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我的大學》優秀讀後感範文(精選6篇)

讀後感2.16W

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我的大學》優秀讀後感範文(精選6篇),歡迎大家分享。

《我的大學》優秀讀後感範文(精選6篇)

《我的大學》優秀讀後感1

《我的大學》書中講了阿廖沙(高爾基的乳名)在父親去世後,隨外祖母和母親來到外祖父家,在這裏,阿廖沙度過了自己三歲到十歲的童年生活,字裏行間涌動出了一股生生不息的熱望與堅強。在這個部分裏,高爾基用幽默生動的語句描繪了一個慈祥的外祖母,兩個自私的舅舅和一個暴力的外祖父,讓人回味無窮。

整本書便接近了尾聲,雖然阿廖沙來到這裏,沒有實現夢寐以求的大學夢,而這裏的貧民窟、碼頭成了他的社會大學,在碼頭、麪包店、雜貨店都看到過他的身影,後來,阿廖沙閱讀了大量革命民主主義的書和馬克思主義著作,直到參加了革命。在喀山的四年,他的思想、學識、社會經驗得到了長足進步。

讀完這篇本書,我不禁被高爾基妙筆生花的寫作方法感到震驚,尤其是對人物的動作描寫、語言描寫、神態描寫......彷彿一個個鮮活的人物躍然紙上,比如《童年》第一章的一句話“她低下頭,默默地站在那裏,直到墓穴被填平”,讀了這句話,我好像真的看到外祖母滿臉樵椊,看着父親的棺材被兩個鄉下人埋到地下去。令讀者也不禁感到悲痛。

在這本書裏,高爾基埋下許多伏筆,劇情一波三折,讓人難以琢磨,給人以神出鬼沒的感覺。讓讀者也有時喜笑顔開,又有時悲痛欲絕,又有時爲人物命運而擔憂。既表達了自己對苦難的認識,和對社會人生的獨特見解,又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倔強、富有同情心和不斷追求的青少年。

相比起高爾基,我們的童年該是多幸福、多美滿啊!

《我的大學》優秀讀後感2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這個耳熟能詳的名言,充分體現了高爾基對書的重視,對知識的重視。

《《我的大學》講述的是阿廖沙在“社會”這所大學裏所懂得的知識。總的來說,這三本書講述的就是阿廖沙在“社會”這所學校的所見所聞以及所學到的知識,阿廖沙那孜孜不倦的求學精神以及當時俄國青年反抗沙皇統治的故事

看完這三本書,我被阿廖沙那孜孜不倦的求學精神,那廢寢忘食讀書的毅力給折服了。在《在人間》裏有這樣一段:阿廖沙在主人家裏發現了很多書,在經過主人同意以後,他就天天在打工的空隙和夜晚看書。但是主人家裏的人不准他“浪費”蠟燭,因此,阿廖沙只好收集蠟油,然後點了來看書。

但是蠟油點火以後會讓人眼睛感到很澀,會不斷流淚,而且光也很微弱。很難想象,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阿廖沙把主人家裏堆積成山的書全部看完了,這是需要多麼強大的毅力才能完成的啊!如果換做是我,我一定受不了這樣的環境。

極度的睏意加上白天的勞累以及微弱的光和十分澀的眼睛,這樣的樣子想想都讓人感到害怕,感到難受。但就是這樣,阿廖沙在這樣的環境下,讀完了一本又一本的書,是什麼在支撐他的意志?是那孜孜不倦的求學精神吧,是那急切地想要獲得知識的心吧。也只有這兩樣東西,才能讓那時的阿廖沙擁有頑強的毅力。

《我的大學》優秀讀後感3

最近,我跟女兒閱讀了高爾基的《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自傳三部曲。這本書很值得現在的孩子學習,也對我的感觸很深,所以在教育孩子學習方面,“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之句話,永遠都是真理。

