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有關《墳場之書》讀後感

讀後感3.2W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總結呢?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有關《墳場之書》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關《墳場之書》讀後感

《墳場之書》讀後感1

最近看了本書名爲《墳場之書》,作者是尼爾·蓋曼。

這是本奇幻類別的小說。剛開始看到書的名字的時候有點小慌張,畢竟墳場總是讓人想起不好的事,還有冰冷、孤寂和陰森,但書中的墳場卻可以讓人感受到溫情的洋溢。

一個嬰兒在失去父母后,逃離神祕殺手來到墓園,並由那裏的幽靈撫養。經由幽靈們的同意,嬰兒得以學習法術——隱身術、夢遊術之類的,也可以看見幽靈。

一名在死者和生者的世界之間生活的人,存在的本身就是一個傳奇。

主人公名爲諾伯蒂(Nobody)·歐文斯,成長到5歲左右時,遇到了第一個來自人類世界的女孩,女孩陪着他玩耍、探索有着守護者的墳墓,相互訴說着自己的故事。而小孩子有點幻想很正常,諾伯蒂又會隱身術躲避他人的關注,女孩的父母以及一般人都認爲諾伯蒂是虛構的。在女孩搬家去其他地方後,女孩也認爲這段經歷是假的。

對女孩來說,這段經歷可能就此深藏並套上想象的外衣,對諾伯蒂而言卻是段不可磨滅的記憶。這種突然的闖入生活,女孩就像太陽般溫暖且渾身散發光芒。

在一個溫情的地方成長總是會讓人善良的。經歷過差點被“食屍鬼”吃掉,也沒有帶着有色眼鏡去接觸巫女,還爲她買來墓碑,在途中也經歷了被欺騙。

這裏有一個八年一度的骷髏舞,是一次活人與死者一同舞蹈的時候,這個時候,活人與死者可以接觸,但結束之後活人會忘卻這段經歷。

後來,諾伯蒂進入學校學習,但卻是不被人關注到的,去或是不去都不會有人發現,也不會被人想起。在同學被欺負時,也冒着暴露自身的`風險去幫助同學,也利用自己的聰明和幽靈的幫助脫離危險。

之後,重新遇見兒時女孩,感情升溫。男孩在瞭解殺手爲何要殺害他和他的家人,並解決殺手。這段共同經歷之後,女孩感覺男生有些地方欺騙着他,比如:爲何他能看到一些她看不到的東西。於是,女孩離去,男孩對這個女孩的戀情正式結束。

書的最後,男孩長大,不再能像以往那樣能和幽靈共同生活,不再和幽靈一樣能適應黑暗,能穿過牆體。舒適的墓地終將離去,諾伯蒂要和幽靈朋友們告別,獨自踏往遠方。

墓地的溫情,還有人間的冷漠無情。告別過去,才能駛向未來。人們總是會被表面所矇蔽,顛倒的設定不經意地讓人想起“美醜對照”,也讓人想起佛教的顛倒夢想。

我說的不好,但誠摯推薦一觀此書。

《墳場之書》讀後感2

閱讀優秀的書籍會帶給心靈以多樣的情感,領略到豐富的人生體驗,有些事勿需親身經歷,將思緒融入優秀的書籍裏,自然會與書籍的創作者產生思維上的碰撞和交流。

《墳場之書》以其流暢的筆觸向讀者展示了自我的蛻變歷程,經歷過人生絕境,直面過死亡場景的讀者會深深歎服於英國作者尼爾·蓋曼獨特的文筆敘述特色。在尼爾·蓋曼的《墳場之書》裏,讀者可以將文字轉化成彷彿親身經歷的場景,無論是悲慘或幸福,傷心或快樂,《墳場之書》會讓讀者體會到生命個體的.彌足珍貴。

