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優秀讀後感

讀後感1.05W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優秀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優秀讀後感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優秀讀後感1

其樂無窮的百草園,神祕奇幻的傳說,嚴厲博學的先生,書聲朗朗的三味書屋,使人陶醉,使人留戀……

——題記

百草園

雖然只是一片小小的天地,雖然只有一些野草,但那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短短的泥牆根一帶卻充滿生機活力,妙趣橫生;按,拔何首烏,摘覆盆子,都是那麼新奇、搞笑。在與大自然親密接觸中,我們總能發現完美的事物。

在一陣電閃雷鳴,狂風暴雨後,一棵樹被劈倒在地,小竹林裏,竹子東倒西歪。這時,一陣嬉笑聲傳來,我和小夥伴們闖進竹林:那段橫木心早已被蟲蛀空,柔弱的枝幹彷彿訴說着“傷痛”的折磨;竹林狼狽不堪,埋怨着那場風雨的蹂躪,我爲這弱小的生命感到惋惜。但更多的心思早已放在橫木上,拿一根木棒作平衡木,從頭到尾,從尾到頭走幾遍,驚險刺激卻又樂趣無窮。在那裏,雖沒有皂莢樹,,何首烏……但竹筍冒尖,蟋蟀歌唱也常使我沉浸其中,這兒成了我的樂園。

走過一道石橋,從一扇黑油的竹門進去,第三間是書房,中間掛一塊扁,扁下面是一幅畫,畫着一隻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樹下。這便是三味書屋。

三味書屋

那裏有嚴厲的先生和教規,還有好奇的我。

上課時:讀的書漸漸加多,對課也漸漸地加上字去,從三言到五言,最後到七言的'學識提升;小園裏:折臘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樹上尋蟬蛻,捉蒼蠅喂螞蟻的搞笑;讀書時:念“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笑人齒缺曰狗竇大開”的人聲鼎沸。古人云:苦盡甘來。我們又何償不是?

此刻,有和藹的老師,友好的同學,良好的學習環境,我們的學習成績也應更好。俗話說: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在這一年裏,我們就應勤奮刻苦,全力以赴。在作業上,在考試中,我從不放下,也許考試意味着學習成果的好與差,但作業更意味着學習態度的好與壞。沒有好的學習態度,又何來好的學習成績,所以我把作業當成每一次考試那樣認真、專心。孟子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亂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是啊,院子裏練不出千里馬,花盆裏育不出萬年鬆。讓我們學那燈泡的膽大心細,學那溪流的矢志不渝,學那海燕的頑強拼搏。

搞笑,神祕,嚴厲……交織在一齊,另人回味無窮。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優秀讀後感2

這些字眼似乎被作者施加了魔力,我一看到就想快點往下看,想了解作者是怎樣做時間的小主人的。

這篇文章主要講的是“我”在父親嚴格教育下,從孩提時代起,就養成了這天能完成的事決不拖到明天的習慣。這種習慣使我很好地完成了自我的學習和工作任務。

怎樣做時間的小主人,而不浪費生命,這是一個既搞笑又發人深省的問題,我也以前想過。抓緊每一分每一秒,很好地利用時間。也許就是這個問題的答案吧。想是這樣想的,我卻沒有這樣做。記得有一次老師佈置了很多作業。我回到家後並不是想着寫作業。而是這摸摸,那摸摸。這與作者“關起門來加倍努力完成”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暑假前我給自我定了一個寫作業的計劃,之前我是很有信心按計劃完成的,但按計劃做了幾天後我就因怕辛苦放下了。人們常說習慣是童年養成的。這話是很有道理的。由於我從小就沒有養成堅持不懈和珍惜時間的習慣,導致此刻做什麼是都要花很長的是才能完成。

讀了《從小做時間的小主人》後,我學到了很多,也悟出了一個道理:斤斤計較時間,努力擠出一切能夠利用的時間,這樣才能做時間的小主人而不浪費生命。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優秀讀後感3

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可謂是一部佳作,從中也有好幾個篇章,今天我讀的就是《朝花夕拾》這篇章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本片大體敘述了:魯迅幼時在百草園玩耍,以及到了上私塾的年齡去上三味書屋讀書的一系列事,表達了魯迅先生幼時的貪玩,以及對知識的渴求,表達了魯迅先生在玩中學,學中玩的特點。

讀完這篇章,我們必須再反思一下自己了,因爲我特別羨慕魯迅先生後花園那充滿綠色的百草園,更讓我羨慕的是那既有幽香,又有書香的三味書屋,如果我在那時該會多麼幸福啊,而生活在當下土地上的植被越來越少,好像我們身邊就不存在植物這種東西一樣。

要說魯迅先生學習好那是一定的,可是爲什麼魯迅先生就能在學習上這一方面成功呢,我主要總結了兩大因素:一是對學習含有渴望的態度,二是對教書育人的老師抱有尊敬的態度,魯迅先生呢在這一章中,就很好地體現了出來,而對比我們不是缺少這兩點嗎?就好比學習不是自己的一樣。

“書中自有黃金屋”的確書中有非常多的知識,等着我們去,發現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