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作文

讀後感2.32W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作文

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作文1

《佐賀的超級阿嬤》這本書是我近期看的一本書。這本書講述了一個與衆不同的阿嬤。在戰後時期,家裏非常貧窮,生活物質非常缺乏,食物是從河裏漂下來的東西;明明沒有吃過飯,卻說飯早已吃過,佐賀只有餓着肚子去上學……這樣一個個感人的故事在書中數不勝數。 阿嬤的房子旁有一條河,河的上游是一個菜市場。阿嬤就把她的法寶木棍橫在河裏,法寶總會把一些從上游漂下來的樹枝、木片等攔截下來,曬乾後當柴燒:“這樣,河水可以保持乾淨,我們又有免費柴火,真是一舉兩得。”木棒攔住的不只是樹枝,還有一些賣不出的蔬菜,被賣菜人丟在河裏後,也讓阿嬤給截住了:“開杈的蘿蔔切成小塊煮出來味道一樣,彎曲的小黃瓜切成絲用鹽醃一醃,味道也一樣。”還有一些果皮受損的水果,對阿嬤來說,也“知識外表差一點而已,切開來吃,味道一樣”。

佐賀的超級阿嬤樂觀開朗,使她貧困的生活也多姿多彩。她在貧窮中不悲觀嘆氣,而是積極地面對生活,感恩於上天的賜予,還想出了許許多多的好點子來改善生活。她工作勤勉,思想與衆不同,富有大智慧。我要像阿嬤那樣,在人生的旅途中,奮力向前,即使跌倒了也要爬起來,因爲“失敗乃是成功之母。”在我們的生活中,像阿嬤這樣的人已經很少了。讓我們做一個像阿嬤一樣的人,何樂不爲呢?

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作文2

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 這幾天,我讀了一本關於愛、關於教育、關於成長的書——《佐賀的超級阿嬤》。

讀着裏面的一個個故事,我有時狂笑不止,有時又心潮起伏,有所感動。《佐賀的超級阿嬤》主要講述:幼小的昭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原子彈爆炸中失去了父親因靠母親開的小酒館無力撫養昭廣,母親便把八歲的昭廣送到了外婆家生活。雖然外婆家的生活極度窮苦,但樂觀、堅強的外婆卻總有神奇的方法讓日子過下去,比如:在河面上攔一根大木棒,靠上流菜場所漂下來的尾部開杈的蘿蔔、畸形的小黃瓜、爛菜葉以及一些賣相不好的蔬果,來決定當天的飯菜;或在腿上綁吸鐵石,靠吸廢鐵來賺錢……在外婆家居住的八年裏,外婆除了把昭廣撫養成人,還教了他許多做人的道理,例如:窮有兩種,一種窮得消沉,一種窮得開朗。我們一定要窮得開朗!

看完這本書,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外婆。在那個物質缺乏的時代裏,外婆靠着當一個普通的清潔工,連養活自己都成問題,更何況還要加上昭廣了。一般人在這種情況下,大多數會對生活喪失信心,自生自滅。外婆卻沒有這樣做,而是以樂觀、堅強的心態去面對生活,並教昭廣怎樣去做一個快樂的窮人。

