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最新版《三國演義》讀後感800字

讀後感1.12W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最新版《三國演義》讀後感800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最新版《三國演義》讀後感800字

最新版《三國演義》讀後感800字1

《三國演義》,那淋漓盡致的情節、拍案叫絕地計謀,還是餘音繞樑,豐富的句子、富有表達性的好詞佳句,都深深在我腦子裏紮了根。

讀了《三國演義》一書,使我受益匪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三國演義》刻劃了近200個人物形象,其中有庸主獻帝劉禪,氣量狹隘的周瑜,忠厚的魯肅,勇猛的張飛,重義的關羽,納賢的劉備……但是在這些人物中最喜歡的還是諸葛亮.被稱爲是儒家倫理型的理想人物,他的“才“.“學“.“識“都注入了“仁政“的道德內容,他有獨特的人格,擇梧而棲,擇主而事,他盡忠於劉備,盡忠於蜀漢,最後中獻身於統一的大業中.“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隨着蜀漢的衰亡悲劇,他也成了悲劇人物!

再說關羽,他也是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爲雖降了敵,但最後還是回來了,不但仍算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啊。

還有猛將張飛,長坡橋單騎救主,智奪瓦口,義釋嚴顏,可謂功不可沒,只可惜關羽一死,便失去理智,不務正業,無故鞭打士兵,導致自己被手下兩名小將刺殺,還陪上了黃忠、劉備和蜀國七十五萬大軍的性命,使蜀國狀況一落千丈。相反,魏國名將司馬懿對諸葛亮的辱罵置之不理,態度樂觀,使一代奇才諸葛亮無計可使,以病死五丈原爲告終。可見當遇見悲傷、痛苦、氣憤的事情時,應該理智地控制情緒,用樂觀的態度去戰勝它,如果意氣用事,後果將不堪設想。

總而言之,《三國演義》可以說是四大名著中的精品小說。作者在用筆上不僅有實寫、虛寫、詳寫、略寫、插敘、倒敘,而且採用了沿線索來記敘的文學手法。它的社會影響,遠遠超過了它的文學價值。它留給我們青少年,乃至於整個中華民族的意義是深遠的。

學習三國演義,我們就應該學習古代人的長處,借鑑他們的做法,更好的完善自己,做一個對現代社會有用的人。

最新版《三國演義》讀後感800字2

自從讀上了《三國演義》這本書後,我認識了許許多多的三國英雄也明白了很能多故事,如劉備、關羽、張飛、袁紹、曹操《劉關張桃園三結義》《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關羽溫酒斬華雄》可是令我受益良多的,是《關羽溫酒斬華雄》這個故事。

這個故事說了,董卓在漢山橫行霸道,有一次令華雄到袁紹寨前挑戰,袁紹派名將俞涉、潘鳳出擊,誰知都被斬了。關羽請戰,卻因關羽只是馬弓手被袁紹大罵。曹操卻釃上溫酒讓關羽壯膽,關羽要求先戰後喝。關羽果然斬了華雄,並且回到寨時酒還尚溫,曹操大喜。

關羽溫酒斬華雄這一段寫的栩栩如生,僅用幾個詞就寫出了當時的激烈場面,鼓聲大震,喊聲大舉天摧地塌,嶽撼山崩,是這段的點眼之筆。釃提擲更寫出了關雲長的英勇、大膽。這也正是雲長停盞施英勇,酒尚溫時斬華雄。可見關羽比那些認爲厲害的人要強好多。

《關羽溫酒斬華雄》讓我明白了,做人,不能只看表面和他的職位定一個人的才能,並且不能只欣賞地位很高的人,因爲他們不必須是最棒的,或者真正的人才。天才在一些不起眼的人羣當中,可能他的才能比地位很高的人強記多了,卻只是還沒被人發掘出來。這個故事還告訴了我:做人就必須做像關羽一個勇敢、有膽識、有自信、雄心壯志,不能貪生怕死、胸無大志。讓我們也來當上個小英雄!

