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吶喊》讀後感800字(三)_讀後感

讀後感2.42W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吶喊》讀後感800字(三)_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吶喊》讀後感800字(三)_讀後感

《吶喊》讀後感800字(三)_讀後感1

《吶喊》是魯迅先生自《狂人日記》後第二本超經典的小說集,它是本名著,是中國的,也是全世界的。

在《吶喊》中刻畫了1個個“從昏睡中步入死亡”的不幸者。魯迅先生他“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所以他以這些人爲例子,寫成文章來警醒世人。不要讓他人也成爲那種可憐又可悲的沉睡的人。

《孔乙己》的主人公:孔乙己,便是1個沉睡之人的例子。孔乙己他好吃懶做,整天無所事事。可他自身家境貧寒,科舉制也已廢除,他賴以生存的環境不存在了。爲人抄書來賺錢,卻因爲好吃懶做,“坐不了幾天,便連人和紙張筆硯,一齊失蹤”連請他抄書的人都沒有了。可就這樣,還經常來酒館喝酒,成爲了“站着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且不拖欠酒錢“雖然間或沒有現錢,暫時記在粉板上,但不出一月,定然還清,從粉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對於1個不幹活的人,這些錢從何而來?從文章子句中我們能發現,這些錢竟是偷來的!1個讀書人,爲了仕途,爲了未來的生活,讀了那麼多書,學了那麼多年,最後的結果竟是這個樣子!連做人最基本的道德也無了!真是不可謂不悲哀!我忽然間就有個1種魯迅先生在日本,看影片中一羣中國人圍看擊斃中國人,還一臉麻木,甚至是喝醉酒版的喝彩!那是魯迅先生的那種“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心理了。

《吶喊》中的另一篇文《故鄉》也是初中時學過的課文。從小在一起玩耍的戴銀項圈的閏土長大了,再見到主人公時,已不復年少時的天真無邪。再見到“我”時的那歡喜又淒涼的神情,以及到後面的“他的態度終於恭敬起來了,分明的叫道:‘老爺!。。。。。。’”這體現了當時人民的麻木,在受到封建勢力壓迫和打擊的情形。

《吶喊》不愧爲歷史名作,是中國和世界的文化瑰寶!魯迅先生的文筆裏帶着淡淡的幽默和諷刺意味,卻又帶着憤怒和鼓勵的語氣,激勵着當時半夢半醒的中國人,也鼓舞着現在的中國人。魯迅先生不是唯一1個醒悟和站起來的人。在他之前,更多的是在他之後,有越來越多的人醒了過來,站了起來!即使是死也不能改變他們改變中國的信念!正是他們的努力,成就了我們現在的名字—中國人!

《吶喊》讀後感800字(三)_讀後感2

知道李開復,是源於他和微軟之間那場聞名世界的官司。李開復曾在微軟、谷歌中國這樣全球矚目的公司擔任副總裁,可見其不是泛泛之輩。李開復在長達十多年的時間裏,一直堅持着一個價值觀:“做最好的自己”,所以他成功了,無論是在微軟還是谷歌,他都創造了奇蹟。世界,確實因他而不同。

其實,李開復的道路並不平坦,可以說是跌宕坎坷的,可是,他又能自信地面對一次又一次挑戰,成功地攀上一個又一個高峯。所以在我初讀《世界因你不同》時,我有種輕視它的感覺,因爲自傳在我眼中一向是“自誇”、“吹噓”的代名詞。可是當我沉下心來讀下去的時候,我不是被他的崢嶸歲月深深地吸引,而是被他的自信抉擇所觸動:大學裏的轉系;離開蘋果到SGI;幾次離職又幾次上任......到20xx年辭職創辦創新工場任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也許在我們看來,如果他沒有加盟谷歌,並使它更出名,那他會是一個傻到透頂的人,因爲他放棄了那麼多於我們而言的“肥差”。可是,反過來想一想,他的成功也正在於他對他的抉擇很有信心,並且認真的走下去,才成就了他今天的名聲和事業。

古往今來,還有很多與他一樣歷經坎坷取得成功的人。他們的成功就在於:也許常常失望,但卻從不絕望。他們相信自己並且不停地與命運搏鬥,勝利了,將命運踩在腳下,失敗了,從頭再來。海倫·凱勒相信“信心是命運的主宰”,將命運的絆腳石遠遠拋開;居里夫人深諳“我們應該有恆心,尤其要有自信心”,克服重重困難發現了鐳;卓別林堅信“人必須有自信,這是成功的祕密”,於是締造了他在電影界的不朽地位;莎士比亞也說過:“對自己都不信任,還會信任什麼真理?”歷史上的一個個英雄因爲自信,他們的世界也變得精彩絕倫、與衆不同。荊軻,勇敢地刺秦王;劉翔,跨越了多少障礙......

我很贊同李開復對成功的理解:不要小看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世界會因你不同。我們崇拜的每個偶像不是天生就是別人的偶像,他們都是由於自信才獲得機會直達成功的。哪怕是天才如周杰倫,若他沒有足夠的自信承諾10天寫50首曲子,今天也不會出現周董的名號了!

