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北方的空地》讀後感

讀後感1.47W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爲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北方的空地》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北方的空地》讀後感

看七十七天得以知道天下有這麼個人,做了件瘋狂的事。查到原書作者,買書一探。對作者無盡佩服,覺的心裏有點困獸的壓抑感,用作者的話:“身體每天都被什麼東西緊緊束縛似的,那種感覺就像每天衣服都小一號,每天都必須換上大一號衣服,身體纔會舒暢”。我知道自己終生也不會做出如此冒險的事,但卻可以一起享受那種面對生命的坦然。

故事發生,10年8264網上一篇帖子,引起的軒然大波,一驢友,孤身穿越羌塘無人區,無數跟帖,最後此故事成書,拍成電影。七十七天中多次涉險,斷水斷糧,身體的傷痛,內心的煎熬,重生,記錄真實。心理能力之強大,面對生死之淡定,讓人無法用言語形容。不想重述此人經受的考驗,遇到的種種危險,我們這些沒有經歷過的人無法想象。

用了兩個晚上讀完,七十七天的旅程似乎心境也隨着作者在不斷有新的認知,儘量不標榜,給作者貼英雄、神人、標籤。就像他書中所說頭戴英雄桂冠,只是迎合了世人的幻夢,頭頂依然是被電腦輻射的越來越稀疏的'毛髮,那纔是真實的自我。旅行並不是生活的全部,不是開始,也不是結束。

人生是旅行,雖然,路的盡頭什麼也沒有,但不能因此停止步履,因爲你就是路本身。沒有哪一個宿營點可以當做終點站,只有不斷向前。這是一個永遠參不透的話題,永遠存在於思維裏不斷被更新,就像新陳代謝。行路註定孤獨,羣體的存在就像是孤獨的狂歡大party,像是一羣烏合之衆。有一類人會很早發現自我不同,曲高和寡。可人其實差別又不大,選擇的路不同而已,君子和而不同。人生中應該有哪怕一次這樣爲自己孤獨的探索,不一定是旅行,旅行不是目的。生活總得繼續。就算做《特立獨行的豬》也應該是爲了不被屠宰。

《北方的空地》旅行是一種探險,但最大的探險是人生

《北方的空地》人生就是一場漫無目的的旅行,之所以茫然,是因生與死限定了旅行的終與結。有些人樂此不疲地懷揣夢想繼續前行,沒有目標,沒有問題,只是收穫一路感受。

《北方的空地》這是一個浮躁的時代,很擁擠,很冷漠,不管你願不願意,都必須隨流而動,因此旅行成了一部分人變相的逃離,而非遵循內心的渴望。就我而言,爲何旅行,同樣沒有一個靠譜的答案,熱愛是最接近的答案,去追尋荒野的曠寂。

《北方的空地》生命如花,暫時凋零,是爲下一次無比絢爛的綻放。

用安徒生童話《蝸牛和玫瑰樹》的故事來描述這句話似乎特別貼切。玫瑰說:“我在歡樂中開花,因爲我非開不可。太陽是那麼溫暖,空氣是那麼清爽。我喝着純潔的露水和大滴的雨點。我呼吸着,我生活着!我從土中得到力量,從高空吸取精氣;我感到一種快樂在不停地增長;結果我就不得不開花,開完了又開。這是我的生活,我沒有別的辦法!”。這是一顆孤立的玫瑰在某處與世無爭地怒放。這也許是生命的一種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