讀了這本書,我懂得了“幸福不是被金錢左右,而是取決於你的心態”的真正含義:不管身處種種艱苦的經歷中,也許只要換個角度去看事物,就能活的輕鬆、快樂。

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作文3

《佐賀的超級阿嬤》講述了一個在日本大城市廣島居住的小孩子“昭廣”被姨媽帶到了佐賀,然後和外婆一起過窮日子的故事。

昭廣原來生活在一個有錢的家庭,可是他出生時,爸爸早已臥在病牀上,可是,有一天原子彈爆發,他的爸爸死了,爲了不讓生活更加困難,他的媽媽開了一家小飯館,來養家餬口。由於有昭廣、昭廣的哥哥兩個人,他媽媽管不了兩個人,就讓姨媽把昭廣帶到外婆家,那外婆就是書名中的阿嬤,他來到外婆家時,正好是上三年級前的暑假,由於外婆家很窮,沒有錢讓他按時上學,外婆就到學校做清潔工來給昭廣掙錢上學。等到外婆攢夠了足夠的錢,便送昭廣上了小學三年級。第一天,阿嬤送他去上學時,老師在大門口等着他,外婆和老師把他送進了教室。由於這是第一天上學,對學校裏的人很不熟悉,學校裏的人也對他不熟悉,就把她的外婆誤認爲是他媽媽,就對他說:“你媽媽好老噢!”,雖然昭廣聽見了,但他一聲不吭。

阿嬤家門口有一條河,阿嬤把它叫做:“超級市場”,因爲每天都會從上游漂下來一些水果蔬菜等,阿嬤把它們撈上來吃,以減少開支。

昭廣天生就是一位運動能手,年年跑步拿冠軍。有一天,昭廣回家後,對阿嬤說自己當上了棒球隊隊長,阿嬤便從她省吃儉用的“小金庫”裏拿了一萬日元給昭廣買了雙扒釘鞋,以此來鼓勵他取得的成績。

這本書告訴我們,不管生活有多麼的困難,只要敢於面對並且努力去克服,總會成功的!

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作文4

樂觀面對生活

——讀《佐賀的超級阿嫲》後感

書中的外婆一直有着節儉,樂觀,堅強的個性。

外婆生活在一個破茅屋裏,八歲昭廣的母親,因無力撫養,只好將昭廣寄養在外婆家。雖然極度艱苦,樂觀的外婆卻總有神奇的辦法讓日子過下去,讓生活充滿創意,發現和歡笑。

一般人是不會喜歡貧窮的,但外婆卻說:“貧窮真好!”昭廣在外婆家度過的歲月中,有的時候飢寒交迫,有的時候激動緊張,有的時候又是歡聲笑語。雖然外婆家非常貧窮,但生活在那裏仍然是有滋有味。讓我記憶深刻的是一次考試後,由於昭廣只有體育和數學是5分(滿分)其他的全是1分2分,他很害怕受到外婆的批評。可是,結果讓人大吃一驚,外婆居然笑着說:“不要緊,1分2分的加起來就有5分啦!人生呀,靠的就是總和力!”你看,外婆說得多有道理!

看了樂觀對事的外婆,再想一想自己。我曾經爲了多少事情苦惱啊!有些只是小的不能再小的爭吵矛盾,我卻從來沒有樂觀地去對待,而是斤斤計較,當時的行爲是多麼錯誤啊!我要讓自己快樂起來。

“貧窮但是要窮得開朗”,一個人,整天爲了一點小事,而愁眉不展,那麼,生活會多麼無味啊!人要活得快樂,不要什麼事都銘記在心。考試考遭了,就應該奮發圖強,爲下一次考試做好充分的準備;被老師批評了,就應該吸取教訓,下一次不再犯相同的錯誤。我們要樂觀的去面對各種事情,再困難的問題也會被我們給征服。

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作文5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如今的時代,書是人們的精神食糧。在我心中,最愛的書並不轟動世界,卻能感化一顆又一顆的心靈——《與阿嬤在一起的時光》。

小昭廣幼年喪父,母親被迫把他送回鄉下,開啓了一段窮苦的生活。阿嬤和年幼的小昭廣平常只能吃河邊撿來的畸形蔬菜。富有營養的豆腐可撿不來,於是阿嬤會買豆腐給小昭廣吃,賣菜的大叔承諾碎豆腐打五折。一天,小昭廣興致勃勃地去買豆腐,看見豆腐箱裏整齊地排列着,毫無破損。昭廣掃興而歸,大叔將一塊豆腐弄碎,放到袋子裏,笑眯眯地追上去給他,他明白了,原來以前沒破豆腐的日子也是這樣。阿嬤站在門口等他,說了一句話:“真正的體貼是令人覺察不到的。”