《吶喊》讀後感800字(三)_讀後感3

初讀《吶喊》,體會確實頗小,再讀《吶喊》感悟頗深。

尤愛讀魯迅先生的文章,最鍾愛他的《吶喊》。

先生的文章很精闢,其所蘊含的意味着實耐人尋味。似“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不知怎的,讀先生的文章總有一股民族團結的凝聚力,品來總會心潮澎湃。

魯迅是中國無產階級文化思想的先驅。《吶喊》真實描繪了辛亥革命到“五四”時期的社會生活,揭示了種種深層次的社會矛盾,對中國舊有制度及陳腐的傳統觀念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徹底的否定,反映了“五四”徹底不妥協地反封建主義的革命精神,真切的體現了魯迅先生對民族生存濃重的憂患意識和對社會變革的強烈渴望。

毛主席稱譽他爲“人民的鬥士”,不禁讓我想起了“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爲孺子牛”的真實寫照。《吶喊》便從中國社會底層挖掘出了愚弱的國民,可謂是睜眼看中國的第一人。

魯迅先生曾問朋友:“假如一間鐵屋子,是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裏面有許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然而是從昏睡入死滅,並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現在你大嚷起來,驚起了較爲清醒的幾個人,使這不幸的少數者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你倒以爲對得起他們麼?”那人答道:“然而幾個人既然起來,你不能說絕對沒有毀壞這鐵屋的希望。”這便是魯迅開始創作《吶喊》的緣由。

先生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喚醒“鐵屋”中的人,使國人得救。他說:“在我自己,本以爲現在是已經並非一個切迫而不能已於言的人了,但或者也還未能忘懷於當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罷,所以有時候仍不免吶喊幾聲,聊以慰藉那在寂寞裏奔馳的猛士,使他不憚於前驅。

在《藥》的瑜兒的墳上平空添上一個花環,在《明天》裏也不敘單四嫂子竟沒有做到看見兒子的夢,因爲那時的主將是不主張消極的。至於自己,卻也並不願將自以爲苦的寂寞,再來傳染給也如我那年輕時候似的正做着好夢的青年。

先生對人吃人的封建社會進行無情的揭露和猛烈抨擊。至於先生喊聲是勇敢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顧及的。用他的話講,既然吶喊,須聽將令,倒不恤用了曲筆。

《吶喊》讀後感800字(三)_讀後感4

小說集《吶喊》是魯迅先生自《狂人日記》後的第二本經典小說集,它是中國的名著。同樣也是世界的名著,這本書中有些文章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例如有《故鄉》,《藥》,《孔乙己》等等魯迅先生的名作。

在《藤野先生》中魯迅先生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在日本的首都東京留學時,看到和聽到當時中國人民的麻木不仁從而使魯迅先生強烈的愛國意識甦醒,醫學也只是治標不治本。因此他棄醫從文,從此投身文學的知識寶庫中。

魯迅先生用“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八個字來概括了那時的中國人民,以及對於他們的憐惜和悲傷。

《孔乙己》中那個因爲家境貧困好吃懶做,無所事事,社會層次低而又嚮往社會上流階級的生活的孔乙己,從孔乙己在澡堂是人們取笑的話題,在生活中他常常以偷爲職業,在最後因爲偷了有錢人的書後被打折了腿,最後還是默默地離開了人世。

《故鄉》中那個見什麼人說什麼話的“豆腐西施”,還有和劇中主人公從小玩在一起的那西瓜地上銀項圈的小英雄閏土見到老爺時歡喜而又淒涼的神情,從而體現了當時人民的麻木,在受到封建勢力壓迫和打擊下的情形,而《藥》則更能夠淋漓盡致地表現這一點。文中兇暴殘酷的劊子手康大叔,因爲小兒子小栓的癆病而拿出所有家檔去買了個人血饅頭的華老栓,和那些在茶店裏議論紛紛的茶客,但是文中最不幸的就是因爲革命而被處死,最後用自己的血作了人血饅頭而犧牲的人,這一切的一切都說明了當時社會的狀況,康大叔的殘酷,卑鄙,仗勢欺人。華老栓的愚昧,迷信,麻木,茶客們的盲從和人與人之間的勢利,夏瑜的英雄氣概但是完全脫離羣衆的革命是無法成功的。

當然,在小說集《吶喊》這本書中,像這樣的文章還有許許多多,魯迅先生寫這些文章是爲了讓當時的中國人民看了以後,能夠清醒過來。魯迅先生用幽默而又帶有諷刺意味的語言,憤怒而又帶有鼓勵的語氣,激勵着當時半夢半醒的中國人,用帶有指責和批評的語言,說明當時社會的黑暗,表現了魯迅先生急切的希望沉睡中的巨龍——中國,早日甦醒,重整我中華雄威!

