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瓦爾登湖》讀後感15篇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瓦爾登湖》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瓦爾登湖》讀後感15篇

《瓦爾登湖》讀後感1

步入21世紀,隨着城市與科技的高速發展,環境日趨惡化。往日的新鮮空氣早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汽車的尾氣、工廠的廢氣。有的時候,我真想獨自一人來到郊外,呼吸着我們本應該擁有的新鮮空氣,去聆聽大自然的聲音。

寒假裏,美國著名作家羅常常和大自然融爲一體:傾聽大自然的各種聲音,如樹的沙沙聲,鳥兒快樂的歌亨利。大衛。梭羅的《瓦爾登湖》滿足了我的想法,讓我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書中梭羅用自己的雙手讓自己隱居森林的生活變得樸實而又充實。在瓦爾登湖畔,梭聲,風拂過的響聲,甚至那碧波盪漾的湖水也有聲音;一邊釣魚一邊思考……

這本書使我非常受益:一個人真正的生活必需品到底是什麼?有人抱怨買不起房子,梭羅用28美元蓋起了一座使用的小木屋。有人解決不了溫飽,梭羅每週用少量時間種植農作物,既填飽肚子有補貼家用。其實,一個人真正的必需品少之又少,只要透過簡單的勞動就可以輕易獲得。人類雖然在不斷進步,但是一個人生活的必需品卻沒有變化。食物只要填飽肚子,房子只要讓人棲息。

然而,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已經有一套三室兩廳的房子了,他爲了更舒適地生活,換一棟別墅,拼命地工作,而忘卻了身邊美好的事物,這不是因小失大嗎?有些人是金錢的奴隸,天天守着它,爲它工作,金錢不成了他的累贅了嗎?這些人在社會中佔了大多數,他們滿足不了自己的慾望,有了還想要。他們一輩子都被慾望指使,生活在種種勞苦與不幸之中,他死後,這些又有什麼用呢?相反,拋開這些名利,脫去這些華麗的外衣,做一個最真實的自己,無憂無慮,盡情地生活,有什麼不好呢?

無知的人們,快點覺醒吧!你現在做的,就是自掘墳墓,拋開名利,去郊外呼吸新鮮空氣,找到最真實自己,讓城市不在被繼續污染,使它變得乾淨而又美好。讓自己丟掉種種負擔,最自由的最自在地生活纔是真!

《瓦爾登湖》讀後感2

梭羅說,人捨棄越多就越富有。居無定所,就會享受每一個地方的好時光,讓自己變成富人,思想中獲得一片自然風景,每年再看也就會都有此收穫。就如詩人離開田莊,他享用了其中的精髓,把田莊寫進詩篇,只把空殼留給了農場主。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對於自然風景也是如此,不同的人就會有不同的感受,比如,喜愛的就會感覺到悽美,不喜愛的就會感覺到寒冷。梭羅告誡人們,儘量遠離約束,活得自如纔好,不要把自己囚禁在更多的土地上、房屋裏。田地,少而勤,呵護在心,自然會得到很多樂趣。

梭羅來到林間居住,像報曉的晨雞,來喚醒鄰人。生而爲人,應該追求什麼纔是最好的,希望人們多去親近自然的、有思想的東西,感受自然而然,享受自然而然的詩篇。梭羅居住在林間湖邊,享受到了開闊的世界,享受到了幸福的時刻。他對此的描述,給人帶來清新之感,世界是如此遼闊,思想是如此深邃。大多數人卻如井底之蛙,一生也沒有去看一看,去感受一下真實的世界,只顧隨波逐流,任世俗的物慾橫流過自己的思想,把自己思想的一切淹沒,這是多麼可悲的事情。

人居於時空之中,宇宙萬物之間,所佔不過一隅之地,像自然一樣簡約純潔,思想如世界一樣豐盈飽滿,充滿神祕的不可知。人居於某處,人又爲何而生?

