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三毛溫柔的夜優秀讀後感(精選8篇)

讀後感9.2K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三毛溫柔的夜優秀讀後感(精選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毛溫柔的夜優秀讀後感(精選8篇)

三毛溫柔的夜讀後感1

今天天氣比較涼爽,比起前幾天的燒烤蒸煮,這幾天舒服多了。還得感謝剛走的那個颱風。這個颱風也帶走了好幾個人。

和以前一樣,一樣的不知道怎麼好好的和自己相處。總是在矛盾中活着。對生命的矛盾,生活的矛盾,親情的矛盾,本質的矛盾。有的人說的很對,我就是一個想的太多,做的太少的人。

不能說喜歡,或許是對生活無趣的一種比較好的消遣方式吧。慢慢的習慣拿一本書在手裏,看看一行行排列整齊的文字。時而傷感,死而傻笑。

這段時間對三毛的人和書比較感興趣。去圖書館,本來想要找撒哈拉的故事,無奈電子目錄裏面明明有好幾本,書架上卻沒有看到一本。翻了一個小時的圖書館,精神幾近暴走。在角落,看到一本作者是三毛的溫柔的夜,孤零零的望着我。無奈,只有先拿他解解饞了。

三毛,剛開始聽到這個名字會讓我想到三毛流浪記。那是一個男孩子的形象,一個女孩子叫三毛並不是很喜歡。不知道從什麼時候其漸漸的對他的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這樣,有了這本溫柔的夜。

看完了這本書,喜歡上了三毛、荷西。喜歡上了三毛的文字。沒有浮誇,沒有驚豔。簡單、平實。三毛講的每一個故事彷彿都是和他一起經歷的一樣,真實的展現在眼前。一邊看書,一邊跟着時而傻笑,時而哀傷。情緒完全被作者牽着鼻子走了。喜歡三毛和荷西的真性情,不虛僞,不嬌做。喜歡看荷西被別人欺負,無可奈何的樣子。喜歡看荷西被欺負了,三毛向那人撒潑的樣子。生活不就是這樣,柴米油鹽醬醋茶。日子雖然清貧卻不失歡樂,生活雖然簡樸,也歡聲笑語有原則。

有個疑問,他們現在還活着嗎?百度了三毛和荷西的資訊。有點不知所措。三毛在我出生的前幾個月就自己選擇離開了這個世界,荷西走的更早。不禁語塞,爲什麼你們要這麼迫不及待的離開這個世界?

或許每個人都是一樣的。出生,望着這個陌生的時間充滿着興趣和新奇,在父母的庇佑下想着長大。到了青春期,開始對世界產生懷疑。爲什麼這個世界空間是無限的?爲什麼時間不會等人?當我們出生前和死去後這個時間算有還是算無?慢慢的走到了現在的我。不去管世間的那麼多問題,只想活好自己。喜歡三毛每個人都是完整的,我們沒有所謂的另一半的獨立。喜歡李白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快樂。

古語有說,修身、齊家。先學會和自己相處。然後做一個完整的自己。

三毛溫柔的夜讀後感2

相信現在絕大多數人對於三毛的印象只有三個詞:自由,沙漠,荷西。可是卻忽略她本身所特有的東方女性的溫柔與知性美。她是聰慧、努力的,雖然她有機會在文明的地區擁有體面而且穩定的職業,可以過上平凡且普通的生活,過上優渥的生活,但是幼年的束縛以及後來多年的海外求學經歷讓她變得獨立堅強,讓她意識到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最終她還是選擇了漂泊異鄉,但是卻能夠追逐自己意志的生活。

我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上班族,一畢業就聽着家裏人的話,四處報考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後來進入到了當地的一個單位裏,看着一眼能夠望到頭的生活,我似乎開始成爲了一個混日子標準社畜,每天朝九晚五的上下班打卡,三點一線的日子讓我開始失去了當初東奔西走的朝氣,就連節假日休息,我也只想偏安一隅,躲在自己那小小的臥室中墮落,有時甚至可以在牀上躺上那麼整整一天。雖然我也向往着三毛那無拘無束,環遊世界的精彩旅行,但是我卻始終不敢踏出自己的舒適圈。

