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朝花夕拾·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讀後感(精選7篇)

讀後感1.85W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朝花夕拾·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讀後感(精選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朝花夕拾·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讀後感(精選7篇)

朝花夕拾·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讀後感1

“三味書屋後面也有一個園,雖然小,但在那裏也可以爬上花壇支折蠟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樹上尋蟬蛻。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蒼蠅喂螞蟻,靜悄悄地沒有聲音。然而同窗們到園裏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書房裏便大叫起來:

“人都到那裏去了?!”“……”

細讀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享受着不時從字裏行間中透露出來的那份天真爛漫,我的眼角出現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畫。

我讀魯迅先生的這篇充滿對童年回憶的散文,正如讀着發自魯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熱愛自然、嚮往自由的童真童趣。突然間,我彷彿看到了幼年的魯迅。趁大人不注意,鑽進了白草園。他與昆蟲爲伴,又採摘野花野果;然後與玩伴一起捕鳥,但由於性急,總是捕不到很多;他又常聽保姆長媽媽講故事,因而非常害怕百草園中的那條“赤練蛇”。在三味書屋,雖然有老先生嚴厲的教誨,但仍敵不過心中的孩子氣,當他讀書讀入神時,卻沒發現他的學生正在幹着各式各樣的事,有的正用紙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玩,而魯迅正聚精會神地在畫畫……

一起感受都是那麼天真爛漫,令人回味。也許是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鳴吧,真不懂自己怎麼會那麼喜愛《朝花夕拾》中的這一篇,想必是作者以一個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讀起來讓人感到親切,充滿激情。

童年已漸漸遙遠,留下的只是些散瑣的記憶,倒不如細讀一下《朝花夕拾》,體會一下那個不同年代的童年之夢,和魯迅一起熱愛自然,嚮往自由。

朝花夕拾·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讀後感2

看了魯迅爺爺寫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文章,我也很想去看看魯迅爺爺小時候的樂園——百草園和他上課的學校——三味書屋。一個星期天的早晨,我和爸爸一起去魯迅故里遊玩,親身經歷了一次“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春寒料峭,天下着綿綿的細雨,我和爸爸打着傘,首先來到了百草園。一進門,最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一大片綠綠的菜畦,還有一堵長滿野草的矮牆。我走到一口井邊,咦,這就是光滑的石井欄嗎?我用手摸了摸,嗬,還真有點光滑呢!園中點綴着幾棵高高的大樹,由於樹上還沒長出葉子,我就辨別不出它們是什麼樹,只有皂莢樹上還掛滿了一顆顆的果實,我還能認出來。爸爸幫我找到了那棵古老的桑樹,可惜沒有紫紅的桑椹。魯迅爺爺筆下的:“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牆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這樣一個他兒時的樂園,可現在在我的眼中顯得有些貧乏無味,令人失望。

從百草園出來,我們來到了三味書屋,這是一座既古老又破舊的房子,白色的牆,烏黑的門,石板鋪成的地。我們又找到了魯迅讀書的“教室”,“教室”中間的'上方掛着一塊“三味書屋”的木牌子,牌子的下面是一幅畫,畫着一隻梅花鹿伏在一棵松樹下。“教室”裏只有八個座位,魯迅的座位在左邊的一個角落裏,桌子的右下角還刻着一個“早”字呢!見證了魯迅堅持早起不遲到的決心。

魯迅兒時的樂園只不過是個普通的菜園,他讀書的“學校”只是一座破舊、簡陋的房子。然而,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卻走出了一個偉大的文學家。我們現在有現代化的公園和學校,有一流的教學環境和教學設施,那麼,從這裏又會走出怎樣的偉人呢……

朝花夕拾·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讀後感3

當我讀完《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後,我心中立刻涌出了兩種不同的看法。

當我讀完“百草園”這一部分後我心中是羨慕的。羨慕魯迅小時候的自在,可以快樂的融入大自然,不像我現在在家中寫着作業。還羨慕魯迅能有一個這麼好的環境,擁有一個這麼生機勃勃的大園子,可以在園中觀察植物,昆蟲。我真的好渴望能有一個這樣的小花園。

當我讀完“三味書屋”這一部分後,我心中是有些震驚的,震驚舊社會老師的嚴厲,那可比百草園的昆蟲要厲害的多。也正是這私塾讓魯迅失去了自由、快樂。我不禁爲魯迅捏了把汗。

讀到魯迅偷偷描畫時,我又被兒童的天真給逗樂了,反過來一想,正是這“三味書屋”裏先生的嚴厲,博學、才能教匯出這麼優秀的魯迅先生。同時也從魯迅對先生的描寫中,深刻的感覺到他是多麼的懷念和感激自己的老師啊。

整篇文章讀下來,我即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也感受到了舊社會先生的嚴厲。這篇文章還引發了我的聯想,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不也是這樣的嗎?幼兒時可以去公園盡情的玩耍,慢慢長大後,開始學習,10歲時開始正式進入艱難的學習征途,長大後,一定不會忘記自己的恩師。人的一生,就是這樣過去,如果我們不珍惜每一個時光,就會覺得這一生沒有意義,但如果我們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就一定會覺得很快樂,很美好。

整篇文章讀下來,感覺很順暢,細細品味後,卻感受到了許多新看法,難道不是這樣嗎?

