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後感

讀後感3.18W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以訪談錄的形式記載了生活在另一個角落的人羣(精神病患者、心理障礙者等邊緣人)深刻、視角獨特的所思所想,讓人們可以瞭解到瘋子亦或是天才真正的內心世界。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後感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後感一:

天才和瘋子的距離有多遠?也許只有一線之隔,天才不被人理解,逼久了或許就成了瘋子。

高銘的這本書正如他所說,有案例的基本還原,也有自己的整合,整本書亦真亦假,有些觀點你還確信有道理,那麼是不是自己也是精神病?你不信服活着沒聽說過的觀點,就當開眼界了,不能太較真,太較真了或許自己真的變成瘋子了。個人認爲這本書包含了唯心論和唯物論,把它當成心理學小說也可以。

合上書,在我的腦海裏久久不能忘記的是如下幾個觀點:"四維蟲子、多宇宙論、感覺的存在、精神的強大、量子物理",這些是我第一次聽說,開了眼界。

一,撒旦惡魔存在的意義

"我信奉惡魔,那又怎麼樣?自甘墮落算什麼?我的存在,就是爲了證明光明的存在,我不存在,就沒有對比,就沒有光明。人的高尚情操也就永遠不會被激發出來,就只能是卑微的、骯髒的、下流的!有人願意選擇神,有人願意選擇惡魔!如果這個世上只有天使,那就沒有惡魔了,就像這個世界只有神就沒有神一個道理。我的存在意義就在於此!”也許正是由於這種思維的存在,世上纔有那麼多的殺人犯,纔有那麼多自甘墮落的人。思想決定命運,思維限制人的發展。改變思想,才能改變命運。

二,感覺的存在

在"蘋果的味道"這則故事裏,這個人先是找到了感覺的存在,後來體味到精神的存在,再到後來嚐了蘋果的味道,回到了精神和肉體的統一。那些佛教大師的閉關修煉,不吃不喝也是爲了尋找精神的存在嗎?個人比較認同關於"感覺的存在"的觀點:"感覺這個東西,很奇妙,當你被各種感官所帶來的資訊淹沒的時候,你體會不到感覺的存在,至少是不明顯。感覺其實就像浮在體表一層薄薄的霧氣。每當接觸一個新的人物或者新的事物的時候,感覺會像觸角一樣去探索,然後最直接地反饋給自己資訊。"

三,角度問題

孩子的角度和成年人的角度不同,孩子看到的世界是最真實的,在他們眼裏大自然有生命,樹木會說話,鳥兒會唱歌,河流會跳舞,石頭會變形……是成人正常?還是孩子?很多時候成人的價值觀扼殺了孩子的想象力。是不是有些孩子在家長不認同他的觀點後,走了另一個心理極端,就會變成精神病人。多從孩子的角度看問題,你看到的藍天白雲,高山流水,在孩子眼裏,或許不存在,因爲他看不到,他能看到的只是他的視線範圍內的事情。蹲下身個孩子交流,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

四,真正的世界

真正的世界到底什麼樣子?世界的本質是什麼?故事裏的女人透過模仿別人的行爲,再到模仿別人的心靈去探尋世界的本質,行爲可以模仿,心靈真的可以模仿嗎?

引用書中的觀點,要"想看到真正的世界,就要用天的眼睛去看天,用雲的眼睛去看雲,用風的眼睛去看風,用花草樹木的眼睛去看花草樹木,用石頭的眼睛去看石頭,用大海的眼睛去看大海,用動物的眼睛去看動物,用人的眼睛去看人。”

五,迷信or信仰

"真正的信仰是不會動搖的,哪怕沒有神都不能影響自己的堅定,這纔是信仰。真正的信仰,能包容所有的方式,能容納所有的形式。只有迷信的人才打來打去呢,整天互相叫囂:你是錯的我纔是對的,你是邪道我是正途。這是迷信,不是信仰。”我一直糾結什麼是迷信,什麼是信仰,在這裏我似乎找到了答案。迷信的人整天說自己的信仰是正宗的,自己的見解是正確的,而真正有信仰的人似乎能夠包容,不爭辯,你信你的,我信我的,不去強行傳播,拉幫結派,追求的是內心的平靜。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後感二: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正常人在中間。作者要特立獨行,不要中間,以爲自己是天才可天才不認同,正常人不認可,轉而求助於精神病人,終於在病人中得到共鳴—不是觀點的共鳴,而是糊塗的共鳴,因爲若是觀點的共鳴,他便不需大量改寫病歷和僞造病例。全書充分表現了作者好學無術,好高騖遠,自以爲是,但智商結巴,不接地氣的傲慢與無知。

本書訪談錄的體裁,給人以事實的假象。但作者“明確地告訴大家的是:這裏(只)有近20餘(很奇怪的數字)篇是真實案例;也有些是出於一些原因,我基於真實案例在內容上做了增添或者刪減的。”全書共寫了50多個故事,也就是說作者僞造了大部分的病例;甚至那20多個所謂真實病例,他也(按自己的需要)做過內容增減修正。所以讀者應該瞭解本書雖然是看起來是訪談錄,從頭至尾的大部分內容不過作者自說自話,內容結論不是基於客觀事實,而是源於(作者的)主觀思想。

