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如父如子》讀後感範文1000字

讀後感1.35W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如父如子》讀後感範文1000字,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如父如子》讀後感範文1000字

《如父如子》讀後感1000字1

《如父如子》這是我看的是知裕和的第一本書。細膩的講述手法,潤物細無聲似的直擊人心,真是不可多得的好作品。他沒有刻意煽情地將鏡頭聚焦在因抱錯孩子而引發的悲傷及情感折磨上,相反,他瞄準無數生活化的場景細節——聊天、吃飯、睡覺、玩耍、聚會……一筆一畫地細細勾勒,不動聲色地爲每個身在其中的人們積蓄着各自的情感與情緒,記錄他們的懷疑、掙扎、思索、成長與醒悟。

慶多這個只有六歲卻能成熟的察言觀色,揣度父親心理看他臉色行事的樣子,真的心疼極了!爸爸媽媽吵架冷戰的時候,晚上睡覺躺在牀上他會一手拉着媽媽一手拉着爸爸,讓他們雙手合在一起,並說要相親相愛。即使被交換到雄大家,他爲爲了爸爸良多能高興點,強忍着害怕和恐懼,對自己不停的說這是執行任務,爸爸交給的成長的任務。這只是一個人6歲的孩子吖,那麼懂事體貼的慶多,那麼真心愛着爸爸媽媽的慶多,那麼努力往爸爸希望的方向前進而渴求得到爸爸肯定的慶多。那麼可憐的慶多,那麼小的慶多。

“有些工作只有我才能做”。當良多充滿優越感地對雄大解釋自己沒時間陪伴孩子的原因時說。而雄大微笑着反問:“爲人父也是非你不可的工作,不是嗎?”表面上看,這是生活在兩個不同階層的人之間的互懟。但其實,它又是兩位父親以愛爲棋子的一次對弈。雄大看似輕描淡寫的一句話,足以令良多潰不成軍。他一直爲自己所擁有的一切而驕傲:英俊帥氣、事業有成、家庭幸福……然而在這個出身卑微、外貌平庸的電器店老闆雄大面前,他的自卑與煩躁都無處遁形。他第一次意識到,在他人眼中,自己不過是一個不稱職的父親。他偉大的事業、自以爲是的驕傲、自信又篤定的一切,都只是華而不實的裝飾。他在妻子失望的眼神裏同樣洞悉了這個祕而不宣的真相,這令他充滿挫敗感,曾經自信的一切轟然倒塌,甚至開始對自己產生懷疑:在雄大面前,不能陪兒子露營放風箏的自己,不願陪兒子洗澡的自己,連玩具都修不好的自己,又有何驕傲的資本呢?

回憶慶多,腦海裏都是溫柔的往事;而面對充滿敵意又叛逆擰巴的琉晴,他又深感無力。這多像生活本身,像我們終其一生都無法掙脫的那種魔咒:擁有的不懂珍惜,期待的卻無法駕馭。

如果說慶多的到來是個錯誤,那他在這份錯誤裏所收穫的成長早已遠遠超出錯誤本身。並不是每個父親都明白“父親”二字所承載的含義。成長不只意味着變得強大或優秀,也要學會道歉與和解。不僅僅是與世界或他人的和解,比這更重要的,是與自我的和解。說到底,血緣關係所帶來的親情,不過是一種生物意義上的本能,而朝夕相處所積澱的情感,纔是超越一切的溫暖羈絆。

《如父如子》讀後感1000字2

如果你發現養育多年的孩子居然絕非親生,而在另一個家庭卻有與你血脈相連的骨肉。你的內心是否能夠接受這一殘酷事實的打擊?

之前也曾經聽說過這樣的新聞,觀看過由此而改編的影視作品。在抱錯孩子撫養這類事情中,人們往往關注的是養育勝於血緣,還是血緣更養育。而在這本名爲《如父如子》的書中,我們所讀到的,卻是讓我們有另一番的反思

故事的背景是在日本,一通來自醫院的電話打破了野野宮良多原本平靜的生活,經過一番調查證實,養育了六年的孩子居然並非是自己的'孩子。按照通常的建議來看,儘快讓兩個孩子各歸各位纔是一個最好的選擇。

可是抱錯了孩子並不像是拿錯了物件換回來那麼簡單,畢竟朝夕相對如父如子般的相處了六年,就算是隻寵物也養出感情來了,更何況是孩子。再說與自家相比,另一家的條件簡直就是天上地下。良多起過要將兩個孩子都養在身邊的念頭,並且自信的認爲自己是有這個條件優勢的。可是隨着爲兩個孩子迴歸各自家庭準備工作的逐漸開展,良多越來越感覺到自己其實並沒有想象的那樣受到孩子們的歡迎。相反,兩個孩子似乎更加喜歡另一位父親,那一位在良多看來幾乎是一無是處的人。

書中良多的形象的塑造幾乎就是一位日本精英的代表。他無論從任何方面來看都可以稱得上是優秀,或許是因爲太過於嚴厲和自律使得無論是自己的親子還是被養育長大的孩子似乎都與他不太親近,總是似乎少了些什麼。在書中我們看到的是一位對孩子嚴格要求的強勢父親,溫情或許也有但應該是隻隱藏於心中,從未流露出一絲一毫。

“我很忙,我都是爲了這個家。”這句活估計許多父親面對妻子的抱怨時,都用來當做藉口過。有人曾經用“缺失的父親,焦慮的母親。”這句話來形容現在的中國家庭。野野宮良多的家庭其實頗有些這樣的味道。

抱錯孩子自然是會給當事的家庭造成傷痛,可是作者在書中要展現的卻不是這個。而是透過這件事引發出一種與家庭有關的思考。我相信良多作爲一個父親是愛他的孩子的(無論是親生的還是養育的),他想要把最好的一切給他們,也希望他們能夠變成最好的。但是往往成年人想要給予孩子們的,卻並不是孩子們所想要的。相對於良多這樣的精英人士,另一位父親雄大隻是一位庸俗的小人物,在書中剛登場的時候的表現甚至是有些讓人生厭。不過隨着故事的推進越來越感覺到他的可愛,甚至到了最後他的形象還有些高大起來。他也是一位愛孩子的父親。他的愛卻與良多不同,或許在物質上給予不了孩子們很多,但是他卻有着一份最好的愛給孩子們。那份愛就叫做“陪伴”。

這是一本溫情的小說,故事的最後自然是不會有一個太壞的結局。良多似乎明白了孩子們與自己之間彼此的感情以及身爲一個父親到底應該如何去愛孩子。那麼現實中的諸位父親呢?你是否明白了該如何去做一個受孩子們歡迎的父親?

我想這些也正是作者想要透過此書所傳遞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