《溫柔的夜》這本散文集記錄了三毛和荷西兩人搬入加納利羣島後發生的故事。在這個風光秀美、民風淳樸的羣島上,他們邂逅了一個個生動活潑的陌生人,不同於一望無際的撒哈拉沙漠人煙稀少,這裏魚龍混雜,人來人往,有商業繁榮的島嶼,也有連電影院都沒有經濟蕭條的島嶼,正如三毛所說:“如果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存在,再美的土地,也吸引不了我,有了人,纔有趣味和生氣。”在富裕的拉巴瑪島上,熱情的出租司機免費做嚮導,帶着三毛和荷西去了國家森林公園身處的一塊“世外桃源”。農人們住在名畫一般的地方,種地餵雞,即使有遊客從身邊走過,他們也視如無睹,只顧低着頭做自己的事情,甚至沒有人想到去向遊客兜售旅遊紀念品。這樣一方淨土,正戳中了三毛的“田園牧歌”的夢想。每座海島都風光迥異,而三毛都能從其中發現亮點,旅行的意義不僅僅是美景,更有意思的是沿途中遇到的人。

他們也迎來了婆婆一家的家庭旅行團,這讓他們本就拮据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也讓彼此之間產生了矛盾,可就是這些矛盾才讓這段愛情更加真實且美好不是嗎?荷西在這裏失業了三個多月,二人生活舉步維艱,爲了生活費不得不在“無良”老闆手下賣命,卻屋漏偏逢連夜雨,遭到老闆漢斯和假老闆娘的惡意欠薪......

遠方固然動人,但生活中的平常與瑣碎也是一點也沒有少。詩與遠方不總是浪漫,就像五月不一定就是充滿鮮花和太陽一樣,生活中遇到的不如意,十有八九在哪裏都會遇到,即使老實、嚴謹的三毛與荷西在遇到困難時同樣也會手足無措,但是重要的是永遠保持一顆溫柔善良的心,這樣一切都會解決的。

三毛溫柔的夜讀後感3

在高中的時候看過三毛的書,那個時候總是覺得她的文字平淡無奇,沒有讓人看下去的激情澎湃。那個時候的我總是會充滿幻想,覺得生活不應該是三毛描寫的那麼波瀾不驚。但是,現在我重新拿起三毛的書,再重新看她的文字,我又有了一種新的體會。

三毛就像是一朵飄忽不定的雲,流浪在世界各地,活成自己的樣子。在遊覽世界各地的時候又總是用自己的語言記錄她所經歷的一些事情。語言沒有華麗的辭藻修辭,也沒有驚天動地的大事,但是就是這樣最直接的語言描述的世界纔是最真實的樣子,纔是生活的樣子。

《溫柔的夜》是一本故事的合集,裏面共有《石頭記》《溫柔的夜》《五月花》等十四篇文章,在這些文章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溫柔的夜》。這篇文章很短,短到只有幾百字,可是裏面蘊含的東西卻是會讓人深思的。在故事中三毛說到,她遇到了一個身穿水紅色襯衫的流浪漢在黑夜中向她借兩百塊錢買船票。一開始三毛並不相信這個流浪漢,甚至對他抱有戒備心。流浪漢跟着她從候車廳輾轉到公司售票中心,每次都苦苦哀求,三毛都擔心他是騙子,對他不理不睬,但是終於在第三次他哀求她後,她還是因爲心中的善良在出門後又匆匆返回把買票剩下的五百塊錢塞給了流浪漢。後來事實證明那個流浪漢沒有騙人,他真的只是想買一張船票,在文中三毛是這樣描寫那一刻她的感受的:“當我再度看見那件水紅色的襯衫時,驚駭的手裏的麪包都要掉到海里去了,上天寬恕我,這個人真的只要一張船票,我的臉,因爲羞愧的緣故,竟熱的發燙起來。”三毛就是這樣的一個人,要求做事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就算最後她幫助了那個流浪漢,但是她還是爲之前的兩次拒絕而感到羞愧。如此善良率真的一個姑娘啊,用文字記了下了心裏最直接的感受。而她也因爲幫助了一個人而感覺到夜是溫暖的。

