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爲媽媽洗腳讀後感範文三篇

讀後感2.64W

爲媽媽洗腳讀後感一

爲媽媽洗腳讀後感範文三篇

電視裏的公益廣告很多,我都非常喜歡看,有一則公益廣告是我最喜歡的,也最讓我受益非淺,爲媽媽洗腳讀後感。這則廣告講的是一位年輕的媽媽給自己的母親洗腳,並告訴老人這樣對身體有好處。這一切被她的孩子看見了,正當她準備叫孩子洗腳時,卻看見孩子端着洗腳水向她走來,邊走邊說:“媽媽,您洗腳。”

看了這則廣告,我想了許多:其實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你當着孩子的面做的事,孩子就會記在心,也會模仿你做這件事。就像我家,爸爸媽媽每年過年總是要帶我回老家去看爺爺奶奶,都要給爺爺奶奶買很多東西。爸爸經常說爺爺奶奶年紀大了,我們要經常去看望他們,陪他們說說話。現在我一天天長大了,能自己一個人回去看望爺爺奶奶了,我每次去看爺爺奶奶我都要給爺爺奶奶買點他們愛吃的東西,陪爺爺奶奶說說話。是爸爸媽媽的言行影響了我,讓我明白孝順和尊敬。

這則廣告體現了一個“孝”字。“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我們在家可以爲父母長輩洗衣服,做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現在許許多多的孩子都在父母的呵護下健康成長,但是父母對孩子們照顧得稍不如意,孩子便會亂髮脾氣,父母的話不聽還粗聲粗氣地頂撞父母,更談不上體貼父母和幫父母做事了。我常看到有些小朋友在家裏罵爺爺奶奶,不聽爺爺奶奶的話,小朋友的父母也不管,我覺得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深深地影響着孩子。有句話說得好:“從小孩子的行爲中可以看出他父母的品行”。父母們應該做出榜樣,榜樣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爲媽媽洗腳讀後感二

今天我讀了《給媽媽洗腳》這篇文章,很受感動,故事講得是作者看到媽媽在給年邁的奶奶洗腳深受感觸,於是他就想給媽媽洗一次腳。他打好洗腳水端到媽媽面前,讓媽媽把眼睛閉上,然後他又把媽媽牽到熱水盆前坐下,說;“媽媽,今天我要給您洗一次腳。”媽媽開心的笑了。

文章講到作者輕輕地抹去媽媽腳上的污垢,之後又請媽媽泡在熱水中,媽媽說:“好舒服”時,我深深地感動了,作者不但體現了對媽媽那無與倫比的孝心,也說出了媽媽勞累一天疲憊的表現。

這個故事讓我感慨萬千,作者用給媽媽洗腳一件事,體現了對母親的孝心。母親爲了孩子與家庭辛勤工作,回到家還要操心家務,而我們卻不顧母親的感受盡情地玩樂着。母親是多麼偉大啊!所以,我們要疼愛母親,關心母親,不能再不顧母親的感受而玩耍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孝心是給母親最好的禮物,我們要在媽媽眼裏做一個好孩子。

爲媽媽洗腳讀後感三

讀了《給媽媽洗腳》這篇文章我深刻地領悟到了作者對母親的孝心,竟然用一件給媽媽洗腳的小事表示了大道理:孝心是給母親最好的禮物。我以後要向他學習,爭取在老師、父母、爺爺奶奶眼中都做一個十全十美的好孩子。

濟南經五路小學生集體給媽媽洗腳的消息報道後,筆者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一個尋常的舉動卻使媽媽淚流滿面.因爲,媽媽終於看到了懂事的孩子有了一顆回報父母的童稚純潔之心。但是也有的孩子被扭曲的溺愛所包圍,嬌生慣養,缺乏感恩之心。3月29日《齊魯晚報》載《“憑啥不給我買頭飾”初三女生當街搧母親兩個耳光》的報道便引起了筆者的深思。

素質教育是學校是社會是家庭共同協作完成的一個大工程。應試教育重要,但素質教育更刻不容緩。一個只有知識的人而缺少了做人的基本素質,那麼其人生的價值也缺少了含金量。我們曾經看到一位年輕的學生在公共汽車上旁若無人的讀着于丹的《論語心得》,而年邁的老人站在他旁邊也不知道讓個座。我覺得這樣的學生獲取的'書本只是再多也不足成爲一個令人尊重的人。自私、偏頗、驕橫是人人所不願意看到的一種社會痼疾。而我們的傳統文化所凝聚的愛的精神便有施之以仁愛,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之幼以及人之幼。學會關心體恤別人,設身處地爲他人一想,許多即便是干戈的也會化爲玉帛的。寬容、包容、感恩、感激、禮貌、文明這些看似落伍的精神難道不是我們年輕的一代所缺少的嗎?什麼時候我們的變的冷漠、冷酷,人與人之間兌變成純粹的利益交往。那閃爍着愛之光芒的友情、親情、愛情、同志情、戰友情等一度被蒙上塵垢。有的爲了小小的利益卻同室操戈卻義斷情絕!《喬家大院》中的江雪瑛曾經與晉商東家喬致庸曾經是戀人,但是情深緣淺使他們被迫分離。江雪瑛卻在扭曲的婚變中妒火中燒向朝廷密告喬致庸夜爲太平軍頭領劉黑七收屍的消息,致使喬東家打入天牢,甚至傾家蕩產。這種報復的快感來自心靈的灰暗,來自變態的心理魔影。不知道,那個鄭州15歲的女孩搧她媽媽兩個耳光的時候,想沒有想過自己的每一步成長都凝聚着媽媽無數的心血?想沒有想到自己的親人付出了那麼多而自己買頭飾的小小心願沒有得到滿足就火氣沖天,怒向親人的耳光就那麼絕情,剎那間做人的基本品格也暴露無遺!這樣的不肖子孫我們養她(他)何用?置親情不顧,倫理道德淪喪,這樣的人難道是我們社會所容忍所需要的嗎?

小學生能從點滴的感恩教育中獲得健全的人格,獲得尊重長輩尊重他人勞動的開外知識。這比單純的以分數成績來衡量合格與否更具有深刻意義。讓感恩之光照耀更多的心靈。讓和諧社會更加體現人與人之間的親情友愛關愛。送人玫瑰,手留餘香。我們從點滴的感恩做起吧,無論是誰,只要人人有一份愛,這世界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