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奔跑的少年》讀後感範文(精選7篇)

讀後感6.05K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奔跑的少年》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奔跑的少年》讀後感範文(精選7篇)

《奔跑的少年》讀後感 篇1

人生道路漫漫,有些人會在這滿路的荊棘中涅槃而生;有些人卻在這裏彷徨的掙扎。成長的道路,無法缺少奮力的奔跑,哪怕傷痕累累,哪怕鮮血淋漓。都不曾放棄心中的信念。

在漫長的假期裏,我閱讀了克里斯托弗·保羅·柯蒂斯寫的《奔跑的少年》。作者用生動的語言,爲我們展現出了一副精彩絕倫的冒險奇境,讓我深深沉醉其中,無法自拔。

這個故事講述了11歲的男孩伊利亞擁有不同於常人的天賦——用投擲石塊的方法去捕魚,百發百中。這常人的天賦,無疑在生活中給予了他很大的幫助,但他過於軟弱膽小的性格,遇到一點事情就驚恐不已。所以他渴望長大,渴望有一顆堅強的心。於是他開始奔跑,開始磨練,直到經歷了種種困難他才長大,他才真正蛻變,得到真正的自由。

無形之中我們也在奔跑,也許我們沒有像伊利亞那樣豐富坎坷的人生,但我們也在平靜的生活中不知不覺的奔跑。

也許是一次考試的失利,那種挫敗感蔓延在身體的每個角落,我也曾懊惱,懊惱自己的碌碌無爲,懊惱自己的粗心大意。我也曾反思,反思是哪篇課文沒背好,或是哪道題沒明白清楚。我想要得更好的分數,而我只能在這一次次失敗中,吸取一點點經驗教訓,一步一步往前爬,即使那滋味並不好受。

最典型就是長跑中的極點現象。幾千米的跑步,中後期會呼吸困難、肌肉痠痛、頭暈目眩、情緒低落。而只要堅持過這一段時間,就會身輕如燕,比剛開始更加有動力。

在漫長的道路中,年少的我們應該用奔跑去迎接我們的青春。奔跑是一種陽光積極的力量。在成長的道路上總會遇到瓶頸和迷茫,也許冰冷的雨水會打溼我們飛翔的翅膀。但請你不要放棄,繼續奔跑,在這條路上創造屬於你的光輝歲月。

《奔跑的少年》讀後感 篇2

“終於,我說道:‘我答應你了,勒羅伊先生,我去取那些錢。’”這是《奔跑的少年》中的一句話,我覺得就是這句話,改變了伊利亞的一生。

伊利亞是個十一歲的非裔加拿大男孩。他出生在加拿大西區羅利的埃爾金黑人定居點,是那兒第一個生而自由的非裔孩子。他能用投擲石塊的方法捕魚,幾乎百發百中,康納利“牧師”聲稱他被上帝賜下了這種天賦。不過,伊利亞是個膽小,脆弱的孩子,這對女孩來說都有點難爲情,男孩更是如此。因此,他渴望長大,變成成熟冷靜的大人。

機會很快就來了,巴克斯頓是一位友善的白人牧師開創的,是人們的定居點。奴隸們逃出來後,就在這裏安身。鎮上大多數是黑人家庭,但也有隻身逃脫,準備去贖親人的黑人,如勒羅伊先生。他攢夠了錢,卻因爲沒有獲釋證書,無法離開巴克斯頓,只好託有證書的黑人“牧師”康納利與一位木匠幫忙。不料,康納利把木匠打傷後攜錢與白人賭博去了。勒羅伊先生打算去拿回錢,伊利亞偷偷跟了出去。途中勒羅伊先生生病去世,臨死前他託付伊利亞去要回那筆錢。伊利亞在猶豫了很久後,終於答應了勒羅伊先生取回錢。