《我的大學》則講述16歲的高爾基夢想進入大學讀書,最終透過努力進入社會學習,受到了各種思想的啓迪和教育,社會這所大學爲他展現了一個色彩斑斕的廣闊世界,使他的思想越來越成熟起來。

現在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差,遇到挫折也不會自己想辦法去解決,更不知道生活的艱辛,只要是自己想要的反正是不達目的不罷休。

和孩子一起閱讀了高爾基的三部曲,感受到了高爾基的坎坷的'人生經歷和他卓越的的文學成就幾乎是相映成輝的。從這三本帶有自傳色彩的書中可以看出高爾基在經歷了這些苦難表現出的積極樂觀的精神給人一種力量,這就是三部曲的魅力,也是帶給讀者以震撼之處。在和孩子交流讀後感受時,孩子也談到了這些,這讓我很高興,當孩子寫下這篇讀後感,也真的很欣慰。

親子閱讀真的是一項有意義的活動,在讓我們家長重拾書本的同時,和孩子一起親近經典,讀中增智,共同成長。

這本書告訴我:每個小孩子都有一個成長的過程,我們作爲父母的應該適當地放手讓孩子自己去獨擋一面,每到一個年齡階段就讓他自己做自己該做的事情,其實每個孩子的能力都是無限的。如果我們事事包辦只會給他帶來依賴的思想,長大後準會讓社會給淘汰。

這本書不厚的書,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要讓孩子學會獨立生活。適當的生活歷練有利於他們的健康成長。做一個善良、樂觀、富有同情心的人,未來的生活也會更精彩!

《我的大學》優秀讀後感4

《童年》、《我的大學》和《在人間》是蘇聯偉大作家馬克西姆·高爾基著名的三部自傳體小說,作者透過對自己童年、少年和青年時期生活和命運的描寫,生動真實地再現了我們上一代人的成長。作者生活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俄國,沙俄專制下的黑暗與罪惡是他成長的獨特的社會背景,也鑄造了他獨特的成長方式。

《我的大學》是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之一,是一部有着深刻教育意義和巨大藝術魅力的作品,也是世界無產階級的寶貴財富。

書中主人公所生活的時代正是沙皇統治的黑暗時期,人們相互抱怨,對罵,三天兩頭的打架,甚至於去殺人。本書描述了主人公懷着上大學的願望來到喀山,夢想破滅之後。不得不爲生存而勞碌奔波,住大雜院,賣苦力,與小市民和大學生交朋友,從此喀山的貧民窟和碼頭成了他的社會大學。

他無處棲身,與人共用一張牀板,在碼頭,雜貨店等四處做工。後來,因接觸大學生和祕密團體的成員以及西伯利亞流放回來的革命者,思想也發生了變化。他閱讀革命民主主義和馬克思民主主義著作,甚至參加革命活動,在革命者的引導下,擺脫了自殺的精神危機。十年來他在思想、學識、社會經驗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

對未來,他有清晰的打算,對當下,他腳踏實地的勤奮學習;勤于思考,持之以恆。對過去,他無怨無悔,因爲他曾全力以赴。面對艱難的生活,他在書中寫到:“苦難的日子裏我變得更加堅強,我並不奢望他人的施捨,也不渴求偶然的好運降臨,生活環境越艱苦,越能磨練人的意志,增加人的智慧,這本書讓我知道:在任何時候都不要放棄,放棄就等於失去。”

“三部曲”敘寫了阿廖沙的從悲慘的童年到走向光明的故事。阿廖沙,或者說高爾基的生平教會我如何從容鎮靜地去面對人生的危機與挑戰,面對黑暗如何堅持不懈勇敢奮鬥,如何去追求光明;我受到了一次靈魂的洗禮,心靈如雨後的晴空,清新、明淨,一片蔚藍。

《我的大學》優秀讀後感5

《我的大學》這部自傳體小說是由高爾基的親身經歷而寫成,前面還有兩部《童年》與《在人間》,這三部書被譽爲人生三部曲,體現高爾基是如何自立成長,從生活底層奮鬥抗爭、艱苦求索到走上革命道路、攀上藝術高峯的歷程。

