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傅雷家書讀後感300字(通用22篇)

讀後感1.74W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傅雷家書讀後感300字(通用22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傅雷家書讀後感300字(通用22篇)

傅雷家書讀後感300字 篇1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自古以來家書是遠離家鄉的遊子與家人唯一的通信方式。從小不離父母的我,從未體會過這因距離而產生的淡淡憂愁和絲絲甜蜜。我向往的這種感覺是傅雷家書給了我。

《傅雷家書》中,那185篇的家書,包含着父親對孩子事業上的引導,母親對孩子生活上的叮囑。那平凡樸素的言語卻一次次讓我感動得流下淚,我忘不了當時浮現在我眼前的場景:分別後父母充滿思念的徹夜難眠、傅聰回家後父母充滿喜悅的淚流滿面、因長久沒有收到兒子的信而擔心憂鬱、甚至是孩子回信中一個錯別字的糾正。父母的愛大的包容一切,小的無微不至,全部體現在傅雷家書中。

傅雷家書中的愛,或許就是距離產生的不同尋常的愛,它的不同尋常,不是它的愛超脫塵世,而是因爲距離,使人們懂得了珍惜這份愛!如果你還不懂得珍惜,那麼從現在開始珍惜身邊的愛吧!

傅雷家書讀後感300字 篇2

《傅雷家書》是一把開啟智慧大門的鑰匙,也是一座啓迪心靈的寶座。

在家書中,傅雷似乎什麼都懂,因爲各種各樣的內容都能在其中呈現。他指導傅聰的音樂以及生活,他評論中中國文化與藝術的發展,他追述中國石刻畫的來源,他還會去聽演奏並與兒子談論其中的優缺點......他在文學、繪畫、音樂等領域都有獨到的見解。

而且傅雷與兒子說的一些經驗,一起談論都是言傳身教的,並不會只是嘴皮子工夫。不管是看了一本書,翻譯了一篇文章,聽了一些崑曲,一旦有所感悟都會與妻兒分享,並且,在傅聰已經爲人父時,傅雷也是會提醒傅聰要注意的問題。

雖然兒子身在國外,但是傅雷仍然會給傅聰寄去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交流中國傳統文化,叫他不要忘記中華民族的音樂氣質。看來,他不僅要自己當一個愛國的赤字,也要他的兒子成爲和他一樣熱愛祖國的人。

這是一位多麼偉大的父親啊!

傅雷家書讀後感300字 篇3

暖冬的陽光照到書本上,書香四溢開來,我翻了幾頁便沉浸在此中。

這本書叫《傅雷家書》,這是傅雷寫給鋼琴家兒子傅聰的信,這其中有父親對兒子的殷切教導,也有他對兒子生活上的種種關心,還有叫的兒子熱愛祖國深沉的心。父親還叫過兒子一個真理,我永不忘懷,那就是:學問第一藝術第一真理第一。傅雷先生不僅教會兒子好好學樂理,而且還教他做人,其感情深厚。

書中還有一個信條:先爲人、次爲藝術家、再爲音樂家、終爲鋼琴家。看完此書後,我受益頗深。讀懂了裏面的父子情深,更有父親良苦用心。

我覺得在日常生活中,我也要做到與書中寫的那樣,腳踏實地做好每一件事情。還有,與父親好好相處。

讀了這本書,也明白了人生真味。很值得人再次翻閱。陽光再一次灑了下來,我又翻動書頁,嘴角上揚很是溫暖。

傅雷家書讀後感300字 篇4

六月拜讀了《傅雷家書》,這本書收錄了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於1954—1966年間寫給兒子的家信。傅雷在書信中和兒子討論藝術、音樂之美;聊兒子的比賽、生活;說自己的處境,講社會、國家。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都寫在信中,充滿了父親對兒子的愛和期望。

