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朱熹觀書有感(通用10篇)

讀後感3.29W

朱熹觀書有感這兩首詩是描繪作者“觀書”的感受,藉助生動的形象揭示深刻的哲理。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朱熹觀書有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朱熹觀書有感 篇1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曰之計在於晨”。早晨,是讀書寫作的大好時光。我六點就起牀,帶着筆、紙和書來到郊外,尋找寫作的靈感。

陽光明媚,空氣新鮮,人的心情一下子舒暢許多。我漫步在田間小路上,發現前方是個小池塘。池塘邊長滿金黃的油菜花,好似可愛的娃娃露出它們的小臉蛋。一棵棵油菜花緊挨在一起,形成一片油菜花田。從天空中往下看,就像是一片黃色的海洋,十分壯觀。蜜蜂在油菜花間飛來飛去,又開始新一天忙碌的工作,可真是勤勞!一隻蜜蜂停在一朵花上不動,那毛絨絨、胖圓圓的身體,多麼可愛!

欣賞完田間的油菜花,我又把目光轉回池塘。這個池塘不大,目測應該只有半畝,呈方塊形狀。雖然面積不大,但是方塘裏的水清澈見底,水底的水草、沙石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水中的天空藍悠悠的,像剛剛被清水洗過一樣,天空中飄着幾朵雲,雲的形狀各不相同,一會兒聚集在一起,一會兒飄散開來。雲朵和天光都映在這方池塘中,景色格外明麗,讓我看後心曠神怡!

我坐在河邊的草地上,望着這清澈的方塘,靜靜地陶醉、沉思,突然,我的腦中產生一個疑問:這方塘裏的水爲何如此清澈呢?河裏的水爲何一點都不渾濁?帶着這個未知的疑問,我沿着方塘向前走去,這才發現在方塘的源頭,有一條小溪,溪裏的水源不斷地給方塘輸送着水源,使得水塘中的水如此清澈。

朱熹觀書有感 篇2

在一個天高雲淡、萬里無雲的晴天裏,原來在屋內讀書的朱熹也禁不住走出屋門。

屋外有一個將近半米高的池塘,很是秀麗。岸邊的怪石和花草更是令人心曠神怡、宛如仙境。陽光灑入池塘。照得水面泛着金光,看起來十分安詳。天邊飄來幾朵細雲,忽忽過場,但還是把自己的影子映入了池塘,朱熹放下書,擡頭深凝這池塘陷入了沉思。這池塘之水怎麼會如此清澈?自己也算見過世面,看到的水塘不計其數,但從未有一個池塘能夠如此明淨,以至震撼人心。

這池塘的確清的奇特。現在,朱熹全無讀書之心,注視着池塘。突然,池面上冒出一個水泡,如同鍍了金一樣,很快又破裂開來。這聲響在安靜的池塘上顯得格外嘹亮,引起朱熹的注意。朱熹收好書,繞了過去,往池下一看,原來有一個不起眼的空洞在源源不斷地向池內輸送活水。

朱熹又一次席地而坐,饒有興趣的看着不時涌出的水泡,竟不由地感慨。這世上,他也見過許多老頑固或書呆子,死守舊觀念,久而久之,心智就像死水塘一樣變臭了。而更多的人,努力接受新知識,創造新事物,與時俱進,心智變得明亮而清澈。朱熹不知這方水塘是不是或如何領悟了其中的道理,將源源不斷的活水輸送全身,只覺得對它有無限讚歎。

朱熹在那個儒道盛行,思想觀念陳舊的時代說出這樣的話實屬不易。在日新月異的今天,我們更要緊跟時代的步伐,不斷汲取新知識,使心智更加開闊,更加敏銳。

朱熹觀書有感 篇3

今天,我學了一首古詩,它是朱熹的《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未有源頭活水來。

透過今天的學習,我牢牢記住後兩句“問渠那得清如許,未有源頭活水來”。讓我一生都要按這兩句去做:要一生勤於學習,就有“活水”源源不斷。回到家,我就問媽媽這首詩後兩句是什麼意思,媽媽說,方塘半畝空間皆有限,但天光雲影卻空闊遼遠無邊。你看天空有多高多遠,多麼深邃遼闊啊!

