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幼兒園區域活動現場指導藝術》讀後感

讀後感7.5K

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區域活動現場指導藝術》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區域活動現場指導藝術》讀後感

《幼兒園區域活動現場指導藝術》讀後感1

區域活動是適宜幼兒發展的一種活動形式,在區域活動中教育者可以充分利用各類教育資源,組織幼兒進行自主選擇、合作交往、探索發現。然而,區域活動是否發揮了它的應有作用關鍵在於材料,材料是幼兒參與活動的物質基礎。在區域活動中材料的投放既重要又複雜,它的重要性體現在缺少材料,就會影響區域活動的正常開展;複雜性體現在既要滿足幼兒的興趣,還要保證達到教育目標。作爲幼教工作者,應怎樣科學的投放區域活動材料,以滿足不同層次幼兒的發展需求呢?

近期有幸閱讀了一本關於區域活動的書籍。對區域活動有了更深的瞭解,讓我知道區域活動和集體活動間的差異與互補。《幼兒園區域活動現場指導藝術》這本書主要內容是作者回歸區域活動現場,觀察記錄—解析—感悟—研討區域活動。教師能真正瞭解幼兒在做什麼,是怎麼做的。幼兒的行爲提示教師應該對區域環境和材料做什麼樣的調整,爲他們的活動提供什麼樣的支援等等,這本書告訴我們的即離開區域活動的現場,就不可能存在指導的藝術。

區域活動也稱活動區活動、區角活動,指以幼兒的需要、興趣爲主要依據,考慮幼兒園教育的目標,正在進行的其他教育活動等因素,劃分一些區域,如建構館、超市、交通局、娃娃家、益智區、科學區等,在其中投放一些適合的活動材料,制訂活動規則,讓幼兒自由選擇區域。

一提到區域活動,在我們的老師中間可能有人把它作爲集中教育活動的一種補充或者把它看作集中教育活動後幼兒的放鬆遊戲,這兩種看法都是有偏頗的。區域活動也是一種教育活動,它是教師根據教育的目標和幼兒發展的水平,有目的的創設活動環境,投放活動材料,讓幼兒按照自己的意願和能力,以操作擺弄爲主的方式進行個別化的自主學習的活動。它能爲每個幼兒提供表現自己長處和獲得成功的機會,增強幼兒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發揮幼兒的主體性,發展幼兒的操作能力和探索能力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因此它與集中教育活動是相互聯繫,相互轉換,相互補充的。

區域其實是給孩子創設一個特定的環境,讓他們身入其中去。進入這個環境中,需要接觸夥伴,這就是合作遊戲。可是如何讓他們學會玩,快樂地玩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在一個小小的建築區中,難免會出現爭搶積木的現象,並且它很普遍。即使在開始分配之前,你千叮嚀萬囑咐不可以爭吵什麼的,孩子畢竟是孩子,玩起來什麼都忘了,這就是孩子的天性———愛玩。作爲老師的我們總是幫着孩子去解決問題,可是不曾想過這樣的方式對嗎?也許孩子也會有自己處理的辦法,雖然不怎麼周到,但在合作遊戲中,讓同伴折服的就是好辦法。

爲了使區域活動能真正適合幼兒發展的需求,應注重各活動區的材料與主題活動內容達成一致性。隨着主題活動的交替開展,根據本班實際情況和幼兒需要,在此期間圍繞主題活動對區域遊戲活動的環境進行創設,以及材料的合理投放。並根據不同主題的進程及時而有目的的調整、補充、變化區域中的材料。讓幼兒在科學、合理、有效的`區角活動中,大膽操作、大膽探索,促進幼兒自主性的發展。

