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靠自己去成功》讀後感(通用7篇)

讀後感2.07W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靠自己去成功》讀後感(通用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靠自己去成功》讀後感(通用7篇)

《靠自己去成功》讀後感1

已爲人母的我經朋友介紹有幸讀了一本教育子女成才的書——《靠自己去成功》。作者劉墉是著名的畫家作家。一個很認真生活、總希望超越自己的人。

《靠自己去成功》是劉墉專門寫給女兒,同樣也寫給希望成功但迷茫的人。書中劉墉以長輩的身份,根據生活中的小故事,講了年輕人應該怎樣規劃自己的生活,怎樣克服生活中的一些消極情緒,怎樣看待生命,時時滲透着父親對女兒成長的良苦用心和一份沉甸甸的希望,不要等成功來敲你的門,要靠自己去成功。自己去主動追求成功,激發自我的潛力,這很重要。雖然這本書是劉墉在結合中西教育觀點後的結晶,不過剛好是一本側重於教育的書,它給我了我很多啓示,無論是生活上的還是精神上的。

書裏,他分了好多個章節,從如何分配睡眠時間到如何面對焦慮,只談方法,並不代勞;沒有訓斥,只有建議。他的方法有沒有效,我們不知道,只知道他的兒子劉軒已經獲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並出版了四本書。女兒劉倚帆更是才貌雙全,十四歲的年紀就以優異成績獲得美國總統布什獎,同時還在交響樂團中任第一小提琴手。更令人羨慕的是,這兩位在成長過程中心情舒暢,充滿陽光。“用一對很冷的眼辨別是非,一雙很勤的手應對工作,兩條很忙的腿踏平前途,一種很自由的心情感受生活。”這裏講的是一種處世態度——客觀、冷靜;這裏講的是一種工作方法——努力、勤懇;這裏講的是一種奮進方式——勇往直前;不論怎樣去品味這段話,我都覺得哲理很深。這些話是摘自臺灣著名作家——劉墉的新作《靠自己去成功》。

教育是一門藝術,劉墉用自己精闢的文字、獨特的處世態度詮釋了這門困擾着許多家長的藝術。他也是用《靠自己去成功》一書將自己的“教育家”天賦公之於衆,更是用這本書喚醒了那些爲教育兒女而彷徨無助的家長和“年少不知愁滋味”的我們,讓我們知道,我們都是長有兩隻翅膀的天使,可以自己飛翔、靠自己成功!

這本書讓我認識到人的一生會遇到很多坎坷利用怎樣的心態去面對和克服困難非常重要不要抱怨世間的不公讓我們懂得了——“你是你,堅持做你自己,最後的成功一定屬於你!”因爲上帝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

《靠自己去成功》讀後感2

<靠自己去成功>這本書是爸爸媽媽在網上訂購給我的聖誕禮物,期末考試結束,爸爸就很鄭重地將書送給我,我明白爸爸媽媽希望我從書中獲取營養...

這本書的作者是劉墉,他是一位畫家,也是一名作家,曾任美國丹維爾美術館駐藝術家、紐約聖若望大學駐校藝術家、聖問森家學院副教授。讀了這本書,真是讓我有許多感嘆!他教育了我不要有依賴的心理,要靠自己去成功。

每一篇文章都使我深受感動,比如<事半可以功倍>一文是談時間:現在是資訊的時代,我們不能再用舊時代"單行道"的思想模式......如果你不能"一時多用.一目十行",甚至利用每個自覺與不自覺的機會學習,是很難成功的.我們常說"事半功倍",意思是用一半力量,卻得到加倍的效果,那麼我們可以在燒水的時間看一小會書,可以在睡覺的牀上記一下英語單詞,還可以在梳頭髮的時間一手開啟電腦,一邊看雜誌書,這樣不就可以提高效率,提高速度了嗎?

對!曾經看到一句名言:浪費了時間就是浪費了生命!的確,沒有了時間就等於沒有了生命,我們活在世上還有何意義呢?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時間呀!不過上面寫的讀後感只是這本書的一小部分,還有幾節我們下次慢慢談!有談成功的,有談學習的,有談比賽的,有談睡眠的,有談作弊的......我相信每一章節都會給我很深的啓示!