一次考試失利,心情有如一顆燦爛輝煌的太陽,瞬間落到谷底。媽媽看到了試卷,眼裏露出的盡是失望。她並沒有責備我,只是像渾身失去了動力一般,無精打采。我躲到被窩裏痛哭流涕,沒有了昔日的活力與朝氣,一蹶不振。這時,我想起了阿嬤的艱苦生活:年輕時,丈夫死去,憑一己之力撫養七子,如今又要照顧小孫子,每日吃穿都來源於河,她沒有被命運打倒,而是堅強樂觀。古今中外,具有這樣品質的人有很多,談遷撰寫《國榷》;司馬遷編寫《史記》;海倫。凱勒不向命運低頭……而我,因小小挫折而放棄,實屬不該。阿嬤曾說:“成績單上只要不是0就好,一分兩分的,加在一起就有五分了。人生就是總和力!”我從悲傷中醒悟過來,對!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

總有幾分鐘,其中的每一秒,你都願意拿一年的時間去換取。總有幾本書,其中的一本,你都願意拿所有的夜晚去銘記。總有幾句話,其中的每個字眼,你都願意拿一聲去品味。

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作文6

讀了《佐賀的超級阿嬤》一書,我對書中的人物感到十分的敬佩。

在文中人物德永紹廣(作者)小時,他就離開母親,與佐賀的阿嬤一起生活。雖然他們淪爲“貧窮中的貧窮”,但樂觀的“超級阿嬤”卻能用一種與衆不同的眼光看問題、看世界。令作者一生受用無窮。

紹廣和他的外婆,儘管他們經常沒米下鍋,儘管他們住着破破爛爛的小屋,儘管他們只能吃別人不要的畸形蔬菜,儘管......但超級阿嬤依舊露出笑容,依舊用辯證的眼光看問題。難道這一點還不值得我們敬佩嗎?但在敬佩的同時,我們也要進行反思:與紹廣和阿嬤相比,哪一位同學比他們更貧窮?我想答案是肯定的。那麼,爲什麼我們不能與他們一樣,每天生活在快樂中呢?

這本書勾起了我腦海裏的回憶:我在新聞報道中看到:一個11歲的五年級小學生,在他五歲那一年,爸爸工作受傷,從此癱瘓在牀。整個家庭的重擔全挑在他一個人身上。放學回家,煮飯、做家務等等繁重的任務常壓的他喘不過氣來。但是他有自卑嗎?沒有,他在學校不僅積極樂觀,而且還當上了學校的大隊委! 與超級阿嬤一樣,我也給他“點個贊”。

除了敬佩,當然也要反思。一定要在生活中保持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不要一味的抱怨生活。可別“身在福中不知福”咯!

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作文7

《佐賀的超級阿嬤》這本書非常好看。講述了作者小時候因家庭貧困,所以來到了佐賀這個偏僻的地方,與外婆生活在一起。

外婆家很窮,卻窮的很開心,很快樂。這是普通人做不到的,由此可以看出外婆的心態。吃的是超級市場上,樣子稍醜的植物扔到河裏的。卻被外婆用木棍攔下來了。雖然外形不一樣,但味道都是一樣的。每次外出時,外婆都在腰上旁上吸鐵石,把廢棄的東西賣掉。對於外婆來說只有該撿的東西,卻沒有該扔的東西。可以看出外婆不浪費的品質。

外婆不僅有品質,待人也非常好。左鄰右舍常常照顧她。有一次,收水費的人來到家門口說:“奶奶,三個月的水費沒有交。”外婆對自己孫子說:“昭廣,三個月沒喝水了吧!”收水費的人卻說:“那我下次來吧。”左鄰右舍食物多的時候也會多分一點給她。外婆也常常把他們的院子一起掃了。外婆常常說:“讓人察覺不到的體貼叫關懷。”

外婆對待自己的孫子,可以用教子有方來形容。當面對經濟困難時總是用樂觀的心態來面對及教導德永昭廣。例如:沒飯吃的時候,常常會對昭廣說是你精神過敏了。快去睡覺吧!