假如,這種情況放在現實的社會中,我相信大多數人碰到這種情況都會選擇漠不關心,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不會像三毛一樣伸出援助之手,這就是如今的現實。經濟在不斷地發展,但是同時人們心中的善良也被社會的現狀慢慢磨成了冷漠。當初的小悅悅事件還記憶猶新,如果在第一個人看到小悅悅的時候能馬上就把她送進醫院,或是打電話求助,那小悅悅是不是就不會這樣遺憾的離開了世界。我想如果當時三毛在,她肯定會毫不猶豫的把小悅悅送去醫院,而不是像路過的人一樣選擇無視。

就算到了現在也經常看到社會上發生的老人倒地不敢扶的事情,小悅悅的時間只給了人們一段時間的警醒,時間一長,人們都忘記了小悅悅的慘案。不敢說所有的倒地老人都是需要幫助的,可能其中有些人是故意碰瓷敲詐的,但是其中有些人是真的需要我們伸出援助之手。看到人到了扶還是不扶這的確是一個需要考慮的問題,但這不是所有人選擇視而不見的理由,如果的確是需要幫助,我們應該像三毛一樣伸出援助之手。

當每一個人都能給出溫暖時,我相信社會會像三毛描寫的那樣,夜,是溫暖的。

三毛溫柔的夜讀後感4

很喜歡三毛,從來不知道爲何三毛那麼不可替代,至少在我心中是佔有一席之位的作家。第一次讀三毛的書,是她的《撒哈拉的故事》,用了好長時間,小說本身很有意思,使人忍不住想要細細品味其中的奧妙——生活的美好。我以爲可以爲自己的這種拖延再次尋找相同的藉口,可是有什麼用?一切看起來都是無關緊要的。我只是想試着去更多的瞭解三毛這個人和她的生活經歷。

當初選擇看這本書的原因是它的名字,溫柔的夜,給人一種很溫暖的感覺,不那麼沉重而別有一番韻味和意境,引人遐想。事實上也確實不錯,看完後印證了自己當初的認識,這本書並不傷懷,甚至給人很輕鬆的感覺,即使是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也因作者的態度而讓讀者覺得很有趣。

三毛記自己的一些生活瑣事,都是些溫暖的小事情,讓人感覺她似乎在訴說自己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可又分明不可能。她寫自己出遊,去加納利羣島等一些地方旅行,暫居,與當地的人相遇,產生各種感情,或愛或恨。可是我並沒有在她的文字中發現恨,即使她所遇見的一些人實在使她和她的生活不安、困苦。甚至於這種人在她的.生活中出現的還比較多,不過三毛本人對生活的熱愛與對溫情的感懷超越了那些所謂的不順,將那些苦痛都縮小成爲可以忽略不計的東西。衆所周知三毛的一生充滿着悲劇,經歷了人生的種種挫折,卻仍然憧憬幸福,處處傾聽心的聲音,我想這便是對生活的樂觀了。

至於愛情,她的描述也是那麼的平淡,甚至讓我覺得沒有多餘的新奇,可又分明那麼歡快。那些都是太細小的情節了,沒有縝密心思的人體會不到。可轉念一想,兩個人的愛情本來就沒有那麼多的洶涌的浪漫,小事纔是愛情或生活的大部分組成。當然也是因了這些不足掛齒的小事,壞了不知道多少的愛情。而那些夢幻般的描述也許多少都帶有些愛情的浪漫主義情懷,儘管同樣會讓人感覺溫暖、甜蜜,卻少了點真實和自我生活的切近感。這大約也是一個三毛不會被大衆遺忘的原因——她很明確地知道生活除了愛情還有太多,生活是細碎而繁雜的,但我們誰都不能放棄對生活的激情和熱愛。