伊利亞想他不能再做一個懦弱的男孩,所以在接受了勒羅伊先生的請求後,他勇往直前。當他找到牧師時,牧師已被殺害,錢也沒有了。他企圖與白人理論,但遭到白人的攻擊,他開始奔跑,以機智躲過了白人的追趕;當他在路上遇見幾個黑奴時,他試圖救出他們,但沒有成功。伊利亞並不退縮,他答應了一命女奴,將她的女兒霍普帶到巴克斯頓。一路上,伊利亞帶着霍普,東躲西藏,一直在奔跑的路上,最後他憑着聰明才智躲過了一個個險關。終於,他回到了家鄉,不負女奴所託,將霍普收養在了子自己家中。此時的伊利亞儼然蛻變成了勇敢地男子漢。

伊利亞的蛻變,讀者們都看在眼裏。在冒險中,伊利亞的口頭禪是“哦天哪,這副情景,我一直到五十歲也忘不了。”到五十歲也忘不了!正是這些刻骨銘心的記憶,促成了日後成熟、冷靜、勇敢、睿智的他。

花盆裏長不出蒼松,鳥籠裏飛不出雄鷹,成長中必須有一點冒險!《奔跑的少年》正是講述了這麼一個道理。伊利亞這個鮮明的角色,絕對是大部分人成長的縮影。雖然,我們沒有驚心動魄的大冒險,但我們也會面臨一個個的困難,只要我們鼓足勇氣奔跑,一定是自己的英雄。

《奔跑的少年》讀後感 篇3

我是爸媽的“掌上明珠”,每天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甜日子,一直是家裏的“公主”,只要有什麼要求,爸媽都會想法設法滿足我。不過當我讀了《奔跑的少年》這本書後,我想了很多很多,媽媽說我好像變成了另外一個人。

書中少年家裏很貧窮,每天吃不飽穿不暖,甚至連書包都買不起,少年一直用袋子裝着課本。別人家的孩子坐車上學,他夾着課本跑步上學。不懂事的孩子經常嘲笑他,罵他是“窮光蛋”、“小窮鬼”,他一聲不哼,最後竟跑出了名堂,他全國長跑比賽得了第一。

看完《奔跑的少年》我有點目瞪口呆,我竟不知道世界上還有這麼窮的人,以前我一直認爲錢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不知道爸媽賺錢的辛苦,我的玩具櫃裏盛滿了玩具,有好幾件是我又哭又鬧讓爸媽給買的,有的還很貴。

這個少年這麼窮,還能挺得住,我非常佩服他,如果是我的,早就讓爸媽省吃儉用地拿錢給我買票坐車上學了。少年人窮志不窮,每天堅持跑步上學,沒有想到竟成了長跑冠軍。“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我要以奔跑的少年爲榜樣,讓苦難變成一筆財富。

我不能做溫室裏的花朵,要做耐風霜的松樹;我不能一直依靠着父母,要學會自強自立。要把經歷的苦難當成一筆財富,這樣,我有一天也會成爲“人上人”。

《奔跑的少年》讀後感 篇4

努力會有回報,勤奮會有收穫,這是自古不變的真理。

暑假我讀了一本書,名叫《淘氣包馬小跳》之奔跑的少年班,這本書主要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夏林果想幫張達治好結巴。他聽說張達唱歌時不結吧,於是幫他報了一個少年宮的.唱歌培訓班。沒想到他居然成了領唱,和他同去的小夥伴也成了其中的一員。他們在江畔練習,

結果獲得了好多粉絲。他們一面就是半天,可卻沒有一個人喊苦。功夫不負有心人,最後他們在唱歌比賽中獲得了好成績。

讀了這個故事,我也想起了自己以前的經歷。

有一次我去跟媽媽賣涼皮。我興奮極了,催促着媽媽快一點出攤。我以爲賣涼皮很簡單。可是一晃半天過去了,還是沒有人來買。我小聲嘀咕着:“到底哪裏出問題了呢?”我抓耳撓腮,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不過媽媽到是很平靜,她微笑着對我說:“沒關係,我們的涼皮剛開張得做些宣傳呀。”我聽後便立刻叫媽媽做了幾份涼皮。我把它們分成小份,一邊吆喝着拿給客人們吃,一邊推銷。人們都誇我說:“瞧!這小姑娘幫媽媽賣涼皮多努力!這涼皮真好吃,這小姑娘媽媽做的涼皮我們一定要買一份。”