外婆從昭廣媽媽小時候有六個兄妹,全都是外婆養大的。可以看出外婆的堅強。外婆的品質,堅強以及她的人生格言值得我們去學習。所以,快來看《佐賀的超級阿嬤》吧!

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作文8

假期裏,我的朋友推薦了我一本書,名字叫《佐賀的超級阿嬤》,書剛拿到手,我就迫不及待地翻開,和作者迢廣一起來到了外婆的住處——佐賀。

《佐賀的超級阿嬤》是一部自傳體小說,主要說的是一九四五年八月六日,一顆原子彈在廣島爆炸,父親以回家看看爲由回到廣島,可因受核輻射影響重病而死。母親無力撫養迢廣,只好將他送到佐賀的阿嬤家,和阿嬤一起度過了非常艱苦卻很快樂的八年生活,教會了作者許多做人道理的故事。

看完這本書,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想:我們現在的生活實在是太幸福了,經濟、科技十分發達,夏天可以整天待在涼爽的空調房裏,吃的食物都是從市場買來的,乾淨而又衛生,而阿嬤家很窮苦,她家取食的方法是用一根木棒擋住了上流漂來的分杈的水果和蔬菜,把小樹葉樹枝當柴燒,吃那些小河流漂來的不好的水果和蔬菜,卻很樂觀地說“尾部開杈的蘿蔔,切塊煮起來味道也一樣,彎曲的小黃瓜,切絲後用鹽拌後味道也相同。”阿嬤和迢廣難得吃一次魚肉,每次吃完魚肉,阿嬤就讓迢廣將魚骨頭嚼碎,實在嚼不動的硬魚骨頭,就用開水將魚骨衝成骨湯喝掉,再將被衝成湯的魚骨用菜刀碾成粉,就成了雞的飼料。我覺得是阿嬤這樣悠閒節檢的生活方式,才讓迢廣體驗到了一段一般人體驗不到的快樂歲月!

是阿嬤讓迢廣懂得了“讓人察覺不到的體貼纔是真正的體貼、真正的關切”、“只有可以撿來的東西,沒有應該扔掉的東西”、“窮有兩種—窮得消沉和窮得開朗”。這些阿嬤的經典格言不僅使迢廣受益匪淺,也讓我終身受益。

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作文9

走在兩排擺滿書的書架中間,手指輕輕掠過兩側的書。突然,我的眼前一亮,從架子上抽出那本《佐賀的超級阿嬤》,饒有興趣地讀了起來……

《佐賀的超級阿嬤》記敘了作者真實的童年故事,二年級的德永昭廣失去了父愛,母親在廣島經營了一家小店,沒有時間照料他,被迫把昭廣送到了遠在佐賀外婆那裏。外婆家的日子貧窮但卻充實快樂,她樂觀積極、不怕困難、勤勞善良、熱愛生活的品質和在佐賀發生的點點滴滴給昭廣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外婆曾說過一句話:“窮有兩種:窮得消沉和窮得開朗。我們就屬於那些窮得開朗的人。”面對貧乏的生活,外婆選擇了樂觀,這樣的樂觀同時也感染了昭廣。從小生活在蜜罐子中的我們,過着無憂無慮的生活,又沒有工作上的壓力,爲什麼還是愁眉不展,唉聲嘆氣呢?比起昭廣“以樹果爲零食,自己做玩具,運動也只是跑步”的窮苦生活,我們有良好的生活和學習條件,實在是幸福不過了。我們並不需要奢求什麼,只是應當做一個陽光健康、快樂成長的少年,用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每一天,如果你用悲觀面對生活,生活也就像你所看到的一樣,是沒有明媚的陽光和晴朗的天空的。