《吶喊》讀後感800字(三)_讀後感5

回眸人生,我不敢相信來生,或許來生有“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那樣的偉大高尚,但我只願做《吶喊》中的我,在吶喊中學會如何面對挫折與困難;我也只願做《彷徨》中的我,在彷徨中成長,在彷徨中……

面對人生,我只能說我在彷徨中成長,並不能說在彷徨中前進,在雨季中彷徨,我漸漸懂得了雨的艱辛,最後吶喊出了繽紛的彩虹,在夜晚彷徨,我於是知道了白天的可貴,最後吶喊出了旭日東昇的太陽。彷徨是我成長的見證,吶喊是我走向成功的見證,穿越風雨,見證人生。

吶喊與彷徨見證了我的一生,也見證了歷史的歷程,在選自《彷徨》的《祝福》中,祥林嫂的悲慘命運,猛烈抨擊了當時社會的冷酷、無情、麻木不仁。但人們也在《彷徨》成長,變得懂事,乖巧,思想得以進步。《吶喊》是最好的證明。每一個閃光點後都有說不盡道不完的艱辛與痛苦,我從自己身上,知道了,魯迅《吶喊》與《彷徨》背後的艱辛與痛苦,我也領悟到了彷徨與吶喊在我生命中的歷程,是我一生無法見證的,反而,只能是見證了我的一生。

展望人生,我依然會帶着彷徨與吶喊一起去揮斥人生的熒光棒,一起去探求人生的真諦,歷史的車輪也爲此掠過,作者在《彷徨》中《吶喊》,成就了一部《狂人日記》;居里夫人在彷徨中吶喊造就了鐳的誕生;女媧在彷徨中吶喊,開創了人類的生命;中國在彷徨中吶喊,成功的獲得了2008奧運會的主辦權;世界在彷徨中吶喊,呼籲出了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偉大口號。無數的例子,不都證實了,只有在成長中前進,才能創造奇蹟,創造輝煌。

彷徨——從出生到衰老

吶喊——從失敗到成功

彷徨與吶喊伴我一起走過了16個春夏秋冬。一起和我從小學到高中。未來的路,我尋覓着,向右看,彷徨正孕育新生,向左看,吶喊正走向成功。

在彷徨中成長,在吶喊中前進,我堅信,有一天,成長也是繼我前進後又一閃光點,同時,我也希望閃光點背後的艱辛與痛苦,一併與作者的《狂人日記》記錄下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吃、穿、住、用、行、快樂與悲傷。

仰望天空,我看見了彩虹,展望未來,我看見了成功。

然而,我卻只能說,我在雨季中彷徨過,我在吶喊中前進過。

彷徨……吶喊……

成長……前進……

彷徨“山重水複疑無路”,吶喊“柳暗花明又一村”;

彷徨“天若有情天亦老”,吶喊“人間正道是滄桑”;

彷徨“青春”,吶喊“珍惜”。

彷徨與吶喊,成長與前進,青春與珍惜。

《吶喊》讀後感800字(三)_讀後感6

《吶喊》是魯迅先生的短篇小說集,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部經典,是幫助當時中國人清醒的認識到自己的無知,麻木,愚昧的重要的精神良藥。

我第一次聽說《吶喊》這本書是在很小的時候,當時經常聽家人講孔乙己的故事,但是當時忠於看寓言之類的書籍,幾年後這本書就淡除了我的腦海......一直到初中學習了《故鄉》《社戲》才又一次回憶起了這本書,學了《吶喊》自序後決定認真讀一遍,可是直到現在才找到了機會,同學們好多都讀過不只一遍了。

集中有《狂人日記》,《藥》,《明天》,《阿Q正傳》等十四篇小說,給我感受最深的要數《孔乙己》與《藥》。

孔乙己,一個家境貧困,好吃懶做,無所事事的小人物,明明處在社會的最下層但是卻一心向往着貴族人的生活的專職騙子,被打斷了腿,最終離開了大家。作者借寫孔乙己這一深受封建教育和封建科舉制度毒害所產生的頭腦僵化,迂腐不堪的習性的人物形象,對封建教育和科舉制度,作了揭露和批判。文章中描寫衆人嘲笑可憐的孔乙己的場面寫的也是有滋有味,用衆人的鬨笑烘托和加強了小說的悲劇效果。文章不僅寫出了孔乙己一個人痛苦的生活經歷,也表現出了社會同仁的不同情,相反的卻是取笑,體現了封建社會的黑暗,無情。

《故鄉》中的人們麻木,迷信的形象更是在《藥》中被表現的完美無缺。《藥》,我認爲是這本小說集中最能令讀者悲憤,同情的文章。什麼“人血饅頭”......聽來就感到可笑,可是在今日看來可笑的事物在當時卻成了可以治不治之症的良藥,華老栓他有醫不求信“饅頭”,千方百計去找人血,拼命積攢銅錢,只想着儘快把人血饅頭取到手,好醫治兒子的癆病,至於流血的是誰?爲什麼被殺?他不用也根本沒有想這些問題,什麼“革命” “造反”就更沒有關心的必要了。革命者被殘害的時候,衆人看熱鬧......都是因爲長期在封建重壓下生活的結果,他們一代人是這樣,但是受殘酷的封建制度的影響的國人可不只一代。

魯迅先生寫這些文章是爲了讓當時的中國人民看了以後,能夠清醒過來。魯迅先生憤怒而又激勵着當時中國人,向被深深矇在鼓裏的國人說明當時社會的黑暗。

而此時,中國擺脫了封建社會的影響,正在健康的,正確的朝者美好的未來奮力前進。我們要站起來,繼續努力,爲我們的美好明天而奮鬥!