每日清晨是自我更新的時候,清晨最有價值,萬物醒悟的時辰。清晨,有清醒的頭腦,一日之計在於晨,清晨也是人精神最純潔的時刻,梭羅關於清晨的描寫詩意又富有哲學意味。梭羅提出覺醒便是生活,對清晨的覺醒,那是一種精神,要心懷無限嚮往,那是生命昇華的狀態。梭羅提出,讓時光昇華,纔是境界最高的藝術,雕刻品味生活,讓思想煜煜生輝。

《瓦爾登湖》讀後感3

26個月的時間,不僅隔着文明與原始的距離,還橫亙了平靜與喧囂的對話。美國作家亨利·梭羅以沉思者的身份,隱居在他自己親手搭建的木屋中,在康橋德城的瓦爾登湖上,過着與世隔絕般的閒適生活——建房、開阡陌、種豆,“一蓑煙雨任平生”。

他說:“來到這片樹林僅僅是因爲自己想過一種靜靜省察的生活,有時間去面對人生最本質的問題。”瓦爾登湖很美,梭羅樂此不疲重複着單一的事情,釣魚、烘焙蛋糕、接受訪客;一天虔誠勞動休憩、閱讀。瓦爾登湖很美,晨昏下變幻的樹林,四季迥異的湖面,沼澤上低飛的鷹隼。那是青春女神赫柏經過的伊甸園,即使經歷凜冽、炎熱,仍不變春天漫溯的蹁躚。“若至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在纖塵不染的美中,我們開始“省察”文明人需要鉛色冰冷的物質世界。

“文明人走過的足跡,只留下一片荒涼。”原始與文明,隔了時間,隔了人本質的遷途。在那個茹毛飲血的年代,人們敬畏它,愛護它;但在這個日日笙歌的年代,人類挑釁它、剝削它!這是一張在私慾中暴露的人類猙獰的面孔!“你侮辱着大地,居然還敢議論天堂。”梭羅憤懣地說,但儘管如此,瓦爾登湖仍在生長着,如同大自然寬恕了我們無節制的打擊,以強者的姿態,漠視了我們可笑的癲狂。

大自然的美是一種本返璞歸真後的自由。李太白懂這個道理,仕途失意流連祖國山河,一壺酒飲盡蜀道廬山白帝城;陶潛懂這個道理,傲骨不爲三鬥米折腰,隱居“中無雜樹,芳草鮮美”的桃花源;周莊懂這個道理,論魚夢蝶逍遙遊,不爭世俗與天共生與物爲一。

孟子曰:“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家中的長者說“靠山吃山,吃山養山。”自然的饋贈,是古人珍惜的,乃我們踐踏的,我們視如草芥的,將來人們視如珍寶。

大自然是貧匱而風雅的智者,安之若素走過顛沛流離的歲月,被戰火、硝煙泯滅了模樣,卻依舊笑傲人間。而我們,要做仁者,仁慈寬厚對待環境,才能永存。

《瓦爾登湖》讀後感4

一直想拜讀美國大作家梭羅的著名散文《瓦爾登湖》,奈何卻苦於沒有時間和機會。今年暑假終於拿起了這本文學鉅作,沒想到一讀就入了迷,因爲梭羅筆下的瓦爾登湖實在是一個讓人心馳神往又求而不得的地方。19世紀上半葉的美國,處於經濟轉型階段,社會發展迅猛,人人都爲了名利而奮不顧身,但作者卻在此時投身於大自然的懷抱,這份勇氣實在是令人欽佩。他厭倦了城市工業帶來的喧囂,只想遠離一切,去尋找內心深處真正的平靜。

一抱起這本書,我就覺得放不下來了,爲作者筆下那個神祕而寧靜的瓦爾登湖而深深着迷,也爲他這種勇於追求靈魂生活的精神而折服。在瓦爾湖旁,作者與木屋相伴,跟飛鳥對話,親自開墾荒地,耕田勞作,這種生活狀態,在我看來纔是真正的活着。反觀當下社會的我們,爲了追名逐利,早就拋棄了內心世界,每天早上坐着擁擠的地鐵上班,爲了雞毛蒜皮的小事跟他人爭吵,我們沒有在生活,只是爲了活着而活着。試問,你有多久沒有停下腳步好好直面自己的內心了?你有多久沒有離開繁華的城市回到淳樸的鄉村了?想到那句很有名的話“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話雖如此,可是我們做不到像梭羅那樣迴歸自然,也缺少陶淵明那份“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逍遙。因爲我們肩上的擔子太多,我們的思想負擔太重,我們沒有辦法把什麼都拋下,只去尋找那種詩意的世界。