很多教師爲投放區域活動材料挖空心思,哪有那麼多材料?其實,不是沒有材料,而是我們不善於發現,周圍有很多我們可以拿來做材料的東西。要想充分的利用周圍的現成材料,首先要引導幼兒學會積累材料,讓幼兒在活動中發現原來他們平時用後的飲料瓶、餅乾盒等等都是可以拿到區域來做材料的,這就讓幼兒想到了去收集這些材料,活動區的材料不就充實了嗎?不過對這些材料一定要進行嚴格消毒。第二,要充分利用自然資源。比如,像豆子、玉米粒、還有花生殼、小石子等都可用來作爲區域活動的材料。只要善於發現、善於利用,很多材料都可以投放到區域中的。教師要善於觀察,在與幼兒共同的活動中注意觀察瞭解幼兒的興趣與需要,不斷豐富、調整材料,纔有利於幼兒在活動中不斷髮展。

《幼兒園區域活動現場指導藝術》讀後感2

最近我讀了《幼兒園區域活動現場指導藝術》這本書,使我的受益匪淺。讓我感受最深的是裏面有一章“幼兒園區域活動中合作遊戲的設計”對我啓發很大,現在我將談談我讀完這章的感受。

合作是幼兒未來發展、適應社會、立足社會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如果可塑性較強的幼兒期不注意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和能力,他們今後的學習、工作、生活一定會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從小培養幼兒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那麼怎樣培養孩子們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呢?《綱要》中明顯指出:區域環境的創設應該從幼兒的水平和需求出發,要讓幼兒做主,要讓幼兒成爲區域活動的主人,還要考慮到幼兒之間能夠相互交流共同合作。

“建構區”是孩子們最愛的班級區角之一,形態各異的積木在他們的手中變成一幢幢高樓,爲提高幼兒的動手動腦能力,我總是把圖形打亂,然後讓幼兒組裝拼搭,這樣孩子們會更感興趣,也更有參與活動的動力,當孩子自己完成不了時,會主動請朋友和老師幫忙,有一次,劉趙萱在拼搭積木時出現了全是“凹”面向外的現象,同時她手上也拿着一個“凹”面的積木,怎麼拼都拼不上去,找到旁邊的郭晨希幫忙,郭晨希看了看也束手無策,她們倆一起找到了我,我一看便明白了原因,告訴她們“凹”面要搭“凸”面才能搭起來,於是她們把手上的“凹”面積木換成了“凸”面積木,遊戲繼續進行。這樣的相互幫助隨着年齡的增加會越來越多,在遊戲的潛移默化中孩子們的團隊合作能力形成並得到了提高。

幼兒合作意識的形成,合作能力的提高還必須創造合作的機會,作爲教師,儘可能多給幼兒創造與同伴學習和做遊戲的機會,讓幼兒在實踐中學會合作,從小形成團隊合作精神。老師是幼兒園區域活動的支援者、合作者、引導者,組織幼兒活動時,老師要以同伴的身份參與到幼兒活動中去,當孩子之間發生爭論時儘量不當“裁判員”,而是根據區域情境的需要對幼兒的語言或者行爲作出反饋,或者偶爾提些問題,引導幼兒繼續遊戲。比如有一次晨間活動時,盧立揚拿起最後一個小皮球正準備去玩時被阮義俊拉住了,阮義俊也想玩小皮球,兩人發生了搶奪,正當兩人爭執不下的時候,我加入了進去,瞭解情況後,我提議他倆一起玩,相互踢球或者傳球,他倆很開心的去一旁玩球了。在之後的玩球過程中,他們相互配合,共同遊戲,孩子們的合作能力也在此過程中得到了提高。

在區域活動中對幼兒進行合作能力的培養,可使幼兒逐步增強團隊合作精神,讓幼兒在與同伴的交往過程中真正感受到自己是集體中的一份子,能漸漸學會站在他人的角度上看自己,克服以自我爲中心,並體驗人與人之間相互交往合作的樂趣,同時促進區域遊戲活動更好地開展。

孩子們是新時代的主人,培養他們各種能力,讓他們長大後融入到建設祖國的隊伍中去,讓他們的身心得到全面發展,是我們幼兒教師的責任和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