《吶喊》讀後感800字(三)_讀後感7

《吶喊》是魯迅先生自《狂人日記》後的第二本經典小說集,它是中國的名著,同樣也是世界的名著,這本書中有些文章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例如有《故鄉》,《藥》,《孔乙己》等等魯迅先生的名作。

在《藤野先生》中魯迅先生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在日本的首都東京留學時,看到和聽到當時中國人民的麻木不仁從而使魯迅先生強烈的愛國意識甦醒,醫學也只是治標不治本。因此他棄醫從文,從此投身文學的知識寶庫中。

魯迅先生用“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八個字來概括啦那時的中國人民,以及對於他們的憐惜和悲傷。

《孔乙己》中那個因爲家境貧困好吃懶做,無所事事,社會層次低而又嚮往社會上流階級的生活的孔乙己,從孔乙己在澡堂是人們取笑的話題,在生活中他常常以偷爲職業,在最後因爲偷啦有錢人的書後被打折啦腿,最後還是默默地離開啦人世。

《故鄉》中那個見什麼人說什麼話的“豆腐西施”,還有和劇中主人公從小玩在一起的那西瓜地上銀項圈的小英雄閏土見到老爺時歡喜而又淒涼的神情,從而體現啦當時人民的麻木,在受到封建勢力壓迫和打擊下的情形,而《藥》則更能夠淋漓盡致地表現這一點。文中兇暴殘酷的劊子手康大叔,因爲小兒子小栓的癆病而拿出所有家檔去買啦個人血饅頭的華老栓,和那些在茶店裏議論紛紛的茶客,但是文中最不幸的就是因爲革命而被處死,最後用自己的血作啦人血饅頭而犧牲的人,這一切的一切都說明啦當時社會的狀況,康大叔的殘酷,卑鄙,仗勢欺人。華老栓的愚昧,迷信,麻木,茶客們的盲從和人與人之間的勢利,夏瑜的英雄氣概但是完全脫離羣衆的革命是無法成功的。

當然,在《吶喊》這本書中,像這樣的文章還有許許多多,魯迅先生寫這些文章是爲啦讓當時的中國人民看啦以後,能夠清醒過來。魯迅先生用幽默而又帶有諷刺意味的語言,憤怒而又帶有鼓勵的語氣,激勵着當時半夢半醒的中國人,用帶有指責和批評的語言,說明當時社會的黑暗,表現啦魯迅先生急切的希望沉睡中的巨龍——中國,早日甦醒,重整我中華雄威!

《吶喊》讀後感800字(三)_讀後感8

“哀其不幸,怒其不爭”讓我再次想起《記念劉和珍君》中先生的憤慨。不知道書店是以怎樣的情緒,在銷售排行榜首上寫下“吶喊”二字的,至少對於我來說,這是一種驕傲。儘管它只是一本老書,儘管它的定價遠低於同類書籍,儘管驕傲的背後更多的是一種無奈。

《吶喊》被擱在一個不起眼的書櫃上,倒給人一種超凡脫俗的感覺。我留意地從書架上取下一本,認真地閱讀起來。雖然讀了《吶喊》已不是一遍兩遍了,但它每次帶給我的震撼卻總是有增無減,彷彿每一次閱讀都是與先生心靈的交流。嬉笑怒罵、悲歡離合,雖然置身於外,卻又深入其間;雖已永遠成了舊的故事,卻永遠能給世人新的啓迪,這大概就是《吶喊》之因此被稱爲經典的原因吧!

合上書,突然想到先生離開我們已七十多個年頭了,不知道先生在天之靈,假設看到當今文壇的風氣,看到他的舊作在某一書店重登榜首,會做何感想:是焦急地吶喊,是失望地彷徨,還是點上一支菸,應對眼前叢生的雜草,冷靜地思考?

其實,我們的作家們,不,書販子們,你們才真的就應好好反思自己,在這七十多年的歲月中,你們都做了些什麼!看看中國文壇在你們的帶領下成了什麼樣!當國外的科幻小說、言情小說大舉入侵中國文壇的時候,你們是隨波逐流,還是急流勇進?當博客、論壇使文學大衆化的時候,你們是繼續高昂起頭顱,還是捲起褲腳混水摸魚?當各大榜單被那些快餐文化佔據的時候,你們是否想過還擊?當文壇商業化的時候,你們創作時想的是榮譽,還是鈔票?當文壇娛樂化的時候,你們是否有過自我定位:作家,還是名人?憤怒中,我又看到了先生的背影,在昏暗的燈光下,他點起一支菸,吞吐着憂慮和感傷。他時而思索,時而疾書,他在用筆和敵人戰鬥,他在用心爲中國文壇、爲迷惘的國人吶喊!

當年先生棄醫從文,爲的是根除國人麻木愚昧的封建惡疾,而如今我們是不是就應重拾醫術,抓一帖良藥,專治見錢眼開、崇洋媚外的頑症?