每一封家書都值得我細細地品、慢慢地讀,它擁有着文學價值與人間美好的情感,讀着感受到一位父親耐心的全心全意的對兒子的殷殷教導。有溫暖、有深度、有慈愛。

讀完《傅雷家書》,我想想自己,不禁一觸。天下父母之愛都一樣深沉兒時年幼,並不懂得父愛的深沉。父親去世多年,讀着《傅雷的家書》似乎明白兒時出在讀書時,父親的嚴厲和教導。兒時只是覺得父親很兇,回頭看,父愛深沉,只是不善於表達。

父母的愛是人世間最偉大的愛。父母的話,我們要用心去聽,去體會。要知道,聽他們的嘮叨,是世間最美好的聲音。已過而立之年的我們,珍惜吧!

傅雷家書讀後感300字 篇5

如何面對的緊張感,對消沉的方法是什麼?

上臺時一定要自信,切勿有好勝心,好勝心會讓人緊張。耐着性子。

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是極高的修養,方能廓然無累,才能解脫。

心裏平衡即可。

一個人可以正式錯誤,正式現實,有理智進行分析,徹底感悟,終不至於被侵蝕。要越來越堅強。

在音樂方面,學生本人要具備條件,心中沒有的人,再經名師指點也是枉然。

學畫的人比學音樂的人,環境比你們苦的多。

常常想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的名句。你的精神會上會放鬆很多。

緊張對什麼事情,對任何事情都無力,想想愚公移山的意志。

人的一天只有24小時,精力有限,學會安排的嚴密。

我對現在的學校教育有很多不滿,但別無更好的方案可以代替學校教育。

學會控制,這也是人生一大修養。

練琴一定要節制有感情,你既然自知責任重大,竭力愛惜精神。

傅雷家書讀後感300字 篇6

書中有這樣一句話令我記憶猶新:“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一潭死水;或者要有極高的修養,方能廓然無累,真正解脫。”多麼深刻的一句話啊。

從書中,我知道了,傅雷是非常細心的一個人,他對兒子的關懷無微不至,大到人生哲理,小到爲人處世,傅雷愛兒子,但卻不溺愛兒子,他對兒子悉心培養,希望他成爲一個時刻愛國、淡泊名利的人,這樣的父親怎能不令人敬佩呢?。

信中,傅雷對兒子寫到:“長篇累牘地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奇妙的說長道短,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作一個討論藝術·······在演奏姿態方面。”

多麼真摯感人的話語,傅雷把對兒子各個方面的關懷、培養都寄託在了這一封封書信裏,他希望讓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希望他成爲“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家書中,濃濃的親情洋溢在字裏行間,彷彿父母和子女是不只是親人,更是無話不談的朋友。

傅雷家書讀後感300字 篇7

《傅雷家書》是傅雷寫給兒子傅聰,其中大部分是寫給出洋在外並最終成爲著名鋼琴演奏家的大兒子傅聰的信。

信中有對過去教子過於嚴格的悔贖;有對兒子進步的表揚和鼓勵;有對音樂和藝術的指導和探討;有對黨和國家建設及運動的看法和意見......我們不僅明白了傅雷之所以能夠成爲一代翻譯名家的原因,更會從中學到如何育子成才的人生真諦。

掩卷回想,最大的感觸就是傅雷對藝術甚深的造詣,傅雷對於藝術的領會,這便使我不禁想到文學與藝術是相通的。細讀完這本《傅雷家書》,感覺是像戲曲那樣給人以不俗的氛圍和回味的餘地。

這是一本教育子女的好書,我們也可以透過這本書瞭解自己的父母,父母可以透過這本書瞭解我們,傅雷在信中所寫已成經典,永垂不朽的經典。

傅雷家書讀後感300字 篇8

爲什麼信都是寫給傅聰的?而沒有寫給傅敏的?