用文字來撫慰受務的情感和痛苦的靈魂,《墳場之書》的故事恰恰是帶給讀者光明、希望、堅韌和信心的引導力,在冷漠人人自危的社會環境下,衆生百態,不受黑暗與傷痛的影響,還處於嬰兒時期全無自保能力的嬰孩是如何在父母姐姐都被殘忍殺害的世間成長起來。尼爾·蓋曼用各種場景的變換吸引着讀者的閱讀慾望,故事的深層意境如抽絲剝繭般顯露。活着不如逝去者更有善意與溫情。

幽靈歐文斯太太與幼小嬰孩的奇妙緣份,對閱讀者的心靈震憾,度已及人的沉痛反思,世間善良的回報,邪惡的懲罰。作者尼爾·蓋曼用《墳場之書》這部充滿想象力的故事來喚醒與警示着願意爲更美好生活打拼着的不屈靈魂。

書裏的插圖與文字配合相契,從插圖的創作展現出內心深層的呼喊。《墳場之書》值得閱讀和用心體會的佳作。

嬰兒諾伯蒂之名的象徵着沒有人能獨自置身事外。

《墳場之書》讀後感3

希望當有一天去到“那裏”的時候,已經走遍萬水千山。

春節憋在家那會一口氣讀完了《好兆頭》,全程在“哈哈哈哈哈神經病啊”和“嗚嗚嗚嗚怎麼回事居然有點感動”之間來回切換,很喜歡兩個作者的胡說八道配上不煽情的溫情;然後前兩天看到尼爾·蓋曼的《墳場之書》,想說再隨便看他七講八講消遣下好了——沒料到最後差點看到落淚。

小男孩在墳場長大,這個特地安排在陰森生死之界的設定,按套路來說應該會收穫某種反差萌的治癒系能量。但這是個始終縈繞着淡淡憂愁的故事;譬如鬼魂們和小鎮居民跳了一夜的亡靈之舞,但他們終究互不相屬,活人將不會記得;長大後和人生的第一個朋友重逢,有關愛有歡樂,但也有突然爆發的來自不同世界的.觀念衝突。懵懂的初戀纔剛冒芽,就和回憶一齊消失在了遠方。故事的結尾,也是伯蒂新人生的開始,某種不可預知、危機四伏、所有後果都必須獨自承受的一個人的人生。明明可以永遠留在熟稔溫暖的墳場,但所有人都在推着伯蒂選擇告別和離開。

話說回來,這當然仍是一個溫暖到讓人想哭的故事。譬如和天下父母一樣嘮叨憂心,卻毅然送伯蒂去外面的世界的鬼魂養父母;譬如從不多話的塞拉斯,是保護者更是智慧與心靈的引導者;在冷言間悄悄釋放着溫柔的小女巫,最後的吻可愛又感傷;以及所有遊蕩在墳場上的鬼魂們,雖然(死亡)年代不同、性格各異,但通通用自己的方式,向這個驀然闖入的活人男孩傾注了最大的愛。死亡是虛無的,但愛始終是鮮活的、炙熱的,充滿力量。

塞拉斯對伯蒂說,“對你們人類來說,絕對安全的地方只有一處;而只有歷經人生百態,看一切都雲淡風輕後,你才能到那裏去”;歐文斯太太爲伯蒂唱道,“面對生活,面對生活的痛苦、生活的樂趣,走遍萬水千山”。好的,那就大步走吧。要允許自己受傷、崩潰、哭泣,這些黑色情緒也是行走世界時不可逃離的部分。等到總有一天去“那裏”的時候,希望遺憾少一點,坦然多一些;什麼都感受過,也不錯啊。

再濤幾個被戳中的點:

1、關於反派傑克們的組織&伯蒂出生預言的設定,十分哈利波特。

2、斯卡莉特對伯蒂說“就算你是我想象中的又如何呢”,也一下子讓我想起了哈7末哈利假死時和鄧布利多在腦海中的對話。塞拉斯本人也有點冷麪鄧布利多的感覺。

3、鬼魂們發言時自帶鮮明的時代特徵,讓我聯想起英劇《鬼屋歡樂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