離開書店的時候,又看到了那張排行榜,驕傲已經退去,更多的是擔憂:“吶喊“的大旗將由誰來扛?這時,幾個“紅領巾”人手一本《吶喊》走出了書店。想必是老師推薦他們買的吧,《吶喊》登上榜首的功勞多半要落在他們的頭上。回首,卻看到更多的孩子在“暢銷書”、“口袋書”海洋中迷失方向。也許,沒被快餐文化污染的孩子,或者還有。救救孩子。

《吶喊》讀後感800字(三)_讀後感9

讀中學的時候,中學課本中總會選幾篇魯迅先生的作品,有些文章還要求我們背熟、默寫,學生們對所選的作品深惡痛絕。魯迅先生的作品大多屬於時代作品,對於沒有經歷過那個時代的學生們來說,感覺很是艱澀難懂,少年時的印象就這樣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靈深處。離開了學生時代,我再也沒有看過先生的作品了。

這兩天,把魯迅先生的《吶喊》下載來聽,透過朗讀者渾厚的聲音,我聽着聽着忍不住淚流雨下,不禁深深地感懷先生悲憫之心,以及對他對世事蒼桑、人民愚昧的無奈與憤慨。 閱讀魯迅先生的作品,真的是要歷經人生的坎坷、蒼桑,才能領會到先生深遂的思想,原來不是先生的作品艱澀難懂,而是我們年少無知,看不懂先生那顆憂國憂民的心。

讀過的書不多,《吶喊》卻是其中最能帶給我力量的書。以前總說文字是文人墨客的武器,只是信着罷了,此刻纔是真的信服了。魯迅作爲一個文豪,衆人皆知,卻覺得不過就是一個噱頭。我以前也這麼認爲,自從讀了這本書,魯迅的名稱就不僅僅是文豪,而是大家,即是文人墨客,亦是上陣衝鋒的打頭兵,還是不可多得的大家。

這本書的力量爲什麼會這麼大?能引起多年後的我,在此刻產生共鳴。

印象最深的兩篇是《孔乙己》和《狂人日記》。孔乙己展現當時文人墨客的窘境,似乎也有些批判自己。可能某一時刻自己也會有些反對自己。可就是這種逆反自我的心理,纔會使得他擁有這樣的思想。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對或錯。歷史所歌頌的是勝者譜寫的樂章。

《狂人日記》看似一篇驢頭不對馬嘴的趣文,當讀它第一次也是很懵,但覺得很有趣,便再翻了一遍,有那麼一瞬警醒,原來是這樣!可這樣的感覺便轉瞬即逝。所以第三遍讀的時候參考相關文章去理解。世界上最長的,是歷史的河流,與魯迅產生的共鳴也許就在那一刻。有誰能借狂人寫出這樣深刻的思想?有誰能無所顧慮,用尖銳的筆鋒抨擊這個社會?魯迅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是當時時代最重要的見證者。

他的筆是揮豪的,是飄逸的,是沉重的,也是凝重的。

《吶喊》讀後感800字(三)_讀後感10

魯迅先生是如此獨特,如此博大,如此值得讓我們這些後輩敬佩、模仿。所以,魯迅先生的名作也非常值得我們去閱讀。魯迅先生在《吶喊》中用“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八個字來概括了那時的中國人民,以及對他們的憐惜和悲傷。

從《孔乙己》裏面領悟到:魯迅先生的本來目的是要表現世人的涼薄,我卻從中看到了讀書人的悲哀,自尊心強卻無地位,可供賣弄的惟有學問而已,可是學問在世人眼中算什麼呢?魯迅先生在刻畫人物方面並非象西方小說那樣大段大段的描寫,而是抓住最具特點的地方寥寥幾筆傳寫精神,這就是他寫作的獨特之處。《孔乙己》中寫那個因爲家境貧困好吃懶做,無所事事,社會層次低而又嚮往社會上流階級的生活的孔乙己,從孔乙己在酒店是人們取笑的笑柄,在生活中他常常以偷爲職業,在最後因爲偷了有錢人的書後被打了個半死,還是默默地離開了人世。像《故鄉》時那個見什麼人說什麼話的“豆腐西施”,還有和劇中主人公從小玩在一起的那西瓜地上銀項圈的小英雄閏土見到老爺時歡喜而又淒涼的神情,從而體現了當時人民的麻木,在受到封建勢力壓迫和打擊下的情形。而《藥》則更能夠淋漓盡致地表現這一點。文中兇暴殘酷的劊子手康大叔,因爲小兒子小栓的癆病而拿出所有家檔去買了個人血饅頭的華老栓,和那些在茶店裏議論紛紛的茶客,但是文中最不幸的就是因爲革命而被處死,最後用自己的血作了人血饅頭,這一切的一切都說明了當時社會的狀況,康大叔的殘酷,卑鄙,仗勢欺人。華老栓的愚昧,迷信,麻木,茶客們的麻木和人與人之間的勢利,夏瑜的英雄氣概,但是完全脫離羣衆的革命是無法成功的。而《狂人日記》的優秀之處在於他用了日記體和精神病人的內心獨白這種手法。狂人本身就是一個隱喻,是先覺者的形象,而且庸人不加分析地就認爲他說出真實是一種威脅,儘管那是每個人都心知肚明的東西。我們活在謊言中,還有就是對他恐懼的也多是這個社會的被奴役者,但他們不僅不理解他,反而本能地就認爲他追求真實和人道是不正常,拼命地想讓他從青春期的發瘋狀態恢復到適應社會認可社會潛規則的正常狀態,果然他最後“赴某地候補矣。”可見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已經與普通的庸衆合流。從而,維護黑暗的已經不僅僅是統治者本身,而是整個社會,他們對真實和反叛本能地恐懼。