讀完這本書,我還是要爲了學習和生活所奔波,但這並不意味着《瓦爾登湖》對我沒有影響,相反,它對於我來說,是一種精神的寄託,是我理想中的烏托邦,是能時時刻刻地讓我找到內心的淡然與恬靜。

永遠不要遠離自然,在這個浮躁的社會更是要如此。

《瓦爾登湖》讀後感5

讀完《瓦爾登湖》,我深感這本遊記散文語言之艱深、晦澀難懂。其中涉及大量不常見的動物植物名字,名字難認且生物不知,在上網查詢之後我才清晰地將梭羅描寫的畫面聯想出來。記得一次偶然在百度上看到瓦爾登湖,她形成於山腳盆地,周圍杉樹圍繞,藍天白雲與湖面互相倒映,野鳥成羣——當然,梭羅是能一一叫出每種鳥的名字的。他還引用了中外經典著作裏的典故,對於一般讀者,若非有一定文學功底,難以將其理解透徹,若只循着書中的註解,將這形散而神不散的文章的理解通順也不成問題。

“我願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盡生活的骨髓,過得紮實,簡單,把一切不屬於生活的內容剔除得乾淨利落,把生活逼到絕處,用最基本的形式,簡單,簡單,再簡單。”我覺得這是對梭羅的生活態度最準確的表述了。我喜歡這樣,若不是在外,在家我都會一身寬鬆舒適衣裳,躺在樹蔭下,搖椅上,或讀一兩篇喜愛的文章,或遠眺兩三裏山外凝神片刻,放低心態,放寬胸外,感受攬萬物於胸懷的豁然。於是“我看到那些歲月如何奔馳,捱過了冬季,便迎來了春天。”在這番超脫的神遊中,風隨着我的思想紛飛,她刮落了病弱的樹葉,從我身旁飄過。誰又在嘆息“大多數人過着一種平靜的絕望生活,他們心中的歌和他們一起埋入墳墓。”她不理,又捲起一個小漩渦,從屋檐下那塊風吹雨打不動的石頭上翻過,差點在石頭上那條日益加深的裂縫裏翻溝,誰又笑“唯有我們覺醒之際,天才會破曉。破曉的,不止是黎明。太陽只不過是一顆晨星。”她不懂,幾個漩渦騰起,徜徉在樹梢花枝中,留戀花香不走。誰在大笑“世界不過是身外之物”。她一驚,迅速遠離我的思想逃走。片刻間世界安靜下來。

“天空既在我們的頭上又在我們的腳下”。

《瓦爾登湖》讀後感6

一百六十多年前,一個叫大衛梭羅的美國人幽居在瓦爾登湖畔三年光陰,獨自一人建造了小屋,並漁獵,耕耘,沉思,寫作,最後誕生了一部偉大的散文集《瓦爾登湖》,每個讀過這本書的人,都被深深吸引了,時至今日該書仍然閃爍着耀眼的光輝,影響深遠。

下午,反反覆覆地讀着梭羅的《瓦爾登湖》,真的很感動。他的文字是樸素的,但他的思維是獨特的。我確信那是一個睿智的老人。我知道他在瓦爾登湖獨居時年紀並不大,即便死去時也稱不上“老人”,但他卻給我一種唯有老者方有的廣博、沉穩和智慧的感覺。他與孤獨爲伴,但並不消沉。他那麼熱烈地愛着自然,用孩子般的想象遨遊並描繪着自然。他積極地探索着人與自然的關係,堅定地維護着自然的古典生態。他相信:人類唯有在大自然中才能保有自己的純美天性。所以熱情地謳歌着心中的女神——瓦爾登湖,這又何嘗不是每一個人心中應保留的一塊聖地呢?

