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海底兩萬裏》讀後感【2篇】-讀後感

讀後感3.08W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爲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海底兩萬裏》讀後感【2篇】-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海底兩萬裏》讀後感【2篇】-讀後感

《海底兩萬裏》讀後感【2篇】-讀後感1

這段時間,我讀了一部小說——《海底兩萬裏》。

這部小說的作者是法國的儒勒·凡爾納,19世紀法國著名的科幻小說和冒險小說家,被譽爲“現代科學幻想小說之父”。

這部小說主要講了1866年起,阿龍納斯教授和他的僕人康塞爾,以及捕鯨手尼德·蘭隨着鸚鵡螺號潛艇的尼摩船長周遊海底最後獲救的故事

這部小說最吸引我的是那些在科學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設備。比如有電磁爐,電熱壺,熱水器,這些家電是幾十年前纔有的,但那時就已經被凡爾納預言出來了,多麼神奇!

小說中,海洋裏的資源應有盡有,可以做雪茄,可以做衣裳。可以擠奶……在艇中,所有東西都與海洋息息相關,除了從陸地上帶來的。

在小說中,他們去了各個海洋,見到各種各樣的生物,康塞爾最喜歡幫它們分類。他們還去到世人沒去過的地方:蘇伊士海底隧道、桑託冰島、亞特蘭蒂斯、南極等等。

這部小說我最喜歡那位神祕的尼摩船長。他因爲戰爭失去了親人,他因爲仇恨而遠離陸地,創造了絕無僅有的鸚鵡螺號,他成爲了海洋的主人。他很善良,把在海洋裏發現的寶藏分給窮人,對艇員很好,爲艇員的離去而感到自責。他是個有正義感的反抗英雄,他對民族壓迫和殖民主義極端痛恨,嚮往民主與自由,反抗失敗後的他選擇了歸隱大海。我佩服他,佩服他的善良,果敢,博學。

這部小說故事曲折驚險又耐人尋味,讓讀者彷彿置身於其中。藉助尼摩船長這一形象,反對殖民主義,反對奴隸制,又讓我明白了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的科學精神。

《海底兩萬裏》讀後感【2篇】-讀後感2

作爲必讀書籍,《海底兩萬裏》以冒險,有趣,科幻的標籤出現,吸引了大量讀者。在老師和同學的推薦下,我滿懷好奇地走進這片奇幻的海底世界。

這是一次奇妙的經歷:阿羅納克斯教授被邀參與追捕“海上怪物”,卻反被俘獲。那怪物其實是隻潛水艇。艇長是一個叫“尼摩”的人。他帶着教授一行人,遊覽了無數海底風景,也經歷過種種危險。最後三人逃離潛水艇,將這個祕密公諸於世。

與其說這是一本書,還不如說是一部電影。作者生動而有趣的語言讓人感到身臨其境,不得不佩服作者的'知識庫富足,想象力豐富而合理。

法國元帥利奧臺說過:“現代科學只不過是將凡爾納的預言付諸實踐的過程而已。”他的話便在《海底兩萬裏》中得到了證實。

書中第十二章,艇長尼摩向阿羅納克斯教授介紹艇內的設備。尼摩還專門用“艇上的主宰”“機械的靈魂”來強調這一切來源於電,並介紹瞭如何在海底提取電源。在艇長介紹廚房和浴室的設備時,提到了用處相當於現代的電磁爐、電熱爐和熱水器的設備。但凡爾納生活在距今約120年,當時還沒有人提出這個這種器械的概念,真是讓人大呼驚奇。

這個發現讓我瞭解到,對於科技來說,想象力和實踐力十分重要。

記得上小學時,有一篇命題作文叫:未來的世界。同學都奮筆疾書。有寫未來世界人們在月球上生活的,有寫全智能社會的。有一個同學他寫的是一種特殊的衣服。這種衣服可以自行調節溫度,在不同環境下切換溫度,避免了在運動後,衣服過於厚重,一起的身體不適。在那個時候,這種想象對於我們來說只是天方夜譚,不真實。但是就在前不久,國外一家網站上出現了一款由多倫多大學的兩名大學生發明的智能內衣FuelWear。其功能與那件衣服一致。

科技的發展實在太快。甚至有人認爲,未來世界人類更需要的是想象。《海底兩萬裏》中的“鸚鵡號”早已不是幻想,電磁爐,電熱爐和熱水器也是每個家庭的必備,智能內衣都出現了,還有什麼是不敢想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