衆所周知,傅雷有兩個兒子,一個叫傅聰,一個叫傅敏,那爲什麼《傅雷家書》中全都是寫給傅聰的信呢?當時的社會培養一個有成就的孩子就已經很不容易了,更何況傅雷二老生活拮据簡樸,如果供養兩個孩子當藝術家,那將多麼難啊,所以他們選擇了傅聰,或許因爲他是傅敏的兄長吧。最終不出所料,傅聰成爲了世界著名鋼琴演奏家。但他們爲什麼不好好培養傅敏呢?可能是因爲傅雷認爲傅敏不適合走有關藝術的道路,只是一位書生,可能也因此使傅雷對他們的教育方式產生了差異。那又是爲什麼只給傅聰寫了家信,而沒有給傅敏寫呢?我猜可能是因爲當時的文化運動時期,正是因爲付聰在國外留學,才使得他們之間的信得以留存下來。

總而言之,傅雷一家對孩子們沒有偏愛,只是因爲各方面的原因,沒有讓傅敏成才,但傅雷對他們的愛仍然相同,大愛無疆。

傅雷家書讀後感300字 篇9

用寒假的美好時光換來了《傅雷家書》的精彩內容,沒有什麼比這更值得的事了。

在讀傅雷家書的時候,字裏行間都洋溢着濃濃的親情,讀着讀着就讓人對這麼一份父子情欽佩。他們雖身隔萬里,但父親卻透過兒子的信,深入地瞭解兒子,寫下感人的信。不言傅聰、傅敏童年時而言,傅雷真是個無與倫比的父親,他深刻懂得,藝術即使是像鋼琴演奏也需要嚴格的技術因素,但絕不是“手藝”,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體現。他教育兒子說:“我始終認爲弄學問也好,弄藝術也好,頂要緊的是”人“,要把”人“儘量發展,沒成爲藝術家之前,先要學做人,否則,那種某某家無論如何高明,也不會對人類有多大的貢獻。一個純粹投身藝術的人,他除了藝術和個人的人格,已別無所求。

和父母一起讀這本書,會更加讓你們互相瞭解,學會傅雷一家的真誠交流和,拉近你們的關係。

傅雷家書讀後感300字 篇10

在充實美好的寒假裏,伴隨着舉天同慶的中國年,我閱讀了《傅雷家書》這本書。深刻感受到了傅雷與傅聰父子之間濃濃的親情,令人回味無窮。

在之前的語文課上,語文老師爲我們介紹了嚴厲,脾氣暴躁的傅雷,但在此次書的閱讀中,卻發現戛然相反,字裏行間流露出的那種對兒子的關心與關愛塑造了一位十分溫柔、偉大、懂教育慈父形象,讓我不禁驚歎不已。他願意爲了兒子放下自己的架子,主動道歉讓步,並時常關心傅聰的生活與藝術層面。

就傅聰與傅敏的童年而言,這絕對是翻天覆地式的變化。他在信中不斷教授傅聰做人做事的道理,將將自己多年來的經驗傳授於他。我想,這樣的父親怎麼能不令人敬佩呢?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拿起《傅雷家書》,去學習並感受傅雷與傅聰深厚的情感以及家人之間溝通的方法。請相信父愛,它雖深沉,但絕不會遲到。

傅雷家書讀後感300字 篇11

《傅雷家書》主要是來自傅雷與他留學在海外的兒子傅聰的書信往來。

傅雷在家是一位嚴厲、負責任的父親,在傅聰的童年時期,傅雷對他很嚴格,每天放學都會彈琴,但新鮮感一過,就會鬆懈下來,傅雷要培養傅聰做一流藝術家的,他不能容忍傅聰這樣的態度。傅雷習慣於施行嚴苛的教育方式,還會與傅聰發生爭執。