我們彷彿看見一個叫梭羅的28歲的年輕人,孤身一人來到距離康德鎮兩英里的瓦爾登湖畔,在最短的時間裏,花了不到28美元,用自己的雙手在湖畔蓋起了一座實用的小木屋,並生活了兩年零兩個月又兩天。在這兩年多的時間裏,梭羅自食其力,他在小木屋周圍種豆、蘿蔔、玉米和馬鈴薯等農作物,用收穫的果實來填飽自己的肚子和補貼家用買生活必需品,完全靠自己的雙手過了一段原始簡樸的隱居生活。

作者在瓦爾登湖畔追求孤獨,實際上也是在追求深刻,他想在孤獨的心境中對人生進行思考和探索。孤獨催生了他的深刻思想。“不必給我愛,不必給我錢,不必給我名譽,給我真理吧。”這是他的心裏呼聲。

去拜讀這本心靈的教科書吧!它會讓你不虛此行。

儘管我們不能夠像梭羅那樣去體味孤寂的山林生活,儘管瓦爾登湖已經永遠的消失,但這些都不能阻礙我們在自己的內心裏擁有一泓清澈的瓦爾登湖,時刻都能讓心靈得到淘滌,按梭羅所說,到你的內心探險去吧!

《瓦爾登湖》讀後感7

這是一個有點像“如果西恩?潘漂流記”中的故事。梭羅認爲,以他的經驗相結合,證明人們能夠活得更簡單,而且更安靜,而無需放下追求物質發達的人類是高貴的優越位置。湖梭羅完成了自己的深度,“測量”,“瓦爾登湖”這天,梭羅再次成爲人們禮貌出行的生活。

現代生活的人幾乎任意的便利,建築水泥高樓,水泥路,沒有灰塵,而地下水污染,臭氧空洞在南極上空的天空,和我們的生活和健康的酸雨侵蝕的背面。我們征服,並在同一時刻改造自然,並給了自己種植的生態陷阱,導致惡性循環,因而只能用在迴歸自然的挫折帶來的便利。當奴役我們的祖先,自然,敬畏自然,甚至神化自然崇拜,也是我們的孩子和孫子,但反過來,撕裂,奴役,和自然的統治。讀“瓦爾登湖”,讓受污染的水安靜心臟涼一點,多了幾分沉穩和無憂無慮,減少衝動,其實不是時髦,而是一種必然。

豆類和住房建設,烤麪包,並享受城市最禮貌的人,是一個遙遠的夢想。如今,越來越多的方便和先進的城市生活的這天,還有那些誰渴望呢?在越來越緊張,收縮自然環境這天的土地上,人們能夠有這樣的夢想在哪裏做呢?

看完後,我不能完全明白梭羅的行爲,他的書有關的思想和行動不能去更多的認可。在夏天的夜晚多年後,我在海灣走在沙灘上,突然你應對自然公園的具有獨特的審美情趣,我意識到,梭羅和他的著作“秋登湖”與被列入的富人和隱士有巨大的相同之處。

最後,我明白了:無論多麼卑微你的生活,你必須要顯露在臉上,不好逃避。即使你是十分差的,而且你的生活的熱愛。即使在逆境,你仍然也有快樂和幸福,驕傲的時刻。

梭羅所看見的人民,那裏的生活就像是在宮殿一樣,很幸福的生活,並樂意這樣做平靜和安寧。

《瓦爾登湖》讀後感8

在寂靜無聲的夜晚,翻開這本富含哲理的書,就像遊覽一個人的人生歷程。

梭羅是這本書的作者也是這個故事的主角。剛從哈佛大學畢業的他,決心獨自隱居在瓦爾登湖畔。透過自己的辛勤勞作建立起一座小木屋,過起自給自足的生活。閒適而又恬淡地過着隱居生活。你可能會想這不就像美國式陶淵明嗎?但梭羅在隱居期間仍苦讀不輟,涉獵廣泛。熟讀哲學書籍,對中國哲學也十分熟悉,對世界有深刻的洞察力。

在瓦爾登湖人煙稀少,孤獨是家常便飯。但他以此爲樂,靜下心留心生活,鑽研學術。他說:“我的寧靜只有微瀾盪漾,而無巨浪翻騰。”他適應孤獨,愛上獨處。沉醉於學術與自然,在獨處中發現自身的不足,看清事物的本質。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難以給自己一個類似梭羅般的環境。但在艱難困苦之中,往往是最孤獨無助之時,猶如獨自駕駛一葉小扁舟在海上飄蕩。適於孤獨,學會獨處十分必要。它能使一個人在困難之中看到未來的希望與方向,不被事物所披的外衣所迷惑,堅定自己的信念,無畏面對。