其實最初看這本書時,覺得她的文字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更感到平淡無奇,沒有給我帶來什麼強烈的震撼。可是讀完了,細想想,這樣的平淡才讓人感覺真實,不虛幻,彷彿她就在寫我們自己的生活一般,因而更被她的文字所吸引。

文章中的一個個小故事,或許是三毛的真實經歷,或許是她的心裏想象。但不管怎樣,每一篇作品都透着三毛對人的看法,對人生的啓迪和概括,並且是那麼恰如其分。每讀一篇,我的心情都會靜謐起來,儘管情節也有曲折跌宕,但那平實的語言,讀起來就像在欣賞一首舒緩的鋼琴曲。而當我細細品讀,就彷彿在清新的樹林之中,有一條蜿蜒的小路,緩緩的深入樹林深處,走着走着,眼前突然出現一個大花園,頓時讓人豁然開朗,心境明亮。

沉浸在這樣的情境之中,總是有所期待,想象着三毛對於這件事情又會有怎樣的智慧應對。三毛值得喜歡的地方太多了,灑脫的性格,沛然的生命感,訴說不盡的愛,對丈夫荷西的善良和忠誠,都令人欣賞。有學者言,三毛不過是個說故事的人,她的文字也只是對生命真實而詳盡的記錄,她只是在自己的人生邊上浮光掠影地寫下隨意的批註而已。而對於我,我喜歡三毛,喜歡溫柔的夜。

三毛溫柔的夜讀後感5

如今已是炎炎夏日,悠長的假期在慵懶中也已經度過了大半時光。是夜,讀完了這本《溫柔的夜》,也只能是匆匆一筆,徒然地填補着這長久以來精神上的荒蕪。

“拾荒夢”想來是代表着一種自由自在與無拘無束,“它永遠是一份未知,在下一分鐘裏,能拾到的是什麼好東西誰也不知道,它是一個沒有終止,沒有答案,也不會有結局的謎”。這更像一種對生活的態度:簡單,沒有苛求,卻充滿了對生活的真情。

生活隨着時間延續,而故事則依附於生活之中,一個個片段,就像支離破碎的時間。它們紛雜地散落着,但其實認真地將它們串連起來,也是別有一番滋味。讀三毛的散文,總是感覺很隨性。沒有華麗麗的辭藻,只有簡簡單單的語言,簡簡單單的故事。可是,讀完之後總是令人回味無窮。

“五月花”開出的必定的美麗的“花朵”。尼國糟糕的環境,並不友好的老闆,令人厭煩的日常,儘管如此,我們依然能夠感受到三毛內心深處的一絲釋然與平和。事情已經很糟糕了,三毛身體病着,荷西也日日開工疲憊不堪,“他,經歷了他的,我,經歷了我的,言語不能代替身體直接的感受,心靈亦沒有奢望在這一刻得到滋潤,痛的還是痛的,失去的,不會再回來。睡吧!遺忘吧,不要有夢,沒有夢,就沒有嗚咽。沒有夢,也不會看見五月的繁花”。夢中不在有五月的繁花,可是“人,總要活得有希望”,耶和華是公義的,生活也會苦盡甘來,如果今天經歷了最壞的情況,那何必戀戀不捨呢,明天仍會是嶄新的一天。

“瑪黛拉遊記”給人一種“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恬淡感,是一次很放鬆的旅行。想想自己很快就要去霓虹國的旅行,平日閒暇時刻還會細細研究着將要去的各個地方,提前看看那裏的歷史,卻也樂在其中。

