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讀《致良知》有感

讀後感2.26W

王陽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教育家、軍事家,是陸王心學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道、佛,而且能夠統兵作戰,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全能大儒。

讀《致良知》有感【篇一】

這篇文章寫於1517年,陽明先生在1510年從貴州龍場被任命爲廬陵知縣,他以“心學教化”加“善政輔佐”,在短短几年就使刁民衆多的廬陵縣的民風煥然一新。1516年,他被提撥爲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奉命巡撫贛閩湘粵四省交界地。這裏盛產土匪,山民經常暴亂,佔山爲王,攻城掠地,危及政權,成爲一方大患。1517年,王陽明到江西贛州剿匪,南贛地區山麓千里,崇山峻嶺,洞穴密佈,是土匪的安樂窩,官兵來時,土匪輕易化整爲零,官兵一走,他們又重新聚合,而且民匪一家,上山做土匪的在山下都有親人,山下親人經常給土匪通風報信,所以四省組織過多次圍剿都收效甚微。

王陽明推出的十家牌法,就是要求每家要把所有家人的個人資訊(性別、籍貫、職業等)都寫到一塊木牌上,掛在家門口。十家爲一牌,由指定的人當牌長,牌長手上有一份關於這十家的詳細資料,這份資料甚至填寫了是否有殘疾人,怎麼殘疾等資料。牌長每天在固定時間挨家挨戶巡查,先用手上的冊子對照各家門口的牌子,然後對住戶人口進行比對。並不時搜查,一旦發現有沒有的牌子上記錄過的“黑戶”,就立即報官。倘若這個“黑戶”來歷不明,或者就是土匪,那這家和與他編在一起的其他九家都要受處罰。十家牌法的做法,非常有效,南贛地區的土匪再也不能隱藏在百姓那裏,他們的生存空間被大大壓縮,只能龜縮在山林中了,對遏制土匪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循此而潤色修舉之,則一邑之治真可以不勞而致。”

從十家牌法制定上就可以看出陽明先生的軍事才能和超人的智慧,這也和他的心學理論息息相關。他認爲人人有良知,如果一個人因爲自己藏匿一個親人土匪而連累了其他九家幾十號人,心裏的良知就會非常愧疚,所以久不會收留土匪,甚至還會把土匪送到政府手中。

王陽明先生僅用兩年時間就剿除了猖獗數十年的贛閩湘粵著名土匪詹師富、謝志山、藍天鳳、池仲容、陳日能、高快馬、龔福全等人,僅用一個多月時間就平定江西寧王朱宸濠叛亂,挽救了江山社稷的危難。他的軍事天才,就是把心學轉爲卓越事工的實踐。心學使他內心非常強大,使他迸發出超人的智慧和能量,所以稱他是“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偉人是實至名歸的。

王陽明心學對現代有很多啓示,如何拓展員工心性,讓員工心中良知迸發,發揮員工潛能,增強員工心力,制定更好的績效,是每個管理者應該經常思考的問題。對照十家牌法,也許能得到一些啓示。

讀《致良知》有感【篇二】

傲,說白了就是目中無人,只看到自己的厲害,看不到別人的厲害,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別人。這樣的人,即使有不世的才能,也往往會落得衆叛親離,下場十分可悲。

三國時期的呂布就是一個傲氣十足的人,他不僅英勇善戰,更有優秀的人才輔佐,手下城池、兵士也不在少數,跟曹操起兵時的勢力比起來不知強了多少倍,想必可成一番大事業。但是呂布就是因爲不聽謀士良策,又不信任麾下大將,致使在各大戰役中屢吃敗仗,勢力逐漸衰頹,最後被曹操所滅。這就是典型的因傲至敗的體現。

謙,就是謙虛,虛心,不自滿,不自高自大。這樣的人,往往能跟周圍的人處理好人際關係,人們更願意幫助這樣的人。

清代的張英,位居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老家的官邸旁有條巷子,因鄰居要建新房,想要霸佔這條路,張家人不同意,一氣之下寫加急信給張英,要求他出面解決。張英給家裏的回信中寫了:“千里來書只爲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閱罷,主動讓出三尺空地,鄰居見狀,深受感動,也主動讓出三尺空地。“六尺巷”由此得名,也因此流傳千古。

傲與謙,人的兩種品性,傲字致人敗,謙字又可戒人傲。爲人處事,要把謙字放心中,切不可傲。人越優秀,越會覺得傲字不可取,不是能力變差了,而是心態和境界變高了。

讀《致良知》有感【篇三】

這篇文章是王陽明先生寫給他長子正憲的。陽明先生說:人生大病,只是一個“傲“字!人一旦傲了,就會變得自以爲是;我執太深,就會拒人千里之外。如果做子女的傲慢,一定會不孝順;做臣子的傲慢,一定會不忠誠;做朋友的傲慢,則一定會不誠信。聖人“舜”的弟弟“象”和“堯”的兒子“丹朱”,他們就是因爲太傲慢,而成爲碌碌無爲甚至極惡大罪的人。應“除此病根,方纔有地步可進”。

我們辦企業也必須去除傲氣。企業做大了,往往會患上“大企業”病,從領導到員工都煥發出一種“傲氣”,這是很危險的現象!人一旦傲起來,就會恃才傲物,目空一切,浮躁驕橫;企業一旦傲起來,就會不思進取,先被超越,終被淘汰!毛主席說過:“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這就是大道至簡的道理!我們必須謙虛至誠,恭敬謙讓,以溫和之色、恭遜之容來對待家人、對待朋友、對待客戶,這樣企業和個人纔會取得更大的成就。

標籤:良知 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