媽媽說:好書伴我成長!

《靠自己去成功》讀後感3

靠自己去成功。這是一位父親寫給自己長大的女兒的書,這是他給她人生路上的祝福。千言萬語化爲一句——靠自己去成功。

現在的我們,學不會磨難。身邊有太多的東西可以給我們去依賴。家長們都明白,適時的要放放手,但是又有多少次恨不得將孩子拴在自己的身邊。然而,當女兒終究要離家之際,劉墉他卻真誠地告訴他的女兒,要靠自己。這一句話背後,是包含着多少的父愛,多少鼓勵,多少心疼。

“成功要自己去成功,如同成長要自己去成長”。這是劉墉告誡女兒,告誡自己,告誡我們,告誡家長的。

青春期的我們,陡然之間有了想要當家作主的感覺。但是父母要做主,孩子不聽,這是否能稱之爲反叛。現在的反叛,是爲小事。那長大以後的我們,想要反叛的是未來要走的終生之路,那時,我們是該乖乖聽話,還是“靠自己去反叛”?父母是該在後面推我們一把,還是拉着孩子的手不放?

所有人都渴望着成功。也許有時的反叛,是我們開始學會靠自己了。那父母是不是也應該引導我們,而不是壓制。我們開始有了自己的主見了,這說不定會成爲我們長大後的關鍵。難道,家長不應該很高興嗎。這時,就應該引導孩子,讓這主見也能夠更接近正確的道路。

現在的家長,有多少是支援孩子搞電影,或是放棄平穩的工作去搞藝術,更或者爲了夢想輟學跑去冒險?我相信很少很少。大人總是問我們,長大後想幹什麼?但是,誰又真正知道未來的路該如何走,我們爲何要把自己早早地框架在一個固定的東西里,更何況,我們還不知道這東西是否是我們想要的。

這不是一個去快速決定的時候,這是一個去犯錯的時候。不斷的犯錯之後,改變自己的想法,因爲沒有什麼是永恆的。犯錯往往比做對更容易得到經驗,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找到什麼是我們想要的。而那時,便是人生的成功之時。

《靠自己去成功》讀後感4

最近,我徵求了爸爸和媽媽的意見買了一本叫《靠自己去成功》的書,讀完之後對我的學習和生活有很大的幫助和影響。

這本書是作者寫給女兒的書。書裏教給自己的女兒怎麼樣走在人生的道路上,怎麼樣靠自己去成功,還有一些怎麼樣做人道理和哲理。其中談寫作對我的幫助很大,裏面說:“那方法不是由我發明,而是我在做電視記者時學到的,也就是掌握人、地、事、時、物的重點。”我看到時才發現自己以前寫作文的時候老覺得作文難寫,看完之後才發現寫作文其實一點也不難。另外談睡眠的幫助對我也很大,因爲裏面講了幹什麼事都不能拖,要用時間來逼自己才行。

我讀完之後發現,這裏面談的內容就是我的錯誤、毛病、缺點。透過看這本書,我的錯誤、毛病、缺點,基本上已經改掉了許多,優點也增加了許多,使我進步了許多。

透過看這本書讓我徵實了我爸爸對我說的一句話。“讀書可以明理,知識改變命運。”所以我要多看一些能增長我知識的書。這樣才能改變我將來的命運。

《靠自己去成功》讀後感5

假期中我讀了劉庸的《靠自己去成功》這本書,書中告訴我們要注意生活中的細節,認識到人的一生會遇到很多坎坷,利用怎樣的心態去面對和克服困難並且不要抱怨世間的不公,因爲上帝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面對誤解時要朝着自己正確的方向前行等道理。

作爲教師的我,每天都在學校紛繁瑣碎的事情中奔波、忙亂着,周而復始,有時候總覺着毫無頭緒,讀了《靠自己成功》讓我豁然開朗起來,細細品味,它讓我感到這是一本值得我花時間去看的書,拜讀完劉墉所著《靠自己成功》一書後,一種責任感、使命感油然而生。書中說的好:“強者不是靠別人賜予的,而是靠自己成功的細節造就的。抓住一個成功的細節,就能改變一個人一生的命運”。企業管理中,一個個細節決定了企業的生存,經濟的發展,甚至社會的穩定,那麼我們教師的工作細節將決定一代人的未來。