梭羅認爲“社交往往太廉價。”在獨處中找到那個本真的自己。在期中考後,我的成績可謂不堪入目。我的大腦似乎陷入漩渦之中,天旋地轉,我彷彿迷失了自己。漸漸地,我終於發現自己過多的壓力反倒使我的精神在崩潰的邊緣。整日患得患失,我看不到未來的希望……

孤獨讓我清醒下來,我終於緩緩走出陰影。我彷彿站在瓦爾登湖畔,感受自然的勃勃生機,認清頭上的北極星,心已平靜如瓦爾登湖。

從孤獨中走出,願少年初心不改,一往無前……

《瓦爾登湖》讀後感9

合上《瓦爾登湖》墨綠色的封面,一股清涼的湖水已然匯入心間,澄澈見底,將心境盪滌得如一泓秋水,不染纖塵。正如徐遲先生在《序言》中所說:“《瓦爾登湖》是一本靜靜的書,一本寂寞的書,一本孤獨的書,是一本寂寞、恬靜、智慧的書。”它只適合在“寂寞和恬靜”時閱讀,靜靜地讀,讀得靜靜。我想,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瓦爾登湖》是屬於心靈的。

並純粹地因深陷梭羅的世界而沉迷:他,始終聆聽着自然的聲音。始終穿梭於行行親身耕作的豆田,耐心地鬆土、施肥;始終光着腳投入地細數瓦爾登湖畔第一片落葉的脈絡;始終戴着草帽爬到樹上去找老鷹或松鼠的窩;時常夾着舊樂譜來採集植物標本而樂此不疲;時常頂着最燦爛的星空,靜靜觀察、深深呼吸、沉沉思考…

世人往往缺少冒險精神和信仰,所以他們忙於買賣經營,過着奴隸般的日子。” 我常常驚異於梭羅描繪自然的能力,語言精妙絕倫,卻毫無矯揉造作的嫌疑,字字句句都讓人被他對自然發出的由衷讚歎吸引,並有種立刻不帶分文,不攜行囊地向自然狂奔的衝動。一抹晨光可以讓他傾情謳歌歐若拉女神,一滴露珠可以讓他看到青草的真情,他可以煞有介事地拿着放大鏡匍匐在草地上當一場蟻羣搏鬥的熱忱的看客,爲其中受傷的敗將扼腕,並致像悼念英雄一樣致以敬意。

有些書適合無聊的時候讀,有些書適合睡覺前讀,有些書適合每個感興趣的人讀,但《瓦爾登湖》卻並非如此,壞的書各有各的不好,而好書卻大致相同。當你懷着功利的目的想從書中找對你有幫助的東西,當你只是爲打發無聊時光而漫不經心的翻閱,當你把它們當作難題一樣刻苦鑽研,你既得不到樂趣,也無法與作者產生心靈的共鳴。

“我願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盡生活的精髓,過得紮實,簡單,把一切不屬於生活的內容剔除的乾淨利落,把生活逼到絕處,簡單最基本的形式,簡單,簡單 ,再簡單。”我們的生活本該就這麼簡單。

每一本好書都是聖經,值得我們以最虔誠的姿態去閱讀。

《瓦爾登湖》讀後感10

我,靜靜地坐在樹林之中,注視着不遠處的那一汪湖泊,明澈而又平靜。岸上一座木屋,樸素而又親切。湖中漂着一葉扁舟,一個人靜靜地划着小船,目光沉靜而寂寞。木漿輕輕一撥,湖面泛起一陣漣漪,那調皮的陽光,在水中跳躍着,跳躍着,跳向遠方……

偶然之中,翻開了一本書,瞬間被作者恬淡寧靜的生活所吸引,瘋狂地喜歡上了大衛·梭羅在那距離康科德兩公里的瓦爾登湖畔,獨自在自己建造的小木屋裏漁獵,耕耘,沉思,寫作的簡樸生活。

