克思。馬克思這一生,真的是艱難困苦的一生,在生活遭遇中,他喪子,顛沛流離,人生之艱難,可想而知。可是也是幸運的,幸運的是他的妻子一直在支援着他的事業,還有革命朋友恩格斯。

我實在是非常羨慕馬克思和恩格斯先生之間的友誼,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兩個人三觀一致,你懂我,我懂你。學識也能夠讓他們彼此可以溝通毫無障礙,甚至是一方缺錢,另一方就傾囊相助。兩個人可以坐在一起談論思想,毫不覺得疲憊。我對這樣的友情實在是非常羨慕,非常非常羨慕!

學到的除了馬克思先生一身的拯救黎民於水火之中的浩然正氣,還有他的思想理論。透過此書,深入瞭解了唯物史觀和辯證唯物主義的真諦,感覺這種哲學思想對我人生的道路也有巨大的指導意義。接下來還要進一步掌握運用這些哲學思想。

有的人活着,卻早死了。有的人死了,卻一直活着。我算是真正明白了這句詩的含義。馬克思雖然離開我們百年,但是他卻在這百年之中一直活着,他的精神永垂不朽,他的思想將延綿萬年,永不凋謝!

《馬克思靠譜》讀後感4

我非常有幸能夠讀到這本書《馬克思靠譜》,因爲本書讓我們穿越時空,與一個有血有肉有靈、與九零後甚至是零零後的心靈足跡無比契合的馬克思相遇,有趣、有料、有識。

面對新的時代特點和時代要求,馬克思主義也面臨着進一步時代化、中國化、大衆化的問題。《馬克思靠譜》用通俗易懂、極富感染力的方式,再現了馬克思真實的個人形象和魅力,凸顯了馬克思主義在當下的積極現實意義,真正讓馬克思主義飛入了尋常百姓家。

本書是以馬克思的生平爲時間軸線,詳細介紹了馬克思的一生及其重要著作和思想發展脈絡,爲大家描述了一位真實的、彩色的、依然“活着”的馬克思。

書中講述馬克思在倫敦的5年時間裏,因爲經濟和債務問題,精神焦慮,受疾病所苦情緒不佳,四個孩子中的三個去世。但在這期間,馬克思曾翻閱倫敦大英圖書館裏的許多相關的資料並寫出他的最重要著作——《資本論》。

馬克思在思想上是有錢人,在經濟上卻是貧困戶,這位偉大經濟學家,一貧如洗,他的一生都是在貧困潦倒中度過的。馬克思沒有固定的工作,一家人的經濟來源主要靠他極不穩定而又極其微薄的稿費收入,加之資產階級對他的迫害和封鎖,使飢餓和生存問題始終困擾着馬克思一家。在顛沛流離的生活中,他常常囊空如洗,衣食無着,在困境的泥沼中掙扎。

可是命運就是如此,給你關上一扇窗戶就會給你開另一扇窗戶,若非如此馬克思也不會與恩格斯相識相知共同爲信仰而追求奮鬥,他們是彼此的知己,誠如古言所講: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馬克思先生之所以可以獲得這麼偉大的思想成就,和他的勤學敏思分不開。17歲寫下“爲人類幸福而工作”的偉大目標,憑藉着堅韌的心志,知己的鼎力相助,爲了信仰一往無前。爲此也曾有黯然銷魂,煩悶苦恨之時,但他勤於學習,敢於實踐,善於思考,堅持夢想,敢於批評,不畏困苦。

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的走着他的道路,也正因此他一腳站在了古代哲學巨人的肩膀上,另一腳站在近代科學巨人的肩膀上,所以既看得既深遠又站得穩健。他的這份堅持是我所敬重的,也是我所需要學習的!

