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最後一片葉子讀後感400字(通用8篇)

讀後感1.62W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最後一片葉子讀後感400字(通用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最後一片葉子讀後感400字(通用8篇)

最後一片葉子讀後感1

《最後一片葉子》它描寫患肺炎的窮學生瓊西看着窗外對面牆上的常春藤葉子不斷被風吹落,她說,最後一片葉子代表她,它的飄落,代表自己的死亡。爲了讓喬安西燃起活下去的信心,老畫家貝爾曼在最後一片葉子飄落的夜晚用畫筆在牆上畫上了一片永不凋落的長春藤葉,讓喬安西重新有了活下去的信念,最後活了下去。但是貝爾曼卻被病魔無情地奪去了生命。

讀罷這篇文章,我深有感觸:這篇小說之中的主人公貝爾曼老人是一個極富愛心的人,他也知道喬安西已經喪失了與病魔作鬥爭的勇氣,當最後一片葉子掉下來時,喬安西一定會絕望而死。爲了挽救這條年輕的生命,貝爾曼老人不顧自己已經被病魔侵蝕的身體,在風雨之夜爲喬安西畫了一片永不凋落的葉子,從而幫喬安西找回了希望。這幅畫,是貝爾曼老人一生最美的作品,是貝爾曼老人用心靈的畫筆畫出的絕世佳作。劉歡的一首歌中唱到:天地之間,還有真愛。是啊,天地之間,會有真愛。真愛是無處不在的,像貝爾曼老人一樣的人還有很多。所以,當我們面對困境時一定不要害怕,因爲,天地之間,還有真愛!

讓我們一起努力起來,爲自己的生命畫一樹綠葉,也爲別人的生命畫一樹綠葉,讓愛在人與人之間不斷地傳遞吧!

最後一片葉子讀後感2

《最後一片葉子》它講述了一個重病在牀的小女孩,望着窗外正在凋零的樹,說:“這棵樹就代表着我,當這片葉子落下的時候,就代表着我的死亡。”一位畫家知道之後,便爲她畫了一片永不凋零的翠綠的樹葉。就這樣,小女孩的病情得到了好轉,終於還是活了下去。

堅持信念是成功的必要條件。

信念支援着一個人走向成功。偉大的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在他只有十二歲的時候,東北成了帝國主義列強在華爭奪的焦點。當他聽到大伯說“中華不振”的時候,他沉默了,當魏校長問“爲什麼而讀書時”,他清晰而堅定的回答“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是信念領導他一步一步成爲中華之棟樑。

希金森曾經說過“有必勝信念的人才能成爲戰場上的勝利者。”信念是一個鋼刀,它支撐着去往成功路途上孤身奮戰的勇士們,給予他們勇氣去克服困難,用這把鋒利的鋼刀斬斷路上的荊棘。讓這次旅途更加順利,使勇士們更快的到達成功的目的地。

每一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關鍵在於你有沒有必勝的信念去克服它,要記住“人有了堅定地信念纔是不可戰勝的”。

最後一片葉子讀後感3

生命是短暫的,但希望是永恆的。也許命運是悲慘的,但總會有人在背後默默支援。

《最後一片葉子》的作者是美國著名短篇小說家歐·亨利,他被成爲美國現代短篇小說之父,在世界文學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這個故事是他的名篇之一,主要講述了一個可憐的女孩瓊西得了肺炎,她把生命的希望寄託在窗外青藤樹上唯一一片綠葉,她覺得等到這片葉子掉落,她的生命也就結束了。一位老畫家貝爾曼聽說了這件事,在一個暴風雨之夜爬上那棵樹畫上了一片翠綠的葉子。過了很久,瓊西發現那片葉子始終好端端地掛在樹上,她也因此堅信自己能夠戰勝病魔,可不幸的是,貝爾曼因爲那夜的風吹雨打染了風寒,去世了。

貝爾曼就像一片有愛心的葉子,讓瓊西從絕望中走出來,點燃生命的火,成爲一片搖曳在風雨中的綠葉!

讀罷全書,我不禁想到我自己。像瓊西一樣,我遇到困難總會有人出手相助。有一次,我代表學校參加鋼琴大賽,但是落選了,心情非常低落。我的媽媽拖着疲憊的身軀回到家,來不及休息,耐心地安慰我、鼓勵我,給我希望和信心。我爲自己有這樣的媽媽,而感到幸福和榮幸。

最後一片葉子讀後感4

這幾天看到深秋的落葉,不知不覺想起從前讀過的歐亨利的《最後一片葉子》。

瓊西不幸患了肺炎,她傷心失望,失去了活下去的信念,她每天數着病房窗外一棵常春藤樹上的葉子,她說:“最後一片葉子落下來,我的生命也結束了。”在大雨滂沱的夜裏,在樹上的葉子飄落完後,老貝爾曼拿着他的畫筆,冒着雨在窗外牆壁上畫了一片葉子,瓊斯看到樹上的最後一片葉子一直沒有落下,重新有了生活下去的勇氣,病情一天天好轉。老貝爾曼因爲淋了大雨,得了肺炎,很快就去世了。這是一個非常感人的故事,看到貧困潦倒的小人物之間無私的友情,瓊斯荒唐的想法導致了自己的朋友貝爾曼付出了生命。

在我們生活中難免遇到挫折,應該用積極的態度來對待,不消極、不放棄,要勇敢的走出困境,因爲每天都是一個新的起點。

在別人遇到困難不如意時,我們伸出援手,幫一把,許多的事就會迎刃而解,貝爾曼生命的最後畫出了挽救了他人生命的葉子,這何嘗不是一副傑作呢?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最後一片葉子讀後感5