在傅雷的夫人給傅聰寫的一封信裏說到過傅雷這樣做是有根源的,因爲他的童年是不堪回首的,童年只見愁客,不聞笑聲。在傅聰留學走後,傅雷反思感覺在兒子的童年和自己的童年很相似,在給兒子的信中用於承認自己的錯誤,並鼓勵傅雷,放下自己的架子,與兒子成爲朋友,跟上他的腳步,傅聰也體諒父親的良苦用心。在傅雷的這些做法中,我看到了他的改變。

像傅雷那樣嚴格的父親有很多,但能像傅雷那樣做出改變的有多少呢?在傅聰成長道路上,父親就是他最好的老師。

傅雷家書讀後感300字 篇12

《傅雷家書》是一本由傅雷寫給兒子的一百多封書信,每一封書信都將父愛表現的淋漓盡致。這一封封來來往往的書信,寄託着一份份不一樣的感情。

傅雷敢於正確認識自己,勇於在子女面前承認錯誤。以身作則,從自己的錯誤中給出經驗和教訓,提醒兒子不要在自己摔倒過的地方再次摔倒。

雖然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人類的感情和精力是無限的,父母嘔心瀝血的培養孩子,期望孩子能夠繼續完成自己這代人未完成的夢想,所以,傅雷無疑是孩子的知心朋友,父母中的好榜樣。

傅雷是一位成功的父親,在他的身上有許多我們值得學習的地方。其中我們更應該知道我們漸漸長大了,與父母的距離越來越遠,但是我們一定要跟父母多交流,不要等失去了再去珍惜。

傅雷家書讀後感300字 篇13

在讀書時,我一直在想,如果有傅雷這樣一位父親,那可真是太不幸了,可是越來越往後讀,我又覺得如果有傅雷這樣爲父親,那可真是太幸運了。

在書的後半部分,我越來越覺得傅雷是一個稱職的好父親,他把孩子看成一個獨立的個體,有錯誤就跟孩子道歉,孩子有錯誤就細心指導,語氣溫和。像在1945年的信中寫道:”自己責備自己而沒有行動表現,我是最不贊成的。只有事實才能證明自己的心意,只有行動才能表明你自己的心意。“這句話也同時警示了我,我讓我知道失敗後的目標在哪裏。

從書中的處處地方,都流露着傅雷深深的愛和濃濃的親情傅雷家書也是我們該看看的家書,它將中華民族的優秀道德清楚闡述出來,我們也應做到信中那樣,不讓父母操心,將它作爲我們立身行事的準則。

傅雷家書讀後感300字 篇14

翻開《傅雷家書》濃濃親情溢於字裏行間,傅聰出國在外,父母的`一封封家書表達出對他的學習生活無微不至的關愛和對他的引導教育。

”先爲人,次藝術家“這是傅雷先生在和傅聰談到藝德的時候,不止一次提到的問題。在傅雷的家書中,我們看到的是,父親如果再教導兒子如何做人,而不是如何做藝術家。以德爲先,德藝雙修,從《傅雷家書》中,這體現在父親給兒子的點點滴滴。《傅雷家書》給我們瞭解過去歷史,開啓了一扇窗戶,很好地爲我們儲存那個時代的記憶。

在那個特殊的年代,書信是維持人與人之間一個重要的溝通橋樑,而在科技日與發達的今天,這個習慣似乎在慢慢被人淡忘甚至摒棄。但看完《傅雷家書》以後,我非常有提筆的衝動,翻出信紙和鋼筆,給自己的父親,母親,甚至長輩來寫一份家書,也許寥寥幾句,也許幾句家常。

傅雷家書讀後感300字 篇15

在寒假期間,我讀了一本書,叫做《傅雷家書》,這本書讓我印象深刻。

傅雷是我國著名文學翻譯家、文藝評論家,他是一個博學,睿智,正直的學者,極富個性的人。

父親傅雷對當今中外的文學、音樂、繪畫、涉獵廣泛,研究精深,個人的文化修養極高。而他培養的對象又是從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終於成長爲國際大師的兒子傅聰。他深刻懂得,藝術即使是像鋼琴演奏也需要嚴格的技術因素,但絕不是”手藝“,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體現。