曹操招兵買馬,會合袁紹、公孫瓚、孫堅等十七路兵馬,攻打董卓。劉備、關羽和張飛追隨公孫瓚一同前往。董卓大將華雄打敗了十八路兵馬的先鋒孫堅,又在陣前殺了兩員大將,十分得意。十八路諸侯都很驚慌,束手無策,袁紹說:可惜我的大將顏良、文丑不在,不然,就不怕華雄了。話音剛落,關羽高聲叫道:小將願意去砍下華雄的腦袋!袁紹認爲關羽可是是個馬弓手,就生氣地說:我們十八路諸侯大將幾百員,卻要派一個馬弓手出戰,豈不讓華雄笑話。關羽大聲說:我如果殺不了華雄,就請砍下我的腦袋。曹操聽了,十分欣賞。於是,就倒了一杯熱酒,遞給關羽說:將軍喝了這杯酒,再前去殺敵。關羽接過酒杯,又放在桌上說:等我殺了華雄再回來喝吧!說完,提着大刀上馬去了。

關羽武藝高強,沒一會兒,就砍下了華雄的腦袋。他回到軍營,曹操連忙拿起桌上的酒杯遞給他,此時,杯中的酒還是熱的。

最新版《三國演義》讀後感800字3

“滾滾長江東逝去,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每當聽到這豪壯的歌聲,把我的思想又帶入了《三國演義》。今天,我懷着激動的心情,第二次翻開了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作者刻畫的淋漓盡致的人物讓我再一次被深深吸引。

忠肝義膽神勇過人

“義”的化身非數關羽莫屬。關羽,字長生,後改爲雲長,河東解良人,身長九尺,髯長三尺,面如重棗,脣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因爲殺了倚勢凌人的勢豪,而逃難江湖。後於於劉備、張飛相識,在桃園義結金蘭,俗稱“桃園三結義”。在三兄弟排行老二,素有“武聖”之美譽。不看關公其神威,單單那氣概就令人深深折服。當年他爲保護嫂嫂安全,報曹操不殺嫂嫂之情寄予曹操帳下,助他斬顏良誅文丑。但後來他得知劉備還活着,立即把金銀珠寶還給曹操,歷盡艱辛,與劉備會合。昔日,他爲了報答曹操當日不殺之恩,在華容道冒着生命危險放走了曹操,其忠義可見,其勇無人能比。

人心之向漢室宗傳

最深沉貫徹孔子的思想一仁的人肯定是劉備了。劉備,字玄德,漢室宗親,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後過膝,面如冠玉,性格溫和,仁政愛民,他“上報國家,下安黎庶。”可以說他一生爲義而生,又爲義而死。劉備兵敗,攜百姓逃難,途中號泣聲震天,劉備看見此景象,曾想投江而死,如果沒人阻攔,那一定會投江,也曾經因爲這事,在劉表墓前哭訴,祈求讓百姓平安渡江。可見其愛民之心。

神機妙算忠心耿耿

東漢末年,戰火硝煙各處瀰漫,劉備勢弱,而有一人輔助齊備建之蜀國。他足智多謀、英謀善辯、誠懇謹慎、執法嚴明,此人爲誰?諸葛亮也。諸葛亮,字孔明,絕世奇才,上通天文,下知地理,號“臥龍先生。”孔明用計如神,大擺空城計,以向幾千軍馬,退曹操八十萬大軍,又如草船借箭、火燒赤壁等等,無不體現出他的足智多謀?