我小時候學過這首詩,那時的我,不太懂媽媽的那番話。今天老師又重新教我們學習這首詩。讓我改變了對這首詩的看法。學習,只有永不停止的學習,纔是生活的源泉,纔是滋潤生命的“活水”。記得上三年級的一次語文課,老師讓我們複習學過的知識和預習沒學過的知識,下節課要測驗。我回到家只複習了,沒預習結果測驗沒得高分。那時我很不高興,媽媽就問我是不是沒考好?我漫不經心的嗯了一聲。媽媽就告訴我只有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還要複習舊知識這樣才能考好。我根本沒聽進心裏。直到今天老師給我們講這首詩的分析時,我才明白媽媽說的話。那到底什麼纔算是學習呢?作中遇到了難題,需請教他人是學習;查資料是學習;離職、在職進修是學習;觀察生活是學習。

原來,大學者朱熹在讚美讀書有所領悟,心靈中感知的暢快、清澈、活潑,以水塘和雲影的映照暢敘出來了。他的心靈爲何這明呢?因爲總有像活水一樣的書中新知,在源源不斷地給他補充啊!

朱熹觀書有感 篇4

從題目看,這兩首詩是談觀書體會的,意在講道理,發議論。弄不好,很可能寫成“語錄講義之押韻者”。但作者寫的卻是詩,因爲是從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捕捉了形象,讓形象本身來說話。第一首詩

抒發讀書體會的哲理詩,“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半畝的“方塘”不算大,只有半畝地的一個方方的池塘,但它像一面鏡子那樣地澄澈明淨,“一鑑”的“鑑”,就是“鏡”,照人的鏡子,“鏡”和“鑑”是一個意思。“半畝方塘”像一面鏡子那樣開啟了。“半畝方塘”雖然不算大,但它卻像一面鏡子那樣地澄澈明淨,“天光雲影”都被它反映出來了。閃耀浮動,情態畢見。作爲一種景物的描寫,這也可以說是寫得十分生動的。第二首詩

也是藉助形象喻理的詩。這首詩用水上行舟作對比,說明讀書有個循序漸進的過過程,要在漸進中窮盡事理,初學時需要“推移”之力,到後來探得規規律,懂得事理之時,就能“自在”而行了。朱熹在這首詩中是講讀書的方法,但一樣無怎樣讀書的影子。用一種比喻的方法,很通俗告訴了人們怎樣讀書。是的,現代社會日新月異,人們要學的知識太多了,各種各樣的書讓人們目不暇接。如果人們急於求成,不花功夫去一點點的積累知識,就不能取得好的學習方法。要讀大量的書,沒有好的學習方法不成,人們只有在學習中摸索一套對自已有意的方法,才能擴大知識面,讓那些知識象個圖書館一樣存貯在人們的腦中,這樣人們就學倒了大量的知識,並學有所用。

朱熹觀書有感 篇5

半畝大小的一塊方形水塘,清澈見底,如一面展開的明鏡,恬靜而幽雅。天上無限美景都映在水裏,天高雲淡,隨着水波在不停晃動,映出粼粼波光,令人立時展開想象的翅膀。朱熹在池邊佇立,不時意味深長地點點頭:“爲何池水會如此清澈?”話語一落,他便自己大笑起來,開心地自答道:“難道不是因爲在源頭總有活水補充,一直不停地流下來嗎?”朱熹心中不由得清新明快起來,看見這一幅美麗的自然風光圖卷,內心思緒萬千。池塘並不是死水一泓,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如明鏡一般,映照着天光雲影。這種感覺難道不是與我在書中搞通問題,獲得新知而大有收穫時的情形頗爲相似嗎?讀書有悟,有時那種靈氣流動,思路明暢,精神活潑而自由自在的境界,正是這一種感覺。

朱熹大爲開心,看着這半畝方塘,不由詩興大發,吟出了膾炙人口的名詩《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

這是朱熹在讚美讀書有所領悟,心靈中感知的暢快、清澈、活潑,以水塘和雲影的映照暢敘出來了。他的心靈爲何如此澄明?因爲總有像活水一樣的新知給他補充啊!