主人公阿廖沙·別什柯夫爲追求大學夢,而乘船出門求學。《我的大學》中阿廖沙的大學就是在到處流浪、打工,社會上的朋友教他做人的守則,和對人生的討論,他們的理論都各不相同,有時還會起些爭執。在他們看來,阿廖沙是個迷戀書籍的男孩。最後,他們乘船到薩馬拉,參加了個不大的漁民合作組。

如這一段:後來他神思遐想開了:“要是學會了,讀了許多書,我就走遍名川大澤,我就會明瞭一切!我會去教育人!一定的。老弟,和一個人以心換心是多好的一件事!就是和女人,如果能和她們傾心而談,她們也會明白的。不久前有一個女人坐我的船,問我:假如咱們死了,咱們會怎麼樣?她說她既不相信地獄,也不相信來世。你看見了吧?老弟,她們啊,也是……”

他找不到詞彙來表達,就不響了,但最終還是補充了那句話:“也是有血有肉的靈魂……”

還有一段:聽完我說的話以後,他用手指叩着桌子,開始說話:“人不管到哪裏,依然是個人,需要追求的不是生活中位置的改變,而是接受對人有愛心的教育。”

“人越是身處下層,他離生活中名副其實的真理,離生活中神聖的智慧越近……”

這段話說明了“一個人不是追求生活中位置的改變,而是接受對人有愛心的教育。”一句富有哲理的話,更讓人體會到社會上的哲學多麼的奇妙……

而整篇小說中卻不是僅僅講述了高爾基對童年的回憶,也讓我們知道那一段有着歷史性的故事,也瞭解了高爾基的朋友,他們雖不是什麼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卻都有着對人生的一種想法、看法,和各自的一番大道理。就是有了這些想法與看法,讓高爾基的“大學”不再枯燥、乏味,更具社會性。

《我的大學》優秀讀後感6

在人的一生中,也許能準確辨認自己的方向的人是最可貴的。

他,從童年起就四處流浪,但他卻酷愛讀書,勤奮自學。16歲那年,他來到喀山,想上大學進修,結果卻在貧民窟和伏爾加河碼頭上完成了自己的社會大學。在此期間,他與許多進步的組織和青少年團體接觸,參與了一些革命工作,開始接受社會主義思想。他,就是高爾基,這本書是《我的大學》。

沒讀這本書之前,我一直以爲《我的大學》寫的是高爾基的大學生活,沒想到是社會大學,好奇使我讀了下去。讀着讀着,我被他感動,在社會這所大學裏所學並非像真正的大學裏那樣有條理,有規律,儘管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們有這樣和那樣的毛病或罪過,但他們相處還是愉快輕鬆的,因爲他們生活得簡單、直接和平實。

平凡的勞動者是世界中的英雄,高爾基理解社會底層人的生活,並不斷閱讀各種書籍,利用打工的空隙時間看書。讀着讀着,我愈發佩服他,在紛繁複雜的社會世界裏,他了解了他人的思想,他的古板與社會小人物的放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但高爾基沒有受他們感染,仍有自己獨到的想法,能正確認識自己,是非常難能可貴的,能在黑暗中尋找到自己應該走的方向,而且能理性地看待。

在今天,家家條件都很好的今天,我們反而不會珍惜學習知識,反而沒有渴望汲取知識的動力了,難道不可悲嗎?現實生活告誡我們:我們必須學會生存,並自食其力地生存!高爾基一次次接受革命正義的洗禮,見到形形色色的人,但並不會被一些行爲不正的人所引帶,我們呢?

可以做到嗎?捫心自問,在這繁亂的社會中,有幾人能辨清哪是好,哪是壞,哪是真,哪是假,又能不迷亂呢?很少。所以,社會的進步,不完全靠經濟發達,更是人們的素養。

在人生中,人的心裏要有一顆啓明星,讓我們認清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