《馬克思靠譜》讀後感5

《馬克思靠譜》這本書在我讀完它仍感到津津樂道,因爲它透過幽默風趣的語言介紹了馬克思及其思想和一些衍生問題,讓原本死氣沉沉的哲學變得生動活潑了起來。其中馬克思的精神讓我感到了深深的贊同。

現如今“網抑雲”這個梗紅遍了整個網絡,但其背後映射出的是當今現代年輕人的負面情緒不斷積累且得不到宣泄。而在我看來在《馬克思靠譜》這本書中可以得到解決。我認爲馬克思不會讓哲學抑鬱,只會讓人更加積極。從書中我們不難看出,馬克思強調人不僅僅要思考,更要實踐,更要讀書思考。人的大腦假如一直停留在思考階段,營養就會跟不上,脫離了實際,就會把自己的身體消耗掉,你必須添加客觀的養料。想來十分合理,我們自古以來也有“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說法。如果我們總是苦惱於生活帶給我們的壓力,困難,我們只會逐步陷入抑鬱無法脫身。而這時“學”就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當我們難過,不開心,產生負面情緒的時候,一定要去實踐,去讀書,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把缺少的正面情緒補上。正所謂實踐出真知,一件事在我們做之前我們是不會知道其中的奧妙的。正如你不去讀《馬克思靠譜》也不會知道這本書的價值。

近日,習近平主席也勉勵青年一代奮鬥:“廣大青年生逢其時,也重任在肩。現在,青春是用來奮鬥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縱觀現今,我們現在許多年輕人嚮往着“肥宅”生活,缺少的正是這種奮鬥的精神。所以我們更應該學習、貫徹馬克思精神,保持一顆積極向上的心,爲祖國的建設提供自己的一份力,而不是成天“網抑雲”不離口。

《馬克思靠譜》讀後感6

在這段特殊的日子裏,終於能有大把大把的時間供我讀書看報。說到《馬克思靠譜》這本書,很深奧,仔細研讀,越來越覺得津津有味。

作爲大學生,對於愛情我們還是懵懵懂懂,遇到愛情,我們更是慌亂,不知所措。而在馬克思和燕妮的故事裏,我才略微明白了愛情。馬克思和燕妮的愛情,跨越了在當時來說很不可思議的鴻溝,作爲平民和貴族,本就不屬於一個世界的人,因爲愛情走到了一起。燕妮作爲姐姐,爲了愛情,奮不顧身。真正的愛情,擺脫世俗的眼光,擺脫華麗的外表,願陪你到天涯海角。

相比於愛情,友情則是相對來說比較輕鬆的。友誼,可以讓感性的你變得理性,把你從沉悶的深淵拉上岸。就拿我們身邊最簡單的例子來說,你失戀了,不是父母,往往都是你的好友安慰你,幫助你走出失戀的陰影,他們讓你逐漸的從感性中掙脫出來,讓你逐漸的用理性打敗感性。這就是友誼,這種友誼區別於那種爲了單純的圖利益的友誼,它存在於兩個志同道合的人之間,互相吸引,長久的存在。

愛情和友誼,讓我們的生活多姿多彩,有滋有味。而生活除了酸和甜,還需要苦和辣。現在,大多數的大學生畢業後,都找不到自己感興趣有能滿足自己生活需求的工作。許許多多的人都做着自己不喜歡的事情。這次疫情,讓我對醫生,對警察,對各行各業的工作人員,總的來說,對職業,對責任有了新的認識。還記得疫情爆發,千千萬萬的醫護人員,解放軍戰士,在大年三十登上了前往戰場的飛機,更是有醫生,護士瞞着家人衝向了第一線。他們怕嗎?他們當然怕,誰不想健健康康的活下去?但是,作爲醫生,他們的職責不允許他們後退,作爲戰士,他們的心不允許他們膽怯,這世間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古人講做人有七種境界,奴、徒、工、匠、師、家、聖。這些願意爲祖國奉獻的醫生,護士,警察,還有各行各業努力的人們,他們都達到了聖,一種願意奉獻的聖。也許他們技術沒有多麼高超,也許他們沒有做到融通天地,由此及彼,但是他們用自己的生命詮釋着什麼叫做職業,什麼叫做責任,什麼叫做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