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起身的餃子落身的面》讀後感

讀後感2.53W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起身的餃子落身的面》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起身的餃子落身的面》讀後感

《起身的餃子落身的面》讀後感 1

微小的溫暖,點滴的愛

母愛,像春蠶,到死絲方盡;

母愛,似蠟炬,成灰淚始幹;

母愛,如春雨,潤物細無聲。

——題記

母親——我想這是世上最美麗的詞眼;母愛——我想這是世上最動人的篇章。父母之恩,山高海深。驀然回首,不知天下有多少英雄豪傑因此報恩揚名,不知人間有多少文人雅士爲此揮灑筆墨。

散發母愛的舉動從不驚天動地,可如何讓母愛竟變得如此的轟轟烈烈?這正源於微小的溫暖,點滴的愛。讓我悟出這一人生哲理的,便是一篇感人肺腑的小小說——《起身的餃子落身的面》。這篇小小說,既沒有華麗的辭藻,亦沒有較長的篇幅,卻讓我不知不覺的領悟了母愛的真諦。

“我”有一個做石匠的父親,工作忙,一個星期回家一趟。“我”家貧寒,可每次父親回家,母親總是煮麪,父親再次離開時,母親又起早煮餃子。“我”長大後,在城裏找工作遇到困難,總是回家蹭飯。母親照常在“我”回來時煮麪,在“我”離家時煮餃子,還烙了餅給“我”帶走。從未間斷。“我”想爲母親做一次,卻沒趕上爲她做起身的餃子,只做了落身的面。母親的感動,讓“我”終身不忘……就是這樣一個故事,令我豁然開朗。它讓我看見了微小的溫暖,點滴的愛……

母愛,是溫柔的春風,輕輕地吹拂着我的臉龐。

母愛,是連綿的.細雨,緩緩地滋潤着我的心田。

母愛,是明媚的陽光,暖暖地照耀着我的人生。

母親!我的母親!是您給予的母愛,讓我在風雨中找到了棲息的港灣,得到了美好的庇護。您若是那甘霖,我就是那渴望雨露的花骨朵;您若是那太陽,我就是那追求陽光的向日葵;您若是那明燈,我就是那嚮往光明的小甲蟲。在我喜悅自豪時,是您,與我分享快樂;在我孤獨冷清時,是您,爲我趕走寂寞;在我痛苦懊悔時,是您,伴我走出陰霾。一切都是您。我怎麼忘了?最珍貴的,不就是您對我那微小的溫暖,點滴的愛嗎?

母愛是純潔的,母愛是無私的,母愛是偉大的。因爲我們的傻母親,只懂得付出,卻從未想過索取。她知道,我最喜歡的菜是什麼,可我,卻從未注意過她最喜歡的菜;她知道,我最喜歡的衣服款式是什麼,可我,卻從未注意過她喜歡的衣服款式;讓她說出我的喜好避諱,她總有說不完道不盡的話;讓我講些她的往事經歷,我只會啞口無言,好久也吐不出一個字……我的母親,她是天幕,她是大地,她是深海;那我便是星星與彩霞,那我便是小草同嫩芽,那我便是魚兒和浪花。溫暖即使是微小的,愛即使是點滴的,但您用它們包圍了我,讓我的世界不再有淚水,只有暖暖的愛意……

緣因您微小的溫暖,點滴的愛,母親,只有在您的沃野裏,我才能安心地睡去。我想我會做一個美美的夢,夢裏有你有我……

《起身的餃子落身的面》讀後感 2

起身的餃子落身的面。這風俗令我幸福和憂傷。

年輕的父親是一位石匠。石匠有健康而強壯的身體,承擔單調且超負荷的勞動。石匠只與腳下的石頭和手中的鐵器有關,同樣冷冷冰冰,讓秋天的雙手,裂出一道道縱橫交錯的血口。每個星期父親都會回家一次,騎一輛舊自行車,車至村頭,鈴鐺便清脆地響起了。我跑到村頭迎接,拖兩把鼻涕,光亮的腦瓜在黃昏裏閃出藍紫色的光芒。父親不下車,只一條腿支地,側身,彎腰,我便騎上他的臂彎。父親將我抱上前樑,說:“走啊!”然後,一路鈴聲歡暢。

那時的母親正在竈間忙碌。年輕的母親頭髮烏黑,面色紅潤。雞蛋在鍋沿上磕出美妙的聲響,小蔥碧綠,木耳柔潤,爆醬的香氣令人垂涎。那自然是面,純正的膠東打滷麪。母親的手藝令村人羨慕。那天的晚飯自然溫情並且豪邁,那時的父親,可以吃掉四海碗麪。

