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讀《說和做》有感

讀後感1.32W

讀完一本書以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說和做》有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讀《說和做》有感

讀《說和做》有感1

今天我們學了《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這篇課文。這篇課文寫的是聞一多先生作爲學者和作爲民主戰士的言行舉止。本文的寫作手法令我感受很深。

這篇文章作者的寫作手法是:1從人的言行舉止來寫2精選典型事蹟。從這兩點可以讓讀者充分認識這個人。透過讀這篇課文,我知道了聞一多先生是一位對工作一絲不苟、勤勤懇懇、刻苦鑽研,言行一致的人。作者把這篇文章分爲兩部分,第一部分寫的是他先做後說;第二部分寫的是他先說後做。不過這兩部分的共同點是說聞一多先生言行一致。

舉例說吧,現在社會上的很多人都是“雷聲大,雨點小”。什麼事情先說了,可是呢,卻沒有做。有一些人承諾着要完成默項計劃,可是到頭來還是不能堅持到底。而這一課裏的'聞一多先生卻不是這樣的,他是言行一致,只要說到的就能做到,做到的也不一定說。真可謂是祖國的棟樑之材。

學習了這篇課文,我們應該像聞一多先生那樣,言行一致,對學習認真負責,不能草率行事。

讀《說和做》有感2

我懷着崇敬的心情讀完了著名詩人臧克家寫的《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聞一多先生是湖北人,是著名的詩人、學者和民主戰士。

“人家說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說。”“人家說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說。”這是聞一多先生曾說過的兩句話。的確,他做到了。他潛心研究古代典籍,以天下爲己任,從文化研究上探求救國的方法。幾年辛苦,凝結而成《唐詩雜論》的碩果;十年艱辛,《楚辭校補》和《古典新義》赫然而出。

他並沒有先“說”,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績。別人在讚美,在驚歎,而他卻鍥而不捨,依然是那樣的全神貫注,依然是那樣的心會神凝,成爲“何妨一下樓”的主人。

“做了再說,做了不說。”這就是聞一多先生作爲學者的方面。

作爲爭取民主的戰士,聞一多先生向全國人民呼喊,叫人民起來,反對獨裁,爭取民主!他“說”了,跟着是“做”了。他言論與行動完全一致,這是以生命作爲代價的。

在當局蓄意殺害聞一多先生的信號多次出現後,他仍大無畏的站在羣衆大會上,大罵特務,慷慨淋漓,聲震天地!在生死關頭,他走在遊行隊伍的最前面,昂首挺胸,以寶貴的生命實證了他的'“言”和他的“行”!

臧克家在《有的人》一詩中寫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是的,聞一多先生雖然早已犧牲,但他仍活在我們的心中,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標。”——向聞一多先生致敬!

讀《說和做》有感3

讀了臧克家先生所寫的《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之後,我徹底明白了踏實做事和言出必行的重要性了。

身爲學者和詩人的聞一多先生,爲了我們衰微的民族,鍥而不捨地鑽研古代典籍,甚至已經達到了疲寢忘食的地步。最後,不動不響,無聲無聞地凝結了幾年辛苦的果實《唐詩雜論》。這就是聞一多先生的人家說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說。人家說了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說。

看到這裏,我已經被聞一多先生的踏實做事的品德震撼了。以往讀書寫作業根本靜不下心來的。我,從來就不相信有什麼人真的能夠做到學習廢寢忘食的境界。其實那只是我不能,就一昧地吃不到萄萄就說葡葡酸,認爲那只是大人編來騙小孩認真讀書的。現在當我看到了臧克家所描述的聞一多先生後,我心頭的那種想法被聞一多先生深深撼動了。他竟然可以鍥而不捨到如此地去追求一件事,還是在一聲不吭的情況下。他不會去享受將偉大的事情在別人面前炫耀着先說一番的快感,而是踏踏實實地默不作聲地去完成自己的行動。這一點是許多人身上所沒有的品質。

最讓我吃驚的是聞一多先生雖然平時注重做,但需要他說時,他也絕對不會有一絲的含糊。作爲一個政治家,聞一多先生開口說了。他在號召大家反對獨裁爭取民主時說了,他在羣衆大會上大罵特務時說了,而且他也確確實實地做到了。他用生命作證的言與行,人們永遠銘記於心。

聞一多先生說了,他就必須做出來,就算代價是生命,他也在所不惜。這就是聞一多先生言出必行的可貴品質。平時的我,對於老師的要求、父母的教誨,我從來都是答應下來,承諾他們。但卻從來沒有將所承諾的任何一件事情完成,我只是說說卻沒有實際行動。今天讀着《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回想起自己以前的所作所爲,我真是羞愧萬分!這樣的聞一多先生打破了我之前的所有僥倖心理,我還有什麼理由不去向聞一多先生學習呢?

文章最後一句話更是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中: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標。聞一多先生,是足夠我學習一輩子的高標!

從今天開始,我將少說多做,踏實學習,而且言出必行!