“真正的體貼是讓人察覺不到的”,在佐賀的日子裏,昭廣感受到的是被人體貼的快樂。爲了讓能吃上一次大餐,班主任常會假裝肚子痛,用自己的豪華大餐換來昭廣的甜姜、梅乾配白飯;爲了讓昭廣看到馬鈴薯和洋蔥的樣子,昭廣的同學竟裝了滿滿一袋的馬鈴薯和洋蔥而受到老師批評;昭廣受傷看病時沒帶錢,醫生不但免去了他的看病費,還給了他回家坐巴士的車費……我們生活在這個社會中,經歷了各種酸甜苦辣,當然少不了他人對我們的體貼:每天父母做的一道菜,老師們的一句鼓勵,同學間的一句問候。關心是一種力量,當我們得到他人的關心的同時,也要學會去關心他人。“送人玫瑰,手有餘香”,當別人遭遇困境或需要幫助時,我們應當伸出援助之手,儘自己的.一分能力。他人獲得了被愛的喜悅,你會發現你也會獲得精神上的滿足和快樂。

讀完《佐賀的超級阿嬤》,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愛”的力量的偉大。無論是貧窮還是富裕,它都能夠使生活變得美好、充盈。我們也來做一個像外婆那樣的人吧,讓這個世界成爲一個愛的天堂。

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作文10

這本書中的外婆生活在日本戰敗後那個物質極其匱乏的時代,她是那個時代的窮人,一個普通的清潔工,而且還要撫養七個孩子,但她有非常樂觀的精神,從不以爲貧困是不快樂的,幽默豪放的她在貧困眼前也保持着應有的姿態和神彩,正是這類樂更多相干範文>>佐賀的超級阿嬤讀後感這本書中的外婆生活在日本戰敗後那個物質極其匱乏的時代,她是那個時代的窮人,一個普通的清潔工,而且還要撫養七個孩子,但她有非常樂觀的精神,從不以爲貧困是不快樂的,幽默豪放的她在貧困眼前也保持着應有的姿態和神彩,正是這類樂觀的精神,讓她自己在貧困的生活中感受快樂,也讓她所撫養的外孫島田洋七成了日本笑劇泰斗,就是這本書的作者。我覺得貧困的人固然要承受很多的苦難,但是樂觀可以成爲他的精神財富,在外孫和外婆相依爲命的8年中,他得到了很多優秀的品質,樂觀、堅強、英勇、愛心、節儉等等,這都爲他以後的事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我們也應當這樣。

這類開朗的人生觀,是當今競爭劇烈的社會中十分難能寶貴的。爲甚麼相比與一些富貴的人,彷彿有些窮人活得更快樂?祕密就在其中:由於他們具有樂觀的心態,只要有樂觀的心態,就可以有很好的的辦法,讓艱苦的生活快樂地過下去。人生短短几十年,快樂的生活不正是我們所渴望的嗎?幸福不是金錢能購買的,而是取決與人的心理。

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作文11

這幾天,我讀了一本關於愛、關於教育、關於成長的書——《佐賀的超級阿嬤》。讀着裏面的一個個故事,我有時狂笑不止,有時又心潮起伏,有所感動。《佐賀的超級阿嬤》主要講述:幼小的昭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原子彈爆炸中失去了父親因靠母親開的小酒館無力撫養昭廣,母親便把八歲的昭廣送到了外婆家生活。雖然外婆家的生活極度窮苦,但樂觀、堅強的外婆卻總有神奇的方法讓日子過下去,比如:在河面上攔一根大木棒,靠上流菜場所漂下來的尾部開杈的蘿蔔、畸形的小黃瓜、爛菜葉以及一些賣相不好的蔬果,來決定當天的飯菜;或在腿上綁吸鐵石,靠吸廢鐵來賺錢……在外婆家居住的八年裏,外婆除了把昭廣撫養成人,還教了他許多做人的道理,例如:窮有兩種,一種窮得消沉,一種窮得開朗。我們一定要窮得開朗!看完這本書,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外婆。在那個物質缺乏的時代裏,外婆靠着當一個普通的清潔工,連養活自己都成問題,更何況還要加上昭廣了。

