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數學的藝術——《數學之美》讀後感

讀後感2.97W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數學的藝術——《數學之美》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數學的藝術——《數學之美》讀後感

這本書一共31章,主要介紹了這些數學方法:統計方法、統計語言模型、中文資訊處理、隱含馬爾科夫模型、布爾代數、圖論、網頁排名技術、資訊論、動態規劃、餘弦定理、矩陣運算、資訊指紋、密碼學、搜尋技術、數學模型、最大熵模型、拼音輸入法、貝葉斯網絡、句法分析、維特比算法、各個擊破算法等。從第一章開始其明瞭幽默的語言就深深的吸引了我,讓我覺得如果早一點看這本書,也許數學之於我就是另一番天地。

第一章裏作者從原始人類的通信方式開始入手,人類最早利用聲音進行的通信依賴於開篇給出的“編碼—傳輸—解碼”的基本原理,指出原始人的通信方式和今天的通信方式沒什麼不同,這世界上近現代最普遍的原理大部分都在人類發展的歷史上被無意識的使用着。

第六章資訊論給出了資訊的度量,它是基於概率的,概率越小,其不確定性越大,資訊量就越大。引入資訊量就可以消除系統的不確定性,同理自然語言處理的大量問題就是找相關的資訊。資訊熵的物理含義是對一個資訊系統不確定性的度量,這一點與熱力學中的熵概念相同,看似不同的學科之間也會有着很強的相似性。事務之間是存在聯繫的`,要學會借鑑其他知識。

這本書裏也能找到不少在學的課程知識,如大學專業課裏,數電總是要比模電簡單不少,而自然界裏大部分的信號都屬於模擬信號。所謂模擬信號,是指從時間和數值兩種維度上看來都是連續變化的信號。在實際電路中,模/數轉換是一個很重要的過程,將預處理的模擬信號經過模/數變換爲數字信號,然後進行數字信號處理。而數字化處理有很多優點,比如功能強大、抗干擾能力強、易於傳輸等。

簡而言之,如果沒有數學,就沒有數字信號處理和傳輸的概念,而數字信號傳輸在當下大規模的集成電路里是必不可少的,這是通信成功的基本要求。

作者把生活中遇到的複雜的問題,以簡單清晰,直觀的模型或者公式展現出來。我們可能過於注意生活中的種種奇妙現象,往往忽略了追求其理論邏輯的演繹,而這,也是大部分問題的主要根源。

羅素曾經說過:“數學,如果正確地看,不但擁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的美”;愛因斯坦也曾說過:“純數學使我們能夠發現概念和聯繫這些概念的規律,這些概念和規律給了我們理解自然現象的鑰匙。”數學在所有科學領域起着基礎和根本的作用。“哪裏有數,哪裏就有美”。在這裏,我也想把《數學之美》真誠推薦給每一位對自然、科學、生活有興趣有熱情的朋友,不管你是從事職業,讀一讀它,會讓你受益良多。

吳軍老師在《數學之美》中提到:“這本書的目的是講道而不是講術。很多具體的搜尋技術很快會從獨門絕技到普及,再到落伍,追求術的人一輩子工作很辛苦。只有掌握了搜尋的本質和精髓才能永遠遊刃有餘”。回到我們日常的生活中,需要學習的東西、技術太多太多,如果一味地只爲去追技術的腳步,那麼我們也會很累很累。然而基本的原理卻是沒有怎麼變化的。只見森林,不見樹木,難免迷失;站在高處向下看,也許我們一直看不到底,但是站在底處卻是可以看見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