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羅亭》讀後感

讀後感1.15W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你有什麼體會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羅亭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羅亭》讀後感

羅亭讀後感1

命運彷彿一隻看不見的魔手,在操縱着這世間的人們。就頭頂上的青天,這廣袤無際的宇宙,這大慈大悲的無量佛祖,就這麼靜靜地看着人間的悲喜,從不言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爲鄒狗。

羅亭剛開始的出場宛如跳樑小醜,他鼓吹着,賣弄着,像只翩翩起舞的蝴蝶,他給這閉塞迂腐的鄉下吹來了一股妖媚的風。作者顯然是在欲揚先抑,剛開始我很討厭羅亭,尤其是當他的心上人一說出她母親反對戀情的話就退縮的時候。這個人怎麼能這麼脆弱呢?

然而這脆弱又是真誠的。羅婷有學者般淵博的知識,可性格卻有着嬰兒般的幼稚懦弱。他的心,或許如枯草一般強勁,他的行動卻不是。上天賜予他能言善辯的本事,既成就了他,也毀滅了他。你看昔日同窗列日涅夫發福了,已沉浸在幸福寧靜的家庭生活中。列日涅夫代表的是實實在在的普通人,這種人也曾做過幻夢,但幻夢破碎後就安於普普通通的生活,談不上喜歡或厭倦,擁有的只是一種寧靜,平凡的幸福,而羅亭,儘管一事無成,卻仍在四處奔走,他過於執着的熱情和不夠堅韌圓滑的心組合到一起,便成了這書裏一出最大的悲劇。

這悲劇讓人看得沉痛。尤其是最後他一臉淒涼落寞的說:“你看這是什麼漂亮話。這滿臉的皺紋,這花白的頭髮,還有結滿補丁的衣衫,老兄,這些可都不是漂亮話。”造化弄人,人靠自我的造化弄天。性格決定命運,原是不錯的,像羅亭這樣天真、直率、愛幻想、熱情莽撞、卻又軟弱膽怯的人,確實會碰很多釘子、經歷很多磨礪,最後才能在這些磨難中或許稍微學到點圓融冷靜的智慧。我可以下一個結論,羅亭是一個天真的理想主義者,沒有腳踏實地地活在現在,而是永不知疲倦地熱切地做着他那改良世界的美夢。

謹慎的人容易得到微小的成功,輕率的人總是受到生活的'鞭撻,善良的人感受到的痛苦最多,堅韌的人總是最脆弱……命運使人生既在未知時撲朔迷離,又在已知時有跡可循。與之抗爭嗎?那多無力;順從它嗎?又毫無意思。人到底是不是活在了一個格子裏,一個命運根據其性格量身打造的樊籠裏?如果是的話,又該怎樣超脫呢?

忽然想這樣寫:無論自己願不願意,人總是活在格子裏的,這是從一出生就註定了的。漫長人生的意義在於你願不願意爲之作出改變,哪怕終生都活在自己的一方小天地裏,你願不願意爲不斷擴大這片天地付出持久不泄的努力?所謂格局的區別,就是衆生都生活在格子裏、套子裏,而有人卻不受其束縛,因爲他在用畢生精力不斷地爲自己開疆闢土,直到感受不到邊界的存在、在其中自由翱翔。

不斷翦除束縛自己的東西:傳統觀念、天性、成見、時代的主流信念、周圍人的衆口一辭……活久見,活的久纔有機會收穫衝破一切障礙的大智大勇。

也許我自身殘缺,但我一定會不斷讓自己變得更完美。既然逃不開這走在旅途上的命運,我只好從一個小平臺跳到另一個大平臺,從低層次走到高層次,不斷地讓自己豁然開朗。

我從來處降落,經歷一番世事,終會抖落一身塵埃,振翅高飛而去。

羅亭讀後感2

我想,爲什麼列日涅夫會那麼地討厭羅亭,羅亭又做錯了什麼,從他的出場到侃侃而談,從他的演說至激情澎湃,這一切的一切簡直妙不可言,迷住了巴西斯托夫,震撼了娜塔裏婭和巴甫洛芙娜,可就是無法給列日涅夫帶來什麼,他表現出的是異常的冷漠,彷彿他比羅亭自己都還要了解羅亭。 他的冷眼旁觀讓我見到了一個冷靜觀察者的睿智,他不會和羅亭去正面交鋒,他不像比加索夫,他只是靜靜地在一旁,像是一個羅亭存在的見證者。

那麼羅亭又做錯了什麼呢?他什麼也沒做錯。他的熱情奔放,他的對科學真理的熱愛......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對他的崇敬到了頂禮膜拜的地步,在這點上,我絕不亞於巴西斯托夫。但是他的一些言行卻同時也讓我感到十分地失望和惋惜,如當他談到娜塔裏婭還年輕的時候,他的語氣是充滿了羨慕的,由此可見,他對自己宏圖大業的實現是有着太多無可奈何的情愫的。 從列日涅夫的口中,我們可以略微地瞭解到羅亭的人生軌跡。

他只是靠着自己的那套偉大理論去迎合那些什麼都不懂卻又喜歡附庸風雅的貴婦人的口味,他何啻於“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當他遇到像巴西斯托夫這樣真正熱愛他哲學的人的時候,他不過回以淡漠的敷衍,難怪列日涅夫會罵他是“裝腔作勢的戲子,賣弄風騷的娘們”。

當他離開達莉亞.米哈伊洛夫娜後,他竟連基本的謀生手段都不會,這不能不說是他的悲哀。他錯就錯在於,只知一味地去準備去武裝自己的理論體系,卻忘了自己是爲了什麼而武裝。

羅亭與娜塔裏婭談論時最熱忱的就是愛情這個話題,他的對愛情的看法,令這個激情似火的女孩心動不已。他是在表白還是在賣弄?在列日涅夫看來,他的確是在賣弄,但在娜塔裏婭呢?他確乎是在表白。然正當她打算爲他爲愛情而拋棄一切的時候,她卻發現了這個男人的可憐與虛僞,於是她棄他而去。

而在納塔裏婭作出這一驚人舉動時,羅亭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否真正的愛上了她,他首鼠兩端,最終還是放棄了這段令他自己都感到汗顏的愛情,他向現實做了屈服。也許正如列日涅夫所說的那樣——“他說的那些話足以毀滅一顆年輕的心。”只事實上,她卻也並沒有毀滅納塔裏婭,因爲她最終仍也獲得了幸福。

他毀滅的是他自己的心,儘管早已不在年輕。

標籤:羅亭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