就這樣,客人越來越多,我和媽媽心裏也樂開了花。這時我才真正領悟到努力一定會有回報的道理。

在這個夏天,我的心靈深處唱響了一首動聽之歌,那是關於努力和豐收的歌。它會一直陪伴我,教會我成長。

《奔跑的少年》讀後感 篇5

《奔跑的少年》這本書是美國作家克里斯托佛?保羅?柯蒂斯寫的,讀了這本書後,我頗有感觸。

這本書告訴我們,在成長的漫長旅途中,在這條道路上會有不斷的挫折出現。但奔跑會給你們帶來力量,你們會有足夠的勇氣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困難,爲你們插上翅膀飛向夢想的藍天。但是,你不能停下奔跑的腳步,你將會在這條道路上不斷磨練自己,超越自己。我們將會不斷成長,成長需要奔跑。雖然這條路並不全都是一帆風順的,而是充滿着汗水、淚水與磨難的。但是,我們應該不怕苦,不怕累,勇往直前,遙遙領先。

這本書中的11歲的男孩伊利亞他從一個奴隸中解脫出來,獲得自由,雖然生活依舊辛苦,但他還是從未放棄過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未來的想象。或許你覺得這樣的生活對你來說太苦了,根本不敢想象。但11歲的伊利亞和你一樣甚至比你還單純可愛真實,渴望長大,能向遠方奔跑,向未來奔跑,希望能奔跑着抵達遠方。他和你一樣有異於常人的天賦,但他也和你一樣,都讓家長頭疼。

伊利亞他異於常人的天賦是——用投擲石頭的方法捕魚,幾乎是百發百中的。但他有一個缺點就是——內心脆弱。他的爸爸媽媽曾是奴隸,他們千里迢迢,日夜兼程來到了巴克斯頓的定居點,自由了,並且有了自己的家園。伊利亞出生在那裏,是那裏第一個生下來就獲得自由的孩子。但僅管如此,他還是遇到一點小事就驚恐不已,大聲尖叫,並以最快的速度跑進森林中。因此他渴望自己快點長大,勇敢地面對一切,不再害怕。後來,伊利亞經過一次真正的人生的奔跑,經歷過了種種困難。最後心靈與肉體終於都獲得了真正的、歡樂自由。

我也與伊利亞一樣,在學習的路上不停地奔跑着,一年級的時候,還不懂事,剛入校時懵懵懂懂,學習也不算是很好,不緊不慢,中等左右,老師也不是很器重我。我知道,只有付出,纔有回報,樹立目標,堅持不懈,所以我決定要努力,用力奔跑,讓老師刮目相看。之後我就開始發奮讀書,從未放棄過對好成績的嚮往,我要跑到前面去,我要給人做榜樣。最後經過一個學期、又一個學期的努力,寒暑假期我也絲豪不懈怠,我在一天天慢慢變得優秀。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各方面我取得了個好成績,我不禁想要向全世界大聲歡呼。

脆弱,對於我們這些普通孩子來說,是一種本能反應,也是一種自保。他和堅強、勇敢、見義勇爲只差一步。重要的是,勇敢可以一剎那就被激發。伊利亞覺得,過不了多久,他就算是一名小大人了,遇到事情都不再懼怕,能勇敢面對;遇到挫折不放棄,會堅強;看到有人被欺負,不會走開,會見義勇爲。

但他從未想過,這個機會來得如此快。爲此,他不得不離開相對於安全的家鄉,瞞着爸爸媽媽,偷偷摸摸,連夜踏上充滿未知危險的旅途。這是一場驚心動魄的冒險,他又害怕又激動。但既然已經決定了,就只好鼓足勇氣向前奔跑。

他一路上佈滿荊棘,幾次想要退縮,可那重重磨難,激發了他的鬥志,讓他消滅了內心的恐懼,並準備繼續奔跑。當他信心滿滿準備要原路返回,回家去時,伊利亞終於明白了:他不在是那個內心脆弱,遇到一點小事就驚恐萬分的小男孩了,他長大了,成爲真正自由的人了——他擁有了心靈的自由。奔跑代表了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