“溫柔的夜”裏,那件水紅色的襯衫格外醒目地出現了三回,內心的激盪也是在所難免,但三毛永遠是那個愛幫助人的心軟的三毛,所以,這一夜對於她來說,依然像一張毯子,溫柔地覆蓋上來。

“石頭記”是一種對自己小愛好的沉醉與堅持,不分晝夜的癡迷於自己喜歡的事情中,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體會到其中的樂趣。大大小小的石頭被精心裝飾出來,後來被拋回大海。最後剩下自己最心愛的十一塊石頭,也在後來被友人拿走,被工人丟棄。傷心之後又會覺得它們是屬於山,屬於海,屬於大自然的.....或許這就是真的喜歡吧。

“相逢何必曾相識”,這是日本人莫里與三毛的一段故事,短暫的相識,成爲好友。然而在三毛生病的時候,莫里也經歷了絕望與苦難。他期待着三毛的幫助,可是沒有等到,當三毛知道他的經歷之後,陷入了深深的自責。在莫里離開前的最後一次相聚中,那些絕望與苦痛,那種自責與慚愧,都在那句改用日語輕聲說的“感謝你!保重。”之中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份感恩,一份善意,一份溫暖。就像三毛所說的那句“我的朋友,我們原來並不相識,而今也不會相逢。但是人生相識何必相逢,而相逢又何必相識”,其實這留在心底的便是一份難以令人忘懷溫情。

時間已是零點過十分,準確的說已經新的一天了。匆匆敲打的這些感想還沒有來得及沉澱,顯得十分粗糙,還是等幾個鐘點之後在細細回味吧。

三毛溫柔的夜讀後感6

我們總會在某一瞬間,某一階段想成爲某一種人。三毛所著的《溫柔的夜》使我明白,理想產生於愛好,使廢物“復生”也是一種樂趣。

小時候常有人問我有什麼理想,長大想成爲什麼樣的人。我的回答大多爲“救死扶傷的醫生,教書育人的老師……”而三毛卻想要做一個拾破爛的人,因爲這種職業,不但可以呼吸新鮮的空氣,同時又可以大街小巷地遊走玩耍,一邊工作一邊遊玩。而她最大的樂趣就是將那些蒙塵的東西再度發掘出來……她的老師爲此火冒三丈......

讀到這,我想:我以後是不會對任何的職業進行高低之判了,因爲每一種職業都擁有它獨特的意義。三毛在《五月花》裏引用《聖經》中的話:你看天上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天父尚且眷顧它們,你們做人的,爲什麼總憂慮明天呢?一天的憂慮一天負擔就夠了。豁達亦有柔情。

三毛幾乎一直都在流浪,她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因爲她喜歡如此,而我也覺得她將她自己喜歡的事情做得很棒。正如她當初寫這本書時,常想起俄國作家杜斯妥也夫斯基說的一句話:除非太卑鄙得偏愛自己的人,才能無恥地寫自己的事情。爲此她糾結許久,但她認爲寫作是有趣好玩的事情,因此她不願在如此有趣的事情上節制自己。

受到三毛的影響,我覺得:我的理想不過就是不錯過發生在我身邊的美好,對自己喜愛的事物全力以赴。像三毛一樣追尋最純質自然的本心生活,被這個世界所需要。

三毛溫柔的夜讀後感7

漫長的寒假,酌一壺清茶,讀一本好書。一本《溫柔的夜》帶我走進三毛。三毛,謎一般的女子,讀她的文章使我進入了一個絢麗多彩的世界……

《溫柔的夜》寫的是三毛與荷西在撒哈拉沙漠的生活,夫妻之間的信任和相濡以沫,沙漠的生活本是孤獨寂寞難捱的,但在三毛的筆下卻妙趣橫生,昏黃的沙漠彷彿變成了絢麗、春意盎然的春天。那裏面的每一個小故事都是自然的,三毛用她雲一般的生命舒展成隨心所欲的生活,或是甜蜜、或是悲傷。她總是能把枯燥的生活美化,一件中東色彩的長裙、一條飄渺的絲巾、在沙漠這樣的地方如何與當地人交往,字裏行間透露出自信、善良、誠實、使我在細緻品讀的同時瞭解那裏樸素的民風、民情、神祕的中東文化。