英勇善戰的張飛、智勇雙全的趙雲、文武雙全的周瑜、陰險奸詐的曹操……每個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讓人難忘。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都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性格深澤着不同的人生,我們要學習劉備憂國憂民的思想,關羽的忠肝義膽、諸葛亮的足智多謀……

最新版《三國演義》讀後感800字4

作爲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在我國長篇章回小說發展史上佔據着重要的地位,它不僅是我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還是歷史演義小說的.開山之作。《三國演義》以75萬字的規模,塑造了400多個人物形象,描寫了近百年的歷史進程。如今人們對三國的故事津津樂道,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這部小說的魅力。然而在它獲得巨大讚譽之聲的時候,卻有一種聲音說“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那麼這到底是爲什麼呢?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我們瞭解這本書。

《三國演義》全名爲《三國志通俗演義》,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說家羅貫中。它的內容取自我國曆史上風起雲涌、豪傑林立的“三國”,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105年的歷史風雲,以描寫戰爭爲主,反映了東漢末年的羣雄割據混戰和漢、魏、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和最終司馬炎一統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鬥爭與矛盾的轉化,並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鉅變,塑造了一批叱吒風雲的三國英雄人物。

全書可大致分爲黃巾起義、董卓之亂、羣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五大部分。在廣闊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面。作者羅貫中將兵法三十六計融於字裏行間,既有情節,也有兵法韜略。

很有意思的是《三國演義》的英文翻譯是《Romantic of ThreeKingdoms》——三個王國的羅曼史,戰爭、打仗被翻譯爲羅曼史倒也別具一格。《三國演義》主要寫的是戰爭,是智謀和流血犧牲,裏面大量的篇幅在說打仗和智慧的較量。我國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獲得科幻小說最高獎——雨果獎的《三體》,裏面講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說三體人不會說謊,發現地球上的人都說謊成風,於是向人類學習這一智慧,他們學習所選用的書就有《三國演義》。

如果回到最初的問題,就會發現“老不看《三國》”是有道理的,一是書中陰謀詭計、爾虞我詐太多;二是容易讓人產生英雄遲暮的感慨等。其實,這句話也證明了《三國演義》的影響之大,藝術手法之高超,是一部經得起檢驗的、當之無愧的經典。

最新版《三國演義》讀後感800字5

《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最喜愛的經典歷史小說。它透過描寫東漢末年羣雄割據混戰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發生的波瀾壯闊的戰爭場面及政治鬥爭,來展現英雄人物如何利用瞬息萬變的形勢,與對手鬥智鬥勇。

《三國演義》就像是一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知識寶庫。每讀一次,我都會受益匪淺。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故事就是“草船借箭”。

“挾天子令諸候”的曹操平定了北方,率百萬大軍南下,打算一舉掃平蜀漢和東吳。劉備和孫權決定聯合抗曹。諸葛亮是劉備的全權代表,周瑜是孫權軍隊的最高統帥。雖然雙方是合作關係,但周瑜卻總是找他的麻煩。在赤壁之戰中,周瑜藉口缺少箭支,要諸葛亮在十天之內製造十萬支箭。可諸葛亮不顯山不露水,只用區區小計,便在三天之內從曹操手裏拿回了十萬支箭。周瑜的詭計沒有得逞,自己還成爲了千古笑柄。

這讓我想到以前學校裏發生的一件事。那天,學校舉行語文考試。一位跟我比較要好的同學考出了98分的好成績,我卻只考了86分。放學回家的時候,我越想越氣,覺得他的高分很有可能是作弊得來的,或者是老師偏心。因爲我平時的成績都比他好,只有這一次被他超過了,心裏很不服氣,還吐出一句酸話:“你這次考得不錯啊,都超過我了。”後來的一段時間,我甚至對他不理不睬,也不和他一起回家了。

可沒過多久,當我再讀這本書時,突然想到,周瑜作爲諸葛亮的友軍統帥,不跟諸葛亮好好合作,反而因爲嫉妒,多次設計謀害,最後竟被活活氣死,留下“既生瑜,何生亮?”的終身遺恨。爲什麼要去妒忌別人呢?是怕別人超過自己嗎?當別人超越自己時,如果我們不去尋找取得好成績的原因,不虛心向他人學習,反而諷刺甚至中傷別人,那是多麼愚蠢無能的表現啊!

從那以後,我懷着一顆平常心,虛心向他請教成績進步的方法。他也大方地告訴了我。而在不久之後的考試中,我的成績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培根說:“讀書使人明智。”《三國演義》就是一本這樣的好書,是它教會了我做人不該善妒,而要努力提升自己,才能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