如果要問我最喜歡《吶喊》中的哪部小說的話,我肯定毫不猶豫地選《阿Q正傳》。自然,就象哪部是金庸最好的小說,人們爭吵不休沒有定論一樣,對於哪篇是魯迅最好的小說,人們肯定也有不同看法。但《阿Q正傳》得到了最大多數的認同應該是事實,而且也成了世界名著。那麼這部魯迅的最長的小說到底好在哪裏呢?我個人認爲是他對人的深層的無意識心理的微妙而又犀利的洞察,他的語言總是獨特而又給人予深刻的印象,但在本篇小說裏表現得尤其突出。《阿Q正傳》中的阿Q,由於受剝削受壓迫而要求革命,但又因爲受愚弄受毒害而落後,不能真正覺悟,最後還是被迫害致死。阿Q是舊中國未莊的一個貧苦農民。在未莊,阿Q連姓趙的權利都沒有,所以被人叫着阿Q。他是勤勞,專做短工,但窮得只有一條“萬不可脫”的褲子;他是弱者,受了欺負卻又欺負比他更弱小的小D;他捱了打,常用“兒子打老子”的話來安慰自己,在精神上求得勝利;他常爲生計發愁,而關於婦女和婚姻,他還要“合乎聖賢經傳”。野蠻的壓迫剝削使他貧窮無奈,深重的愚弄毒害更使他愚昧麻木。從他深惡革命到“神往”革命,都表現他對革命對象,革命目的等的認識都是極其模糊的,是小農經濟的閉塞短淺的心態。他的革命行動是去靜修庵裏胡鬧。當假洋鬼子不准他革命時,他恨假洋鬼子,卻又恨起造反來了,這些都是阿Q想革命卻又愚昧不覺悟的表現。

當然,在《吶喊》這本書中,像這樣的文章還有許許多多,魯迅先生寫這些文章是爲了讓當時中國人民看了以後,能夠清醒過來。魯迅先生用幽默而又帶有諷刺意味的語言,憤怒而又帶有鼓勵的語氣,激勵着當時半夢半醒的中國人,用帶有指責和批評的語言,說明當時社會的黑暗,人與人之間的勢利,上層階級對下層階級的摧殘……反映社會的真實面目,也讓當時的人民醒覺起來,對抗社會的黑暗勢力。

《吶喊》讀後感800字(三)_讀後感11

所謂回憶者,雖說可以使人歡憂,有時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絲縷還牽着已逝的寂寞的時光,又有什麼意味呢,而我偏苦於不能完全忘卻,這不能完全忘的一部分,到現在便成了《吶喊》這部小說的來由。”

——《吶喊》

開始拿到這本書的時候,心中無由的產生的一種陌生,那種陌生感是寒冷的。帶着這樣的感覺,我開啓了品讀《吶喊》這部小說的征程。

從《一件小事》 、《狂人日記》 、《故鄉》這些文章中,我感到了迷茫,我真正的不能理解,不能感受出文章中的韻味,相反我對要讀懂這本書的意念越發強。在《孔乙己》中,我看到了悲慘的人生,同時也看到了造成這悲慘人生背後那黑暗的社會,我開始慢慢懂得魯迅先生爲什麼要棄醫從文,能夠治好國民的皮肉之傷是完全不足夠的,只有填滿了那內心的空白,人們纔會覺醒,纔會懂得拿起武器反抗那扭曲的黑暗。

可以使人歡,可以使人憂,有時也不免使人寂寞。

與家人團聚必然是歡,妻離子散可以使憂,但是我覺得用“苦”或者是“悲”字來形容就更加好了。當時的社會是黑暗的,造就了這樣淒涼的文章理所當然,祥林嫂的慘死街頭,孔乙己的悲慘,外加國民的愚昧無知,營造了這樣淒涼的氛圍,從而產生了《吶喊》這部小說。

有時,面對生活的不如意,我也想吶喊,將這種不滿發泄出來,寫到書本中,但是這畢竟只是內心的暗示。有人說,時間可以使人忘卻那內心的傷痛,開始的強烈感覺會隨着時間的遷移而變得淡了,最後淡的讓你已經忘卻了曾經有過這樣的傷痛。然而,我覺得其實並不是這樣的,這樣的感覺就如同魯迅先生書中說描述的那樣“所謂回憶者,雖說可以使人歡憂,有時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絲縷還牽着已逝的寂寞的時光,又有什麼意味呢,而我偏苦於不能完全忘卻。”回憶就是這麼強烈,因爲內心深處的強烈呼喚,所以造就了今日的吶喊。

今日的吶喊與昨日的《吶喊》這部小說唯一的區別就是,面對的人,所處的社會,表露的情感的不同,而這些不同並不能阻隔兩者的聯繫,這便讓我想到了一首詩《如果》,可是生命中並沒有如果,有的只有無盡的吶喊與彷徨。

《吶喊》讀後感800字(三)_讀後感12

魯迅先生的代表作《吶喊》是自《狂人日記》後的第二本經典小說集,也是我最喜歡的作品,可以說它是中國的名著,也是世界的名著,書中收集了許多我們所熟悉、津津樂道的文章,例如有《故鄉》,《藥》,《孔乙己》等等魯迅先生的名作。