“百分之一的疏忽,就可能導致百分之百的失敗”我在學習《靠自己成功》一書中真正體會到:無論做什麼工作,都要重視小事、關注細節,把小事做細、做透,細中見精、小中見大。做爲一名教師尤其需要重視細節,我們從事的既不是高新科技也不是尖端技術,每天面對的是一羣不懂事的孩子,是對他們百般疼愛的父母的關切之心。有些時候當聽到家長的“嘮叨”、叮囑……,我們總是不以爲然,覺得是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但孰不知道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瑣碎小事,就猶如一加飛機上的.幾百個零部件中的一個,出現了問題就會影響整個飛機的飛行安全,我們要清楚的認識到危機往往是在不經意間積累的。

成功與失敗往往是一步之差,如果多注意身邊的小細節,就會多邁一步,這一步就決定了你的成功。我們不缺勤勞不缺智慧,我們最缺是做細節的精神,我們只有把每一件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不注意細節這是我欠缺的地方,爲了使我的工作更加完美,更加出色,只有不斷的完善自我,注意工作中的每一個細節,努力達到一個更高的層次。這樣就好比蓋樓房,只要穩固地基,再把每一個漏洞、裂縫進行彌補,這座大樓勢必會更加的穩固。相信我會在今後的工作中努力去彌補我欠缺的地方,努力使自己注意細節,把每一個學生都看作是自己的孩子,努力撥動每一孩子積極思維的琴絃,完成自己所應肩負的責任。

《靠自己去成功》讀後感6

讀完了劉墉的《靠自己去成功》這本書,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章就是《談天才》——誰纔是真正的天才。

這一章問了一個重要的問題:什麼是天才?也許你會說:“年紀輕輕,才十五六歲就拿到哦史學偉的,不就是天才嗎”。那,他們最後都怎麼樣了呢?他們後來多數都沒能一舉成名,反而被茫茫人海逐漸淹沒,被人們慢慢淡忘了。這樣的人,能稱得上是天才嗎?我們就好比種子,先種下的種子種在溫室裏,到了春天再栽到外面,然後再旁邊多種上幾顆種子,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後種上的種子不但比先種的種子長得高,而且更強壯。

舉了這兩個例子,還是不知道天才是什麼?其實,天才和其他人都不太一樣,象愛迪生、牛頓、愛因斯坦等,人人都說他們是天才,可他們小時候去看上去並不比其他人更聰明,相反,愛因斯坦還曾經被人認爲是弱者!那區別到底在哪裏呢?

天才,這是一個很抽象的詞,但成爲天才的人卻也有自己的特點:他們也許就是鑽牛角尖,想別人從來都不想的問題的人,他們對什麼都好奇,不但想知道“是什麼”,還總希望瞭解“爲什麼”,爲此,他們願意持續的付出巨大的熱情和努力。

天才,不一定是“早慧”的,也不是最早就顯露才華的,更不是先天生成的,而是靠後天的努力得來的名稱。

這,也許對我們大家會有些啓發吧?

《靠自己去成功》讀後感7

這幾天,我一直在讀一本書,書的名字叫《靠自己去成功》,這裏的故事都是寫我們該如何去成功,讓我們的人生旅途不再彷徨與煩惱。

讀了每一則故事就像自己親身體驗一樣,漸漸的,我們就懂得怎麼去成功。當我讀到青春,首先是獨立的這則故事的時候,菲利普是老貴族的後裔雖然有很多錢,但她還是想用自己的力量去成功,六年裏她經歷很多事情,最後她終於取得了成功。這個故事我很受感動,我想:菲利普可以用自己的力量成功,我爲什麼就不可以呢?所以我要向菲利普學習,學會獨立,這意味着自由,意味着選擇,無論你的生活起點在何處,都不要去抱怨,因爲生活對任何人都是公平的。

羨慕着"山登絕頂我爲峯"的氣概,我們用盡全身力量去攀爬人生那座峯。我們是孤獨的,因爲我們人生路上的行人只有自己,同時我們又不是不孤獨的,因爲我們不屈的意志和那顆火熱的內心一直陪伴着我們,隨我們共同征服那險峻的高峯。

標籤:讀後感 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