讓我喜歡讀三毛的書另一個原因就是她的灑脫、自然、不做作的生活態度。曾幾何時令無數少女羨慕的自由、暢快。那種飛來飛去、去感悟、去體會、去經歷、去遊覽的生活歷程。有什麼比的上三毛這樣的生活呢?或許只有這樣的日子她纔會寫出這樣行雲流水般的文字,這樣的生活纔會塑造成這樣灑脫不矯情的女子。雖然她的生命是短暫的,她自己在文字中說過,不會自己先於父母死去,那會給他們帶來怎樣的痛苦,但是她還是一個感性、任性、孤獨的凡夫俗子,也許用情太深、思念太深、一條絲襪結束了她的一生……

讀三毛的書讓我學習了一種善良的生活態度、在沙漠中真誠的對待鄰居們、認真的享受生活帶來的樂趣。去相信生活帶來的真實、去感受生活賦予的力量。活在當下、享受現在、用善良對待身邊的人。

喜歡三毛,喜歡《溫柔的夜》。

三毛溫柔的夜讀後感8

這是第一次讀三毛作品,其實久仰其大名,一直想讀她作品,但沒什麼時間接觸,本想在圖書館借她的第一部作品《撒哈拉的故事》,沒想到已經一搶而光,於是借了《溫柔的夜》。瞭解了一下,發現這部作品似乎是《撒哈拉的故事》的後續,裏面第一篇《寂地》就是寫在沙漠的夜晚,一起討論臉狺的傳說,非常精彩生動。後面幾篇雖然沒有看到沙漠的影子,但每篇故事依然三毛風範,灑脫而細膩。

斷斷續續,用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讀完了這本書。書中帶給我最深印象的,莫過於三毛的善良和荷西的忠厚。最讓我佩服的是他們對待生活的態度,以及夫妻之間的理解和信任。

文章中的一個個小故事,或許是三毛的真實經歷,或許是三毛的心理想象。但不管怎樣,每一篇作品都透着三毛對人的看法,對人生的啓迪和概括,並且是那麼恰如其分。每讀一篇,我的心情都會靜謐起來,儘管情節也有曲折趺宕,但三毛語言的特色,總不至於讓我有大起大落的心理起伏。遊離其中,就彷彿來到漫山遍野的花叢當中,有一條小路,漫步邁向前方,兩旁飄溢着花的芬芳。走着走着,眼前突然閃出一個大花園,頓時讓人豁然開朗,心境明亮。沉浸在這樣的情景當中,總是有所期待,想象着三毛對這件事又會有什麼樣的精闢哲理

其實,吸引我讀下去的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化身真實中的三毛,去遊覽、去經歷五彩斑斕的生活路程,去感悟、去體驗豐富多采的酸甜心路。一直很崇拜那些飛來飛去的人,當然也喜歡讀他們關於在路上的書籍作品。三毛就是這樣一個作家。一箇中國女孩,年紀輕輕就留美遊歐,後來還讓人吃驚地嫁給一個大鬍子的西班牙人。可結婚五年,荷西就意外去世,這使三毛的心靈受到嚴重創傷。有句話說,“每個不幸的東西,都讓我心靈顫動。”我喜歡三毛的作品,卻不是因爲憐惜,而是因爲崇拜。

閱讀中我發現,三毛的心理反應竟和我出奇的相似(或許這也是每一個忠實讀者的感覺)。這是人性的善良還是性格的懦弱?我不去追究,只想靜靜地體會。畢竟,意識是我自己的,誰也奪不去,誰也左右不了。就如三毛做的一樣:心靈上受到虧欠,一輩子也不安心,世俗的東西又算得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