《藤野先生》一文是中魯迅先生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即在日本的首都東京留學時,所看到和聽到當時一幕幕中國人民的麻木不仁景象爲背景,文中較大篇幅敘寫了魯迅先生的老師藤野先生如何的一絲不苟和對先生的欣賞,只是在魯迅先生看來:學醫只能醫治身體上的疾病,而思想精神上的疾病不是醫學所能拯救的。文章從一個側面描述了魯迅先生強烈愛國意識的甦醒,醫學也只是治標不治本。因此魯迅先生棄醫從文,從此投身文學的知識寶庫中。文中魯迅先生用“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八個字來概括了那時的中國人民,以及對於魯迅先生們的憐惜和悲傷,依舊振聾發聵。

《孔乙己》中那個因爲家境貧困好吃懶做,無所事事,社會層次低而又嚮往社會上流階級的生活的孔乙己,從孔乙己在澡堂是人們取笑的話題,在生活中魯迅先生常常以偷爲職業,在最後因爲偷了有錢人的書後被打折了腿,最後還是默默地離開了人世,這篇文章遺留給我們更多的是一個“精神勝利法”的淵源,讀者想必也能理解“自欺欺人”是如何的要不得!

《故鄉》中那個見什麼人說什麼話的“豆腐西施”,還有和劇中主人公從小玩在一起的那西瓜地上銀項圈的小英雄閏土見到老爺時歡喜而又淒涼的神情,從而體現了當時人民的麻木,在受到封建勢力壓迫和打擊下的情形,而《藥》則更能夠淋漓盡致地表現這一點。文中兇暴殘酷的劊子手康大叔,因爲小兒子小栓的癆病而拿出所有家檔去買了個人血饅頭的華老栓,和那些在茶店裏議論紛紛的茶客,但是文中最不幸的就是因爲革命而被處死,最後用自己的血作了人血饅頭而犧牲的人,這一切的一切都說明了當時社會的狀況,康大叔的殘酷,卑鄙,仗勢欺人。華老栓的愚昧,迷信,麻木,茶客們的盲從和人與人之間的勢利,夏瑜的英雄氣概但是完全脫離羣衆的革命是無法成功的。

當然,在《吶喊》這本書中,像這樣的文章還有許許多多,魯迅先生寫這些文章是爲了讓當時的中國人民看了以後,能夠清醒過來。魯迅先生用幽默而又帶有諷刺意味的語言,憤怒而又帶有鼓勵的語氣,激勵着當時半夢半醒的中國人,用帶有指責和批評的語言,說明當時社會的黑暗,表現了魯迅先生急切的希望沉睡中的'巨龍——中國,早日甦醒,重整我中華雄威!

《吶喊》讀後感800字(三)_讀後感13

《吶喊》是魯迅先生的短篇小說集,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部經典,是幫助當時中國人清醒的認識到自己的無知,麻木,愚昧的重要的精神良藥。

我第一次聽說《吶喊》這本書是在很小的時候,當時經常聽家人講孔乙己的故事,但是當時忠於看寓言之類的書籍,幾年後這本書就淡除了我的腦海......一直到初中學習了《故鄉》《社戲》才又一次回憶起了這本書,學了《吶喊》自序後決定認真讀一遍,可是直到現在才找到了機會,同學們好多都讀過不只一遍了。

集中有《狂人日記》,《藥》,《明天》,《阿Q正傳》等十四篇小說,給我感受最深的要數《孔乙己》與《藥》。

孔乙己,一個家境貧困,好吃懶做,無所事事的小人物,明明處在社會的最下層但是卻一心向往着貴族人的生活的專職騙子,被打斷了腿,最終離開了大家。作者借寫孔乙己這一深受封建教育和封建科舉制度毒害所產生的頭腦僵化,迂腐不堪的習性的人物形象的,對封建教育和科舉制度,作了揭露和批判。文章中描寫衆人嘲笑可憐的孔乙己的場面寫的也是有滋有味,用衆人的鬨笑烘托和加強了小說的悲劇效果。文章不僅寫出了孔乙己一個人痛苦的生活經歷,也表現出了社會同仁的不同情,相反的卻是取笑,體現了封建社會的黑暗,無情。

《故鄉》中的人們麻木,迷信的形象更是在《藥》中被表現的完美無缺。《藥》,我認爲是這本小說集中最能令讀者悲憤,同情的文章。什麼“人血饅頭”......聽來就感到可笑,可是在今日看來可笑的事物在當時卻成了可以治不治之症的良藥,華老栓他有醫不求信“饅頭”,千方百計去找人血,拼命積攢銅錢,只想着儘快把人血饅頭取到手,好醫治兒子的癆病,至於流血的是誰?爲什麼被殺?他不用也根本沒有想這些問題,什麼“革命” “造反”就更沒有關心的必要了。革命者被殘害的時候,衆人看熱鬧......都是因爲長期在封建重壓下生活的結果的,他們一代人是這樣,但是受殘酷的封建制度的影響的國人可不只一代。

魯迅先生寫這些文章是爲了讓當時的中國人民看了以後,能夠清醒過來的。魯迅先生憤怒而又激勵着當時中國人,向被深深矇在鼓裏的國人說明當時社會的黑暗。

而此時,中國擺脫了封建社會的影響,正在健康的,正確的朝者美好的未來奮力前進。我們要站起來,繼續努力,爲我們的美好明天而奮鬥!