如果有一天我們處於彷徨的狀態,無力前行,如果有一天我們看不到未來的希望,年少的我們該如何做呢?我們需要昂起頭、擦乾眼角的淚水,繼續奔跑。我們或許就會在奔跑的過程中獲得一種力量,明白生活中的困難只是暫時的,我們只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堅定地決心,一切的不如意很快就會過去。

奔跑爲夢想插上了翅膀。奔跑的少年在自由自在地成長着,你的夢想在正前方閃閃發光。你們奔跑的姿勢在很多人的眼中是好榜樣,你們身上蘊含着無窮的能量。享受着生命中最酣暢淋漓的洗禮。

這是伊利亞的收穫,我相信,讀到這本書的孩子都會有收穫。我的收穫是:花盆裏長不出蒼松,鳥籠裏飛不出雄鷹,成長中必須有一點冒險!鼓起勇氣奔跑,每個人都可以成爲英雄,讓我們縱情燃燒吧!成長就是如此,人生就是這樣,在我們的生活中,幾乎每個人都在奔跑,爲了心中的那個目標而繼續奔跑。奔跑的腳步嘹亮了我的心扉,奔跑的腳步吹動了我的夢想,奔跑是我們不斷成長!

《奔跑的少年》讀後感 篇6

奔跑的少年是美國著名作家克里斯托弗·保羅·柯蒂斯的作品。曾經獲得了紐伯瑞兒童文學獎銀獎。

奔跑的少年這本書告訴了我們,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年少的我要時刻奔跑的姿勢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奔跑是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如果有一天我們飛翔的翅膀被風雨淋溼,如果有一天我們處於彷徨的態度,無力前行,如果有一天我們看不到未來的希望,年少的我們應該如何去面對呢?我們需要昂起頭,擦掉眼角的淚水,挺直自己的腰板,擡頭大步的向前跑去。我們或許就會在奔跑的過程中獲得一程積極向上的力量,明白生活中的苦難只事暫時的,我們只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堅定的決心,一切的不如意很快就會過去的。

奔跑爲夢想插上翅膀。你看外面的世界多麼美好。你的夢想正在前方閃閃發光。你們奔跑的姿勢在很多人的眼中是最好的模樣。你們身上蘊含着無窮的能量。在最美好的年級應當享受生命中最酣暢淋漓的洗禮。

奔跑吧!驕傲的少年們。在生命這條漫長的路途中奔跑會給你們帶來積極向上的力量,你們會有足夠的勇氣,面對生活中的一切困難。奔跑吧!少年們!一路奔跑爲你們的夢想起航。

相信自己是一位英雄,如果鼓起勇氣來奔跑,每一個人都可以成功。讓我們一起努力吧。你的夢想就在你的前方,加油!

《奔跑的少年》讀後感 篇7

《奔跑的少年》是我們全體十週歲生日時,親愛的朱老師送我們的珍貴的生日禮物。

“一日讀書一日功,一日不讀十日空。”感謝朱老師。

我最喜歡《奔跑的少年》裏的一個人物。他就是主人翁伊利亞。十一歲的男孩伊利亞擁有不同於常人的“天賦”——用投擲石塊的方法捕魚。你們一定在想“不可能的?”但是,這就是他的“天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畢竟,“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我最喜歡這本書裏“最精準的獵手”這一篇。在這篇當中,星期五的晚上,伊利亞和牧師先來到稍遠的空地上。這空地上有一個帳篷,帳篷前寫着“來見見瑞典的皇家女獵手—沙巴爾。”她只用了一張彈弓就獵殺了五百四十一頭瑞典雄獅!什麼是“瑞典雄獅”?這個問題就留給你們了……?這個就是一個手拿文明棍,向你們喊“只要掏上十美分就能見她”。我想我要在場我一定要見那位高手。

透過這本書我懂得了:每個人都要會發現自己的長處,把自己的長處運用在該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