朱熹的這首小詩給我們諸多啓示,多讀些好書,會讓自己的思想永遠活潑,才思不絕!朱熹,他有着淵博的知識,深邃的思想以及卓越的成就,不愧爲“萬世宗師”。

朱熹觀書有感 篇6

表面上看,是朱熹朱夫子在春天郊遊時寫的遊春觀感,但是一句“泗水之濱”卻來了問題,泗水之濱在山東哎,當時,這些地方已經被金國佔領,南宋的時候,朱熹肯定沒有去過那個地方,他去都沒有去過那個地方,他怎麼可能到泗水邊去遊春呢?所以朱夫子寫的不是他遊春時眼中的春天,而是他學習過程中心中追求理想過程中他心中的春天。所以朱熹寫的春日不是他眼中的春日而是他心中的春日。他說的“勝日尋芳泗水濱”說自己正當青春好年華的時候,不光是他自己了,天下學子都應該這樣啊,要師法孔聖人。

因爲孔子曾在泗水之濱講學傳道。所以泗水就暗喻孔門暗喻儒家,尋芳那就是追求聖人之道,聖人之道是大道,所以說“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所謂春風化雨,東風其實指的就是教育教化。所謂“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化成天下”的結果當然就是“萬紫千紅總是春”了。

你看這首詩表面上是寫春天的風景,其實他說的是教育,說理想。說道與理。朱熹是理學大師,儒家講“文以載道”,道理道理就是這麼來的。所以朱熹的這首《春日》也好,包括他的《觀書有感》也好,典型的體現了宋詩的特點。宋詩大的特點是說理。唐詩言情,宋詩說理,這是後代詩學研究中一個比較公認的唐宋詩的風格劃分,但宋詩說理不枯燥,不刻板,不呆板,非常生動有趣,都是從眼前景身邊事說起。所以朱熹的《春日》其實說的儒學大道,春風化雨,教化之功。

朱熹觀書有感 篇7

雖然說,“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雖然說,“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鉅艦一毛輕”,但是題目叫《觀書有感》,其實談的是學習之道啊!這兩首詩說的什麼樣的學習之道呢?你看,“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這是說的“腹有詩書氣自華”的那種狀態那種境界。是說一個人學識與智慧積累到一定境界的,那種“從心所欲不逾矩”的那種狀態那種境界。

當然也有人認爲,半畝方塘是實指,說在福建尤溪南溪書院就有個半畝塘,因爲朱熹也曾在這讀過書,他的父親朱鬆就曾經寫過這個地方,“清曉方塘開一境。”,半畝方塘的一鑑,古代以史爲鑑,以人爲鑑,鑑就是作鏡子解,所以從朱鬆到朱熹都曾提到方塘一鑑,方塘一鏡,所以尤溪南溪書院就認爲這個方塘、半畝方塘朱熹所說的就是這個地方。

更有名的一種說法,說的是朱熹在慶元二年也就是1196年的時候,來到江西的南城和南豐一帶,說他特別關心當地的教育和教化,應南城縣上塘蛤蟆窩村吳倫、吳常兄弟之邀,到該村講學,爲吳氏兄弟創辦的社倉撰寫了《社倉記》,社倉是當時的賑災義舉。還同時在該村寫下了《觀書有感二首》。據說朱熹離開之後,村民就將原來的這個村子蛤蟆窩村改名爲源頭村了。民國的時候更設了活水鄉,來紀念這段事情。當時叫活水鄉源頭村。一則紀念,二則朱熹觀書有感的文化品牌給確定了下來。所以朱熹的“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朱熹觀書有感 篇8

半畝方塘一鑑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

爲有源頭活水來。

這就是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的一首充滿哲理、流傳千古的詩——《觀書有感》。

這首詩,乍一看是從景到景引發的問題,實則是給人諸多啓示的詩篇,寓意深遠,引人深思。

朱熹在此詩中用了暗喻的.手法,把人的心靈比作那清澈見底的方形水塘,把人們從書中源源不斷得到的新知識比作活水,如此絕妙的比喻令人不禁拍案叫絕!

讀書,尤其是讀好書,對人有益無害,這一點人盡皆知,可是,爲什麼沒有人敢自稱是“讀盡天下好書”,原因是世界上的各類大大小小書籍難以計數,即使是那些爲後人所敬仰的一代名家們,他們所讀的書也只不過是滄海一粟罷了。

古人云:“流水不腐,戶樞不螻”。只有源源不斷地獲取新的知識,才能使自己的新思想跟上時代的腳步,否則思想就會變得腐朽,就像一潭死水一樣。

那麼,我就聽取朱熹給我們的啓示,多讀一些好書,讓自己的思想永遠活潑,才思不絕,情操高雅吧!