梭羅1817年出生,在他十六歲時進入哈佛大學就讀,其思想深受愛默生的影響,成爲了當代著名的自然主義者與哲學家,提倡迴歸本心,親近自然。1845年,28歲的梭羅爲了逃離城市的喧鬧,躲避金錢的束縛,隻身來到距小鎮兩英里的瓦爾登湖獨自生活,在自然中找回最初的自己。

漸漸的,我的靈魂沉浸在了這一本寂寞的書中,心情也變得寂寞和寧靜。正如惠特曼所說:“在路易斯安那,我看見了一顆活着的橡樹在生長,它孤獨地站立着,有些青苔從樹枝上垂下來,那裏沒有一個同類,他獨自生長着,發出許多蒼綠黑黝黝的快樂的葉子。”我多希望自己就是一片葉子,與他們相伴爲趣,簡單快樂地生長。

在這個豐富多彩的時代裏,我們這些生活在城市裏的孩子,多希望在鋼筋水泥的森林裏找到一汪清澈的湖泊;在汽車的鳴笛與人們的叫喊中傳來歌聲婉轉,溪水淙淙;在渾濁的空氣裏尋找到一寸心靈的靜地。

好在,暑假來了,我們可以停下腳步,走進自然,感受那清風拂過臉頰,陽光跳上肩膀,與蝴蝶一起快樂飛舞的樂趣;暑假來了,我們可以停下腳步,躺在草地上,聽聽那風,看看那雲,數數夜空裏那些頑皮地眨着眼睛的星星。在靜靜的月光裏,深深地呼吸,呼出那城市的煩躁與喧鬧,吸入一份內心的寧靜與恬淡。

合上這本與世隔絕的《瓦爾登湖》時,窗外小蟲呢喃,月光如水。

《瓦爾登湖》讀後感11

一百六十多年前的1845年7月4日美國獨立日這天,一個哈佛大學的28歲的畢業生亨利?梭羅獨自一人來到距康科德兩英里的瓦爾登湖畔,搭一間小木屋,自食其力,開始了他隱居山林的簡樸生活。他自己勞作耕種,不於外界發生任何關係,除了必須的勞動,他的剩餘時間就用來觀察自然,思考問題,分析生活,評斷價值,批判習俗,探求怎樣實實在在的生活,怎樣體驗與經歷有意義的生活。兩年零兩個月又兩天後,他回到文明世界,爲我們留下了一本寧靜、恬淡、充滿智慧的書——《瓦爾登湖》。

選擇在一個寂寞的黃昏,獨自一人,翻開《瓦爾登湖》。時光如一江春水,在窗下翻書的沙沙聲裏流過,流入瓦爾登湖。讀《瓦爾登湖》,我們可以聽得見蛙聲和鳥啼,看得見湖水的波紋和林中的霧靄,處處蘊含着返璞歸真的美麗。他記錄了觀察與體驗大自然的詳細情況,爲其賦予了通俗的哲學意義,這正是梭羅超越衆人所擁有的一切所在。反觀如今,充斥着追名逐利、物質要求的時代,恐怕難以找到如此沉澱,專心體味生活意義的仙露瓊漿了,讓人們的心靈從沉重的物質中解脫出來,迴歸瓦爾登湖畔那種恬淡、寧靜的狀態,呼吸自由的空氣,體味什麼是真正的生活,那些喚醒了我們沉睡的舊夢。

讀罷此書,我腦海中隱隱出現了一個頭戴草帽、短褐穿結、帶月荷鋤的人——陶潛

梭羅和元亮兄竟真有些相似,兩人都因厭惡世俗的追名逐利,厭惡趨炎附勢的污濁世風而隱居,都好自然、樂山水、愛流年,梭羅也曾在瓦爾登湖畔“種豆南山下”,兩人唯一的不同大概就是隱居時間了,梭羅只隱了兩年多,而陶淵明卻是藏了半輩子。

其實不在於時間,時間只是人們想象與虛構的產物罷了。重要的是心,隱居只是一種方式,而在心中留一片“瓦爾登”纔是最具意義的。

《瓦爾登湖》讀後感12

“《瓦爾登湖》是一本靜靜的書,一本寂寞的書,一本孤獨的書,是一本寂寞、恬靜、智慧的書。”它只適合在“寂寞和恬靜”時閱讀,靜靜地讀,靜靜地思考”合上《瓦爾登湖》藍色的封面,一股清涼的湖水已然匯入心間,澄澈見底,將心境盪滌得如一泓秋水,不染纖塵。