讀了《傅雷家書》之後,真爲傅雷先生對人生的如此認真和對子女的如此關愛而感動萬分。傅雷在書信中善於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認錯誤,從自身的經歷中給出經驗和教訓。

讀了這本書,讓我更多的瞭解與理解父母。

傅雷家書讀後感300字 篇16

讀《傅雷家書》,讓我由衷的欣賞傅雷一家的點點滴滴,大到事業,小到日常家事,都打理得井井有條,由其是在孩子的教育方面的用心良苦,是天下父母學習的榜樣。

讀完《傅雷家書》,讓我想到暑假親子共讀的《親愛的安德烈》一個是充滿着“父愛”,一個是洋溢着“母愛”,雖然他們愛的方式略有不同,但是都是以信的方式和孩子互相交流,互相溝通,讓孩子好好學習,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是那麼的真實。潛移默化的讓孩子走進父母的心裏,並理解父母。又讓父母站在孩子的角度,讀懂了孩子,最終他們彼此都成爲了最知心的朋友。

孩子是我們的未來,爲了未來更美好。我要多向三位學者好好學習,少一些抱怨,多一些理解,讓孩子更好的快樂成長。身教重於言傳,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我們每個家長的希望。

傅雷家書讀後感300字 篇17

《傅雷家書》這本書初讀無味,但若是細細品讀才能發現其中的樂趣所在。

傅雷是一個感情十分飽滿的人,他很嚴肅,說起的內容也沒有什麼別出心意。但他有一種父親的關懷,是真正用心對孩子進行教導,將自己的人生經歷融入一封封家信之中。在他的字裏行間中,我看到了他對學問對生活的敬畏,與忠誠,以及他端正無比的價值觀。我認爲這樣的人才真正值得我們尊敬。這樣的作品,雖然文學藝術價值並不算非常高但是讓我們看到了真正的人生。其實就是看起來索然無味,並不像我們平常所閱讀的那些文學家,筆下所說的那樣,總能體會到美與新奇。但就是在這樣的生活中,傅雷告訴我們要仍然保持自己的熱忱,擁有自己的生活態度。在塑造人生價值觀的初中時期,我認爲讀這樣的書,纔是對我們的未來有着深遠影響以及意義的。

傅雷家書讀後感300字 篇18

讀完了《傅雷家書》之後,真的爲傅雷對人生的這麼認真和對子女的如此關愛而萬分感動。家書中大到事業人生藝術等等,小到吃飯穿衣甚至花錢,都是事無鉅細。從家信的話語中透露出傅雷是一位對自己要求極其嚴格的人,有的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意思,傅雷給兒子立下的三個大的原則:不說對不起祖國的話、不做對不起祖國的事、不入他國籍。愛子的精神令人感動。

從書中我體會了父母對我含辛茹苦的養育,他們辛辛苦苦的工作,爲我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讓我在一個舒適的場所學習,用功努力,能爲將來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過上不愁吃不愁穿的生活。他們辛苦了!而我們還總是不懂道理,不顧父母的苦口婆心,一意孤行。其實到最後吃虧的還是我們!沒有才能、水平,以後如何面對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

我讀了《傅雷家書》後,我學會了許多做人的大道理,還感受到了親情的偉大。

傅雷家書讀後感300字 篇19

這次讀了傅雷家書之後,我深感到,傅雷的愛國之情,以及對他兒子教導,在教導的過程中,他以自己的人生經驗來指出,兒子身上所存在的問題,但他又不強迫兒子,讓他的兒子自己做出選擇,比如在兒子談戀愛的時候,他告訴兒子,一旦做出選擇,就不要後悔,但是一定要謹慎的考慮,不要爲此把自己的前途埋沒。而且他告訴兒子,不管什麼時候都要有一顆愛國的心。在後面幾封信中,傅雷還十分關心兒子的生活,問他住的怎麼樣?吃的怎麼樣?

