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讀《考工記》有感500字

讀後感2.76W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考工記》有感500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讀《考工記》有感500字

繼《長恨歌》之後,《考工記》是王安憶書寫的又一部低迴慢轉的上海別傳。

1944年秋末,經歷戰亂,跋山涉水,世家子弟陳書玉終於回到位於上海南市的祖宅“煮書亭”。陳家三代同堂,人口衆多,而他卻是陳家的“透明人”,親情淡薄,和所有家人都不熟。但他愛好交友,與紈絝公子朱朱、律師世家的奚子、開木器行的大虞等四人被戲稱爲:西廂四小開。

此時正值抗日戰爭最後的大反攻時期,上海正處風口浪尖,風雨飄搖。“西廂四小開”早已分崩離析:奚子音信杳然,朱朱結婚,只有大虞還在。在上海的三人重聚時,還以爲生活能安穩地過下去。但時代的浪潮一浪衝擊着一浪,首先出事的是大虞,父親因無意收購了日產而獲罪,財產充公,闔家遷往鄉下。接着是朱朱入獄,後全家移居香港。四小開猝不及防地被命運推着走。從此各散東西。只有陳書玉還留在上海,漸成一件不能自主的器物,一再退隱。

1949年,上海解放,大學工科肄業的'陳書玉應聘成爲一名小學老師。這是他第一份正式工作,此後,也成爲他終身的事業。隨着祖父母的離世,親人的搬離,老宅只剩下他一人。細想幾位朋友的命運。再看看自己所住的這座精美絕倫的清代大宅。他變得患得患失,只覺得自己不配住這麼好的宅子。總擔心哪一天災難降臨。另一隻“靴子”到底何時能落地?他在這種惶恐中度日。這種巨大的心理負擔時刻壓迫着他,以至於他抱持獨身主義。

遍地烽火起,他懼怕火苗燒到自己頭上。老宅的存在成爲他心中的隱患,爲了擺脫老宅,他謹小慎微,主動把房子出讓給街道辦瓶蓋廠,而他則躲在老宅一方小天地裏過自己隱士般的、曠日持久的孤寂生活。煮書亭,成爲他的歸宿,同時也變成他的牢籠。他和老宅相伴相生,一起接受修復和改造,如此延宕六十年,前後經歷多次考驗。當年的世家子弟已嬗變成爲一個普通的退休教師。而年少時一起流連歡場的四小開,反而在幾十年的相互扶持中成爲終生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