從這個書上來說,梭羅寫了人們的貧窮不是別人不施捨或政府不救濟,更不是自己在本來的工作上不努力,而是沒有換一個角度思考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偉大的人用簡單而富裕的方式生活着,並給自己留下閒暇時間,以用來做偉大的事和培養自己偉大的品格。“我沒有看到過更使人振奮的事實了,人類無疑是有能力來使自己有意識地提高他自己的生命的”。作者用自己在瓦爾登湖邊的生活證明了人類可以生活得富裕而有閒暇,人類可以和自然、和動物和平相處,可以生活得簡單卻同樣快樂。

當梭羅寫下這些文字的時候,我相信在他的心中充滿了對瓦爾登湖的愛,對於小屋的愛,對於山林的愛,對於林中小動物的愛,以及對於大自然萬物的愛,然而我更看到了梭羅心中孤寂,一種超越了浮躁,超越了個人榮辱,超越了一切物質的孤寂,其實與其說是孤寂,我到更傾向與說是安靜。在安靜中梭羅看穿了生死,明白了自己需要的,然後靜靜的'寫下他的思想,靜靜的在瓦爾登湖旁度過了三年。所以每次我看到他的文字時,我都能產生一種震撼,然後靜靜的思考,思考我的人生,我的理想,我的未來。然後一步一步的實現,在那時我才感覺活得真誠,沒有了矯揉和造作。

不管你的生命多麼卑微,你要勇敢地面對它生活;不用逃避。你縱然很貧窮,也要喜愛你的生活。即使是在濟貧院裏,你依然還擁有喜悅、開心、榮幸時光。《瓦爾登湖》內容豐富、意義深遠,它是簡單生活的權威生活,是屬於大自然那純淨的心靈。

《瓦爾登湖》讀後感13

立秋前後,我讀了這本書。很薄,只有三百多頁,斷續看了三天,把其他正在讀的書都停下了,很有點迫不及待的味道。

今年夏天,北京幾乎就沒怎麼熱過。立秋這幾天,一直在下雨,迫使人取消某些戶外活動。

昨晚我去五道口,正是雨最大的時候,一羣人躲在易初蓮花的檐下避雨。人們臉上,大多是焦急、煩躁的表情,也有些人沒有什麼表情,無聊的翻看着自己買的東西。路上沒有什麼人,有傘的和沒傘的人,都在避雨。雖然我有傘,但雨水還是立刻就把我的褲管打溼到膝蓋的位置,鞋也溼透了。我索性就在水裏淌着走,引來幾個賣水果的人好奇的打量。等我辦完了事,正想着要不要也跟大夥一樣,找地方躲躲。這時,雨漸漸停了。

大自然,有時就是這麼氣人。但我心裏很清楚,他並非是跟我作對(我人品還沒差到這份上),他只不過是按照他的想法行事罷了。

回到梭羅這本書。他跟大自然的關係算是很不錯的,但潛水鳥或松鼠有時候還是會愚弄他。或許說愚弄有些過分了,不過是遊戲而已。唯心一點說,同樣一件事,你看它是愚弄就是愚弄,看它是遊戲就是遊戲,看它無所謂,它便不存在。

生活簡單化,或者說簡樸化,是我多年來的想法,並且也是按照這個想法來執行的。雖然很多時候,跟這世界顯得格格不入,但我覺得真的很好,很舒服。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如果對於一個人來說精神層面更重要,那麼多少就必須要放棄一些物質層面的東西。或者從畢達哥拉斯學派的理論角度來說,並非是單純的自制、節慾,而是心靈的淨化使得那些無關緊要的東西自動脫離了視野。“制”、“節”是一種痛苦,“無爲”則就沒有什麼痛苦可言了。一切都是發自內心,自然而然的。

有很多人把美食大餐、漂亮的衣服、大房子、進階車看成是目標,但我沒有,我發自內心的認爲,我不需要這些。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因爲此“樂”非彼“樂”,這世上並非只有那麼幾種快樂的。

我把快樂,建立在內心。

《瓦爾登湖》讀後感14

第一次讀梭羅,讀的是這本《瓦爾登湖》,大概是因爲我懷有一期一會的希冀去同它相遇,投桃報李之下,每一次的窺探都有所得,於是纔有了今天這番心情的鋪陳:他實在是有幾分陶潛的味道,兩者貫通中西方的深澗得以共鳴,採菊人生東籬之下,可曾擷得一抹馥郁?

