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佛陀的智慧》讀後感

讀後感3.36W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佛陀的智慧》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佛陀的智慧》讀後感

《佛陀的智慧》讀後感1

最近在讀一本於我而言完全陌生的書——《佛陀的智慧》,很艱澀,需要耐心咀嚼。但 因了看雲在讀《佛經》的啓迪與鞭策,我硬着頭皮讀下去。讀着讀着,忽然有開竅的感覺。 雖然悟性不高,理解可能也偏頗,但想理理自己的思緒,說說自己受到的啓示。 在中西古聖哲中,佛陀可謂影響最爲深廣者。佛陀即釋迦牟尼。他創立的僧團,忠實地 傳揚他的遺教,使佛教的教化區域日益擴大。特別是孔雀王朝護法阿育王的大力推廣,佛教 從印度傳往西方,成爲當時勢力最大的世界宗教。在其最興盛時期,佛教向西傳遍幾乎整個 中東,再西抵達埃及和歐洲;向東傳遍整個東南亞和印度尼西亞;向南傳遍錫蘭島;向北傳 遍中國漢地、西藏、蒙古及朝鮮、日本等國家和地區。近年來,佛教又傳向歐美、澳洲、非 洲,被約 4 億以上的現代人所信仰,受到叔本華、尼采、列夫·托爾斯泰、愛因斯坦、羅素、 榮格等西方大智者由衷的讚歎。 佛陀思想能從三千年以前流傳到現在, 經漫長曆史考驗而亙古常新, 至今仍被數億人信 仰,被不少東西文化精英所關注,說明其學說以具永恆性的問題爲主題,具有超越時域的內 涵。

從現代文化的角度看,佛陀的言教,文句雖顯古樸,但其內蘊的智慧,仍舊熠熠生輝, 具有應時契機的寶貴价值,提供給現代人很多深刻的啓示。 佛陀的偉大,首先在於他以清澈的眼光審視人類自身的存在,以全宇宙爲座標,冷靜地 反思人類自身的境況及人在宇宙中的地位, 毫不掩飾地提示人類生老病死、 諸苦交攻的缺陷 和種種社會弊病,說明人存在的根本問題,喚起對這一問題的重視和解決。且不論其答案如 何,僅這種對自己文明的清醒自覺,這種對人生大本的關注和對人生缺陷的揭露,便永遠值 得人類珍視。 佛陀的偉大,其次在於他極爲重視道德教化。佛陀數十年東奔西走,苦口婆心地向許多 人說教, 無不是勸人棄惡修善, 按合理的道德規範自我控制言行, 起碼做一個有道德的好人。 佛陀的偉大, 第三在於他如實正觀的冷峻智慧。 不受任何幻想迷惑, 不帶任何主觀成見, 不被任何學說和權威制約,不摻雜任何感情,以極度清純明淨的心“如實知見”宇宙人生的 真實面目,被佛陀強調爲了生脫死的訣要,乃佛陀教義的心髓所在。 佛陀的偉大,還在於他的'慈悲、精進的精神。倡導大慈大悲,鼓勵人們以精進勇猛的精 神從事世間、出世間的正業,自利利他,利樂衆生,是佛陀思想的重要方面。慈悲、精進爲 兩種最重要的心靈美,能莊嚴人性,美化世間。 佛陀的智慧,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參透的。但讀着讀着,心便靜下來了。

目前我還沒有讀完,我的想法是:每天讀一章,想想透,理理清,來日方長。 佛陀的智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全明白,想要明白佛陀的智慧,還須不斷學習,不斷 的去了解佛陀的智慧。只有這樣,佛陀的智慧才能慢慢體現出來,善哉善哉!

《佛陀的智慧》讀後感2

《佛陀》是一本相當於傳記的書。這本書較爲客觀和詳實的描述了喬達摩的生平及其當初印度所處的那個時代的背景。即所謂的軸心時代。由於書中的語言和文字都有些難讀和不容易理解所以之前只看了一部分就擱置了,現在重新拿起來硬着頭皮把它終於讀完了。

這本書包括出走、求道、證道、佛法、傳道、般涅槃六個部分,每一部分的敘述都非常平實和透徹全然沒有任何誇大和玄幻的色彩,這樣的書反倒更讓人覺得真實。書裏有幾個地方對我有很大的觸動:一個是關於破除我執是消苦得樂的最終目標,而我執的破除是需要修練的。首先要用正念去觀察自己的一切,從眼,耳,鼻,舌,身,意,所關注的一切開始觀察自己,以瞭解自己的欲求,並認識到這是一切苦難的開始,如果能了斷了這種貪、嗔、癡,那麼就會離苦得樂也就是說破除了我執。這需要終身修行,或者可以說終身有人也未必能修行得道。

書裏說喬達摩最後達到的是無我狀態,而且是隻有喜無量心和舍無量心……這種狀態是個什麼樣子呢,不知道現在有沒有人能體會的到。

透過這本書的閱讀讓我對《心經》又有了一些新的理解,也多了一些對無常這一概念的瞭解。

另一個感覺是“時代”對人的限制性是一直存在的,哪怕是像喬達摩這樣的神也是會受到影響的。

在喬達摩證悟之後開始傳道,有很多比丘弟子的追隨。當時有一個女人(是喬達摩的後媽,也就是他父王的另一妻子,在喬達摩幼年時一直照顧着他)也想追隨他聽聞佛法,但是他卻遲遲不同意,因爲他認爲女人是慾望的化身是不可能得道的。由此可見在當時被譽爲如來佛祖講究萬物平等的他在認識裏對女人也是如此的看低,這可能就是當時時代的侷限性也讓他未能脫離這個侷限。

當然最後在阿難的再三請求下,喬達摩立了許多規則之後才允許有了比丘尼。

最後一個是關於阿難的。喬達摩的所有事蹟基本上都是後來阿難總結紀錄的,這個阿難一直跟隨着佛陀幾十年照顧他的飲食起居但是卻一直沒有得道證悟修得圓滿,直到喬達摩臨終前阿難還是痛哭不止,完全不能理解無常的真諦,佛陀卻很冷靜的告訴他般涅槃是真正的消滅是真正的離苦得樂。

這讓我又一次的認識到如果想要獲得一些真理並不是僅僅在掌握真理人的身邊就會獲得,而還是需要自己親自去探索纔可以得到。

還有就是無論是修煉多麼高境界的人,他的各種情緒也會隨時出現。對於情緒的出現我們所能採取的辦法只有允許它出現,只是看着它,感受着它就好,最重要的是不要讓它控制住自己就好。這本書裏對佛陀沒有更多的離奇或者幻法的描寫只是描寫佛陀非常詳和、安靜、智慧、謙卑,這估計纔是真正的他,是一個具有大智慧有大愛的變革者。

標籤: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