起身的餃子落身的面。父親在家住上一天,就該起程了。可是我很少看見父親起程。每一次他離開,都是披星戴月。

總在睡夢中聽見母親下牀的聲音,那聲音輕柔舒緩。母親的賢惠,與生俱來。母親和好面,剁好餡,然後,擀麪杖在厚實的面板上,輾轉出歲月的安然與寧靜。再然後是拉動風箱的聲音,餃子下鍋的聲音,父親下牀的聲音,兩個人小聲說話的聲音,滿屋子水汽,迷迷茫茫。父親就在水汽裏上路,自行車後架上,馱着他心愛的二十多公斤重的開山錘。父親幹了近三十年石匠,回家、進山,再回家、再進山,兩點一線,一千五百多次反覆,母親從未怠慢。起身,餃子;落身,面。一刀子一剪子,紮紮實實。即使那些最難熬的時日,母親也不敢馬虎。除去餃子和麪的時日,一家人,分散在不同的地點,啃窩頭下鹹菜。

父親年紀大了,再也揮不動開山錘,而我,卻開始離家了。那時我的聲音開始變粗,脖子上喉結突出,見到安靜的穿着鵝黃色毛衣的女孩,心就會怦怦跳個不停。學校在離家一百多裏的鄉下,我騎着父親笨重而結實的自行車,逢週末回家。

迎接我的',同樣是熱氣騰騰的面。正宗的膠東打滷麪,蓋了蛋花、蔥花、木耳、蝦仁、肉絲,綠油油的蔬菜,油花如同琥珀。學校裏伙食很差,母親的面便成爲一種奢侈品。好在有星期天,好在有家,好在有母親。

返校前,自然是一頓餃子。晶瑩剔透的餃子皮,香噴噴的肉餡,一根大蔥,幾瓣醬蒜,一碟醋,一杯熱茶,貓兒幸福地趴在桌底。我狼吞虎嚥,將餃子吃出驚天動地的聲音——那聲音令母親心安。

畢業後,我來到城市。那是最爲艱難的幾年,工作和一日三餐都沒有着落。當我餓得受不住時,就會找個藉口回家,然後在家裏住上一陣子。一段時間以後,感覺傷疤已經長好,便再一次回到城市,再一次衣食無着——城市頑固地拒絕着一個來自鄉村的只有職高文憑的靦腆單純的孩子——城市不近人情,高樓大廈令我恐懼而又嚮往。

回家,坐在門檻上抽菸,看母親認真地煮麪。母親是從我邁進家門的那一刻開始忙碌的,她將一直忙碌到我再一次離開家。幾天時間裏她會不停地烙餅,她會在餅裏放上糖,放上雞蛋,放上蔥花,放上鹹肉,然後在餅面上撒上芝麻,印出美麗的花紋。那些烙餅是我回到城市的一日三餐,母親深知城市並不像我描述的那麼美好。可是她從來不問,母親把她的愛和責任,全都變成了餃子、烙餅和麪。母親看着我吃,沉默。沉默的母親變得蒼老,我知道這蒼老全是因爲我。

起身的餃子落身的面,我真的不知道這樣的風俗因何而來。也許,餃子屬於“硬”食的一種吧,不僅好吃,而且耐飢,適合吃完以後趕遠路;面,則屬於“軟”食的一種吧,不僅好吃,而且易於消化,適合吃完以後休息。一次說給母親聽,母親卻說,這該是一種祝願吧!“餃子”,交好運的意思;“面”,意在長長久久。出門,交好運;回家,長長久久。很好的寓意。還圖什麼呢?

想想母親的話,該是有些道理的。平凡的人們,再圖個什麼?出門平安,回家長久,足夠了。

然而母親很少出門,自然,她沒有機會吃到我們爲她準備的“起身的餃子落身的面”。可是那一次,母親要去縣城看望病重的姑姑——本計劃一家人同去的,可是因爲秋收,母親只好獨行。頭天晚上,我和父親商量好,第二天一早要爲母親準備一盤餃子,可是當我們醒來時,母親早已坐上了通往縣城的汽車。

頭一天晚上,我幾乎徹夜未眠。我怕不能夠按時醒來,我怕母親吃不到“起身的餃子”。然而我還是沒能按時醒來,似乎只打了一個盹兒,天就亮了。可是,父親的那些年月,我的那些年月,母親卻從來未曾忘記,未曾耽誤哪怕一次“起身的餃子”。很多時候,我想母親已經超越了一個母親的能力,她變成一尊神,守護父親和我。

然而她卻是空着肚子走出家門的。家裏有她伺候了大半輩子的丈夫和兒子,卻無人爲她煮上一碗餃子。

起身的餃子落身的面。這習俗讓我憂傷並且難堪。

母親是在三天後回來的。歸來的母親,疲憊異常。我發現她真的老了,這老在於她的神態,在於她的動作,而絕非半頭的白髮和佝僂的身體。走到院子裏,母親就笑了——她聞到了蛋花的香味、小蔥的香味、木耳的香味、蝦仁的香味——她聞到了“落身的面”。那笑,讓母親頓時變得年輕。

母親吃得很安靜,很鄭重。吃完一小碗,她擡起頭,看看我和父親。母親說:“挺好吃。”

三個字,一句話,足夠母親和我們幸福並珍惜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