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草房子紙月讀後感550字

草房子紙月讀後感550字1

最近,我利用空餘時間讀完了《草房子》這本書。《草房子》是著名作家曹文軒寫的,故事描述的是個叫桑桑的小男孩在油麻地小學裏六年的生活,他和小夥伴們一齊經歷、目睹的一件件令他終生難忘、刻骨銘心的事情。

草房子紙月讀後感550字

故事的主角是小男孩兒桑桑,他的父親是小學校長。桑桑調皮、搗蛋、聰明、善良,他有很多小夥伴:禿頭的陸鶴、樸實的陸小康、堅強的細馬------其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桑桑,因爲他總喜歡做出一些不平常的事情,比如他看到人家捕魚,就把家裏的蚊帳拿走做網,結果當然是免不了受父母的一頓責罵;他發現冰棒在棉衣裏不斷融化,就穿着棉衣在校園裏到處跑,看看是否有奇蹟發生,引得同學們哈哈大笑。書中另外一個人物也很可愛,那就是陸鶴。他因爲身體上的原因從小就禿頭,所以大家都叫他禿鶴。隨着年齡的增長,他的自尊心也越來越強,他的爸爸特意給他買了一頂白色的帽子戴,可同學們惡作劇地把他的帽子傳來傳去,最後掛在了旗杆上,讀到這個場景不由得讓我想起了我們平時嬉戲打鬧時的情景。在一次活動中,陸鶴爲了彌補他之前的過錯,在文藝演出中扮演了禿頭僞軍連長的主角,演得十分好,爲學校、班級爭了光。

讀完了這本書,讓我明白了夥伴之間的友情和家人之間的親情是彌足珍貴的,書中人物對生活的熱愛,用心快樂的人生態度以及人與人之間互相幫忙的精神值得我們。

草房子紙月讀後感550字2

《草房子》講述了關於幾個農村孩子的喜怒哀樂,我看了這篇小說感到很溫暖,體會了孩子們的純潔。

《草房子》記錄了一個男孩刻骨銘心的六年小學生活,講述着一個又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每讀完一個故事,我都會感到一種震憾人心的力量。善良,尊嚴,頑強這一切的一切都散發着人性之美的光輝,不斷地衝擊着我的心靈。

故事中最震憾我的是秦大奶奶。她是書中最頑固的一個人,在油麻地生活了幾十年,房子在油麻地的西北角,是學校的一個污點。學校花了很大力氣,也沒能把她趕出校園。村裏人認爲她是個可惡的老太婆,總是在校園裏搞破壞。但是學校的孩子們對秦大奶奶都十分好,個性愛跟秦大奶奶說話。秦大奶奶對孩子們在生活上也是關愛備至。有一年春天,她救了在河邊玩耍而落水的喬喬,使村裏人對她另眼相看,在大家的照顧下,半個多月過去了,秦大奶奶才下牀走路。之後,她自動離開了校園,用柺杖趕走了之前放進的鴨子,不打擾學生上課了。有時上課時,秦大奶奶總是站在窗戶外認真地聽看。可有一次秦大奶奶看見學校河邊種的一個南瓜快要滾進河裏,她急匆匆地衝過去抱住了南瓜,不但沒有搶到南瓜,反而自我掉進了河裏,而結束了性命。感動之餘,我不禁想:“爲什麼使她發生瞭如此巨大的變化?是什麼讓她爲了個南瓜而喪命?”是愛,是孩子對秦大奶奶的關愛,使秦大奶奶改變了態度。人之間只要有關愛,就能相互包容相互理解。冰心奶奶曾說過“有愛就有一切”。

桑桑也是給我印象很深的人物,他是一個喜愛創新的男孩,又十分淘氣。他十分喜歡鴿子,一次爲了使家裏養的鴿子住得更好,用碗櫃和地板做了一個鴿籠,桑桑的媽媽看到了殘廢的碗櫃成了鴿子的家,狠狠地揍了桑桑一頓。還有一次,桑桑因爲想捕魚,但又沒網,靈機一動便剪下了蚊帳,用蚊帳上的網用來捕魚。這是一個樸實的鄉村男孩的生活,充滿童真,別有風趣。生活就就應需要些活力,創新就是能給生活帶來精彩與驚喜。

《草房子》一書中的點點滴滴,使我受益匪淺,讓我深深體會到了生活中的愛,生活中的真,生活中的美。

草房子紙月讀後感550字3

在暑假裏,我讀了一本由曹文軒寫的《草房子》。裏面的好詞、好句有很多,對我們寫作有很大的幫忙,人物描述也很鮮明。

《草房子》主要講了:一個名叫桑桑的小男孩和他的爸爸被調到油麻地小學之後,和禿鶴、阿恕、蔣一輪、紙月、秦大奶奶、杜小康、白雀、細馬和溫幼菊之間發生的故事。

讀了《草房子》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什麼事情都要堅持,不能半途而廢。文中的桑桑雖然是個小肚雞腸、胸無大志的小孩,但是他也有許多優點。杜小康的父親杜雍和也有缺點,一心想着發大財,最終卻一事無成,無論做任何事都就應一點一點來,才能成功。秦大奶奶雖然自私,但是她勇於獻身的精神還是值得大家學習的呀!