書名暗示天才和精神病有共同之處,因此作者在書中可以借真假精神病人之口闡述各種“天才”的想法。但瘋子是假的,天才就更假。

很多人都在日常生活中聽說過別人或被別人說過“神經病”。但我們日常用的“神經病”和臨牀定義的精神病或精神病並無直接的關係。比如看到某人思維不符合常規、常識,而又堅持,一意孤行時,我們可能會用這個詞來形容此人。但是,一個正常人的思維和行動雖然和真正的精神病人有某些重疊處,但精神病人的常見症狀如邏輯混亂、思維發散、偏執、抑鬱、躁狂、癡呆、人際關係差、無法交流等等遠遠偏離了正常人的變化範圍。精神病人極端化的,一旦發作發作起來會傷害別人甚至自己。某些偏執型精神病症確實顯得邏輯完整,思維正常,生活交往有條理……“前提是在他們自己的世界觀裏”,而那是一個妄想的世界。

平時說“天才像精神病”,是指某些天才有固執(堅持)、自大、人際關係差、不善交流、生活不善自理方面等等;但真正天才的這些症狀不會發展到害人害己的程度。天才能聽懂別人的邏輯,能讓人(哪怕是少數人)聽懂自己的邏輯;精神病人哪怕邏輯技術正確,往往前提錯誤,反饋錯誤,聽不進別人反駁,也沒法讓人同意他的觀點。若哪個天才進了精神病院,不是因爲其天才而是因爲其精神病發作。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後感三:

有時天才和瘋子真的只是只差一步,精神病人之所以被判爲患有精神疾病,只不過是他們的世界觀與我們正常人的世界觀不一樣,與主流的世界觀不一樣。“有一天你認爲我瘋了,其實是你瘋了。”

假期裏,我讀了一本關於精神病人的世界的書。它並不是一本介紹精神病人生活或者治療的書,而是一本關於精神病人異於常人的世界觀。這是一本極具有人文情懷的精神病患訪談錄,作者透過多次接觸二十多個精神病人,瞭解他們的世界觀,根據筆錄和錄音記載了生活在另一個角落的人羣的獨特深刻的所思所想。

當大家聽到精神病人時,就會想起那些行爲怪異,冷血殘酷,瘋瘋癲癲的人。這就是精神病人嗎?先前我以爲是,後來讀這本書時我才發現,有時天才和瘋子真的只是只差一步,精神病人之所以被判爲患有精神疾病,只不過是他們的世界觀與我們正常人(在我們看來我們是正常人,在精神病患看來我們纔是不正常)的世界觀不一樣,與主流的世界觀不一樣,而我們正常人難以接受他們的世界觀,因此爲了維護社會的和諧,把與我們正常世界觀不一樣的人界定一個圈,把他們圍起來。

在這本書裏,很多都是一些精神病人對於世界的本質的一種看法。裏面有一個精神病人使我印象非常深刻,他稱自己是另外一個宇宙的地球人。他支援多宇宙論,多宇宙論就是宇宙不是一個,而是很多個,舉一個例子,假設讓你回到五十年前殺死你的祖父,那麼就不會有你的存在,但是沒有你的存在,怎麼殺死你的祖父呢?於是會有你存在的宇宙,也會有你殺不死你祖父的宇宙,也有你不存在的宇宙。更令人難以相信的是他來到我們目前存在的這個宇宙是透過精神傳輸。()精神傳輸,聽起來讓人覺得不可能,但其實如果量子力學達到一定的高度,是可行的。此時此刻我們還能認爲他真是一個瘋子嗎?可是他的真實性無法得到證明,因爲我們的技術沒有達到這樣一個程度,也不能接受他的說法,因爲多宇宙論在物理屆裏還存在着爭議。

關於精神病人,我還覺得他們很可悲。這本書記載了一個可憐的人,他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做一個可怕的夢,他夢見自己睡了很久很久,當他醒來的時候卻是一個陌生的地方,包裹着他的是一種類似於雞蛋薄膜的物質,他憑着生存本能撐破物質,走出來時發現是一個陌生的房間,他逃到房外,看到都是十間一模一樣的房間,裏面同樣有雞蛋膜一樣的物質,可是裏面包裹着的確實已經乾癟的死屍,再走出這一層,才發現他正在一隻大船上,周邊都是一望無際的海,沒有任何生物,他哭了,哭得嘶聲裂解,因爲他知道,這個世界只剩下他一個人了,他很絕望。這一篇目就叫《孤獨的守望者》。那種無所不在的孤獨,不是寂寞,吞噬着僅有的一絲靈魂,無法解脫,只能承受,直到崩潰。

在看這本書的過程中,我覺得有一種難過的感覺,甚至覺得可怕的。它顛覆了我對精神病人的看法。其實精神病人的思維是如此的開闊,想象力如此的豐富,並且比正常人更優秀的是他們能夠不斷思考世界的本質,他們的知識如此的深厚,甚至能提出量子力學,相對論等深厚的學術研討。他們表達他們的世界觀時,絕大部分不是瘋言瘋語完全聽不懂,而是非常具有邏輯性。正是如此我才覺得可怕,從邏輯上講,雖然他們很主觀,但是並沒有明顯的漏洞來讓我們推翻,我們會在潛意識中認可這些東西,會不自覺的改變我們的世界觀和社會觀。此時讓我迷惑的是,他們是真天才還是莫名其妙的瘋子?

最後我覺得書中以爲精神病人說的話很有意思,於是摘抄了下來:“想看到真正的世界,就要用天的眼睛去看天,用雲的眼睛去看雲,用風的眼睛去看風,用花草樹木的眼睛去看花草樹木,用石頭的眼睛去看石頭,用大海的眼睛去看大海,用動物的眼睛去看動物,用人的眼睛去看人。有一天你認爲我瘋了,其實是你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