朝花夕拾·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讀後感4

我非常喜歡看書,因爲書不僅讓我獲得知識,提高寫作水平,還能讓我在緊張的學習生活中得到許多樂趣。尤其是《魯迅散文集》,讀起來深奧,但文章無論是景還是物,在魯迅筆下寫得活靈活現。《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的百草園讓我記憶猶新。

百草園是魯迅家後面的一個很大很大的園子,院子裏樹木茂盛,百花齊放。蟬在樹枝上長吟,黃蜂飛進花蕊中,麻雀直衝雲霄,還有爬滿牆頭的爬山虎和令人“口水流下三千尺”的野果子。園子裏有趣味無限的傳說:能制服妖怪的飛天蜈蚣,還有晚上出來喊人的美女蛇……魯迅就是在這個充滿生機的園子裏嬉戲、玩耍,度過了無憂無慮的同年時光。

這篇文章我已經讀了好幾遍了,園中美麗的景色和迷人的傳說總能讓我浮想聯翩。上個暑假,我來到舅媽家,舅媽家後院也是一個大院子,裏面種滿許多奇花異草,我一看到這園子就想到了百草園。我馬上跑到樓上叫愛搗蛋的表弟來幫我一起尋找爬山虎,我們細心觀察,仔細尋找,終於把它捉住了。我們又開始找飛天蜈蚣了,但翻遍了整個院子還是一無所獲,只有等晚上看“美女蛇”了。

到了晚上,10點鐘還沒睡,一直躺在大牀上,看着院子裏有沒有發現什麼動靜。過了好久,終於聽到了有人在叫“我”,我以爲是“美女蛇”,就馬上醒了,原來是舅媽。啊,魯迅的百草園真是耐人尋味!

從魯迅的百草園讓我想到了姑媽家的園子,從中,我又體會到了讀書帶給我快樂,讀書給予我無限的智慧;讀書使得我的生活增加了無限的樂趣。

朝花夕拾·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讀後感5

讀了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讓我感受到先生兒時在百草園的自由和快樂,體會到他在三味書屋讀書時的乏味和枯燥。

“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奼紫的桑椹;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雲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雲霄裏去了”這是魯迅先生對百草園的描述,這樣的百草園無疑是許多人嚮往的生活,也是兒童的樂園,難怪魯迅先生喜歡這兒了。“Ade!我的蟋蟀們!Ade!我的覆盆子和木蓮們!”這句話包含了他對百草園深深的不捨之情。而在描寫他到“三味書屋”裏學習時,卻遠遠沒有像在百草園裏那麼自由,“我就只讀書,正午識字,晚上對課”,這就是魯迅先生每天的功課。魯迅先生和同窗經常到園裏的屋外去玩,但人去多了,時間久了,就會被老師叫回來,繼續讀書。日復一日,怎麼可能不留戀百草園?這句話體現他對大自然和自由生活的嚮往,表達了魯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熱愛自然和渴望自由的心情。

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想起自己的點滴,倍感慶幸!過去,摘桑椹,掏麻雀窩……現在,我們課堂上輕鬆愉快,書聲琅琅;操場上我們盡情玩耍;閱覽室我們沉醉書香……也許這就是我們和魯迅先生的不同之處。

朝花夕拾·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讀後感6

我不禁回想起了我的童年生活。還記的那時我在我姥姥家中,鄰居家的小孩找到我對我說:“走,我們一起去樹林裏找知了殼吧!有人專門收知了殼,說不定還能換點糖吃!”“什麼是知了殼啊?”這對於我一個城裏的孩子完全沒有一點概念!“走吧,我們告訴你!”接着他們帶着我來到了一片林子中,他們拿着長幹把知了殼敲了下來,我也第一次見到了知了殼。不一會兒,我們就找到了二十多個,我們帶着戰利品換到了一把糖。我們開心的分着那些糖,別提有多高興了。

玩累了,我們便躺在了草地上。仰望着藍天,這時一個小夥伴說:“不如我們到河邊洗個澡,說不定還能抓到魚呢!”我便跟着他們來到了河邊,他們就像一個個泥鰍一樣跳進了河裏,在水中濺起了一個個小水花,看他們玩的那麼開心,我也便跳了下去。這時一個小夥伴大叫“我抓到了一條魚,我們來吃烤魚吧!”“好!”他們找來了一些泥糊在了魚身上,並把放在火堆裏。等到泥燒了,我們剝去魚身上的泥,爭先恐後的吃了起來。

朝花夕拾·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讀後感7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魯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本文記敘了魯迅幼時在百草園內自由快樂的生活和在三味書屋枯燥無味的學習生活。大家聽說過“三味書屋”的由來嗎?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吧!“三味書屋”原名“三餘書屋”。“三餘”指“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睛之餘”,意思是勸勉學者利用“三餘”之時刻苦學習。後來壽懷鑑祖父壽峯嵐將“三餘”改爲“三味”,壽峯嵐告訴兒子:“三味”的含義是“布衣暖,菜根香,讀書滋味長”。他將這三句話作爲私塾的教學方針,並要以此爲世代相傳的祖訓家規。

魯迅在文中說過“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的確,魯迅對百草園的描寫無時無刻不在抒發自己對百草園的喜愛與百草園中的豐富情趣。魯迅從孩子的角度來描寫,不僅生動有趣,而且讓我身臨其境,彷彿我的眼前真的出現了百草園:“油蛉在這裏低唱,蟋蟀們在這裏彈琴,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讓人向住。

相比這下,三味書屋的學習生活就枯燥的多了,封建教育內容的陳腐、艱深,十分單調,難怪魯迅對百草園戀戀不捨。先生給我的印象是嚴厲的,可是又嚴而不厲,嚴而可親,他對待學生十分開明,很少用常用的懲罰。

童年時的生活讓魯迅回味無窮,我們的童年正在當下,願每一位同學珍惜每一寸時光,好好學習,創造一個獨一無二的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