最近,我讀了一本小說,名字叫最後一片葉子,是一篇很感人的小說。

這篇小說主要講一個女孩子得了重病,找醫生來看。醫生看過之後,指着窗外的一棵樹,說:“當那棵樹的葉子掉光時,你就會死。”然而,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那棵樹上的葉子仍然沒有掉下來,可她得知了一個消息,給女孩看病的醫生卻死了。爸爸告訴她:“那最後一片葉子是醫生畫上去的。”女孩子很感動,流下了眼淚,病也好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對自己有信心,才能讓一切事情變得美好。我也有這樣的經歷,下面,就讓我們一一道來。

那是我8歲那年,我打算畫一幅關於小兔子的畫。可是,我總是把小兔的耳朵畫成東倒西歪的,很難看。這時,我對媽媽說:“畫兔子好難呀,還不如畫烏龜呢!”媽媽聽了,搖搖頭說:“畫小兔子雖然難,可是,當你能夠自信地畫,自信地想自己一定能畫好時,就不難了。”我聽了媽媽的話,頓時充滿了自信。我極爲認真地畫着,雖然兔耳朵還是不太直,但是也進步了許多。

透過這個故事,使我明白,一個人要充滿自信,才能做好一切事情!

最後一片葉子讀後感6

美國作家歐亨利在他的小說《最後一片葉子》裏講了個故事:病房裏,一個生命垂危的病人從房間裏看見窗外的一棵樹,在秋風中一片片地掉落下來。病人望着眼前的蕭蕭落葉,身體也隨之每況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說:“當樹葉全部掉光時,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畫家得知後,用彩筆畫了一片葉脈青翠的樹葉掛在樹枝上。最後一片葉子始終沒掉下來。只因爲生命中的這片綠,病人竟奇蹟般地活了下來。

人生可以沒有很多東西,卻唯獨不能沒有希望。只要有希望再難的事情也會有成功的可能。

如果你在努力之前就放棄了希望,如果你在失落之後就遺棄了希望,那麼你將一事無成。相信自己,並給自己希望。相信自己是創造自己奇蹟的那個人,相信只要自己相信就一定會順利、美好的生活。相信我們的生活充滿希望,相信希望可以實現你的夢想。憧憬着美好的希望,並堅定地相信,爲其用心的努力和拼搏,那麼一切的一切都將如你所願。加油吧!有希望之處,一切奇蹟皆有可能!

最後一片葉子讀後感7

《最後一片葉子》描寫患肺炎的窮學生瓊西看着窗外對面牆上的常春藤葉子不斷被風吹落,她說,最後一片葉子代表她,它的飄落,代表自己的死亡。貝爾曼,一個偉大的.畫家,在聽完蘇講述完室友瓊西的故事後,在最後一片葉子飄落,下着暴雨的夜裏,用心靈的畫筆畫出了一片“永不凋落”的長春藤葉,編造了一個善良且真實的謊言,而自己卻從此患上肺炎,去世了。

最後一片常春藤葉依然留在古老的牆面;瓊西也綻放出了往日的笑容;偉大的畫家貝爾曼永遠留在人們的心中。

冬天一定會到,樹上的葉也一定會落盡——藤葉也不例外。不要以爲這是樹木鬥不過天,它是無能的,也是無奈的。因爲這恰恰體現了樹木的一種智慧,爲了明年春天的萌發,它實在沒有必要死守着最後一片葉子,苦苦地掙扎,爲此耗盡了最後一絲力量。

因爲,葉子落盡並未表示生命的死亡或者希望徹底地成爲泡影;反之,這是一種大智的等待,重新萌生的希望——在它落盡最後一片葉子時,新的希望,也就在葉子落下的葉柄處悄悄地孕育了,萌生了。然後是靜靜地、靜靜地等待。此時的靜靜也就像沉睡的火山,一旦春天到來,它就以不可阻擋之勢爆發出來了。

最後一片葉子讀後感8

《最後一片葉子》是美國作家歐·亨利的代表作。作者大力地讚揚老畫家貝爾曼舍已爲人的精神,告訴我們,當他人遇到困難時我們應該出手相助。

“我懶得等,也懶得想了,什麼事兒都鬆手,就像一片可憐的,厭倦的葉子,直往下飄呀,往下飄。”得了肺炎的瓊希已對生活絕望,將自己的靈魂寄託在最後一片葉子上,“最後葉子掉下的時候,我也得走了。”但貝爾曼卻不認爲,他要讓瓊希活下去。在一個下着暴風雨的晚上,他在牆上畫了最後一片葉子,讓瓊希重燃對生活的信心,而他自己卻因肺炎死了。

在作品中,作者對貝爾曼的描寫並不多,但我依然能感覺到貝爾曼的偉大精神。他讓我知道,奉獻是一種美德,在生活中,如果別人需要幫助,一定要盡力幫助別人,哪怕犧牲自己,也再所不辭。

書中的休也值得我們學習,在瓊希生病期間,她悉心照料瓊稀,將自己畫畫得來的錢全給瓊希買牛奶、紅酒,毫不心疼。這也是舍已爲人,哪怕再小的事,也要幫助他人,“幫助別人,快樂自己”。

《最後一片葉子》的故事樸素真實,催人淚下,這也是我讀了一遍又遍的原因。我決心做一個像貝爾曼和休那樣的人,做一個勇於奉獻的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