有沒有少吃飯?而且還告訴兒子,如果自己有什麼困難或者困擾都可以寫信給他。而且傅雷在音樂和藝術上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以自己豐厚的知識給他的兒子給予點撥,以中國的詩歌來和國外的音樂作比較,指出其中的共同之處來教導兒子。

他在信的最後還鼓勵兒子說:“你現在在國外,國內很少有人能有你這樣的條件,所以你要腳踏實地,努力學習!”讀完這幾封信後,我被傅雷的智慧深深的折服了。

傅雷家書讀後感300字 篇20

傅雷在對傅聰的信中寫到:真誠是第一把藝術的鑰匙。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真誠的“不懂”,比不真誠的懂”,還叫人好受些。最可厭的莫如自以爲是,自作解人。有了真誠,纔會有虛心,有了虛心,才肯丟開自己去了解別人,也才能放下虛僞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建築在瞭解自己瞭解到別人上面的愛,纔不是盲目的愛。

在這裏,傅雷還說:假如一個人永遠能開墾自己心中的園地,瞭解任何藝術品都不應該有問題的。我想傅雷認爲,只有具備了爐火純青的藝術領悟力,才能更好地讀懂和演繹不同風格的藝術作品。這和學習是一個道理的,當我們掌握了一個知識點時,不過於急躁、驕傲,應當在閒暇時認真思索,努力從其他的角度去解決問題,做到真正的舉一反三。

透過傅雷家書這本書,我對傅雷老先生有了更透徹的認知和理解。在他的人格和教子之道的魅力下,我開始反省自己,約束自己,一步步堅定的朝着夢想進發!

傅雷家書讀後感300字 篇21

翻開《傅雷家書》,一封封深情的家信映入眼簾,父母的諄諄教導、孩子的感恩之情,不覺已流入心間。《傅雷家書》是傅雷及夫人寫給傅聰的家信。與父親傅雷常常書信來往。--時傅雷家遭到抄家,傅聰的書信只剩下殘餘的幾通,文章中大部分爲傅雷對傅聰寫的書信,可能爲此成爲是“傅雷家書”吧。

《傅雷家書》不僅僅是書信,還是傅雷和傅聰交流藝術的平臺,處處可見深厚的藝術功底。在一篇篇清新的文筆中,我們還可以感受到父子之間的濃濃親情,即使相隔萬里,依然不減。家書中最常見到的,還是關於音樂的內容。父子倆時常在家書中暢談自己對音樂的見解,對音樂作品的感悟,對藝術家的評論。傅聰曾獲得第五屆肖邦鋼琴比賽第三名,是有名的鋼琴家,受過國內外知名音樂家的讚譽。這些功勞與他嚴厲的父親是密不可分的。

傅雷家書讀後感300字 篇22

讀著《傅雷家書》,我有著滿滿的感動、感慨,收穫頗多。

《傅雷家書》是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人寫給傅聰、傅敏等的家信摘編,寫信時間爲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一封又一封的家書,凝聚著傅雷對祖國、對兒子深厚的愛。同時,也表達了傅雷在做人做事方面的價值觀,是我們年輕人提高自我修養的優秀讀物。

讀著這本書,我感觸最深的是書信中流露出的細膩而深刻的愛子之情。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父母對兒女之愛,自然而又沉甸甸。在一封信中,傅雷這樣表達他對孩子的思念之深:“親愛的孩子,你走後第二天,就想寫信,怕你嫌煩,也就罷了。可是沒一天不想著你,每天清早六七點鐘就醒,翻來覆去的睡不著,也說不出爲什麼。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親獨自守在家裏,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樣,我和你媽媽老是想著你二三歲到六七歲間的小故事。”這段話表達出的感情真切、自然,讀到人的心坎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