《吶喊》讀後感800字(三)_讀後感14

《吶喊》是魯迅先生自《狂人日記》後的第二本經典小說集,它是中國的名著。同樣也是世界的名著,這本書中有些文章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例如有《故鄉》,《藥》,《孔乙己》等等魯迅先生的名作。

在《藤野先生》中魯迅先生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在日本的首都東京留學時,看到和聽到當時中國人民的麻木不仁從而使魯迅先生強烈的愛國意識甦醒,醫學也只是治標不治本。因此他棄醫從文,從此投身文學的知識寶庫中。

魯迅先生用“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八個字來概括了那時的中國人民,以及對於他們的憐惜和悲傷。

《孔乙己》中那個因爲家境貧困好吃懶做,無所事事,社會層次低而又嚮往社會上流階級的生活的孔乙己,從孔乙己在澡堂是人們取笑的話題,在生活中他常常以偷爲職業,在最後因爲偷了有錢人的書後被打折了腿,最後還是默默地離開了人世。

《故鄉》中那個見什麼人說什麼話的“豆腐西施”,還有和劇中主人公從小玩在一起的那西瓜地上銀項圈的小英雄閏土,見到老爺時歡喜而又淒涼的神情,從而體現了當時人民的麻木,在受到封建勢力壓迫和打擊下的情形,而《藥》則更能夠淋漓盡致地表現這一點。文中兇暴殘酷的劊子手康大叔,因爲小兒子小栓的癆病而拿出所有家檔去買了個人血饅頭的華老栓,和那些在茶店裏議論紛紛的茶客,但是文中最不幸的就是因爲革命而被處死,最後用自己的血作了人血饅頭而犧牲的人,這一切的一切都說明了當時社會的狀況,康大叔的殘酷,卑鄙,仗勢欺人。華老栓的愚昧,迷信,麻木,茶客們的盲從和人與人之間的勢利,夏瑜的英雄氣概但是完全脫離羣衆的革命是無法成功的。

當然,在《吶喊》這本書中,像這樣的文章還有許許多多,魯迅先生寫這些文章是爲了讓當時的中國人民看了以後,能夠清醒過來。魯迅先生用幽默而又帶有諷刺意味的語言,憤怒而又帶有鼓勵的語氣,激勵着當時半夢半醒的中國人,用帶有指責和批評的語言,說明當時社會的黑暗,表現了魯迅先生急切的希望沉睡中的巨龍——中國,早日甦醒,重整我中華雄威!

《吶喊》讀後感800字(三)_讀後感15

“我在青年時候也曾經做過許多夢,後來大半忘卻了,但自己也並不以爲可惜。所謂回憶者,雖說可以使人歡憂,有時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絲縷還牽着已逝的寂寞的時光,又有什麼意味呢,而我偏苦於不能完全忘卻,這不能完全忘的一部分,到現在便成了《吶喊》的來由。”

  ——《吶喊》

開始拿到這本書的時候,心中無由的產生的一種陌生,那種陌生感是寒冷的。帶着這樣的感覺,我開啓了品讀《吶喊》的征程。

從《一件小事》 、《狂人日記》 、《故鄉》這些文章中,我感到了迷茫,我真正的不能理解,不能感受出文章中的韻味,相反我對要讀懂這本書的意念越發強。在《孔乙己》中,我看到了悲慘的人生,同時也看到了造成這悲慘人生背後那黑暗的社會,我開始慢慢懂得魯迅先生爲什麼要棄醫從文,能夠治好國民的皮肉之傷是完全不足夠的,只有填滿了那內心的空白,人們纔會覺醒,纔會懂得拿起武器反抗那扭曲的黑暗。

可以使人歡,可以使人憂,有時也不免使人寂寞。

與家人團聚必然是歡,妻離子散可以使憂,但是我覺得用“苦”或者是“悲”字來形容就更加好了。當時的社會是黑暗的,造就了這樣淒涼的文章理所當然,祥林嫂的慘死街頭,孔乙己的悲慘,外加國民的愚昧無知,營造了這樣淒涼的氛圍,從而產生了《吶喊》。

有時,面對生活的不如意,我也想吶喊,將這種不滿發泄出來,寫到書本中,但是這畢竟只是內心的暗示。有人說,時間可以使人忘卻那內心的傷痛,開始的強烈感覺會隨着時間的遷移而變得淡了,最後淡的讓你已經忘卻了曾經有過這樣的傷痛。然而,我覺得其實並不是這樣的,這樣的感覺就如同魯迅先生書中說描述的那樣“所謂回憶者,雖說可以使人歡憂,有時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絲縷還牽着已逝的寂寞的時光,又有什麼意味呢,而我偏苦於不能完全忘卻。”回憶就是這麼強烈,因爲內心深處的強烈呼喚,所以造就了今日的吶喊。

今日的吶喊與昨日的《吶喊》唯一的區別就是,面對的人,所處的社會,表露的情感的不同,而這些不同並不能阻隔兩者的聯繫,這便讓我想到了一首詩《如果》,可是生命中並沒有如果,有的只有無盡的吶喊與彷徨。

標籤:吶喊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