一般人在這種情況下,大多數會對生活喪失信心,自生自滅,甚至集體去自殺。外婆卻沒有這樣做,而是以樂觀、堅強的心態去面對生活,並教昭廣怎樣去做一個快樂的窮人。讀了這本書,我懂得了“幸福不是被金錢左右,而是取決於你的心態”的真正含義:不管身處種種艱苦的經歷中,也許只要換個角度去看事物,就能活的輕鬆、快樂。

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作文12

在這個特殊的疫情時期,我宅在家讀了一本書名叫《佐賀的超級阿嬤》。

廣島原子彈爆炸後,島田洋七的父親隻身“回廣島看看”,卻受輻射塵而得原子病去世。在小學二年級的某一天,母親的妹妹喜佐子姨媽來佐賀的昭廣家玩,但卻因母親無力撫養,母親瞞着昭廣跟大家商量,只好拜託阿嬤照顧昭廣,就把邵廣寄養在阿嬤家,母親假裝帶着昭廣去給姨媽送行,上火車的時候母親推了一把昭廣,把昭廣推進了火車。就這樣,昭廣來到了佐賀鄉下的外婆家。雖然生活極度艱苦,但樂觀的外婆卻有神奇的辦法將日子過下去,讓生活充滿創意、歡笑和發現。

在這本書裏,佐賀阿嬤說的話都使我深有感觸:游泳不是靠泳褲,而是靠實力;成績單上只要不是0就好了,1分2分的加在一起就有5分啦!人生就是總和力;別太用功!太用功就變成書**;只有可以撿來的東西,沒有應該扔掉的東西;人到死都要懷抱夢想,沒實現也沒關係,畢竟只是夢想嘛!聰明人、笨人、有錢人、窮人過了50年都一樣是50歲;窮人能做的就是展現笑容……

但最讓我記憶深刻的是:只有可以撿來的東西,沒有應該扔掉的東西。這句話的含義是:應該珍惜眼前的東西,不要失去它,要不斷積累。

《佐賀的超級阿嬤》內容真摯感人,讓我認識了積極樂觀的價值觀!

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作文13

今天,我看完了一本很精彩的書,名字叫《佐賀的超級阿嬤》。

這本書是日本的島田洋七寫的,內容是:廣島原子彈爆炸後,父親隻身“回廣島看看”,卻因受核輻射而死去。因無力撫養,母親只好把年僅8歲的昭廣寄養在佐賀的外婆家,沒想到,昭廣卻在這裏度過了8年快樂的生活,雖然物質條件極度艱苦,樂觀的外婆卻總有神奇的辦法讓日子過下去,讓生活充滿創意、發現和快樂!

書中令我最記憶猶新的是外婆。因爲外婆雖然窮,工作也很艱苦,但她有善良,積極,快樂,樂觀的精神。外婆也很聰明,總是想一些神奇的法子,讓生活多姿多彩。外婆這一句意味深長的話也讓我感慨萬分:“經濟上的富裕和貧窮並不是幸福與否的關鍵,精神上的富有才是真正的幸福。”

這讓我想起,有一次,我在人民公園看到一位老奶奶和一個殘疾叔叔,在路邊上唱歌,兩人衣衫都襤褸,相信生活也一定窮困潦倒;但他們一個彈琴、一個唱歌,歌聲中絲毫沒有任何悲傷痛苦或自卑消沉,而是充溢了樂觀開朗、積極向上的氣息……我相信,他們的生活雖然暫時窮困一點,但他們的內心世界一定是快樂富裕的,他們的將來也一定不會貧窮。

《佐賀的超級阿嬤》讓我深刻領會了:面對生活,始終要以樂觀、積極的心態,幸福是靠自己的努力爭取過來的!!!