朱熹觀書有感 篇9

朱熹是宋代的大詩人,他的《觀書有感》非常著名,六年級我就學到了。

《觀書有感·其一》,講的是朱熹有一天來到自己家後院的池塘邊讀書,發現遠處那只有半畝的方塘,今天卻格外清澈。天上的藍天白雲也全都映照在水面上,如同人在來回走動一般,隨後,朱熹又在詩中自問自答,讓人不禁眼前一亮。

在《觀書有感》中,“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是這首詩的亮點。如今,這一句已成爲千古名句,不少人都把它作用自己的座右銘,以此來激勵自己勤奮學習。

古今中外,有許許多多的人都曾像朱熹那樣勤奮讀書,最終成爲有學問有見識的人。你們還記得懸樑刺股這個成語嗎?他也是由兩個故事組成的。“懸樑”講得是一個叫孫敬的書生,他學習很勤奮,連報曉雞還沒有鳴叫,他就起來讀書了。晚上直到月亮即將落下時,他才沉沉睡去。所以,他每晚都很困,於是,他想出了一個辦法:用一根繩子,一頭系在屋樑上,一頭綁在自己頭髮上以警醒自己發奮讀書,最終做了一個大官。

另一個叫蘇秦的窮苦書生,他到了晚上也總是犯困,爲了安心讀書,他就把錐子弄在椅子上,自己一困就用錐子扎自己大腿。他們就是用這些辦法來激勵自己努力讀書。蘇秦說六國的典故,足見他的知識和睿智。

讀了朱熹在池塘邊寫的《觀書有感·其一》,我立刻認識到學海無涯是什麼意思了,畢竟“書山有路勤爲徑嘛!”今後,我也要學習他們,因爲我也要讓知識的活水源源不斷。

朱熹觀書有感 篇10

近讀朱熹的一組詩作《觀書有感》,其中一首是這樣的:“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文字平實,寫的是門前那口小小的池塘,似乎是讀書之餘,偶一擡頭,見塘水宜人,波盪影搖,怡情洗心,便出此作。然而再看這組詩的總體,我們便會發現作者隱含在詩中的深意。朱熹是程朱理學的集大成者,撇開功過不談,他不失爲一個大學問家。而這首詩,恰是關於如何“治學”的。在詩中,我們能品味出的作者的第一層喻意是:好的書是一個人思想的源頭活水。一個人的思想要豐富、深刻、明晰,必須博覽羣書。作者彷彿面對着一本好書,在驚喜地讚歎:這就是我的源頭活水呀!腦海中一片開朗,浮想聯翩,真所謂“天光雲影共徘徊”了。

的確,讀一本好書,不僅是人生的最高享受之一,也是一個人發展自己思想的必由之路。馬克思爲寫作《資本論》,天天到圖書館研讀大量著作,終於有了震古爍今的發現,但這種打破舊思想桎梏的嶄新論斷,如果沒有對前人著述的研究分析,又怎麼能建立起來呢?讀書,學習,批判,然後才能形成自己的思想。試想,一個人如果不讀書,怎麼可能具有廣博的知識,深邃的洞見!越是博覽羣書——當然要在有自己批評借鑑的基礎上——才越能成其學業。諺語云“厚積薄發”,唯有“積”之深厚,方得“發”之噴薄。細吟全詩,我們還能發現作者的寓意並不止於此。作爲一個著述家,朱熹當然會很注意古人的寫作中可取的方法、長處。“半畝方塘”也可以是指古人的著作;“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可以理解爲靈活的思路,發展、更新思想,來源於社會生活這股“活水”。許多同學常感到作文時筆頭艱澀,無物可言。其實解決的辦法很簡單:文章便是生活,有了生活纔能有文章。什麼叫“有了生活”呢?我們每個人不都在“生活”着嗎?如果把這裏的生活仍理解爲日常瑣事就錯了。“有了生活”,指的是對生活進行觀察、化驗、思考,而後有所得。這“所得”,便是你的生活;這“所得”,再經過你的大腦的加工,就充實了你的文章。這就要求我們時刻注意周圍的事物,以其作爲寫作的“源頭活水”。從廣義上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學問”,而要想學有所長,必須時時注意從生活中汲取營養,充實自己。這學問,也便如一個小小的池塘,若常有新水注入,能明澈如鏡;若是斷了源頭活水,便會發臭了。

生活,便是我們最重要的源頭活水。如果我們既能不倦地從書本中汲取養料,又注意在生活中不斷擴大學識,“源頭活水”定會匯成“不盡長江”滾滾注入“浩瀚大海”。這首短短的小詩中孕蓄的哲理是多麼富有啓迪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