我開始探索他,同時接受他,在文字中我終於找到我所應該做的:平和。這個世界太浮躁了,當燈紅酒綠鋪滿城市的重心,邊緣的陰暗角落反而有幾分風骨,我們應當清醒一點——作爲國家未來的中流砥柱,青年一代不能垮掉。縱觀過去,各路觀點交鋒不止,我們讀書然後曬在社交媒體上,但是書的骨髓卻未必吸收;我們去健身然後在網上發圖,但我們可能根本不理解追求健康的意義。換言之,我們做了太多人云亦云的事情,卻從來沒有想過跳出來,主流的價值觀從來不是附和,而是內心的真正認同。

我們是否也能在被裝點地越來越花哨複雜的生活中,還原他的本來面目?其實我們都受到了浮躁的影響,而這時平和就顯得尤其可貴。我們讀書,只爲了和這本書的作者交流;梭羅寫書,或許也沒有帶着什麼去改變誰的意願,他只是把自己的想法傾訴出來,而我恰好在合適的年紀看到了,瞭解了。於是我讀出來幾株孤菊的清矜,從方方面面教我們不拘束地放下。平和是一種難得的智慧,我們在求學生涯中最忌諱的兩種情況都得到了解決:荒廢學業者他幫助你找到樂趣所在;勤勉于思者他告訴你如何保持平常心。

跨越地域和時間,隔着語言和文字的差異,我還是受到了他的教誨,如他所言:知道自己知道什麼,也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這就是真正的知識。

《瓦爾登湖》讀後感15

我的一位書友讀《瓦爾登湖》已經20年有餘。或許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們會在瓦爾登湖的故事裏,讀出不同的味道吧。

算上最近這次,我是第四次閱讀它。前兩次讀來“艱難”,一知半解遂而放下它。雖然其自然之理,哲學之思,有獨到之處,但頗有難懂晦澀的地方,一如那失去了的獵犬、栗色馬和斑鳩的寓言。

後來在我深愛的島城,在靜謐的鄉間,我倒是真正意義上讀完了它。那是黃昏之時,鄉村被黑夜籠罩,周遭悄無聲息,心也漸漸安靜,覽讀此書,頓覺有滋有味,在那個夜深人靜的時候,竟也生出清澄見底,爲之神往之感。有時想,是否白天的繁忙浮躁讓我沉不下心投入這本寂寞卻也讓人平靜的書。凡用心者,皆能動心,梭羅用他的沉靜,在文字裏盡現清新與愜意。他的《瓦爾登湖》物我相觀,到達了述景文字的至高境界。

1845年3月,梭羅借來一柄斧頭,走到瓦爾登湖畔的森林裏,開始砍伐一些箭矢似的,高聳入雲而還年幼的白松……那是愉快的春日,人們感到難過的冬天正跟凍土一樣地消溶,而蟄居的生命開始舒伸了。他的工具僅有一個斧頭,但他很快便造好了一座堅實得足以避風擋雨的小木屋。與湖爲伴的日子裏,清晨與朝露爲伴,白天與勞動相融,晚上與清澈的湖水交流。湖給了他水源,樹木給了他冬日生火的材料,土地給了他勞作的田園,魚蟲鳥獸賜予了他天下最原始的視聽體驗,他早已與這片湖泊這片天地融爲一體,自然給了他最美的饋贈。“我生活在瓦爾登湖,再沒有比這裏更接近上帝和天堂,我是它的石岸,是他掠過湖心的一陣清風,在我的手心裏,是他的碧水,是他的白沙,而他最深隱的泉眼,高懸在我的哲思之上。”他坐在湖畔,暢然呼吸,定神觀察,近身傾聽,安靜思考。透過瓦爾登澄澈的湖面,如鏡子般照見到內心深處的情愫,那片滋潤了他的湖水,也成就了他的精神高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