讀了《草房子》真是令我感動,以前的孩子生活在苦難的日子裏,爲了完美的明天,我真就應好好學習。

《草房子》,它是那麼的獨特,那麼的新穎,我期望大家也喜歡看着一本書。


草房子紙月讀後感550字4

《草房子》是著名作家曹文軒的作品。這本書主要寫了:小學五年級的學生桑桑的同學杜小康家裏從富貴到貧窮的變化。原先杜小康的家裏是做生意的,之後因爲杜小康的父親駕駛着他的小船出去賣東西時,被大貨輪撞了,並因此而受了傷,家裏要攢出錢來給他父親治病,從此杜小康就不能上學了。小說形象生動地展示了一批小學生的學校、家庭生活,成功的塑造了桑桑、紙月、柳柳、禿鶴(陸鶴)、杜小康等小學生和桑喬、桑師母、白雀、蔣一輪等大人的形象,情節生動,情感豐富。

其中,我最喜歡的一個片段是:禿鶴演得一絲不苟,他腳蹬大皮靴,一隻腳踩在凳子上,從桌子上操起一把茶壺,喝得水往脖子裏亂流,然後腦袋一歪,眼珠子瞪得鼓鼓的“我楊大禿瓢,走到馬屠橋……”我喜歡這個片段的原因是,文章寫得很生動、真誠,說明了禿鶴很想演好這個主角。

讀了《草房子》之後,我覺得桑喬爲了治好桑桑的病,連自我的學校也不顧了,天天帶他去看病,從那裏我明白了沒有能比親情更重要的了。在我的家裏也有這一幕,媽媽每一天晚上都會起來幫我打蚊子,還幫我擦藥,每一天晚上都會睡不好,這些事對我們來說很普通,但是對於一個校長來說,校長要管很多事,很少有時間陪家人,所以是一件很難的事。正如《弟子規》上所說:“冬則溫,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因此我們此刻就要報答父母。最後,我期望大家必須要從此刻開始,懂得孝順父母。

草房子紙月讀後感550字5

暑假裏我讀了《魯濱遜漂流記》《小王子》《草房子》等書,其中我最喜歡看《草房子》,讓我深受感觸。

《草房子》裏有很多故事,其中我記憶猶新的是《紅門門《細馬》和《藥寮》。在《紅門》這個故事中講述了杜小康一家在麻油地是最有錢的,他家開了一個雜貨店。杜小康不但成績好,而且別人沒有的'東西他都有,比如說皮帶、自行車等,還有一次老師讓全班同學帶鐮刀,有許多同學都沒有錢買,他一個人拿來幾十把鐮刀給了他們。但好景不長,因爲他爸在油裏滲了。水,弄得破產了。只好賣鴨放鴨,讓鴨生蛋換錢,但鴨進了別人的魚池,吃了魚苗,最後只剩下了幾個鴨蛋也送給了桑桑,他有擺攤賣文具之類的東西,看到那裏我覺得杜小康是一個十分善良、勇敢,敢於去挑戰現實的人。

《細馬》講述了邱二爺家沒孩子你是到大哥那裏養了一個最小的兒子細馬。細馬只會說江南語,到了學校很難和同學溝通,天長日久,她就不去上學了,在細馬眼裏邱二爺很喜歡他。又一次細馬惹怒了二媽,二媽趕細馬回老家,事有湊巧,正趕上洪水氾濫,淹沒了他的家,邱二爺生病了,細馬賣樹給他看病,厄運接二連三地纏着邱二爺家,細馬就改變了回老家的主意。但沒過多久邱二爺走了,邱二媽發瘋了,細馬不顧艱辛最後找到了邱媽。從此兩人相依爲命,繫馬放羊攢了一筆錢爲邱媽建起了一個大房子。這真不會是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藥寮》裏講了桑桑把爸爸獎到的本子撕了,爸爸很生氣,打的桑桑有了腫塊,之後病情越來越重,父親百般呵護她也無濟於事,最後得知有一高人能看好這個病,父子倆千里迢迢、日夜兼程地跑過去,桑桑最後獲救了。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父愛如山的道理。

《草房子》是一本精彩的書裏面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你必須要去看看喔!

草房子紙月讀後感550字6

杜小康家境富裕,又是班長,一向是桑桑的明爭暗鬥的對象,最讓孩子們垂涎的是,他還擁有油麻地唯一的一輛舊自行車。

破產離家後,杜小康原有的生活資料和生活節奏被徹底改變了,年僅十三四歲的杜小康感覺到了,茫然和恐懼夾雜着的孤獨、來自陌生的孤獨、與世隔絕的孤獨、單調的、情感空虛的孤獨、近乎絕望的孤獨,這一切讓他無法忍受了。但是幼稚軟弱的他,已經受到了生活的磨練,所以此時的杜小康潛意識裏期望逃離孤獨,但理智上開始學會應對。

杜小康不再忽然地恐慌。變得有職責心、冷靜。開始學會承擔職責,開始坦然的應對生活的艱難。杜小康從逃離孤獨轉變成了直面孤獨,生活的磨礪,暴風雨的洗禮,讓杜小康長成了小小男子漢。

孤獨,已經撕去了他幼稚的外殼;因爲那份孤獨,已經鑄就他堅強的意志;因爲那份孤獨,已經雕刻了他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