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作文14

八歲那年,故事的主人翁昭廣離開廣島,來到佐賀鄉下的阿嬤家,想不到阿嬤家是那樣的貧窮。阿嬤家的旁邊有一條河,河的上游有一個菜市場,每天會有大量的菜場丟棄的蔬菜順流而下,阿嬤就用一根繩子攔在河中,把那些蔬菜都攔下來。這條小河被阿嬤稱爲家裏的冰箱,他們每天吃的蔬菜都來源於這個“冰箱”。阿嬤每天爲攔到一根蘿蔔或者一棵還沒有腐爛的青菜而開心。

有時一整天都撈不到一棵菜,阿嬤就讓他一直睡,睡上一整天,直到有吃的時候爲止。阿嬤經常催他上學,因爲學校有午餐。

昭廣想參加運動,可是家裏什麼球都買不起,阿嬤就讓他跑步,說這樣最省錢,還可以鍛鍊身體。

我不知道爲什麼生活會窮苦成這樣,我不懂那時的世界到底發生了什麼。我只看到阿嬤爲了昭廣的健康成長,每天都讓家裏充滿了陽光。她從來沒有因爲生活的貧窮抱怨過,也從來沒有哭過,每天都能找到讓昭廣開心的理由。

我看完這本書,心裏很難過。我想,不管日子再苦,大人們都會盡力照顧自己的孩子,不讓孩子受苦。其實,他們心裏一定忍受了很多很多。

我們家不像昭廣他們家那麼苦。但是我想,我的媽媽對我的付出一點都不比昭廣的阿嬤少,我愛我的媽媽,我一定做一個懂事的孩子,管理好自己,我要學着做家務,我多做一件,媽媽就可以少做一件了。

讀《佐賀的超級阿嬤》有感作文15

這個星期我讀了《佐賀的超級阿嬤》這本書,讓我受益無窮!

《佐賀的超級阿嬤》這本書講的是昭廣在八歲那年離開了廣島來到佐賀鄉下的阿嬤家,迎接他的是一件破爛的茅房,以及曾經帶着七個子女熬過艱難歲月的阿嬤。雖然家裏非常窮,但是樂天知命的阿嬤總會有神奇而層不出窮的生活絕招,在物質匱乏的歲月裏快樂的生活了下來。

阿嬤說過一句話:“窮有兩種:窮得消沉和窮得開朗。我們家就是窮得開朗。”這句話讓我得益匪淺!是啊!無論遇到什麼麻煩,如果你以開朗樂觀的性格去看待的話,那一定會讓這件麻煩的事情變得簡單,正是這種樂觀自信的精神讓阿嬤和佐賀生活的十分溫馨、充實和快樂。

阿嬤十分“聰明”,給佐賀許多安慰,“我英語都不會”“那你就在答案上寫?我是日本人?。”“漢字也不太會……”“就寫?我可以靠平假名和片假名活下去?。“我也討厭歷史。”“歷史也不會?那就寫?我不拘泥過去?。佐賀擔心會有小偷,阿嬤就說:“即使小偷來了,也沒東西可偷,因爲實在一無所有。說不定他還會給我們留點東西呢。”從這段話裏透露出來的還是阿嬤那種自信、開朗、樂觀的精神,如果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抱着這種心態去生活的話,那世界該多麼美好啊!

腰間綁塊磁鐵回收路上的釘子和廢鐵,用木棒攔截順水漂流而下的爛水果,在貧窮的日子裏,阿嬤的創意遠遠不止這些,阿嬤帶給我們的永遠都是快樂、溫馨的感覺,《佐賀的超級阿嬤》這本書激勵了我的對生活的積極性,讓我的每一天都充滿百分之百的快樂,對每一件事都充滿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